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12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12)

1. 方脈癆瘵合參

中氣虛者,脾胃受傷,手心熱,怠惰懶食,氣口脈大無力,即東垣內傷不足之症是也,須補中益氣湯。如此則析理明而用治當矣。

癆而久嗽,肺虛可知,即有熱症,皆虛火也。海藏以保肺為君,故用紫菀、阿膠,以清火為臣,故用知母、貝母,以參苓為佐者,扶土以生金,以甘桔為使者,載藥以入肺,五味子滋腎經不足之水,斂肺家耗散之金,久嗽者所必收也。用滋陰涼血者常也。但生地、阿膠、麥冬、丹皮之類,皆性寒而潤,胃虛食少者用之,則復傷脾胃後天之元氣。

癆瘵而惟丹溪有氣病補血,雖不中病,亦無害也之語,而不知其病已伏於中,漸至胸膈痞悶,飲食減少,變症百出,此皆陰滯之性,損其沖和之氣也。至若虛極之症,細心調攝,藥惟純粹,止可保其和平,久則可望氣血漸長。

若調攝稍失藥性少有低昂,病情尋竇變生,便有莫可能御之勢,蓋因中氣甚弱,無力可以抵當,猶小船不能重載;微寒則寒病生,微熱則熱病起,微潤則瀉,微燥則涸,少偏氣分,肺病為殃,少偏血分,脾病乃起兢兢調攝,難見其功,少有偏枯,即生人患,何況氣病補血而無害者乎?

骨蒸發熱,脈細數而咳嗽,午後甚者,秦艽鱉甲散最效,按:秦艽柴胡風藥也。熱極生風,骨蒸非此不能引邪從毫竅而出,鱉屬陰而用甲者,骨以及骨之義,烏梅味酸,引諸骨入骨,而收其熱。青蒿味苦能泄熱,而殺蟲。當歸味辛能活血,而宣滯。地骨皮,地為陰骨為里皮為表,自陰自表,以治在外,無汗之骨蒸也。

知母上清肺金而瀉火,下潤腎燥而滋陰,故治有汗之骨蒸也。立方周匝工穩極矣。骨蒸初起血液未至乾涸者,宜之。

癆瘵主乎陰虛,凡自子至已屬陽,自午至亥屬陰,陰虛則熱在午後子前。寤屬陽,寐屬陰,陰虛則盜汗,從寐時出升屬陽,降屬陰,陰虛則氣不降,痰涎上逆,吐出不絕,脈浮屬陽,沉屬陰,陰虛則浮之洪大沉之空虛,宜用滋陰降火之劑,又須遠嗜欲,薄滋味靜心調養以助之。

(張)常治極虛之症,對面人事不清,而戶外之事,反能知之,及見亡人鬼怪者,此皆陽亡不足之象,而即自己遊魂所致,但與補虛挽救,而兼斂納,則神魂安而見聞滅矣。

紫河車,真陰不足之人,可煮而食之,甚有奇功,但男用女胎,女用男胎為妙,否則,若得雄壯婦人者亦可。凡病似呆非呆,似癡非癡,精神不正,以此食之,功效不可盡述。

有臨危索肉索飯,飽食而逝者,此脾虛津華竭絕,肉食力小,不能以挽之也。蓋脾虛則救助於穀食,津涸則求救於脂膏,惟濃厚參湯,可以挽之。若肉食者,止填有跡之空虛,焉能補無形之竭絕哉!

虛勞不服參耆,為不受補者,死。勞嗽聲啞者死,一邊不能睡者,死。大肉去者,死。吐血淺紅色,似肉似肺謂之咳白血,心死。從上下者,久瀉者,死。骨痿不能起於床者,死,謂從肺病而之腎也。從下上者,皮聚而毛落者,死,謂從腎病而之肺也。久而嗽血,咽痛無聲,為自下傳上,不嗽不痛,久而溺濁,脫精泄瀉,為自上傳下,皆死證也。久病脈沉細數者,死。

白話文:

中氣虛弱的人,通常是脾胃功能受損,會有手心發熱、身體疲倦懶散、食慾不振的現象,把脈時會發現氣口脈大卻無力,這就是李東垣所說的「內傷不足」的症狀,需要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這樣分析病理就能清楚明白,用藥治療也就能對症下藥了。

如果是勞病導致長期咳嗽,可以判斷是肺虛所致,即使有發熱症狀,也是屬於虛火。李杲認為治療癆病要以「保肺」為主要原則,所以使用紫菀、阿膠來滋養肺氣,用知母、貝母來清虛火,用人參、茯苓來輔助,這是為了扶助脾土以生養肺金;用桔梗來引藥入肺;用五味子來滋養腎經不足的水分,收斂肺氣耗散之氣,這都是治療久咳必備的方法。通常會使用滋陰涼血的藥物,像生地、阿膠、麥冬、丹皮等,但這些藥性都比較寒涼滋潤,對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佳的人來說,反而會損傷脾胃的後天元氣。

癆瘵的治療上,朱丹溪有「氣病補血」的說法,雖然不完全對症,但也沒有什麼壞處。但實際上,病邪已經潛伏在身體內部,逐漸會導致胸膈悶脹、食慾減退,甚至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,這些都是因為陰氣滯礙、損傷了體內的和諧之氣。至於那些虛弱到極點的病人,一定要細心調養,用藥要純粹,只能求保持身體的平和,時間久了才能期望氣血慢慢恢復。

如果調養稍有疏失,藥性稍有偏差,病情就會像在尋找出口一樣,變化多端,無法控制。這是因為中氣非常虛弱,沒有力量抵抗外邪,就像小船無法承載重物一樣。稍有寒氣就會產生寒病,稍有熱氣就會產生熱病,稍有滋潤就會腹瀉,稍有乾燥就會便秘。如果偏於氣分,就會導致肺病;如果偏於血分,就會導致脾病。因此,必須謹慎地調養,即使如此,也很難馬上見效,稍有偏差就會產生病患,更何況「氣病補血」怎麼會沒有害處呢?

骨蒸發熱,脈搏細數而且有咳嗽,在午後更加嚴重的人,使用秦艽鱉甲散最為有效。這裡要說明的是,秦艽、柴胡是屬於風藥,骨蒸發熱到極點會產生風邪,只有用這些藥才能將邪氣從毛孔排出。鱉屬於陰性,用甲則有骨與骨之間的意思;烏梅味酸,能將藥引導入骨骼,並收斂熱邪;青蒿味苦,能夠洩熱並且殺蟲;當歸味辛,能夠活血化瘀。地骨皮,「地」為陰,「骨」為內,「皮」為表,從內到外,治療外在的無汗骨蒸。

知母能夠上清肺金,瀉除肺火,下潤腎燥,滋養陰液,所以可以用來治療有汗的骨蒸。這個方劑考慮得非常全面周到。骨蒸初期,血液還沒有枯竭的人,使用此方最為適宜。

癆瘵的主要病因是陰虛,從子時到巳時屬於陽,從午時到亥時屬於陰,陰虛就會導致午後發熱。醒著屬於陽,睡覺屬於陰,陰虛就會導致盜汗,在睡覺時出汗。上升屬陽,下降屬陰,陰虛就會導致氣機不降,痰涎上逆,吐出不止。脈搏浮屬於陽,沉屬於陰,陰虛就會導致浮脈洪大、沉脈空虛。應該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,同時要遠離嗜欲,飲食清淡,靜心調養來幫助身體恢復。

(張氏)常常治療一些極度虛弱的病人,他們對眼前的人事反應不清,卻能知道戶外發生的事情,甚至看到死去的鬼魂,這些都是陽氣虛弱不足的現象,也是因為自己的遊魂所導致。只要用補虛的藥物來挽救,同時兼顧收斂安神,就能讓神魂安定,那些看到的幻覺也會消失。

紫河車(胎盤)對於真正陰虛不足的人,可以煮食來補養身體,效果非常好。但最好是男性使用女性的胎盤,女性使用男性的胎盤,如果沒有,用強壯婦人的胎盤也可以。凡是那些看起來呆呆的、不清楚,精神不正的病人,食用紫河車,效果難以言表。

有些人臨死前會吵著要吃肉吃飯,吃飽後就去世了。這是因為脾虛導致津液枯竭,肉食的效力太小,無法挽救病人。脾虛應該用穀物來救助,津液枯竭應該用脂膏來救助,只有濃厚的參湯才能挽救他們。如果只吃肉,只能填補有形體的空虛,怎麼能補充無形的枯竭呢?

虛勞病人如果不能服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藥,就是屬於「不受補」的類型,會死亡。勞病咳嗽聲音沙啞的人,會死亡。身體一邊不能睡覺的人,會死亡。肌肉大量萎縮的人,會死亡。吐血顏色淺紅,像肉或像肺一樣的,稱之為「咳白血」,屬於心氣耗竭,會死亡。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,長期腹瀉的人,會死亡。骨骼萎軟,無法從床上起身的人,會死亡,這是因為疾病從肺部傳到了腎臟。疾病由下而上發展,皮膚聚在一起並且毛髮脫落的人,會死亡,這是因為疾病從腎臟傳到了肺部。長期咳嗽出血,咽喉疼痛失聲,屬於疾病由下往上傳;不咳嗽不疼痛,長期小便渾濁,精液泄瀉,屬於疾病由上往下傳,這些都是死症。長期生病,脈象沉細而數的人,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