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6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6)
1. 麥門冬湯
治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。
麥冬(七兩),半夏(一兩),人參(四兩),甘草(二兩),粳米(三合),大棗(十二枚),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溫服一升,日三夜一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為虛火上升導致呼吸困難,以及咽喉不舒暢的症狀。
處方如下:麥門冬要用七兩,半夏用一兩,人參需四兩,甘草要二兩,粳米則是三合,再配上十二枚的大棗。將以上六種藥材一起用十二升的水來煎煮,最後煮到只剩下六升的藥汁。每次服用時,要將藥汁溫熱後服用一升,一天需服用三次,晚上再加服一次。
2. 活人五味子湯
治喘促脈伏而數者。
五味子(二錢),人參,麥冬,杏仁,桔紅(各二錢五分),姜(三片),紅棗(三枚),水煎服。
又方
治寒包熱而喘,必用發散。
桔紅,半夏,枳殼(炒),桔梗,黃芩(炒),紫蘇,麻黃,杏仁,甘草,如天寒加桂枝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活人五味子湯】
這是治療呼吸急促,且脈搏隱藏快速的情況。
藥方成分有:五味子二錢,人參、麥冬、杏仁、桔紅各二錢五分,薑三片,紅棗三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另一藥方
這是治療因寒冷包圍著體內熱氣導致的呼吸困難,必須使用能發汗解表的藥物。
藥方成分有:桔紅、半夏、炒過的枳殼、桔梗、炒過的黃芩、紫蘇、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。如果天氣寒冷,可以加入桂枝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3. 東垣人參平肺散
治心火刑脾,傳為肺痿,咳嗽喘嘔,痰涎壅盛,胸膈痞悶,咽嗌不利。
桑皮(一錢),知母(七分),炙甘草,地骨皮,人參(各五分),茯苓,天冬(各四分),青皮,陳皮(各三分),五味子(三十粒),如熱甚,加黃芩、紫蘇葉、半夏各五分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為心火過旺影響到脾臟功能,進一步導致肺部虛弱的情況,症狀包括咳嗽、呼吸困難、噁心、大量痰液、胸部感到脹滿不適、咽喉有異物感難以吞嚥。
藥方成分如下:桑白皮一錢,知母七分,炒甘草、地骨皮、人參各五分,茯苓、天門冬各四分,青皮、陳皮各三分,五味子三十粒。如果體內熱氣特別重,可以再加入黃芩、紫蘇葉、半夏各五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