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(4)

1. 真金散

治胎赤眼。

黃連黃柏當歸赤芍藥,杏仁

上用乳汁浸一宿曬乾,為極細末,用生地黃汁調一字,頻頻點眼,更用荊芥煎湯,溫時洗淨。

2. 闢塵膏

治塵埃入目,揩成腫熱,作痛啼哭。

上以油煙細墨,新汲並水濃磨,入玄明粉半錢,和勻為膏,用筆點目內四五次。忌酒熱物。

3. 腦冷腦熱(兒科)

有腦漿水溜從鼻孔中出,日久不瘥,氣息甚惡者,此腦冷也。若腦枕骨疼,閉目不開,或太陽穴寒痛,攢眉啼哭,兩目赤腫者,此腦熱也。然腦由於髓,髓由於精,況上病治下,腦冷者,溫補其精血;腦熱者,清其頭目,涼其肝膽,所謂寒者溫之,溫之者補之也。熱者涼之,涼之者瀉之也。

4. 神仙二妙散

治小兒腦冷。

硫黃,黃丹(炒),川白芷(各等分),

為細末,用少許,吹鼻中十餘次,即

5. 透頂散

治小兒腦熱。

川芎末,薄荷末,朴硝(各等分),

研勻,用少許吹鼻中。

6. 不尿(胎症)

初生不尿者,因在胎之時,母食糟酒等毒,熱氣入胎,是以生下肚腹膨脹,臍腎皆腫。如臍四旁色見青黑及口撮者,皆死候也。如止不尿而不飲乳者,可與道塞行竅。更有二便不通,腹脹欲絕者,此因竅塞氣凝,宜令母含溫水,吸兒六心並及臍下,以紅赤為度,須臾自通,此疏壅導塞之驗也。然小腸為心之府,水氣竇行,隨氣而利。

心氣若壅,小便小通;心氣若冷,小便灑晰;心氣若寒,小便多旋;心氣若熱,小便艱泄;心氣積熱,小便必先赤而後白。又腎主水,而膀胱為腑,水滿膀胱,則通泄於小腸。小腸又上應於心,蓋陰不可無陽,水不可無火,水火既濟,則上下相交榮衛流行,水道得所。若心腎不調,故內外關格,而水道塞,傳送失常,而水道滑熱則不通,冷則不禁。

若七日之內而腎縮者,亦初生受寒所致也。

7. 蔥乳湯

治不尿,用大蔥白二三莖,每莖切作四片,用乳汁半小盞,同煎片時,分作四次服,即通。如不飲乳者,服之即飲乳。

一方

治小便秘澀。

赤茯苓麥門冬,燈心,車前子,水煎服。

8. 掩臍法

治嬰孩大小便不通,用蓮根蔥白一莖,去土,生薑一塊,淡豆鼓二十一粒,鹽一小匙,同研爛作餅,烘熱掩臍,用帛扎定,良久氣透自通,不通再用一餅。

9. 導小赤散

治小兒心經內虛,邪熱相乘,煩躁悶亂,傳流下部,小便赤澀淋閉,肝下病痛。

生地黃木通甘草(一方加黃芩竹葉為引,水煎溫服。

10. 大便秘塞(兒科)

夫五味之精華而清者,乃養五臟,五味之糟粕而濁者,乃歸大腸。有數日不便,腹脹悶痛,胸痞欲嘔,咽燥秘塞,熱氣煩灼者,此熱邪聚內,津液中干,大腸枯澀而氣滯也。當即下之,否則內熱久郁,氣不行而滯不化,必變風侯矣。

11. 蔥蜜湯

治嬰孩虛秘,用蔥白三莖,水煎去蔥,入炒阿膠及生蜜溶化,食前服。

12. 甘枳湯

治嬰孩虛秘。

甘草枳殼(各一錢),水煎,食前服。

13. 三黃犀角散

治臟腑熱秘。

犀角屑,大黃(酒蒸),鉤藤,梔子仁,甘草黃芩(各等分),為末,熱湯調服。

14. 啼哭無聲(胎症)

聲音者,雖出於肺,實根於腎。凡兒初生,聲清響亮,神怡睡穩者,此稟賦充實,心腎不虧,水火既濟者也。若發聲不出,鬱郁而為,呃呃而作,上下氣不相乘者,此胎氣不足,雖日投藥餌,然根本已萎,無大益耳。惟有熱傷風感而音啞者,非關胎元,亦宜急治,久則金水並傷,子母俱困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