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(6)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(6)
1. 五靈脂
味甘,氣溫,無毒。入足厥陰,手少陰經。性專行血,故主女子血閉。味甘而溫。故療心腹冷氣,及通利氣脈也。其主小兒五疳者,以其亦能消化水穀。治腸風者,取其行腸胃之瘀滯也。凡心胸血氣刺痛,婦人產後少腹兒枕塊諸痛,及痰挾血成窠囊血凝作痛諸證,所必須之藥。
失笑散,治男子老少,心痛腹癰,少腹痛並少腹疝氣,諸藥不效者,能行能止,婦人妊娠心痛,及產後心痛,少腹痛,血氣痛,尤妙。用五靈脂、蒲黃等分,研末,先以醋二杯,調末,熬成膏,入水一盞,煎至七分,連藥熱服,未效再服。一方以酒代醋,一方以醋糊丸。童便,酒服。
白話文:
藥性甘甜,溫和,無毒。進入足厥陰經和手少陰經。其特性專門運行血液,因此可以治療女子血閉。藥性甘甜溫暖,所以能治療心腹寒氣,以及疏通氣脈。能治療小兒五疳,是因為它也能消化水穀。治療腸風,是因為它可以去除腸胃的瘀滯。凡是心胸血氣刺痛,婦人生產後少腹兒枕塊疼痛,以及痰血凝結成囊腫疼痛等症,都必須使用此藥。
失笑散,用於治療男女老少心痛、腹癰、少腹痛以及少腹疝氣等,其他藥物無效者,它既能疏通又能止痛。對於婦女懷孕期間心痛,以及產後心痛、少腹痛、血氣痛,效果尤其顯著。取五靈脂、蒲黃等量,研磨成粉末,先用兩杯醋調和藥粉,熬製成膏,加入一盞水,煎煮至七分,連藥熱服,如果沒有效果就再服用一次。另一種做法是用酒代替醋,還有一種做法是用醋糊成丸子。用童子尿送服,用酒送服。
卒暴心痛,五靈脂炒一錢半,乾薑炮三分,為末,熱酒服立愈。《夏子益奇疾方》:血潰怪病,凡人眼中白珠渾黑,視物殊常,毛髮堅直如鐵條,能飲食而不語,如醉名曰血潰,以五靈脂為末,湯服二錢,即愈。
五靈脂,專治女科,行血宜生,止血須炒,通經閉及治經行不止,去心痛,並療血氣刺痛,驅血痢腸風,逐心腹冷氣,定產婦血暈,小兒疳蛔,五靈脂,寒號禽之糞也。畏寒喜暖,故其糞亦溫,氣味俱厚,陰中之陰,故入血分性專行血,走肝最速,諸血蟲痛,皆屬肝木,蓋肝主藏血,而諸蟲皆生於肝,所以善治血病,蟲病,心腹脅肋諸痛,血崩胎產諸症也。
白話文:
突然心痛難忍,可以將五靈脂炒一錢半,乾薑炮三分,研成粉末,用熱酒送服,馬上就能痊癒。《夏子益奇疾方》中記載:血潰怪病,患者眼白混濁發黑,視覺異常,毛髮堅硬如鐵條,能吃能喝卻不能說話,像喝醉了一樣,稱為血潰。用五靈脂研成粉末,溫水服用二錢,就能治癒。
五靈脂專門治療婦科疾病,生用可以活血,炒用可以止血,能通經閉,治經血不止,去心痛,並治療血氣刺痛,驅除血痢腸風,逐除心腹寒氣,穩定產婦血暈,治療小兒疳積和蛔蟲。五靈脂是寒號鳥的糞便,它怕冷喜暖,所以其糞便也溫熱,氣味厚重,屬於陰中之陰,所以入血分,性專行血,走肝最快速。各種血蟲痛症都屬於肝木,因為肝主藏血,而各種蟲病都生於肝,所以五靈脂善治血病、蟲病、心腹脅肋諸痛、血崩胎產等症。
2. 斑蝥
稟火金相合之氣,故味辛,氣寒,有大毒。近人肌肉則潰爛,毒可知矣。入手陽明,手太陽經。性能傷肌肉,蝕死肌,故主鼠瘻疽瘡疥癬,辛寒能走散下泄,故主破石瘡血積及墮胎也。主瘰癧,通利水道,以其能追逐腸胃垢膩,復能破結走下竅也。直走精溺之處,蝕下敗物痛不可當,不宜多用,痛時以木通等導之。
治瘰癧,用肥皂二斤去核每肥皂一莢,入斑蝥四枚線縛蒸,取出去斑蝥,並肥皂皮筋,得淨肉十兩,入貝母二兩,栝萎根、玄參、甘草、薄荷葉各一兩五錢,共為末,以肥皂搗如泥為丸,梧子大。每服一錢,白湯吞服,服後,腹痛勿慮,此藥力追毒之故也。治癲犬咬,用斑蝥七個,去頭足並翅,酒洗和濕糯米銅勺內炒,米熟為度。
白話文:
斑蝥性寒,有毒,能傷肌肉,腐蝕死肉,因此主治鼠瘻、疽瘡、疥癬等皮膚病。它也能破石瘡、血積,並能墮胎。斑蝥還能治療瘰癧,通利水道,因為它能驅逐腸胃中的垢膩,並能破除結塊,從下竅排出。但它會直接作用於精溺之處,腐蝕敗物,疼痛難忍,不宜多用,痛時可以用木通等藥引導排出。治療瘰癧,可以用肥皂、斑蝥、貝母、栝萎根、玄參、甘草、薄荷等藥材製成丸劑服用。治療癲犬咬傷,可以用斑蝥、糯米等藥材炒製後服用。
隨將二物研成細末,加六一散三兩,分作七服,每清晨一服白湯調下。本人頭頂心必有紅髮二三根,要不時尋覓撥去,內消瘰癧,不拘大人小兒,用斑蝥一兩,去頭足翅。以粟米一升同炒,米焦去米,入薄荷四兩,為末,烏雞子清丸,如綠豆大,空心臘茶,下三丸,加至五丸,卻每日減一丸,減至一丸後,復日增一丸,以消為度。
斑蝥,同粳米炒用,生服吐瀉難當,破血結,散癥瘕,利水道,拔疔疽惡根,下猘尤惡物,治寒熱鬼疰蠱毒,療鼠瘻疥癬惡瘡,去疽蝕死肌,除石癥,血結墮胎潰肉。孕婦忌之。
白話文:
把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六一散三兩,分成七份,每天早上用白湯服用一份。如果頭頂中央有兩三根紅頭髮,要經常尋找並拔掉。治療瘰癧,不分大人小孩,取斑蝥一兩,去除頭部、腳和翅膀,和一升粟米一起炒,米焦後去掉米粒,加入薄荷四兩,研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製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,空腹用臘茶送服三粒,逐日增加至五粒,然後每天減少一粒,直到減至一粒後,再逐日增加一粒,直到病情消除為止。
斑蝥與粳米一起炒用,生服會引起嘔吐和腹瀉,可以破除血塊,散結消腫,利尿通水道,拔除疔瘡毒根,排出狂犬病等惡性毒物,治療寒熱、鬼疰、蠱毒,治療鼠瘻、疥癬、惡瘡,去除疽毒、腐爛的肌肉,消除石癥,血塊墮胎、潰爛的肉。孕婦忌用。
3. 蝸牛
蛞蝓,蝸牛,《本經》分作二條,今按其氣味主療無別,惟形質稍異,故併為一。但蝸牛負殼,蛞蝓無殼耳。稟陰濕之氣而生,故味鹹氣寒,無毒。《經》曰:肉腠閉拒,雖大風疴毒,弗能害也。如陰血虧竭,腠理不密,賊風乘虛而中於經絡,故喎僻,攣縮筋急。鹹寒能益陰潤燥軟堅,則筋脈舒緩,經絡通達,而諸症除矣。
驚癇者,風熱也;脫肛者,大腸熱也;疔腫者,火毒熱結也。鹹寒總除諸熱,所以主之。蜈蚣性畏二物,不敢過其所行之路,觸其身即死,故人取以治蜈蚣毒。治大腸內熱脫肛,用蝸牛一兩燒灰,豬脂和敷,立縮。痔瘡腫痛,用蝸牛一枚,入麝香少許,以碗盛,次日取水塗之。
白話文:
蛞蝓和蝸牛在《本經》中被分為兩種,但因為它們的味道和療效沒有差別,只是形狀有些不同,因此現在把它們合為一種來介紹。不過,蝸牛是有殼的,而蛞蝓則沒有殼。它們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的,因此味道偏鹹,性質偏寒,並且無毒。根據《經》的記載:如果皮膚肌肉緊閉,即使有強烈的風邪和毒素,也不能傷害身體。但如果體內陰血不足,皮膚肌肉不能很好地保護身體,那麼外邪就會乘虛而入,導致半身不遂、筋肉抽搐緊張等症狀。由於蛞蝓和蝸牛性鹹寒,能夠滋陰潤燥、軟化堅硬的物質,因此可以使筋脈放鬆,經絡通暢,從而消除這些症狀。
驚癇是由風熱引起的;脫肛是由大腸熱引起的;疔腫是因為火毒熱結所造成的。鹹寒的特性可以清熱解毒,所以可以用來治療這些病症。另外,蜈蚣害怕蛞蝓和蝸牛,不敢越過它們的行徑,一旦接觸到它們的身體就會死亡,因此人們會用它們來治療蜈蚣咬傷。對於由大腸內熱導致的脫肛,可以使用一兩的蝸牛燒成灰,然後與豬油混合塗抹,很快就能見效。對於痔瘡腫痛,可以取一個蝸牛,加入少量的麝香,放入碗中,第二天取其水液來塗抹患處。
又方用蝸牛浸油塗之或燒灰敷亦可。發背初起,活蝸牛二百個,以新汲水一蓋,瓶內封一宿,取涎水,入真蛤粉旋調,掃敷瘡上,日十餘度。痔熱腫痛,用大蛞蝓一個,研泥,入片腦一字,胭脂坯子半錢,同敷之。
蝸牛,即帶殼大蜒蚰,入劑擇圓大者取功。制宜火炒過,殺毒主賊風,口眼喎斜。治驚癇,筋脈攣拘,收脫肛,止消渴;敷熱毒,愈疔腫。
白話文:
另外,可以用蝸牛浸泡油膏塗抹患處,或是將蝸牛燒成灰敷在患處,也可以。背部剛開始長瘡,用活蝸牛兩百個,用新汲取的水裝滿一個蓋子,放入瓶中密封過夜,取出蝸牛的涎水,加入真蛤粉旋轉攪拌,塗抹在瘡口上,一天塗抹十多次。痔瘡發熱腫痛,可以用大蛞蝓一隻,研磨成泥,加入冰片一小片,胭脂坯子半錢,混合在一起敷在患處。
蝸牛,就是帶殼的蜒蚰,入藥時要選擇圓而大的。最好用火炒過,可以殺毒,主治賊風,口眼歪斜。治療驚癇,筋脈攣縮,收縮脫肛,止渴;敷在熱毒處,可以治療疔瘡腫毒。
4. 蜘蛛
蜘蛛,大人狐疝偏痛,睪丸或時上下者能瘥。小兒大腹丁奚,行步三年踒躄者堪愈,久瘧寒熱可斷,霍亂乾嘔堪驅。蛇虺咬搗汁塗,蜈蚣咬用活吸。疔腫作膏敷退。癭瘤漬酒飲消,絲網療健忘。七夕取食能使人巧。
白話文:
蜘蛛
蜘蛛可以治療以下病症:
- 成人狐疝偏痛,睪丸時而上下者能瘥。 也就是說,成年人患有疝氣疼痛,睪丸時常上下移動,服用蜘蛛可以治癒。
- 小兒大腹丁奚,行步三年踒躄者堪愈。 意思是,小孩肚子大且瘦弱,行走困難,已經三年了,服用蜘蛛可以治癒。
- 久瘧寒熱可斷,霍亂乾嘔堪驅。 說明蜘蛛可以治療長期瘧疾引起的寒熱症狀,以及霍亂引起的乾嘔。
- 蛇虺咬搗汁塗,蜈蚣咬用活吸。 指蛇、虺咬傷可以用蜘蛛搗汁塗抹傷口,蜈蚣咬傷可以用活蜘蛛吸毒。
- 疔腫作膏敷退。 可以用蜘蛛製成膏藥,治療疔瘡腫毒。
- 癭瘤漬酒飲消。 用蜘蛛浸泡酒後飲用,可以消減癭瘤。
- 絲網療健忘。 蜘蛛絲可以治療健忘症。
- 七夕取食能使人巧。 傳說在七夕那天食用蜘蛛,可以使人變得聰明靈巧。
注:
- 以上內容出自古代醫書,僅供參考,不代表現代醫學觀點。
- 中醫藥的應用需要專業醫師指導,切勿自行嘗試。
5. 木虻
蛢虻,一名虻蟲。其用大略與䗪蟲相似,此但味苦勝與咸,性善齧牛馬諸血。苦能瀉結,咸能走血,且色青入肝,性熱,飲血,用以治一切血結為病。今人以其有毒不用,然仲景抵當湯,治太陽病,身黃脈沉結,少腹小便利,其人如狂者,此蓄血也。用水蛭,虻蟲。如小便不利者非蓄血也,大黃䗪蟲丸。
治虛勞羸瘦,內有乾血,肌膚甲錯,兩目黯黑者,則䗪蟲、虻蟲鹹入之,以其能散臟腑宿血結積,有神效耳。凡毒藥之治病,如刑法之治盜賊,不如是則不足以祛邪反正也。
白話文:
蛢虻(虻蟲)的藥用價值
蛢虻,又名虻蟲。它的藥用價值與䗪蟲類似,但蛢虻味道更苦,並帶有鹹味,且善於吸食牛馬等動物的血液。苦味能瀉通積聚,鹹味能活血化瘀。蛢虻顏色青綠,歸入肝經,性溫,以吸食血液為生。因此,可以用來治療一切因血液瘀結引起的疾病。
現今人們認為蛢虻有毒,所以不常用它入藥。但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中有一種名為「抵當湯」的方劑,用於治療太陽病,症狀包括身體發黃、脈沉結、下腹部微微疼痛、小便頻數,患者神志恍惚,彷彿發狂。這屬於積血造成的病症,所以方劑中使用了水蛭和蛢虻。
若患者出現小便不暢,則不屬於積血,應該使用大黃䗪蟲丸來治療。
治療虛勞羸瘦、體內有乾血、肌膚粗糙、雙眼黯黑等症狀,也需要使用䗪蟲和蛢虻。因為它們能夠散開臟腑內的宿血積聚,具有神奇的效果。
總之,毒藥治病就像刑法治盜賊一樣,必須使用得當,才能祛除邪氣,恢復正常。
木虻,見啖牛馬腹有血者為靈,逐瘀血,血閉,寒熱酸𢠹,兩目赤痛,眥傷淚出,破堅痞,癥瘕積聚,除賊血在胸腹五臟,通行經絡,墮胎甚速。收取陰乾,去淨翅足,炒用。
白話文:
木虻,看到它咬食牛馬腹部的血液就很有效,能去除瘀血,治療血閉、寒熱交加、眼睛紅痛、眼邊受傷淚水流出,能消除堅硬的痞塊和癥瘕積聚,清除在胸腹五臟中的異常出血,促進經絡通暢,能迅速導致墮胎。採集後要在陰涼處晾乾,去除乾淨翅膀和腳,炒過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