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6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6)

1. 骨空論篇

以督脈上循急里,故督脈為病,則脊強反折也。)督脈者,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(亦猶任脈、衝脈起於胞中也。其實乃起於腎下,至於少腹,則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也。系廷孔者,謂窈漏,近所以前陰穴也,以其陰廷系屬於中,故名之也。)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

(孔,則窈漏也。窈漏之中,其上有溺孔焉。端,謂陰廷,在此溺孔之上端也。而督脈自骨圍中央則至於下也。)其絡循陰器,合纂間,繞纂後,(督脈別絡,自尿孔之端,分而各行,下循陰器乃合纂間也。所謂間者,謂前陰、後陰之兩間也。自兩間之後,復分而行,繞纂後也。

)別繞臀,至少陰,與巨陽中絡者,合少陰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,(別,謂別絡,分而各行之也。足少陰之絡者,自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,足太陽絡之外行者,循髀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,下貫臀,至膕中與外行絡合,故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,合少陰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也。

)與太陽起於目內眥,上額交巔上,入絡腦,還出別下項,循肩膊內,夾脊抵腰中,入循膂絡腎;(接繞臀上行也。)其男子循莖下至篡,與女子等,其少腹直上者,貫臍中央,上貫心,入喉上頤,環唇,上系兩目之下中央。(自與太陽起於目內眥,下至女子等,並督脈之別絡也。

其直行者,自尻上循脊裡,而至於人中也。自其少腹至上,至兩目之下中央,並任脈之行,而云是督脈所繫,由此言之,則任脈、衝脈、督脈名異而同一體也。)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心痛,不得前後為沖疝。(尋此生病,正是任脈。《經》云為沖疝者,正名督脈以別主而異目也。

)其女子不孕,癃痔遺尿,嗌乾。(亦以衝脈、任脈並自少腹上至於咽喉,又以督脈循陰器,合篡間,繞篡後,別繞臀,故不孕、癃痔、遺尿、嗌乾也。謂之任脈也,女子得之以任養也。故《經》云:此病其女子不孕也。謂之衝脈者。以其氣上衝也。故《經》云: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也。

謂之督脈者,以其督領經脈之海也。由此三陰,經或通乎?然任、沖、督三脈,一源而三起,督由會陰而行背,任由會陰而行腹,沖由氣衝而行足少陰,惟督脈出會陰而起,而會陰在少腹之下,橫骨之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循陰器,合篡間,又自兩間之後,又別絡者,分而行之,繞其臀肉,內連貫脊,屬腎。

彼足太陽膀胱經之絡,從外行者,循髀樞絡股陽,而下其中行者,下貫臀,至咽中,與外行絡合。足少陰腎經,自股內後廉,貫脊,屬腎,又與足太陽起於目內眥,上額,交巔,上入絡腦,還出別下項,循肩膊,夾脊,抵腰中,入循膂,絡腎,一如足太陽經脈之所行也。

白話文:

督脈向上沿著脊椎骨的快速處行走,因此督脈發生疾病時,會導致脊椎僵硬,身體向後彎曲。(督脈從腹部下方骨頭的中央開始,女性則進入繫廷孔,這和任脈、衝脈都起源於子宮一樣。實際上,督脈是從腎臟下方開始,到達小腹後,就向下行走到腰部橫骨的中央。繫廷孔指的是隱密處,靠近前陰的穴位,因為陰部附屬於此處,所以這樣稱呼。)這個孔,就是尿道的開口處。(這裡的「孔」是指隱密處。在隱密處的上面,有尿道的開口。「端」是指陰部,在尿道開口的上方。而督脈從骨圍中央向下行。)它的分支沿著陰莖(或陰道)行走,在肛門前後交會,然後繞到肛門後方。(督脈的分支從尿道開口處分開,向下沿著陰莖或陰道行走,在肛門前後交會。所謂「間」是指前陰和後陰之間。從前後陰之間分開後,又繼續行走,繞到肛門後方。)另一分支繞過臀部,到達足少陰經,和足太陽經在身體中部的經絡相接,然後與足少陰經一起,沿著大腿內後側向上,穿過脊椎到達腎臟。(這裡的「別」是指分支,分開而行的意思。足少陰經的絡脈,從大腿內後側,穿過脊椎到達腎臟;足太陽經的絡脈,從外行走時,沿著大腿外側,向下到達膝蓋;在身體中部的經絡,向下穿過臀部,到達膝蓋的後方,和外行的絡脈會合。因此說,到達足少陰經時,會與足太陽經在身體中部的經絡相接,和足少陰經一起,沿著大腿內後側向上,穿過脊椎到達腎臟。)

督脈和足太陽經都從眼睛內角的起點開始,向上經過額頭,在頭頂交會,進入大腦,然後出來,向下到後頸,沿著肩胛骨內側,夾著脊椎到達腰部,深入脊椎內部,聯絡腎臟(接續繞過臀部向上行走)。男性的督脈會沿著陰莖向下到達肛門,和女性一樣;從下腹部向上走的,穿過肚臍中央,向上到達心臟,進入咽喉,到達下巴,環繞嘴唇,向上連接兩眼下方的中央。(從與太陽經一同起始於眼睛內角的,向下到達女性的部位,都是督脈的分支。直行向上走的,從臀部沿著脊椎內部,到達人中。從下腹部向上,到達兩眼下方的中央,都與任脈的走向相同,而說是督脈所聯繫的,由此看來,任脈、衝脈、督脈,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。)

這條經脈如果生病,會從小腹向上衝擊心臟,引起心痛,導致無法順利大小便,形成疝氣(尋找這個病症,其實是任脈的問題。《經》中說為疝氣,是為了用督脈的名稱來區分它的主治範圍)。女性會不孕、小便不暢、痔瘡、遺尿、咽喉乾燥(也是因為衝脈、任脈都從下腹部向上到達咽喉,而且督脈沿著陰部行走,在肛門前後交會,繞到肛門後方,另有分支繞過臀部,所以會導致不孕、小便不暢、痔瘡、遺尿、咽喉乾燥。稱之為任脈,是因為它能滋養女性。所以《經》中說:這種病會導致女性不孕。稱之為衝脈,是因為它的氣向上衝。所以《經》中說:這種病會從小腹向上衝擊心臟,引起疼痛。稱之為督脈,是因為它督管所有經脈)。由此可見,這三條經脈,是否互相連通呢?

然而,任脈、衝脈、督脈這三條經脈,起源於同一個地方,卻有三個不同的走向。督脈從會陰部開始,沿著背部行走;任脈從會陰部開始,沿著腹部行走;衝脈從氣衝穴開始,沿著足少陰經行走。只有督脈是從會陰部出來的,而會陰部在小腹下方,橫骨的中央。女性進入繫廷孔後,沿著陰部行走,在肛門前後交會,然後從前後陰的間隙向後分開行走,繞著臀部肌肉,內部連接脊椎,歸屬於腎臟。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,從外行走時,沿著大腿外側,向下到達膝蓋;在身體中部的經絡,向下穿過臀部,到達膝蓋的後方,和外行的絡脈會合。足少陰腎經,從大腿內後側,穿過脊椎,歸屬於腎臟。又和足太陽經一樣,從眼睛內角的起點開始,向上經過額頭,在頭頂交會,進入大腦,然後出來,向下到後頸,沿著肩胛骨,夾著脊椎,到達腰部,深入脊椎內部,聯絡腎臟,和足太陽經脈的走向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