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22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22)
1. 玄牝
如小龍之養珠,漸採漸煉,漸凝漸結,工夫純粹,打成一片,動靜之間,更宜消息,念不可起,念起則火炎,意不可散,意散則火冷,但使操捨得中,神氣相抱,一意沖和,包裹混沌,斯謂之人,種種相續,丹鼎常溫,無一息之間斷,無毫髮之差,如是煉之一刻,有一刻之周天也。
如是煉之百日,謂之立基;如是煉之十月,謂之胎仙,以至元海陽生,水中火起,天地循環,造化反復,皆不離乎一息也。所謂淋浴溫養,進退抽添,其中皆密合天機,潛符造化,初不容我力焉。平叔云:慢守藥爐看火候,但安神息任天然,噫聖人傳藥不傳火之旨,盡於斯矣。
張莊簡公云:夏至節嗜欲,冬至禁嗜欲,四時皆損人,但二至為陰陽消長之際,尤損人耳。
人從欲中生死,誰能無欲?但始則濃厚,漸則淡泊,漸則念頭初起,過而不留,又漸則雖有念,如嚼蠟無味,又漸則並無念,斯為真工夫耳。古箴云: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
四月屬已,五月屬午,火太旺則金衰:六月屬未,土太旺則水衰,古人於夏獨宿淡味,保養金水二臟,正嫌火土旺耳。《內經》曰:冬不藏精者,春必病瘟。十月屬亥,十一月屬子,火氣潛伏,當養其真而為來春發生之本,此時,若恣欲戕賊、至春陽氣輕浮,必有瘟疫。此五個月為一年之虛,若上弦前,下弦後,月廓月空,為一月之虛,風霧大雷虹電,暴寒暴熱,日月薄蝕,愁怒驚悲,醉飽勞倦,謀慮勤勤,為一日之虛。若病患初退,瘡痍正作,尤不止一日之虛,值此四者,可不養天和,遠房室哉!
昔有行道人,陌上見三叟,年各百餘歲,相與鋤禾莠,往拜問三叟,何以得此壽?上叟前致詞,室內姬粗醜;二叟前致詞,量腹接所受;下叟前致詞,暮臥不覆首。要哉!三叟言所以壽長久。洞陽真人曰:飲食有節,脾土不泄,調息寡言,肺金自全,動靜以敬,心火自定,寵辱不驚,肝木以寧,恬澹無欲,腎水自足。
伊川先生曰:吾受氣甚薄,三十而浸盛,四十五而後完,今生七十二年矣。較其筋骨,於盛年無損也。若待老而保生,猶貧而後蓄,雖勤亦無及矣。
《雜誌》曰:流水之聲,可以養耳;青禾綠草,可以養目;觀書繹理,可以養心;彈琴學字,可以養指;逍遙杖履,可以養足;靜坐調息,可以養筋骸。
《要記》曰:一日之忌,暮無飽食;一月之忌,暮無大醉。大飽傷肺,大飢傷氣,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;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久塵傷肉。暴喜傷陽,暴怒傷肝,窮思傷脾,極憂傷心,過悲傷肺,多恐傷腎,善驚傷膽,多食傷胃。醉飽入房傷精,竭力勞作傷中,夜寢語言大傷元氣。
早起不在雞鳴前,晏起不在日出後。冬則朝勿飢,夏則夜勿飽,此皆卻病之要訣,而長生者之一助也。
白話文:
就像小龍在養育珍珠一樣,要慢慢採集、慢慢鍛鍊,逐漸凝結成形。功夫要純粹,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。在動靜之間,更要懂得調節。念頭不可以生起,念頭一生起就會像火一樣燃燒;意念不可以散亂,意念一散亂就會像火一樣冷卻。只要掌握好收放的尺度,讓精神和氣息相互抱合,心意平和,包裹著混沌的狀態,這才能稱之為人。如此種種接續不斷,讓丹鼎保持溫熱,一刻都不能間斷,也不能有絲毫差錯。像這樣煉功一刻,就相當於運行一個周天。
像這樣煉功一百天,就叫做打下基礎;像這樣煉功十個月,就叫做孕育胎仙,直到體內陽氣產生,水中生火,天地陰陽循環,造化反覆,都離不開這一呼一吸之間。所謂沐浴溫養,進退抽添,其中都暗合天機,潛藏造化,剛開始不需要靠人為的力量。平叔說:「慢慢看守藥爐,觀察火候,只須安定精神,調勻呼吸,順其自然。」唉!聖人傳授丹藥而不傳授火候的道理,都在這裡了。
張莊簡公說:「夏至時節要戒除嗜慾,冬至時節要禁止嗜慾,一年四季都會傷害身體,但夏至和冬至是陰陽消長的關鍵時刻,尤其對身體的傷害更大。」
人因為慾望而生老病死,誰能沒有慾望呢?只是開始時慾望強烈,漸漸地就會變得淡薄。慢慢地,當念頭剛開始產生時,就能讓它過去而不停留;又慢慢地,即使有念頭,也像嚼蠟一樣毫無味道;再漸漸地,甚至完全沒有念頭,這才是真正的功夫。古訓說:「不怕念頭生起,只怕覺察得太慢。」
四月屬巳,五月屬午,火氣太旺則金氣衰弱;六月屬未,土氣太旺則水氣衰弱。古人在夏天獨自睡覺,飲食清淡,保養金和水這兩個臟腑,正是因為害怕火和土過於旺盛。《內經》說:「冬天不藏精的人,春天一定會生瘟病。」十月屬亥,十一月屬子,火氣潛伏,這時應當保養真元,作為來年春天發生的根本。這個時候,如果放縱慾望,就會傷害身體,到了春天陽氣輕浮,一定會發生瘟疫。這五個月是一年中虛弱的時期。如果上弦月之前,下弦月之後,月亮不明亮,也相當於一個月中的虛弱時期。颳風、起霧、打雷、閃電、嚴寒、酷熱、日月蝕、愁悶、憤怒、驚嚇、悲傷、醉酒、飽食、勞累、過度思慮,都相當於一天中的虛弱時期。如果剛從疾病中恢復,或者瘡瘍剛開始發作,更不止於一天的虛弱。遇到這四種情況,怎能不保養天和,遠離房事呢?
以前有個修行人,在路上看到三個老人,都一百多歲了,正在一起鋤草,就上前拜訪詢問他們長壽的秘訣。第一個老人說:「家裡的妻子長得普通。」第二個老人說:「吃飯量力而行,不多吃。」第三個老人說:「晚上睡覺時頭部不蒙著。」這三個老人的話真是長壽的要訣啊!洞陽真人說:「飲食有節制,脾土就不會洩氣;調勻呼吸,少說話,肺金自然保全;動靜都要恭敬,心火自然安定;不為寵辱所動,肝木就能安寧;恬淡寡慾,腎水自然充足。」
伊川先生說:「我天生的氣息很薄弱,三十歲才開始強盛,四十五歲之後才完滿,現在已經七十二歲了。比較我的筋骨,和壯年時沒有什麼損失。如果等到老了才開始保養身體,就像貧窮了才開始積蓄財富,即使再勤奮也來不及了。」
《雜誌》說:「聽流水聲可以養耳;看青禾綠草可以養眼;讀書思考道理可以養心;彈琴寫字可以養指;散步可以養足;靜坐調息可以養筋骨。」
《要記》說:「一天的大忌是晚上不要吃太飽;一個月的大忌是晚上不要大醉。吃太飽會傷肺,太餓會傷氣,久視會傷血,久臥會傷氣,久立會傷骨,久行會傷筋,久處灰塵中會傷肉。過度高興會傷陽,過度憤怒會傷肝,過度思考會傷脾,過度憂愁會傷心,過度悲傷會傷肺,過度恐懼會傷腎,經常驚嚇會傷膽,吃太多會傷胃。醉酒或吃飽後行房會傷精,竭力勞作會傷中氣,晚上睡覺時說話會大傷元氣。」
早起不要在雞叫之前,晚起不要在太陽出來之後。冬天早上不要空腹,夏天晚上不要吃太飽,這些都是避免疾病的要訣,也是長生不老的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