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3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3)

1. 奇病論篇

《奇病論》曰:人有重身,九月而喑,此為何也?(重身,謂身中有身,則懷妊者也。喑,謂不言語也,妊娠九月,足少陰脈養胎。)胞之絡脈絕也。(絕,謂脈斷絕不流通,而不能言,非天真之氣斷絕也。)胞絡者,繫於腎少陰之脈,貫腎,系舌本,故不能言。(少陰腎脈也。

氣不營養,故舌不能言。)無治也。當十月復。(十月胎去,胞絡復通,腎脈上營。故復舊而言也。)無損不足,益有餘,以成其疹。(疹,謂久病反法而治,則胎死不去,遂成久固之疹病。)人有病頭痛,以數歲不已,此安得之?名為何病?(頭痛之病,不當逾月數年不愈,故怪而問之。)當月所犯大寒,內至骨髓。

髓者,以腦為主,腦逆故令頭痛,齒亦痛,(腦為髓主,齒是骨余,腦逆犯寒。骨亦寒故,令頭痛齒亦痛。)病名曰厥逆。(人先生腦,有腦則有骨髓者,齒者,骨之本也。)有病口甘者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(癉,熱也。脾熱則四臟同稟,故五臟上溢也。

甘因脾熱故曰脾癉。)夫五味入口,藏於胃,脾為之行,其精氣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(脾熱內滲,津液在脾,胃谷化余,精氣隨溢,口通脾氣,故口甘。津液在脾,是脾之津濕。)此肥美之所發也。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。肥者,令人內熱,甘者,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。

(食肥則腠理密,陽氣不得外泄。故肥令人內熱。甘者,性氣和緩而發散逆,故令人中滿。然內熱則陽氣炎上,炎上則欲飲而嗌乾中滿,則陳氣有餘,有餘則脾氣上溢,故曰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也。)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(蘭,蘭草也。言蘭除陳久甘肥,不能化之氣者,以辛能發散也。

)有病口苦,取陽陵泉。口苦者,病名為何?何以得之?病名曰膽癉,(亦謂熱也。膽汁味苦故口苦。)夫肝者,中之將也。取決於膽,咽為之使,(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肝與膽合,氣性相通,故諸謀慮取決於膽。咽膽相應,故咽為膽使也。

)此人者,數謀慮不決,故膽虛氣上溢而為之苦,治之以膽募俞。(胃腹曰募,背脊曰俞,膽募在乳下二肋外,期門下,同身寸之五寸,俞在脊第十椎下,兩旁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。)有癃者,一日數十溲,此不足也。身熱如炭,頸膺如格,人迎躁盛,喘息氣逆,此有餘也。

(是陽氣太盛於外,陰氣不足故有餘也。)太陰脈細微如發者,此不足也。其病安在?名為何病?(癃,小便不得也。溲,小便也。頸膺如格,言頸與胸膺如相格拒,不順應也。人迎躁盛,謂結節喉兩旁脈動盛滿急數非常躁速也。胃脈也。太陰脈細縷如發者,謂手大指後同身寸之一寸,骨高脈動處,脈則肺脈也。

白話文:

[奇病論篇]

有人懷孕,到了九個月卻突然不能說話,這是為什麼呢?(懷孕,指的是身體裡有另一個生命,也就是懷孕的婦女。不能說話,指的是無法言語。懷孕九個月時,足少陰腎經會供應養分給胎兒。)是因為連結胎盤的脈絡斷絕了。(斷絕,指的是脈絡斷掉無法流通,所以不能說話,並不是天生的氣息斷絕。)胎盤的脈絡,連接到腎臟的少陰經脈,貫穿腎臟,並且連到舌頭的根部,所以不能說話。(少陰經脈屬於腎經。氣血不足,無法滋養,所以舌頭不能說話。)這種情況沒有辦法治療。等到十個月時就會恢復。(十個月時胎兒娩出,胎盤的脈絡恢復暢通,腎經的氣血也能向上滋養,所以就能恢復說話的能力。)不應該用補不足或瀉有餘的方法來治療,這樣反而會形成慢性病。(疹,指的是久病反覆治療,導致胎兒死在腹中無法娩出,進而形成難以治癒的慢性疾病。)

有人頭痛,而且持續好幾年都無法痊癒,這是怎麼回事呢?應該稱為什麼病呢?(頭痛的毛病,不應該超過一個月還不能好,所以感到奇怪而發問。)應該是在當月感受了極度的寒冷,寒氣侵入到骨髓深處。(髓,是以腦為主的。腦部受到寒邪侵犯,所以導致頭痛,牙齒也會疼痛。)這種病叫做「厥逆」。(人是先生長腦,有腦才有骨髓,而牙齒是骨頭的末端。)

有人口中發甜,這是什麼病?又是怎麼造成的呢?這是五臟之氣過度溢出的現象,叫做「脾癉」。(癉,指的是熱。脾臟有熱,四臟的氣血都會受到影響,所以五臟的氣就會往上溢出。口中發甜是因為脾臟有熱,所以叫做脾癉。)五味進入口中後,會儲存在胃裡,由脾臟來運化,食物的精華會形成津液在脾臟,所以會讓人感覺口中發甜。(脾臟有熱向內滲透,津液會停留在脾臟。胃消化食物後剩下的精華會跟著溢出,而口部連通脾氣,所以會感覺口中發甜。津液在脾臟,指的是脾臟的濕氣。)這都是因為攝取太多肥膩甜美的食物所引起的。這種人一定是經常食用甜膩肥厚的食物。肥膩的食物,會讓人身體內產生熱,甜膩的食物,會讓人胸腹脹滿,所以它的氣會往上溢出,進而轉變成消渴病。(食用肥膩的食物,會使毛孔緊閉,陽氣無法散發出去,所以肥膩的食物會使人體內產生熱。甜膩的食物,性質緩和且發散不順,所以會讓人胸腹脹滿。內熱會導致陽氣向上竄,向上竄就會想喝水,而且喉嚨乾燥,胸腹脹滿,就表示陳舊的氣體過多,過多就會導致脾氣向上溢出,所以說它的氣向上溢出,進而轉變成消渴病。)可以用蘭草來治療,用來去除陳舊的氣。(蘭草,就是蘭花。用蘭草來去除堆積體內的陳舊肥甘食物,這些食物無法被消化,因為蘭草的辛味可以發散。)

有人口中發苦,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來治療。口苦這種病,應該叫什麼?又是怎麼造成的呢?這種病叫做「膽癉」。(也是指熱。因為膽汁的味道是苦的,所以口中會感覺苦。)肝臟,是身體中的將軍。決策是由膽臟負責,咽喉則像是執行命令的使者。(肝臟,是將軍的官位,謀略由此產生。膽臟,是中正的官位,決斷由此產生。肝臟和膽臟氣機相通,所以所有的謀略都由膽臟來決定。咽喉與膽臟相互呼應,所以咽喉像是膽臟的使者。)這種人,一定是經常思慮過多,猶豫不決,所以導致膽氣虛弱,氣往上溢出而導致口苦。可以按壓膽的募穴和俞穴來治療。(腹部的穴位叫做募穴,背脊的穴位叫做俞穴。膽的募穴在乳房下方第二根肋骨外側,期門穴的下方,大約與身體中線相距五寸,俞穴在背部第十胸椎下方,兩側各距離身體中線一寸半。)

有人小便不通暢,一天排尿好幾十次,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。身體發熱像炭火一樣,脖子和胸膛感覺僵硬,頸部動脈跳動躁動且快速,呼吸急促,這是陽氣太盛於外的表現,陰氣不足所以才會有多餘的現象。(這是陽氣太盛於外,陰氣不足所造成的。)太陰脈像髮絲一樣細微,這是不足的表現。這種病會出現在哪裡?又該稱為什麼病呢?(小便不通暢,指的是排不出尿。小便,指的是排尿。脖子和胸膛感覺僵硬,指的是脖子和胸部感覺像被隔開一樣,無法順暢的活動。頸部動脈跳動躁動且快速,指的是喉結兩旁的脈搏跳動得非常急促。這是胃經的脈搏。太陰脈像髮絲一樣細微,指的是大拇指後方一寸的脈搏處,這個脈搏屬於肺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