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)

1. 補肺湯

治肺虛咳嗽。

人參,黃耆(蜜炙),五味子(炒),紫菀(各一錢),桑白皮(蜜炙),熟地黃(各二錢),入蜜少許,和服。

肺虛而用參者,以脾為肺母,氣為木母也。用熟地者,腎為肺子,子虛必盜母氣以自養,故用腎藥先滋其水,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。丹溪曰:補水以制相火,其痰自除也。咳則氣傷,五味酸溫,能斂肺氣,咳由火盛,桑皮甘寒,能瀉肺火,紫菀辛能潤肺,溫能補虛,合之而名曰補肺,蓋令壯水生,咳嗽自止矣。

白話文:

這份古方[補肺湯]是用來治療因肺部虛弱導致的咳嗽。

藥方成分與用量如下:人參、黃耆(蜜製)、五味子(炒過)、紫菀(各約3克),桑白皮(蜜製)、熟地黃(各約6克),加入少量蜂蜜一同服用。

在這個處方中使用人參,是因為在中醫理論中,脾臟是肺的「母親」器官,而氣則是木的「母親」。使用熟地黃,則是基於腎臟被視為肺的「兒子」器官,當兒子虛弱時,會吸取母親的能量以自我滋養,所以先使用補腎的藥物來滋養腎臟的水份,並且熟地黃也有化痰的功效。丹溪曾經說過:補充水分以控制過剩的相火,痰自然就會消除。咳嗽會傷害氣力,五味子性質酸溫,可以收斂肺氣;咳嗽由火盛引起,桑白皮性質甘寒,可以清除肺火;紫菀性質辛,可以潤肺,溫度適中,可以補虛。這些成分組合在一起命名為補肺湯,其目的是讓體內的水份充足,咳嗽自然就能停止。

2. 嗽煙筒

治痰嗽久遠者。

佛耳草,款冬花(各二錢),鵝管石,雄黃(各五分),為末,以雞子清刷紙上,卷藥末作筒,燒煙,以口吸入喉內。細茶生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段古文中醫內容是用來治療長久的咳嗽及多痰症狀的。方法如下:

所需材料有:佛耳草、款冬花各兩錢,鵝管石、雄黃各五分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。再用雞蛋清塗在紙上,將藥粉捲入紙內做成煙筒,點燃後,將煙氣吸入喉部。最後,可以喝一些用細茶和生薑煮的湯來輔助藥效。

3. 加味理中湯

治肺胃俱寒,咳嗽不已。

甘草(炙),半夏(湯泡),茯苓,乾薑(不炒),白朮,桔紅,細辛,北五味,人參(各等分),每服三錢,薑棗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肺部和胃部都感到寒冷,咳嗽持續不止的情況。

藥方包含:炙甘草、半夏(用水浸泡過)、茯苓、乾薑(未經炒製)、白朮、桔紅、細辛、北五味子、人參(以上藥材份量相同),每次服用時,取三錢的藥材,用薑和棗煮水來煎藥服用。

4. 杏仁煎丸

治老人久患肺喘,咳嗽不已,睡臥不安。

杏仁(去皮、尖),胡桃肉(湯泡去皮、衣,各等分),上研為膏,入煉蜜和丸,彈子大,每服一二丸,食後臨臥細嚼,薑湯送下。

一方

取痰。

人參(用蘆),藜蘆(各二錢),豬牙皂角(去皮、弦,泡,一錢),防風(去皮),細辛(去土,各一錢五分),用酸漿水一碗,食後溫服,候吐痰覺胸中爽快,用冷蔥湯時飲,以止為度。

白話文:

【杏仁煎丸】

這方劑適用於長期受肺部氣喘困擾的老年人,他們持續咳嗽不停,影響到睡眠品質。

藥材包括去皮、去尖的杏仁,以及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的核桃肉,兩者份量相同,一起研磨成膏狀。再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揉合成丸,丸子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一到兩丸,在飯後臨睡前細細咀嚼,再以薑湯送服。

【另一個方劑】

此方針對有痰的患者。

所需藥材有人參(使用根莖部分)、藜蘆(各二錢),去皮去筋的豬牙皁角(泡過,一錢),防風(去皮)、細辛(去土,各一錢五分)。將這些藥材與一碗酸漿水混合,飯後溫熱服用。待吐出痰後,感覺胸部舒暢,可間歇飲用冷蔥湯,直到停止吐痰為止。

5. 辰砂半夏丸

治一切痰飲咳嗽。

用大半夏一斤湯泡七次,曬乾為末,用生絹袋盛,浸於瓷盆內,淨水洗出去渣,將洗出半夏末浸於盆內,日曬夜露,每日換新水,七日七夜,澄去水,將半夏粉曬乾,每半夏粉一兩,入飛過硃砂末一錢,生薑汁糊丸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淡薑湯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各種由痰飲引起的咳嗽的處方。

首先,取一斤的大半夏,用熱水浸泡七次,然後曬乾後磨成粉末。再用生絹做成袋子,裝進半夏粉,放入瓷盆內,倒入清水洗滌並去除殘渣。把洗出來的半夏粉再次浸在瓷盆的水中,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宿,每天更換新鮮的水,持續七天七夜。然後倒掉水,讓半夏粉自然沉澱,再將它曬乾。每一份量的半夏粉(約一兩),加入經過精煉的辰砂粉(約一錢)。用生薑汁和成藥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粒,飯後以淡薑湯送服。

6. 黃芩半夏丸

治上焦有熱,咳嗽生痰。

黃芩(末一錢),制過半夏粉(一兩),二味和勻,薑汁丸,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淡薑湯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上焦有熱的情況,像是咳嗽且產生痰的症狀。

使用黃芩(研磨至末狀,用量為一錢),以及經過處理的半夏粉(用量為一兩)。將這兩種藥材均勻混合,再用薑汁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時,需吃七十粒這種藥丸,並以淡淡的薑湯送服,應在飯後服用。

7. 治咳嗽方

蜂蜜(四兩),姜皮(四兩),香油(四兩),白礬(五分),杏仁(半兩,不去皮、尖),搗爛入銅鍋內同熬,隨意服之,忌葷腥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咳嗽的處方】

所需材料為:蜂蜜(約160克)、乾薑皮(約160克)、香油(約160克)、白礬(約8克)、杏仁(約20克,無需去除外皮和尖端)。將所有材料一起搗碎後放入銅鍋內共同熬煮。可依個人喜好服用,但應避免食用葷食和腥味食物。

8. 團參飲子

治憂思喜怒,飢飽失時,致傷脾肺,咳嗽膿血,憎寒壯熱,漸成癆瘵。

人參,紫菀茸(洗),阿膠(蛤粉炒),百合(蒸),細辛(洗去葉、土),款冬花,杏仁(去皮、尖,炒),天冬(湯泡,去心),半夏(湯泡,七次),經霜桑葉,五味子(各一兩),甘草(炙,五錢),每服四錢,姜水煎,食後溫服。

白話文:

【團參飲子】

用於治療因過度憂慮、生氣或飲食不規律,導致脾肺受損,進而引發咳嗽且痰中帶血,畏寒與高燒,病情逐步惡化成結核病。

藥方成分包括:人參、紫菀茸(需先清洗)、阿膠(需用蛤粉炒過)、百合(需蒸過)、細辛(需清洗並去除葉和土)、款冬花、杏仁(需去除外皮和尖端,再炒過)、天門冬(需用熱水浸泡,去除核心)、半夏(需用熱水浸泡七次)、經霜的桑葉、五味子(以上各一兩)、炙甘草(五錢)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薑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