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5)

1. 方脈咳嗽合參

滋其陰自所以降火也。獨不觀啟玄子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乎?前已詳言黃柏、知母之不宜用,與大寒涼諸藥之害矣,然王節齋云:凡酒色過度,損傷肺腎真陰者,不可服參耆,服之過多則死。蓋恐陽旺而陰消矣。自此說行而世之治陰虛咳嗽者,視參耆如砒毒,以黃柏、知母為靈丹,使患此症而服此藥者,百無一生,良可悲也。

蓋病本起於房勞太過,虧損真陰,陰虛而火上,火上而刑金,故欬,欬則金不能不傷矣,宜先以壯水,如六味地黃之類,補其真陰,使水升而火降,隨即以參耆救肺之品,以補腎之母,使金水相生而病易愈矣。世之用寒涼者,膚淺庸工,固不必齒,間有知用參耆者,不知先壯水以鎮火,而遽投參耆以補陽,反使陽火愈旺,而金益受傷,此所謂不識先後者也。有脾胃先虛,土虛不能制水,水泛為痰,子來克母而嗽者矣。

又有初雖起於心火刑金,因誤服寒涼,以致脾土受傷,肺益虛而嗽者,乃火位之下,水氣承之,子來救母,腎水復火之仇,寒水挾本勢去侵於肺胃,水冷金寒,故嗽。前病未除,新病愈甚,粗工不達此義,尚謂痰火難除,寒涼倍進,豈不殆哉!斯時也,須用六君子湯加泡姜以補脾肺,八味丸以補土母,而引水歸源。

有嗽而聲啞者,蓋金實不鳴,痰火鬱於中也。金破亦不嗚,肺氣傷於內也。實則清之,破則補之,皆治肺之道也。又須知少陰之絡入肺中,循喉繫於舌本,肺為之標,本虛則標弱,故聲亂咽嘶舌萎,聲不能前,以救本為主。亦有喉燥失音者,古方用豬脂二斤,熬油去渣,入白蜜一斤,再煉成膏,一匙一匙,挑服潤之。

有大聲喊叫,喉破失音者,不可作火治,而用涼藥,須大補,八珍加甘桔,倍參耆作傷損治。然足少陰脈挾舌本,而足太陰脈絡舌旁,手少陰脈系舌本。若三脈虛則痰涎乘虛,閉塞其脈道,而舌不能轉運言語也。

三經血少,不能營舌,亦令人暗,故久病失血後,及誤汗下後,心家氣血衰,不能鼓舌者,並用獨參湯八物加減有痰加竹瀝,《衍義》云:有暴嗽服諸藥不效,或教之進佐料鹿茸丸,大菟絲子丸方愈,故有本有標,卻不可以其暴嗽而疑,驟補之,非所以易愈者,亦覺之早故也。

吐血多起於咳嗽,咳嗽血者,肺病也方家多以止嗽藥治肺,兼治血而不效,何也?蓋諸書雖分咳血嗽血出於肺,咯血唾血出於腎,然實咳嗽咯唾皆出腎,蓋腎脈入肺循喉嚨,挾舌本,其支者,從肺出絡心,注胸中,故二臟相連,病則俱病,而其根在腎,腎中有火有水,水乾火燃,陰火刑金,故咳,水挾相火而上,化為痰入於肺,肺為清虛之府,一物不容,故嗽中有痰唾,帶血而出者,腎水從相火炎上之血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觀點認為,要滋養陰液,才能夠降火。難道沒看到啟玄子說要「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」嗎?之前已經詳細說明過黃柏、知母不適合使用,以及過度寒涼藥物的害處了。然而王節齋說過:凡是縱慾過度,損傷肺腎真陰的人,不可以服用人參、黃耆,服用過多會導致死亡,因為這樣會讓陽氣更旺盛,而陰液更加消退。這句話流傳開來,現在治療陰虛咳嗽的人,都把人參、黃耆看成像砒霜一樣的毒藥,反而把黃柏、知母當成靈丹妙藥,使得患這種病的人服用這些藥後,幾乎沒有能活下來的,真是可悲啊!

這種病的根源在於性生活過度,導致真陰虧損,陰虛就容易產生火氣,火氣往上燒灼肺金,所以才會咳嗽,咳嗽就會傷害肺。應該先用滋補陰液的藥物,像是六味地黃丸之類的,補充真陰,讓陰液上升,火氣下降,然後再用人參、黃耆等補肺的藥物,來補益腎的母親,使金(肺)水(腎)能夠互相滋生,這樣病才容易好。那些使用寒涼藥物的人,都是些見識膚淺的庸醫,根本不值得一提。偶爾有懂得用人參、黃耆的人,卻不知道要先滋補陰液來鎮壓火氣,就直接使用人參、黃耆來補陽,反而使陽火更加旺盛,而肺受到的損傷更嚴重,這就是所謂的不懂得先後順序。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胃先虛弱,脾土虛弱不能控制水液,導致水液上泛變成痰,子(水)反過來克制母(土)而引起咳嗽。

另外還有一種情況,最初是因為心火燒灼肺金而導致咳嗽,後來因為誤服寒涼藥物,導致脾土受傷,肺氣更加虛弱而咳嗽。這是因為火氣下降後,水液乘機而上,子(腎水)來救母(肺),腎水報復火氣帶來的傷害,寒水挾著原本的氣勢去侵犯肺胃,導致肺胃寒冷,所以咳嗽。之前的病還沒好,新的病又加重,那些醫術粗淺的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,還認為是痰火難以去除,就更加大量使用寒涼藥物,這樣難道不會有危險嗎?這時候,應該使用六君子湯加泡過的生薑來補益脾肺,用八味丸來補益土之母(腎),並且引導水液回到它的源頭。

有的人咳嗽時聲音沙啞,這是因為肺氣鬱結,痰火阻滯。還有聲音嘶啞,這是因為肺氣內部受損。實證就應該清除,虛證就應該補益,這都是治療肺的方法。還需要知道的是,足少陰腎經的絡脈進入肺中,沿著喉嚨連接到舌根,肺是它的末端,腎是它的根本,根本虛弱,末端也會衰弱,所以聲音會亂,咽喉嘶啞,舌頭萎縮,聲音發不出來。這時候要以治療根本為主。也有咽喉乾燥失音的人,古方會用豬油二斤,熬油去渣,加入白蜂蜜一斤,再煉成膏,一勺一勺地挑著服用,可以潤澤咽喉。

有的人大聲喊叫,導致喉嚨破裂失音,這種情況不能當作火氣來治療,而使用涼藥,必須要大補,用八珍湯加桔梗,加倍人參、黃耆來治療損傷。另外足少陰腎經的脈絡連接舌根,足太陰脾經的脈絡連接舌旁,手少陰心經的脈絡連接舌根。如果這三條經脈虛弱,痰涎就會趁虛而入,阻塞經脈,導致舌頭不能轉動,無法說話。

三經的血不足,不能滋養舌頭,也會導致舌頭發暗,所以久病失血之後,以及誤用發汗、瀉下之後,心家的氣血衰退,不能使舌頭靈活的,都要使用獨參湯、八物湯來加減治療,有痰就加竹瀝。《衍義》中說:有突然咳嗽,服用各種藥都無效的,有人教他服用鹿茸丸、大菟絲子丸才好的,這就說明疾病有本有標,不能因為是突然咳嗽就懷疑,急於去補,這樣是難以治好的,也要早期發現。

吐血大多是因為咳嗽引起的,咳嗽帶血是肺病。醫生大多用止咳藥來治療肺,兼治出血卻沒有效果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各種醫書雖然把咳血和嗽血歸於肺,把咯血和唾血歸於腎,但實際上咳嗽、咯唾都與腎有關。因為腎經進入肺,沿著喉嚨,連接著舌根,它的分支從肺出來連著心,進入胸中,所以這兩個臟器互相連接,發病則一同發病,而它的根本在腎。腎中有火有水,水乾火旺,陰火燒灼肺金,所以會咳嗽,水挾著相火而上,化為痰進入肺,肺是清虛的臟器,不能容忍任何異物,所以咳嗽時會咳出帶血的痰。這是腎水從相火炎上所導致的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