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2)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2)
1. 天元紀大論篇
(由氣有多少,故隨其升降,分為二別也。陰陽之三也,何謂?太陰為正陰,太陽為正陽,次小者為少陰,次者為少陽,又次為陽明,又次為厥陰。)行有盛衰,為五行之治,各有太過不及也。(氣至不足,太過營之,氣至太過,不足隨之,天地之氣虧盈如此,故云形有盛衰也。
)故其始也。有餘而往,不足隨之,不足而往有餘從之,知迎知隨,氣可與期。(言盈無常,互有勝負爾。)應天為天符,承歲為歲直,三合為治。(應天為木運之歲,上見厥陰,火運之歲,上見少陽、少陰,土運之歲,上見太陰,金運之歲,上見陽明,水運之歲,上見太陽。此五者,天氣下降,如合符運,故曰應天為天符也。
承歲謂木運之歲,歲當亥卯;火運之歲,歲當寅午;土運之歲,歲當辰戌丑未;金運之歲,歲當已酉;水運之歲,歲當申子,此五者,歲之所直,故曰:承歲為歲直也。三合,謂火運之歲上見少陰,年辰臨午;土運之歲上見太陰,年辰臨丑未;金運之歲上見陽明,年辰臨酉。此三者,天氣、運氣、與年辰俱會,故云三合為治也。
歲直亦曰歲位,三合亦為天符。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天符歲會曰太一天符,謂天運與歲俱會也。此承上文,而明氣有多少,形有盛衰之義,不外乎天地氣運氣而已。陰陽之氣,合有多少者,謂三陰三陽之氣各分多少,陰多者為太陰正陰,次少者為少陰,而又次者為厥陰也。陽多者,為太陽正陽,次少者為少陽。
而又次者為陽明也。形有盛衰,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與不及者也。五運之形各有盛衰,土有太少宮,金有太少商,水有太少羽,木有太少角,之有太少徵。而太者太過,少者不及也。始,謂甲子歲也。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天氣始天甲,地氣始於子,子甲相合命曰歲立。《運氣全書》曰:運有盛衰,氣有虛實,更相迎隨,以司歲也。
陽盛陰衰,如土運甲陽而已陰,陽虛陰實,如六氣子實而醜虛,迎隨如六十甲子,一陽一陰盛衰虛實遞相接送,以司歲次而推之以終。六甲故有餘、已則不足,隨不足已則有餘,從亦歲運。非有餘,非不足者,蓋以同天地之化也。若余已復余,少已復少,則天地之道變常而災害苛疾至矣。
其來而迎之,知其往而隨之,則歲氣自可與期也。)
寒暑燥濕風火,天之陰陽也,三陰三陽上奉之。(太陽為寒,少陽為暑。陽明為燥,太陰為濕,厥陰為風,少陰為火,皆其元在天,故曰天之陰陽也。木火土金水火,地之陰陽也,生長化收藏,下應之。木,初氣也。火一氣也。相火,三氣也。土,四氣也。金,五氣也。水,終氣也。
以其在地應天,故云下應也。氣在地故曰地之陰陽也。)天以陽生陰長。地以陽殺陰藏。(生長者,天之道,藏殺者,地之道。天陽主生,故以陽生陰長;地陰主殺,故以陽殺陰藏。天地雖高下不同,而各有陰陽之運用也。)天有陰陽,地亦有陰陽。(天有陰故能下降,地有陽故能上騰,是以各有陰陽也。
白話文:
氣的運行有數量的多寡,所以會隨著上升和下降而分成兩種不同的狀態。陰陽又可以分成三種層次,是什麼意思呢?太陰是真正的陰,太陽是真正的陽。再來,陰氣少一點的是少陰,陽氣少一點的是少陽,接著是陽明,最後是厥陰。這些氣的運行有強盛和衰弱的變化,形成五行的運轉,每種五行都有太過或不及的狀態。
當氣不足時,會以太過的方式來補充;當氣太過時,又會因為不足而減弱。天地的氣息盈虛就是這樣變化的,所以才說形體有強盛和衰弱的差別。
因此,氣的運行開始時,如果有多餘的就會向前,不足的就會跟隨;如果不足的向前,多餘的就會跟隨。知道迎合和順應氣的變化,就能預測氣的來臨。這表示氣的盈虧沒有固定,會互相勝負。
氣的變化與天相應合稱為天符,與年歲相承接稱為歲直,三種因素合在一起則能達到順治。與天相應是指,木運的年份會出現厥陰,火運的年份會出現少陽或少陰,土運的年份會出現太陰,金運的年份會出現陽明,水運的年份會出現太陽。這五種情況,是天氣下降,如同符契相合,所以說與天相應稱為天符。
與年歲相承接是指,木運的年份,年歲落在亥或卯;火運的年份,年歲落在寅或午;土運的年份,年歲落在辰、戌、丑或未;金運的年份,年歲落在巳或酉;水運的年份,年歲落在申或子。這五種情況,是年歲所值,所以說與年歲相承接稱為歲直。
三種因素合在一起是指,火運的年份出現少陰,年辰落在午;土運的年份出現太陰,年辰落在丑或未;金運的年份出現陽明,年辰落在酉。這三種情況,天氣、運氣和年辰都匯聚在一起,所以說三合稱為順治。
歲直又稱為歲位,三合也屬於天符。《六微旨大論》說:「天符歲會叫做太一天符」,意思是天運和年歲都匯聚在一起。這是承接前面的內容,說明氣的多少和形體的盛衰,其實不脫離天地氣運的變化。陰陽之氣,會有數量上的差異,是說三陰三陽的氣各有不同的多寡。陰氣多的稱為太陰,也就是真正的陰;陰氣次少的稱為少陰,再少一點的稱為厥陰。陽氣多的稱為太陽,也就是真正的陽;陽氣次少的稱為少陽,再少一點的稱為陽明。形體的強盛和衰弱,是指五行的運轉各有太過和不及的狀態。五運的形體各有強盛和衰弱,土有太宮和少宮,金有太商和少商,水有太羽和少羽,木有太角和少角,火有太徵和少徵。其中「太」代表太過,「少」代表不及。開始是指甲子年。《六微旨大論》說:「天氣開始於天干的甲,地氣開始於地支的子,甲子相合就稱為歲立。」《運氣全書》說:「運有強盛和衰弱,氣有虛和實,互相迎合和順應,來掌管年歲。」
陽氣旺盛陰氣衰弱,像是土運甲年的陽氣旺盛而陰氣衰弱;陽氣虛弱陰氣旺盛,像是六氣子年實而丑年虛。氣的迎合和順應就像六十甲子的運行,一個陽氣一個陰氣,強盛和衰弱、虛和實互相遞送,來掌管年歲的順序,並依此推演到最後。六甲年,氣有餘;到己年,氣不足。跟著不足,就會有餘。這是順應年歲的運行。不是有餘,也不是不足,是跟隨天地變化的規律。如果氣多餘了又復多餘,氣不足了又復不足,那麼天地的運行就會改變常態,災害疾病就會降臨。
能夠預知氣的來臨並迎合它,了解氣的去向並順應它,就能預測年歲氣運的變化。
寒冷、暑熱、乾燥、潮濕、風和火,是天的陰陽之氣,三陰三陽在天上奉行這些變化。(太陽代表寒冷,少陽代表暑熱,陽明代表乾燥,太陰代表潮濕,厥陰代表風,少陰代表火。這些都源於天,所以說是天的陰陽之氣。)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、火,是地的陰陽之氣,產生、成長、變化、收藏,在地上呼應天的變化。木是開始的氣,火是一氣,相火是三氣,土是四氣,金是五氣,水是終結的氣。
因為這些氣在地呼應天的變化,所以說是地的陰陽之氣。天以陽氣使萬物生長,以陰氣使萬物成長;地以陽氣使萬物凋零,以陰氣使萬物收藏。(生長是天的運行方式,收藏凋零是地的運行方式。天以陽為主,所以用陽氣使萬物生長,用陰氣使萬物成長;地以陰為主,所以用陽氣使萬物凋零,用陰氣使萬物收藏。天地雖然有高低之別,但各有陰陽運用的方式。)天有陰陽之氣,地也有陰陽之氣。(天有陰氣,所以能下降;地有陽氣,所以能上升,這就是陰陽各自的運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