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 (8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 (8)

1. 諸土

黃土,(三尺以上曰糞,三尺以下曰土,凡用當去上惡物,勿令入客水。)土為萬物之母,黃乃中央正色,在人臟腑則脾胃應之,故萬物非土不生,人身五臟六腑非脾胃無以養,是以黃土入藥,治瀉痢冷熱赤白,腹中熱毒,絞結痛者,取其補助戊己之功也。味甘而氣和,故能安和脾胃止下血,即解諸藥毒,諸內毒,合口椒毒,野菌毒,蓋諸毒遇土即化也。

東壁塵土,百餘年者即佳,得太陽真火之氣,故氣溫味甘,土性可以扶脾,藉火更可生土,故為扶脾益胃虛寒滑泄,下部濕瘡,中暑霍亂,脫肛暑瘧,除濕斂瘡,並堪資治,和白朮炒專止注瀉,同蜆殼研,能敷痘瘡,點翳浸目中摩癬發身上,治春月寒熱溫瘧,去下部痔漏脫肛,故鞋底土,取自己穿者良,研水吞適他方不服水土立效。鑄鐘黃土,研酒服,卒心痛,疰忤惡氣殊功。

白話文:

黃土

黃土,(三尺以上稱為糞,三尺以下稱為土,凡是使用時應去除表面的污穢之物,不可混入客水。)土是萬物之母,黃色為中央正色,在人體臟腑則對應脾胃,所以萬物非土不生,人身五臟六腑非脾胃無以滋養。因此,黃土入藥,可以治療瀉痢(腹瀉和痢疾),冷熱赤白(腹瀉的寒熱症狀和顏色),腹中熱毒,絞結痛等症,取其補益脾胃之效。

黃土味甘而氣和,故能安和脾胃,止瀉止血,並且能解諸藥毒,諸內毒,合口椒毒,野菌毒等,因為各種毒物遇土即化。

東壁塵土,百餘年者最佳,得太陽真火之氣,故氣溫味甘,土性可以扶脾,藉火更可生土,所以能扶脾益胃,治療虛寒滑泄(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),下部濕瘡,中暑霍亂,脫肛暑瘧(暑氣引起的瘧疾和脫肛),除濕斂瘡等症,並可用於治療其他疾病。

與白朮一起炒製,專門用於止瀉;與蜆殼研磨,能敷痘瘡,點翳(眼疾),浸目中摩癬(皮膚病),塗抹在身上治癬,還可以治療春月寒熱溫瘧(春季發生的寒熱瘧疾),去下部痔漏脫肛等症。

鞋底土,取自己穿過的鞋子底部的土最好,研成粉末用水服用,能治不服水土的病症。

鑄鐘黃土,研末用酒服用,可以治療卒心痛(突然發生的心痛),疰忤惡氣(受驚嚇導致的惡寒氣逆)等症,效果顯著。

鼠壤土,主中風中毒攣痛,曰曝乾用。車輦土,治小初生,無膚赤色,因受胎,未得土氣,取碾服之,三日後膚生良驗。胡燕窩土,胡燕即玄烏,春分後至窠,取四方濕土為之,故氣味甘寒,凡諸痛癢瘡瘍,皆屬心火。而甘寒最解火毒,且土性又能化一切毒也,治風瘙癢疹焮癢,水調濕敷,入回燕膏,貼瘰癧最效。回燕者,朝北燕窩土也。

井底砂,砂即泥也。稟地中至陰之氣,味甘而大寒者也,故《本經》主湯火燒瘡用,又能療妊娠熱病,取敷心下臍及丹田,可護胎無失。蚯蚓泥,味甘氣寒無毒,主赤白久熱下痢,用一升炒煙至盡,沃汁半升,濾淨飲之即愈,以其甘寒之氣,則腸胃濕熱自除矣。外塗小兒陰囊腫痛,及傳熱毒瘡腫蛇犬咬傷,皆取土有化毒之功,蚓有味鹹軟堅、消瘀散結之力,韭地土者更佳,亦此義耳。

白話文:

老鼠洞裡的土,可以治療中風中毒引起的抽搐疼痛,需要曬乾後使用。車輪碾過的土,可以治療剛出生的小嬰兒,沒有皮膚,呈現紅色,是因為在母體中沒有受到土氣的滋養,將土碾碎服用,三天后皮膚就會長出來,效果很好。胡燕窩土,胡燕就是玄鳥,春分后會回到巢穴,用四方的濕土築巢,所以它的氣味甘寒,凡是各種疼痛、瘙癢、瘡瘍,都是心火引起的。而甘寒最能解火毒,而且土性又能化解一切毒素,所以可以用它來治療風疹、瘙癢、疹子、紅腫瘙癢,用水調和濕敷,加入回燕膏,貼在瘰癧上效果最佳。回燕,是指朝北的燕窩土。

井底的沙,沙就是泥土。它吸收了地中至陰的氣息,味道甘甜,性寒,所以《本經》記載它可以用來治療湯火燒傷,也能治療妊娠熱病,取適量敷在心窩、肚臍和丹田,可以保護胎兒不受傷害。蚯蚓泥,味道甘甜,氣寒無毒,主治赤白久熱引起的痢疾,取一升炒至煙盡,用半升水煮沸,過濾後飲用,即可痊癒,因為它甘寒的氣息,可以去除腸胃濕熱。外敷可以治療小兒陰囊腫痛,以及傳染性的熱毒瘡腫、蛇犬咬傷,都是因為土有化解毒素的作用,蚯蚓則有鹹味、軟堅、消瘀散結的作用,韭菜地里的土效果更佳,也是這個道理。

糞坑底泥,大寒無毒,以純陰大寒之性,故專治大熱,留結之瘡,凡發背諸惡瘡陰乾為末,新水調敷,其痛立止。諸惡疔腫,同蟬蛻全蠍等分,搗作錢大,香油煎滾溫服,以滓敷瘡四周,疔自出也。煙膠即熏焇牛皮灶上黑土,味辛苦氣微溫,辛能散風,苦能燥濕,殺蟲,故主頭瘡白禿疥瘡風癬,癢痛流水也。取焇牛皮灶岸煙膏為末,麻油調塗,或入輕粉少許最佳。

白話文:

糞坑底部的泥土性寒無毒,具有純陰寒涼的特性,因此能專門治療發熱、積結的瘡瘍。凡是發背等惡性瘡瘍,將其陰乾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調和敷在患處,疼痛立刻止住。對於各種惡性的疔腫,可以將蟬蛻、全蠍等分量搗碎成錢幣大小,用香油煎煮至溫熱服用,並將藥渣敷在瘡瘍四周,疔腫就會自己排出。煙膠就是熏燒牛皮灶上的黑土,味道辛辣帶苦,氣味微溫,辛能散風,苦能燥濕,殺蟲,因此能治療頭瘡、白禿、疥瘡、風癬等癢痛流水之症。將熏燒牛皮灶岸的煙膏研磨成粉末,用麻油調和塗抹,或加入少許輕粉效果更佳。

2. 石灰

系燒青石而成,故味辛氣溫,《本經》不言其毒,觀所主皆不入之,其為毒可知也。火氣未散,性能灼物,故主去黑子息肉,及墮眉也。其主疽瘍疥瘙,熱氣惡瘡,癩疾死肌,髓骨疽者,皆風熱毒氣浸淫於骨肉皮膚之間,辛溫能散,且能蝕去惡肉,而生新肌,故為諸瘡腫毒要藥。

古方多用合白草,團末,治金瘡殊勝者,以其性能堅物、使不腐壞,且血見石灰即止,而百草又能活血涼血也。

石灰,風化自裂者良,熱氣惡瘡,癩疾死肌,能墮眉殺痔蟲,去息肉,療骨疽。納黃牛膽陰乾,敷刀斧傷止血,和白糯米蒸透,點疣痣子去根,同諸灰淋汁熬膏,決腫毒,破頭開口,產婦陰不合,煎水洗即收,造酒味酸,投少許即解,墮胎甚捷,闢蟲尤靈。古墓中石灰,名地龍骨,火毒已出,燥性大減,得土氣即深,解諸毒更捷,故主頑瘡瘻瘡,膿水淋漓,及斂諸瘡口尤效。船油灰,名水龍骨,得油性之潤,復得水氣之陰。

故主金瘡跌撲損傷,及諸瘡瘻血風臁瘡也。

白話文:

石灰的藥性與應用

石灰是由燒青石而得,因此味道辛辣,性溫。 《本經》中沒有記載其毒性,但觀察其主治的病症,大多為不入體內的疾病,由此可推斷其具有毒性。

石灰性溫,火氣未散,能灼燒物體,因此可以去除黑痣、息肉,並使眉毛脫落。 它也能治療疽瘍、疥瘡、瘙癢、熱氣惡瘡、癩疾、死肌、髓骨疽等疾病,這些疾病都是因風熱毒氣浸淫於骨肉皮膚之間而起。 石灰辛溫,能散寒解毒,且能蝕去惡肉,生出新肉,因此是治療各種瘡腫毒的重要藥物。

古方中常將石灰與白草混合成末,用於治療金瘡,效果顯著。 這是因為石灰具有堅固物體,防止腐爛的特性,且血遇石灰會立即止血,而白草則能活血涼血。

風化自裂的石灰品質最佳。 它可以治療熱氣惡瘡、癩疾、死肌,也能使眉毛脫落,殺滅痔瘡蟲,去除息肉,治療骨疽。 將石灰與陰乾的牛膽混合,敷於刀斧傷口,能止血。 將石灰與白糯米蒸透,用於點疣痣,能使其根除。 將石灰與其他灰類混合,淋汁熬膏,能決腫毒,破頭開口,治療產婦陰不合,煎水洗可收斂。 石灰加入酒中,會使其產生酸味,少量投放即可解毒,墮胎效果迅速,驅蟲也很有效。

古墓中的石灰,稱為地龍骨,其火毒已散,燥性減弱,吸取了土氣,因此解毒效果更快,適用於治療頑瘡、瘻瘡、膿水淋漓,以及收斂各種瘡口,療效顯著。

船油灰稱為水龍骨,因吸收了油性,潤澤性更強,又帶有水氣,陰性更重。

3.

墨味辛,止血果捷,因黑勝紅,天行熱毒,鼻衄下血數升,水磨滴入,產後血暈,崩中卒暴,來紅醋磨服之,遊絲纏眼中,磨雞血速點,客忤中腹內,磨地漿汁吞,下死胎,而逐胎衣,合金瘡以生膚肉、止血以苦酒,或韭汁送下,消癰用豬膽。或釅醋調塗,內有鹿角膠,非煅紅不可用。

白話文:

墨味辛,具有止血功效,而且效果迅速。由於黑色勝過紅色,因此墨汁可以治療因熱毒入侵導致的鼻出血。將墨汁用水磨後滴入鼻腔,即可止血。產後血暈、崩中猝發出血,可用紅醋磨服。眼睛裡有血絲,可用雞血磨汁快速滴入。客忤(指嬰兒突然啼哭、呼吸困難)導致腹中疼痛,可用地漿汁磨服。下死胎、排出胎衣,可用墨汁配合治療。墨汁可以促進傷口癒合、生長肉芽組織,止血可以用苦酒或韭汁送服。消癰可用豬膽,或用濃醋調塗。墨汁中含有鹿角膠,必須煅紅後才能使用。

4. 梁上塵

又名烏龍尾,倒掛塵。乃空中煙氣結成。味辛而苦,辛主散結,苦主泄熱,故治腹痛噎膈,傷寒陽毒中惡也。體輕而上騰,故入肺而治喉痹,味辛而清熱,色黑而入血,故主鼻衄頭上軟瘡也。

梁上塵,須遠煙火處所,篩過方用,中惡卒來,鼻衄,流滴不已者殊功,傷寒陽毒發斑,煩渴倍常者立效。主腹內疼噎,消頭上軟瘡,喉痹乳蛾吹點皆妙。喉痹乳蛾,烏龍尾、枯礬、豬牙皂莢,以鹽炒黃等分,為末,或吹或點皆妙。

老屋塵煤,治齒齦腫出血,故茅屋上塵,多年咳嗽可除。

白話文:

烏龍尾,又稱倒掛塵,是由空中煙氣凝結而成,味辛苦。辛能散結,苦能泄熱,因此可以治療腹痛、噎膈、傷寒陽毒、中惡。它質地輕盈,容易上升,所以可以入肺治療喉痹。烏龍尾味辛清熱,色黑入血,因此可以治療鼻衄和頭上軟瘡。

梁上塵要選擇遠離煙火的地方收集,並篩過後才能使用。對於突然中惡、鼻衄不止者尤其有效。傷寒陽毒發斑,煩渴加劇者,服用後可立即見效。烏龍尾還能治療腹痛、噎膈、頭上軟瘡,以及喉痹、乳蛾,吹點皆有效。治療喉痹、乳蛾,可以用烏龍尾、枯礬、豬牙皂莢等分,以鹽炒黃研末,吹點皆可。

老屋塵煤可以治療齒齦腫出血,茅屋上的塵土可以治療多年咳嗽。

5. 麥飯石

出自蘇頌《圖經》附於姜石條下。《本草經疏》載之。

麥飯石,治發背瘡毒神效,取此石碎如棋子大,炭火燒赤,投米醋中,浸之良久,又燒又浸。如此十次,研末極細,如飛塵,鹿角一枝,連腦骨者,二三寸截之,炭火燒,令煙盡,即曰斂末,與石末等份,鹿角倍之,用三年米醋,入銀石器內,煎令魚目沸,即下前藥,不住手攪,熬一二時,稀稠得所,傾出待冷,以鵝翎拂膏於腫上。四圍赤處,中留腫頭泄氣。

如未膿即內消,已作頭即撮小,已潰即排膿,若病久肌肉爛,落出見筋骨者,即塗細布上貼之。干即易,逐日瘡收斂口,但中膈不穴者,即無不瘥。已潰者,用時先以豬蹄湯,洗去膿血。挹干然後上藥,其瘡切忌手觸動嫩肉,仍不可以口吹陰風及腋氣、月經孕婦見之,合藥時,亦忌此等。初時一日一換,十日後二日一換,此藥要極細,方有效,若不細,塗之即痛也。

煅久亦無效,臨用方鍛,煅過即研,細若飛塵,一二兩可治一癰疽矣。

白話文:

麥飯石治發背瘡毒效果奇佳,將麥飯石打碎成棋子大小,用炭火燒紅,放入米醋中浸泡,反覆燒浸十次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如同飛塵。取鹿角一支,連著腦骨,截取二三寸長,用炭火燒至無煙,研磨成粉末,與麥飯石粉末等量,鹿角粉末加倍。用三年陳米醋,盛放在銀器中,煎煮至沸騰,加入藥粉,不停攪拌,熬煮一兩個時辰,調整濃稠度,倒出待涼,用鵝毛將膏藥塗抹在腫脹處。四周紅腫的地方留出腫頭,以利排氣。

如果尚未化膿,則內消腫脹;已經形成膿頭,則會縮小;已經潰破,則會排出膿液。若病症久治不愈,肌肉腐爛,露出筋骨,就用細布包裹藥膏敷貼。藥膏乾燥後就更換,每天瘡口都會縮小,只要瘡口沒有堵塞,就一定能痊癒。已經潰破的瘡口,用藥前先用豬蹄湯清洗膿血,擦乾後再敷藥。瘡口忌用手觸碰嫩肉,也不可以吹口氣、吹陰風、吹腋氣,更不能讓月經婦女和懷孕婦女靠近。配藥時也要避免這些禁忌。剛開始一天換一次藥,十天後改為兩天換一次藥。這種藥要磨得極細才有效,如果研磨得不細,塗抹時就會疼痛。

燒烤時間太長也沒有效,要用時才燒烤,燒烤完畢立刻研磨,細如飛塵,一兩到兩兩就可以治療一個癰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