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8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(8)

1. 方脈癆瘵合參

如左尺洪數,而陰甚不足者,熟地可加;右尺微細而陽甚中不足者,桂附可加;左關無力,肝氣不足者,山茱可加;右關無力,脾胃不足者,茯苓、山藥可加;胃火骨蒸倍甚者,丹皮可加;陽余陰虧之甚者,桂附可減;胃弱中氣虛寒之甚者,丹皮可去;燥涸有陽無陰者,澤瀉可去;孤陽浮越,腎氣不能斂納者,更加五味子,以助山茱之酸收;陽虛精血虧甚者,更加鹿茸、河車,精血有情之品,以助峻補草木之功;腎虛不能納氣,氣留上焦,上實下虛者,更入牛膝以助下行;脾腎虛寒,不能蒸腐閉藏而為晨瀉者,更入補骨脂菟絲子,以兼補脾腎之陽,為先天后天之藥,是皆佐使之所宜:可以共劑而贊助成功者也。

至白朮、當歸、人參、黃耆、仙茅、首烏之類,俱有大力,但性稟不同,所類非一,何能逐隊爭功?且補氣補血,與補真陰真陽,尚有異也。倘混施加入,各持己力,紊亂經絡,彼此牽制,非徒無益也。至如枸杞、覆盆、蓮肉之類,力量太緩,多加一味,多緩一分,難圖速效矣。

八味丸有以淡鹽湯送之者,取鹽能潤下而軟堅,有虛火者,引而下之也。米湯送之者,取脾果恬淡之真味,生精最速,因補腎以及脾也。白湯送之者,不疾不徐,不熱不燥也。溫酒送之者,取行藥力更快,冬天可以御外寒也。有煎補中益氣湯送之者,必因元氣下陷之症,既欲固其根本,復慮走下太速,下實上虛,更提中氣以升之,使三焦元氣常在也。煎理中湯以送下者,必脾腎沉寒,先理中宮,可能達下也。

煎生脈散以送之者,取金能生水,使子母相生,肺之氣注於腎而為衛也。如此煎湯送丸,皆因病急不能久延,標本須得並顧,故借藥煎之銳氣,以開前導之先功,運送水火之神丹,鎮納丹田,以保元陽之永固,煎劑之功少過,丸餌之性復萌,從根本以及三焦,陽和常在,意深遠矣。

況人生百病雖多,而最重莫大於風癆臌膈四症,是藥久服,真火固注丹田,虛風何由驟起,中風之症,可無慮矣。甘溫能除大熱,滋補精血易生,骨蒸伏熱,無地可容,癆症之成,自難牢固,真火既充於下,元氣自長於中,健運如常,中滿何有?臌症之患更無慮也。釜下有火鍋飯自熟,遊溢精氣,水精四布,燥澀膈噎,何患成之?大症既可消弭,小病斷難沉困,誠衛生之至室,立命之神丹。(張)特創此服法,以補古人之未盡。

錢氏減桂附,名曰六味地黃丸,以治小兒,謂小兒純陽故也。凡腎虛不能制火者,此方主之,腎中非獨水也,命門之火併焉。腎不虛則水足以制火,虛則無所制而熱症生矣。名曰陰虛火動,河間所謂腎虛則熱是也。今人足心熱,陰股熱,腰脊痛,率是引症,乃咳血之漸也。熟地、山茱味厚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左手寸關脈搏洪大且跳動快速,代表陰液嚴重不足,可以加用熟地黃;右手寸關脈搏微弱細小,代表陽氣嚴重不足,可以加用桂枝、附子;左手關脈無力,代表肝氣不足,可以加用山茱萸;右手關脈無力,代表脾胃不足,可以加用茯苓、山藥;胃火旺盛,骨蒸潮熱更加嚴重,可以加用牡丹皮;陽氣有餘而陰液虧虛嚴重,可以減少桂枝、附子的用量;脾胃虛弱,中焦陽氣虛寒非常嚴重,可以去除牡丹皮;身體乾燥,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液滋潤,可以去除澤瀉;孤陽虛浮上越,腎氣無法固攝,可以加用五味子,幫助山茱萸的酸味收斂;陽氣虛衰,精血虧耗嚴重,可以加用鹿茸、紫河車這些精血有情的藥物,幫助草木藥物的峻補功效;腎虛無法納氣,氣機停留在上焦,形成上實下虛的狀態,可以加入牛膝來幫助氣機下行;脾腎虛寒,無法運化水穀,導致早晨腹瀉,可以加入補骨脂、菟絲子,兼顧補益脾腎的陽氣,這兩味藥是先後天之本的藥物,以上這些都是佐藥使藥應該做的事情:可以一起配藥,幫助藥效發揮。

至於白朮、當歸、人參、黃耆、仙茅、何首烏這些藥物,雖然藥力強大,但藥性不同,功效不一,不能都放在一起爭奪功效。而且補氣補血,與補真陰真陽,還是有區別的。如果混亂加入,各自發揮藥力,會擾亂經絡氣血,彼此牽制,不但沒有益處。至於枸杞、覆盆子、蓮肉這些藥物,藥力太過緩慢,多加一味,藥效就緩慢一分,很難達到快速的效果。

八味丸有的人用淡鹽水送服,是取鹽的潤下和軟堅作用,對於有虛火的人,可以引火下行。有的人用米湯送服,是取米湯平和淡泊的真味,最能快速生成精微物質,可以補腎也照顧到脾胃。有的人用白開水送服,不快不慢,不熱不燥。有的人用溫酒送服,是取酒能更快地運行藥力,冬天可以抵禦外寒。有的人用煎好的補中益氣湯送服,一定是元氣下陷的症狀,既想要鞏固根本,又擔心藥力下行太快,導致下實上虛,所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中氣,使三焦元氣常在。用煎好的理中湯送服,一定是脾腎虛寒,先調理中焦,才能達到下焦。

用煎好的生脈散送服,是取金生水的原理,使肺腎相生,讓肺氣下降到腎臟而為衛氣。像這樣用湯藥送服藥丸,都是因為病情緊急不能拖延,標本都要照顧,所以藉助湯藥的銳氣,來開路引導,運送水火的神丹,鎮守納入丹田,來保持元陽的永久穩固,湯藥的功效稍微過去,丸藥的藥性又開始發揮,從根本到三焦,陽氣平和常在,用意深遠。

況且人生百病雖然很多,但最嚴重不過是風勞、鼓脹、膈噎四種疾病,如果長期服用這個藥,真火就會牢固地注在丹田,虛風怎麼會突然產生?中風的疾病,可以不用擔心了。甘溫的藥性能夠清除大熱,滋補精血容易生成,骨蒸伏熱,沒有容身之處,勞病自然難以穩固,真火既然充滿下焦,元氣自然在體內增長,身體運轉如常,中滿的疾病怎麼會發生?鼓脹的疾病更不用擔心了。鍋底下有火,鍋裡的飯自然會煮熟,精氣在體內流溢,水精四處散佈,乾燥阻塞的膈噎,怎麼會形成?大病既然可以消除,小病自然難以沉重,這真是養生的至寶,立命的神丹。(張氏)特別創立了這種服藥方法,來補充古人沒有說盡的地方。

錢乙減少桂枝附子,將八味丸改名為六味地黃丸,用來治療小兒的疾病,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。凡是腎虛不能制約火氣的人,這個方子是主要的治療方法,腎中不僅有水,還有命門之火。腎氣不虛,水就足以制約火,腎氣虛弱,就無法制約火,而產生熱症,這叫做陰虛火動,河間所說的腎虛則熱就是這個意思。現在的人腳心發熱、大腿內側發熱、腰背疼痛,大多是陰虛火動的表現,也是咳血的徵兆。熟地黃、山茱萸的藥性比較滋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