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4)

1. 人參養榮湯

治脾肺氣虛,發熱惡寒,面黃肌瘦,倦怠短氣,食少作瀉。

白芍(一錢五分,酒炒),人參,陳皮,黃耆(蜜炙),當歸(酒炒),白朮(土炒),甘革(炙),桂心(各一錢),熟地(薑汁炒),茯苓(各七分半),五味子(炒,杵),遠志(去木,各五分),薑棗水煎服。

陽春至而物榮,肅殺行而物槁,脾為坤土,肺屬乾金。《經》曰:脾氣散精,上輸於肺,此地氣上升也。肺主治節,通調水通,下輸膀胱,此天氣下降也。於象為泰,脾肺氣虛,則上下不交,陰陽否隔,故面黃肌瘦,亦猶夫物之槁也。人參、五味溫其肺,耆朮甘苓,溫其脾,陳皮、芍藥溫其肝,地黃、桂心溫其腎,當歸、遠志溫其心,五臟互相灌溉,髒髒氣血自生,髒髒之邪氣難匿。溫者陽春之氣也,春氣榮而一身之中,有不欣欣向榮者乎?故曰榮養湯。

薛立齋曰:氣血虛而變現諸證,莫能名狀勿論其病,勿論其脈,但用此湯,諸證悉退,可謂有回春之識矣。

白話文:

【人參養榮湯】用於治療脾肺氣虛的情況,症狀包含發燒怕冷,面色萎黃,身體消瘦疲憊,呼吸短促,食慾不佳且容易腹瀉。

藥方成分及用量如下:酒炒過的白芍1錢5分,人參,陳皮,蜜炙的黃耆,酒炒的當歸,土炒的白朮,炙甘草,桂心各1錢,薑汁炒的熟地,茯苓各7分半,炒過並搗碎的五味子,去木的遠志各5分,用薑棗水煎煮服用。

春天來臨萬物繁榮,秋日降臨萬物枯萎,脾臟屬土,肺臟屬金。根據古籍記載:脾氣散佈精華,向上傳輸到肺部,這代表地氣上升。肺部主管調整,調節水分,向下傳輸至膀胱,這代表天氣下降。在象徵意義上,這就是泰卦。若脾肺氣虛,則上下不能交接,陰陽被阻隔,所以會出現面色黃,身體消瘦,就如同萬物枯萎一樣。人參和五味子溫暖肺部,黃耆、白朮、甘草、茯苓溫暖脾臟,陳皮和白芍溫暖肝臟,熟地和桂心溫暖腎臟,當歸和遠志溫暖心臟,五臟互相滋養,臟腑的氣血自行生成,臟腑的邪氣難以藏身。溫暖就如春天的氣息,當春天的氣息繁榮全身,怎麼可能不欣欣向榮呢?因此稱之為榮養湯。

薛立齋說:當氣血虛弱導致各種症狀,無法準確描述時,不必考慮病徵或脈象,只要使用這個湯劑,所有症狀都會消失,可以說是具有回春的能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