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4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4)
1. 方脈痢疾合參
然元氣在脾腎之中,故痢之為證,多本脾腎,脾司倉稟,土為萬物之母,腎主蟄藏,水為萬物之元,二臟皆根本之地也。補中氣以扶脾胃,助命門以復真陰,則元氣旺而健運,得陰陽和而閉藏固,何有腸胃拂鬱而為患哉?
一孕婦瘧痢齊發,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,甚又加腹痛,飲食少進,養葵視之曰:虛寒也。以補中益氣加薑桂一服,痢止大半,再一服而反瘧病大作,主人驚恐。趙氏曰:此吉兆也。
曏者瘧之止,乃陰盛之極,陽不敢與之爭,全服補陽之劑,陽氣有權,敢與陰戰,再能助陽之力,陰自退聽,方中加附子五分,,瘧痢齊愈,大服補劑,越三月產一子,產後甚健,故應犯而犯,似乎無犯。
《經》曰:下痢皆屬於濕;又曰:下痢稠黏,皆屬於火,下痢膿血,滯下皆熱證實證也。然痢起於夏秋,濕蒸鬱熱,本乎天也。因熱求涼,過食生冷,由於人也。氣壯而傷於天者,鬱熱居多,氣弱而傷於人者,陰寒為甚,濕土寄旺四時,或從於火,則陽土有餘,而濕熱為病《經》所謂敦阜是也。或從於水,則陰土不足,而寒濕為病,《經》所謂卑監是也。
言熱者遺寒,言寒者廢熱,豈非立言之過乎,至以赤為熱,白為寒,亦非確淪,果則赤白相兼者,豈寒熱同病乎,必以見證與色脈辨之,而後寒熱不淆也。須知寒者必虛,熱者必實,更以虛實細詳之,而寒熱愈明耳,脹滿惡食,急痛懼按者實也。煩渴引飲,喜冷畏熱者熱也。
脈強而實者實也。脈數而滑者熱也。外此則屬虛寒矣。然相似之際,尤當審察,如以口渴為實熱似矣。不知凡系瀉痢,必少津液,液亡於下,則津涸於上,安得不渴?更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也。以腹痛為實熱似矣。不知痢出於臟,腸胃必傷,膿血剝膚,安得不痛?更當以痛之緩急,按之可否,腹之脹與不脹,脈之有力無力,分虛實也。以小便之黃赤短少為實熱似矣。
不知水從痢去,溲必不長,液以陰耗,溺因色變,安得不小便赤少?更當以色之澤與不澤,液之涸與不涸,分虛實也。以裡急後重為實熱似矣。不知氣陷則傳運不健,陰亡則腸潤乃黏,安得不裡急後重?更當以病之新久,質之厚薄,脈之強弱,分虛實也。細辨候之虛實,更察脈之盛衰,則病無遁情矣。
世之病痢者,十有九虛,醫之治痢者,百天一補,氣本下陷,而再行其氣,後重不亦甚乎,中本虛衰,而復攻其積,元氣不愈竭乎,濕熱傷血者自宜調血,若過行推蕩,陰血不轉傷乎,津亡作渴者自宜養陰,若但與滲利,津液不轉耗乎。世有庸工,專守痛無補法,且曰不宜補早,不知因虛而痛者,愈攻則愈虛愈痛,每見有形之疾病未除,而無形之元氣先脫,悔之晚矣。
白話文:
痢疾這種病,大多是脾腎虛弱引起的。脾臟負責儲藏食物,是萬物生長的基礎;腎臟負責收藏精氣,是萬物生命的根本。這兩個臟器都是人體重要的根本。補養脾胃的氣,扶助腎的陽氣,使元氣旺盛,脾胃才能正常運作,陰陽調和才能使身體的精氣收斂穩固。這樣,腸胃就不會因為氣機阻滯而生病了。
有一個孕婦同時得了瘧疾和痢疾,醫生治療了兩個多月,瘧疾止住了,痢疾也好了,但又開始肚子痛,吃不下東西。有個叫養葵的醫生診斷後說,這是虛寒引起的。他開了補中益氣湯,加了乾薑和桂枝,吃了一服藥,痢疾就好了一大半。再吃一服藥,瘧疾又發作了,病人家裡很害怕。趙醫生說,這是好現象。
之前瘧疾止住,是因為體內陰氣太盛,陽氣無法與之抗衡。現在吃了補陽的藥,陽氣有了力量,敢於與陰氣搏鬥。再加強陽氣,陰氣自然會退去。於是在藥方中加了五分附子,瘧疾和痢疾都好了。之後又大量服用補藥,三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孩,產後身體很健康。可見,有些病是應該發作的,但發作了反而沒事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下痢都屬於濕氣引起的。又說:下痢黏稠,都屬於火熱引起的;下痢帶膿血,或者排便不暢,都屬於熱證實證。痢疾多發生在夏秋季節,這是由於濕熱之氣蒸騰所致,屬於自然因素。人為了涼快而過食生冷食物,是人為因素。體質強壯的人,被自然因素所傷,多是體內鬱熱;體質虛弱的人,被飲食所傷,多是陰寒。濕氣在一年四季都可能旺盛,如果濕氣與火熱結合,就會形成濕熱之證;如果濕氣與寒冷結合,就會形成寒濕之證。
說熱的卻忽略了寒,說寒的卻忽略了熱,這不是說法上的錯誤嗎?把紅色痢疾歸為熱,把白色痢疾歸為寒,這也不是確切的結論。如果痢疾的顏色既有紅又有白,難道是寒熱兩種病同時發作嗎?必須要根據症狀、顏色和脈象來辨別,才能準確判斷寒熱。要知道寒證一定是虛證,熱證一定是實證。仔細辨別虛實,才能更加明確寒熱的性質。腹脹、厭食、疼痛劇烈、害怕按壓,這些都是實證;口渴想喝水,喜歡冷飲、怕熱,這些都是熱證。脈搏強勁有力,是實證;脈搏快而滑,是熱證。除了這些,其他的都屬於虛寒證。
但症狀相似的時候,更要仔細觀察。比如,口渴好像是實熱證,要知道凡是腹瀉痢疾,都會消耗津液,津液從下泄出,上面的津液自然會枯竭,怎麼能不口渴呢?應該根據喜歡喝熱的還是冷的來判斷虛實。肚子痛好像是實熱證,要知道痢疾是臟腑的病變,腸胃必定會損傷,排出膿血會損傷皮膚,怎麼會不痛呢?應該根據疼痛的緩急、是否可以按壓、肚子是否脹氣、脈搏是否有力來判斷虛實。小便黃赤短少,好像是實熱證。要知道水分隨著痢疾排出,小便自然會短少,津液消耗,小便的顏色也會改變,怎麼會不小便黃赤短少呢?應該根據小便的顏色是否潤澤、津液是否枯竭來判斷虛實。裡急後重,好像是實熱證。要知道氣虛下陷,腸道的運化功能就會減弱,陰液虧損,腸道就會變得黏膩,怎麼會不裡急後重呢?應該根據病情的長短、體質的強弱、脈搏的強弱來判斷虛實。仔細辨別症狀的虛實,觀察脈搏的盛衰,疾病的真相就無所遁形了。
現在得痢疾的人,十個有九個是虛證;醫生治療痢疾,一百個裡面也很少有一個用補法的。氣機本來就下陷了,再行氣,後重會不會更嚴重?中焦本來就虛弱了,又去攻伐積滯,元氣不是會更加衰竭嗎?濕熱傷血,自然應該調血,如果過於攻伐,陰血不是會更加損傷嗎?津液虧損導致口渴,自然應該滋養陰液,如果只用滲濕利水的藥物,津液不是會更加消耗嗎?現在的庸醫,只知道治痛而不知道用補法,還說不應該過早用補法。要知道,因為虛弱而引起的疼痛,越是攻伐就會越虛弱,疼痛也會更嚴重。常常看到有形的疾病還沒消除,無形的元氣卻已經先脫失了,後悔都來不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