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(4)

1. 真金散

治胎赤眼。

黃連,黃柏,當歸,赤芍藥,杏仁

上用乳汁浸一宿曬乾,為極細末,用生地黃汁調一字,頻頻點眼,更用荊芥煎湯,溫時洗淨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新生兒眼赤的方子:

取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赤芍四味藥材,用母乳浸泡一夜後曬乾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再用生地黃汁調和成糊狀,頻繁地點入眼內。同時,用荊芥煎煮成湯,趁熱洗淨眼睛。

2. 闢塵膏

治塵埃入目,揩成腫熱,作痛啼哭。

上以油煙細墨,新汲並水濃磨,入玄明粉半錢,和勻為膏,用筆點目內四五次。忌酒熱物。

白話文:

治療灰塵進入眼睛,擦傷導致腫脹發熱,疼痛並且哭泣。

將油烟細墨用新打上來的冷水濃濃地研磨,加入玄明粉半錢,調和均勻成為膏狀,用筆蘸取點在眼睛裡四到五次。忌食酒類和熱性食物。

3. 腦冷腦熱(兒科)

有腦漿水溜從鼻孔中出,日久不瘥,氣息甚惡者,此腦冷也。若腦枕骨疼,閉目不開,或太陽穴寒痛,攢眉啼哭,兩目赤腫者,此腦熱也。然腦由於髓,髓由於精,況上病治下,腦冷者,溫補其精血;腦熱者,清其頭目,涼其肝膽,所謂寒者溫之,溫之者補之也。熱者涼之,涼之者瀉之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腦脊液從鼻孔流出,持續很久不好,呼吸很差,這是腦寒。如果頭後枕骨疼痛,眼睛閉著睜不開,或者太陽穴冰冷疼痛,皺眉哭泣,雙眼紅腫,這是腦熱。腦是由髓構成,髓是由精構成,治病要從下往上治療,腦寒的人要溫補精血;腦熱的人要清頭目、涼肝膽。這就像寒要用溫來治,溫要用補來治,熱要用涼來治,涼要用瀉來治。

4. 神仙二妙散

治小兒腦冷。

硫黃,黃丹(炒),川白芷(各等分),

為細末,用少許,吹鼻中十餘次,即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頭部受寒:

硫磺、黃丹(炒過)、川白芷(等量),

研磨成細粉,取少量,吹入鼻中十幾次,即可見效。

5. 透頂散

治小兒腦熱。

川芎末,薄荷末,朴硝(各等分),

研勻,用少許吹鼻中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頭腦發熱的方法:

將川芎、薄荷和朴硝(各等量)研磨均勻,取少許吹入鼻中。

6. 不尿(胎症)

初生不尿者,因在胎之時,母食糟酒等毒,熱氣入胎,是以生下肚腹膨脹,臍腎皆腫。如臍四旁色見青黑及口撮者,皆死候也。如止不尿而不飲乳者,可與道塞行竅。更有二便不通,腹脹欲絕者,此因竅塞氣凝,宜令母含溫水,吸兒六心並及臍下,以紅赤為度,須臾自通,此疏壅導塞之驗也。然小腸為心之府,水氣竇行,隨氣而利。

心氣若壅,小便小通;心氣若冷,小便灑晰;心氣若寒,小便多旋;心氣若熱,小便艱泄;心氣積熱,小便必先赤而後白。又腎主水,而膀胱為腑,水滿膀胱,則通泄於小腸。小腸又上應於心,蓋陰不可無陽,水不可無火,水火既濟,則上下相交榮衛流行,水道得所。若心腎不調,故內外關格,而水道塞,傳送失常,而水道滑熱則不通,冷則不禁。

若七日之內而腎縮者,亦初生受寒所致也。

白話文:

新生兒不排尿,是因為母親懷孕期間吃糟酒等有毒的食物,熱氣進入胎兒,所以生下來肚子脹,肚臍和腎臟都腫。如果肚臍周圍顏色發青發黑,嘴巴緊閉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如果只是不排尿,也不喝奶,可以用通塞行的藥物。還有一些新生兒,大小便不通,肚子脹得快要死了,這是因為竅道阻塞,氣血凝滯,應該讓母親含溫水,吸吮嬰兒的六個心臟部位和肚臍下,直到紅潤為止,很快就會通暢,這是疏通阻塞的驗證。

然而,小腸是心臟的府庫,水氣在其中運行,隨著氣血的流通而排泄。

心氣阻塞,小便就會排得少;心氣寒冷,小便就會清澈;心氣發寒,小便就會旋轉;心氣發熱,小便就會排泄困難;心氣積熱,小便會先發紅後變白。

此外,腎臟主水,膀胱是腑臟,水充滿膀胱,就會通過小腸排泄出去。小腸又向上與心臟相通,陰陽不可分離,水火不可缺少,水火交融,則上下相連,氣血流通,水道順暢。如果心腎失調,就會內外阻塞,水道阻塞,傳送失常,水道如果滑熱就會不通暢,如果冰冷就會控制不住。

如果七天之內腎臟萎縮,也是新生兒受寒造成的。

7. 蔥乳湯

治不尿,用大蔥白二三莖,每莖切作四片,用乳汁半小盞,同煎片時,分作四次服,即通。如不飲乳者,服之即飲乳。

一方

治小便秘澀。

赤茯苓,麥門冬,燈心,車前子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尿不出來,可以用蔥白二到三根,每根切成四片,加入半小碗乳汁一起煮,分四次服用,就能通暢。如果平時不喝乳汁,服用藥後要喝乳汁。

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治療小便不通:赤茯苓、麥門冬、燈芯、車前子,用水煎服。

8. 掩臍法

治嬰孩大小便不通,用蓮根蔥白一莖,去土,生薑一塊,淡豆鼓二十一粒,鹽一小匙,同研爛作餅,烘熱掩臍,用帛扎定,良久氣透自通,不通再用一餅。

白話文:

治療嬰兒大小便不通,使用蓮藕、蔥白一根,去掉泥土,生薑一塊,淡豆豉二十一粒,鹽一小匙,一起研磨成泥做成餅狀,加熱後敷在肚臘上,用布綁緊,過一段時間自然會通,如果還不通就再用一個餅狀敷料。

9. 導小赤散

治小兒心經內虛,邪熱相乘,煩躁悶亂,傳流下部,小便赤澀淋閉,肝下病痛。

生地黃,木通,甘草(一方加黃芩)竹葉為引,水煎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治療小兒心經內虛,導致邪熱入侵,出現煩躁不安、昏沉恍惚,熱邪下傳至下部,造成小便赤澀、排尿困難,以及肝區疼痛等症狀。

藥方如下:

  • 生地黃:滋陰涼血,清熱生津。
  • 木通:利水通淋,清熱解毒。
  • 甘草:調和藥性,益氣補脾。
  • 黃芩(可選):清熱瀉火,燥濕止痢。
  • 竹葉:清熱除煩,利尿解毒。
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溫服。

10. 大便秘塞(兒科)

夫五味之精華而清者,乃養五臟,五味之糟粕而濁者,乃歸大腸。有數日不便,腹脹悶痛,胸痞欲嘔,咽燥秘塞,熱氣煩灼者,此熱邪聚內,津液中干,大腸枯澀而氣滯也。當即下之,否則內熱久郁,氣不行而滯不化,必變風侯矣。

白話文:

五種味道中的精華,清淨的成分,可以滋養五臟;而五種味道中殘留的糟粕,濁重的成分,就會歸屬於大腸。

如果有些人連續幾天大便不暢,肚子脹滿疼痛,胸悶想吐,咽喉乾燥阻塞,感到燥熱難受,這是因為體內有熱邪積聚,體液乾燥,大腸變得乾燥粗糙,氣機阻塞的緣故。

此時應該立刻服用瀉藥,排出體內的熱邪。否則內熱久積,氣機無法流通,滞而不化,就可能轉變為風邪,引發其他疾病。

11. 蔥蜜湯

治嬰孩虛秘,用蔥白三莖,水煎去蔥,入炒阿膠及生蜜溶化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嬰兒因體虛引起的便祕,使用三根蔥白,加水煎煮後去掉蔥白,加入炒過的阿膠和生蜜使其溶解,於飯前服用。

12. 甘枳湯

治嬰孩虛秘。

甘草,枳殼(各一錢),水煎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嬰孩體虛引起的便祕。

使用甘草和枳殼(各一錢),用水煎煮,於飯前服用。

13. 三黃犀角散

治臟腑熱秘。

犀角屑,大黃(酒蒸),鉤藤,梔子仁,甘草,黃芩(各等分),為末,熱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治療臟腑熱引起的便秘的方劑。

將犀角屑、酒蒸大黃、鉤藤、梔子仁、甘草、黃芩(各取相同份量)研磨成粉末,用熱水調和服用。

14. 啼哭無聲(胎症)

聲音者,雖出於肺,實根於腎。凡兒初生,聲清響亮,神怡睡穩者,此稟賦充實,心腎不虧,水火既濟者也。若發聲不出,鬱郁而為,呃呃而作,上下氣不相乘者,此胎氣不足,雖日投藥餌,然根本已萎,無大益耳。惟有熱傷風感而音啞者,非關胎元,亦宜急治,久則金水並傷,子母俱困矣。

白話文:

聲音雖然由肺部發出,但根源在腎臟。剛出生的嬰兒,如果聲音清亮響徹,精神愉快,睡眠安穩,表示先天稟賦充足,心腎功能健全,水火平衡。如果發不出聲音,或者聲音低沉沙啞,或者發出呃呃聲,上下呼吸不協調,就表示胎氣不足,即使每天服用藥物,也無濟於事,因為根本已經受損。只有因熱傷風寒導致聲音嘶啞的,不影響先天體質,應該及時治療,拖延時間會損傷肺腎,危及母子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