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9)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9)
1. 五常政大論篇
《五常政大論》曰:天不足西北,左寒而右涼,地不滿東南,右熱而左溫,其故何也?(面巽言也。)陰陽之氣,高下之理,大小之異也。(高下,謂地形。大小,謂陰陽之氣盛衰之異。中原地形、西北方高、東南方下,西方涼,北方寒,東方溫,南方熱。)東南方陽也,陽者,其精降於下,故右熱而左溫。
(陽精下降,故地氣以溫,而和之於下矣。陽氣生於東而盛於南,故東方溫而南方熱,此則氣之多少明矣。)西北方陰也,陰者,其精奉於上,故左寒而右涼。(陰精奉上,故地地以寒而和之於上矣。陰氣生於西而度於北,故西方涼而北方寒,君面巽而言,臣面乾而對也。)是以地有高下,氣有溫涼,高者氣寒,下者氣熱。
(《六元政紀論》云:至高之地,冬氣常在。至下之地,春氣常在。)陰精所奉其人壽,陽精所降其人夭。(陰精奉,高之地也。陽精所降,下之地也,陰方之地,陽不妄泄,寒氣外持,邪不數中,正氣堅守,故壽延。陽方之地,陽氣耗散,發泄無度,風濕數中,真氣傾竭,故夭折。
今中原之境,西北方人多壽,東南方人多夭,其中猶各有微甚爾。)西北之氣散而寒之,東南之氣溫而收之,所謂同病異治也。(西方北方人皮膚閉,腠理密,人皆食熱,故宜散宜寒。東方南方人,皮膚疏,腠理開,皆食冷,故宜收宜溫。散,謂溫浴,使中外條達,收,謂溫中,不解表也。
)根於中者,命曰神機,神去則機息。根於外者,命曰氣立,氣止則化絕。(凡稟乎天者,以神為主,稟乎地者,以氣為主。諸有形之類,要於中者,生源系天,其所動浮,皆神氣為機發之主,其所為也,物莫知之,是以神捨去,則機發動用之道息矣。又以其生氣之根本,乃發自身形之中,故曰根中也。
其根於外者,生源系地,故其所生長化成收藏,皆為造化之氣所成立,其所出也,物亦莫知,是知以氣丘止息,則生化結成道絕滅也。其木火土金水,燥濕液緊柔,雖常性不易,及乎外物,生氣離,根化絕,則其常體性顏色,皆必變移其舊也。)氣始而生化,氣散而有形,氣布而蕃育,氣終而象變。
(始動而生化,流散而有形,布化而成結,終極而萬象皆變也。)氣反者,病在上,取之下;病在下,取之上;病在中,旁取之。(下取,謂寒逆於下,而熱攻於上,不利於下,氣盈於上,則溫下以調之。上取,謂寒積於下,溫之則下,陽臟不足,則補其陽也。旁取,謂氣並於左,則藥熨於右,氣並於右,則藥熨其左以和之。
)
有毒無毒,服有約乎?病有久新,方有大小,有毒無毒,固官常制矣。有毒治病,十去其六,(下品藥毒,毒之大也。)常毒治病十去其七,(中品藥毒,次於小水。)小毒治病十去其八,(上品藥毒,毒之小也。)無毒治病十去其九,(上品、中品、下品無毒藥,悉謂之平。
白話文:
《五常政大論》說:西北地區的天空能量不足,左邊寒冷而右邊涼爽;東南地區的地面能量不完整,右邊炎熱而左邊溫暖,這是什麼原因呢?(這是從東南方位來看的。)這是因為陰陽之氣在高低位置和強弱程度上的不同。(高低是指地形,大小是指陰陽之氣的盛衰差異。中原地區的地形,西北方高而東南方低,西方涼爽,北方寒冷,東方溫暖,南方炎熱。)東南方屬於陽,陽的精氣會下降到下方,所以右邊炎熱而左邊溫暖。(陽氣的精華下降,所以地面氣溫溫和,並在下方與之調和。陽氣產生於東方,盛於南方,所以東方溫暖而南方炎熱,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氣的多少。)西北方屬於陰,陰的精氣會上升到上方,所以左邊寒冷而右邊涼爽。(陰氣的精華上升,所以地面氣溫寒冷,並在上方與之調和。陰氣產生於西方,到達北方,所以西方涼爽而北方寒冷。君王面向東南方位,臣子面向西北方位來對應。)因此,地面有高低之分,氣有溫涼之別,地勢高的地方氣溫寒冷,地勢低的地方氣溫炎熱。(《六元政紀論》說:地勢最高的地方,常年保持著冬季的氣息;地勢最低的地方,常年保持著春天的氣息。)陰的精氣向上供養,人就會長壽;陽的精氣向下耗散,人就會早夭。(陰的精氣向上供養,指的是地勢高的地方。陽的精氣向下耗散,指的是地勢低的地方。陰氣充盛的地方,陽氣不會妄動耗泄,寒氣在外把守,邪氣不易侵入,正氣堅守,所以壽命長。陽氣充盛的地方,陽氣耗散,發泄無度,風濕之邪容易侵入,真氣衰竭,所以容易早夭。現在中原地區,西北方的人多長壽,東南方的人多早夭,其中還有輕微的差異。)西北方的氣是散發而且寒冷的,東南方的氣是溫和而且收斂的,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。(西方北方的人皮膚緊密,毛孔細小,都吃熱食,所以應該用散寒的方法。東方南方的人皮膚疏鬆,毛孔開泄,都吃冷食,所以應該用收斂溫補的方法。散,指的是用溫熱的藥物洗浴,使身體內外暢通。收,指的是溫補體內,而不是用發汗解表的方法。)
紮根於體內的,叫做神機,神氣離開,神機就會停止運作。紮根於體外的,叫做氣立,氣停止,化生就會斷絕。(凡是稟承於天的,以神為主;凡是稟承於地的,以氣為主。所有的有形之物,其根本在於體內,生命的根源來自於天,其活動變化,都是由神氣來主導,神氣的運作奧妙無窮,人們無法知曉,所以神氣離開,神機的運作就會停止。生命的根本在於體內,所以說根於中。其根本在於體外的,生命的根源來自於地,它的生長、化育、收藏,都是由天地之氣來完成的,它所產生的變化,人們也無法知曉,所以氣停止,化生就會斷絕。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燥、濕、液、緊、柔,雖然性質通常不變,但是如果與外界事物接觸,生氣耗散,根基斷絕,那麼它們原有的性質和顏色,都會發生改變。)氣的開始是化生的基礎,氣的消散會形成具體的形狀,氣的運行會使萬物繁榮,氣的終結會導致現象改變。(開始運動變化而產生萬物,流散而形成形狀,分布而使萬物繁盛,最終而導致萬象變化。)氣向上逆行,病在上方,要從下方治療;病在下方,要從上方治療;病在中間,要從兩旁治療。(從下方治療,指的是寒邪侵入下方,熱邪攻到上方,不利於下方,氣充盈於上方,就用溫熱的藥物來調和下方。從上方治療,指的是寒邪積聚在下方,用溫熱的藥物治療,使陽氣下達,陽氣不足,就用補陽的方法。從兩旁治療,指的是氣偏於左邊,就在右邊用藥物熨敷;氣偏於右邊,就在左邊用藥物熨敷,使氣調和。)
藥物有毒和無毒,服用有規範嗎?疾病有新舊之分,藥方有大小之別,藥物的有毒無毒,本來就有常規的用法。有毒的藥物治療疾病,可以去除十分之六的病邪(指的是毒性較大的下品藥物)。毒性較大的藥物治療疾病,可以去除十分之七的病邪(指的是毒性次於下品藥物的中品藥物)。毒性較小的藥物治療疾病,可以去除十分之八的病邪(指的是毒性較小的上品藥物)。無毒的藥物治療疾病,可以去除十分之九的病邪(指的是上品、中品、下品無毒的藥物,都稱之為平性的藥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