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(4)
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(4)
1. 五行論
《經》曰:平,如何而名?木曰敷和,火曰升明、土曰備化,金曰審下,水曰靜順。其不及奈何?木曰委和,火曰伏明,土曰卑監,金曰從革,水曰涸流。太過何謂?木曰發生,火曰赫曦,土曰敦阜,金曰堅成、水曰流衍。不恆其德,(恃已而凌犯他位。)則所勝來復。(所勝者,必來復仇。
)政恆其理,則所勝同化。(若不肆威刑,政理和恆則勝已,與已所勝者,皆同治化。由是言之,醫道與治道亦有相通者矣。)
以木火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腎,相生相剋,素知之矣。諸書有云:五行惟一,獨火有二。此言似是而非。論五行俱各有二,奚獨一火哉?若論其至,五行各有五,五五二十五,五行各具一太極,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。今以五行之陰陽生死言之,木有甲木屬陽,乙木屬陰。人身之膽,是甲木,屬足少陽;肝是乙木,屬足厥陰。
白話文:
《經》書上說:什麼叫做「平」呢?木性叫做敷和,火性叫做升明,土性叫做備化,金性叫做審下,水性叫做靜順。
如果這些五行性情不夠呢?木性就叫做委和,火性就叫做伏明,土性就叫做卑監,金性就叫做從革,水性就叫做涸流。
太過又指什麼呢?木性就叫做發生,火性就叫做赫曦,土性就叫做敦阜,金性就叫做堅成,水性就叫做流衍。
如果不能持守其本性,(依仗自己而侵犯其他五行),那麼被它所克制的五行就會反過來克制它。(被克制者,必然會回來報復。)
如果始終保持其正常運作,那麼被它所克制的五行就會與它同化。(如果不用威嚴刑罰,政理和諧穩定,那麼被克制者就會與克制者和平共處,一同治理天下。由此可知,醫道和治道也有相通之處。)
將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心肝脾肺腎,它們之間相生相剋,我們都知道。有些書上說:五行中只有火有兩個。這種說法看似正確,卻並非如此。如果說五行都有兩個,為什麼獨獨火有兩個呢?如果從更深層次來說,五行各有五種,五乘以五等於二十五,五行各有太極,這就是它們能變化無常、行使鬼神之力的原因。
現在我們從五行陰陽生死的角度來講,木有甲木屬陽,乙木屬陰。人體的膽是甲木,屬足少陽;肝是乙木,屬足厥陰。
甲木生於亥,而死於午;乙木生於午,而死於亥。火有丙火屬陽,丁火屬陰,火身之相火屬手少陽,心火屬手少陰,丙火生於寅,而死於酉,丁火生於酉,而死於寅。水有壬水屬陽,有癸水屬陰,人身之腎水屬足少陰,膀胱屬足太陽,壬水生於申,而死於卯,癸水生於卯而死於申。
土有戊土屬陽,已土屬陰,人身之胃土屬足陽明,脾土屬足太陰,戊土生於寅而死於酉,已土生於酉而死於寅。金有庚金,有辛金,庚金屬陽,辛金屬陰,人身之肺金屬手太陰,大腸金屬於陽明,庚金生於已而死於子,辛金生於子而死於已。欲察病情者,專以時日之生旺休囚,而驗其陰陽之屬,如膽火旺,則寅卯旺而午未衰,肝火旺則午未甚而亥子衰,五行各以其類推之。
白話文:
甲木在亥月出生,在午月死亡;乙木在午月出生,在亥月死亡。火有丙火屬陽,丁火屬陰,人體的相火屬手少陽,心火屬手少陰,丙火在寅月出生,在酉月死亡,丁火在酉月出生,在寅月死亡。水有壬水屬陽,癸水屬陰,人體的腎水屬足少陰,膀胱屬足太陽,壬水在申月出生,在卯月死亡,癸水在卯月出生,在申月死亡。
土有戊土屬陽,己土屬陰,人體的胃土屬足陽明,脾土屬足太陰,戊土在寅月出生,在酉月死亡,己土在酉月出生,在寅月死亡。金有庚金,有辛金,庚金屬陽,辛金屬陰,人體的肺金屬手太陰,大腸金屬手陽明,庚金在己月出生,在子月死亡,辛金在子月出生,在己月死亡。想要觀察病情,就專注於時日五行生旺休囚的狀態,並以此驗證其陰陽屬性,例如膽火旺盛,則在寅卯月旺盛,在午未月衰弱,肝火旺盛則在午未月旺盛,在亥子月衰弱,其他五行也以此類推。
獨土金隨母寄生,故欲補土金者,從寄生處而補其母,是以東垣有隔二之治,是從母也。有隔三之治,又從母之外家也。土金惟寄生,故其死為真死,惟水火從真生,故其死不死,絕處逢生也。歸庫者,絕其生氣而收藏也。返魂者,續其死氣而變化也。水火隨處有生機,鑽木可取,擊石可取,圓珠可取。
方諸取水,掘地取水。若金死不救,土死不救,木死不救,是以五行中,獨重水火,而其生克之妙用,又從先天之根也。
世人皆曰水剋火,趙氏獨曰水養火。世人皆曰金生水,趙氏獨曰水生金。世人皆曰土剋水,而趙氏獨於水中補土。世人皆曰木剋土,而趙氏獨曰升木以培土。若此之論,顛倒拂常,誰則信之?詎知君相二火,以腎為宮。水剋火者,後天有形之水火也。水養火者,先天無形之水火也。
白話文:
土金依賴於母體,所以要補土金,就應該從其母體著手。東垣醫家有隔二之治,就是從母體入手;隔三之治,則是從母體之外的親屬處入手。土金只靠寄生,所以它一旦死亡,就是真正的死亡。而水火則來自真氣,所以即使死亡,也非真正的死亡,在絕境中也能逢生。歸庫是指斷絕生機而收藏,返魂是指接續死氣而變化。水火無處不生機,鑽木可以取火,擊石可以取火,圓珠可以取火,方諸取水,掘地取水。如果金、土、木死亡,就無法救治了,所以五行之中,獨重水火,它們相生相剋的奇妙作用,源於先天之根。
世人皆說水克火,而趙氏獨說水養火。世人皆說金生水,而趙氏獨說水生金。世人皆說土克水,而趙氏獨在水中補土。世人皆說木克土,而趙氏獨說升木以培土。這些論點顛倒常規,誰會相信呢?殊不知君相二火,以腎為宮。水克火指的是後天有形的水火,水養火指的是先天無形的水火。
海中之金,未出沙土,不經鍛鍊、不畏火,不剋木,此黃鐘根本。人之聲音,出自肺金,清濁輕重,丹田所繫,不求其原,徒事於肺,抑末也。今之言補肺者,人參、黃耆;清肺者,黃芩、麥冬;斂肺者五味、訶子;瀉肺者、葶藶、根殼。病之輕者,豈無一效?若本源虧損,毫不相干。
蓋肺金之氣,夜臥則歸臟於腎水之中,丹家謂之母藏子宮,子隱母胎。此一臟名曰嬌臟,畏熱畏寒,腎中有火,則金畏火刑,而不敢歸,腎中無火,則水冷金寒,而不敢歸,或為喘脹,或為咳噦,或為不寐,或為不食,如喪家之狗。斯時也,欲補土母以益子,喘脹愈甚;清之瀉之,肺氣日消,死期迫矣。
白話文:
海裡的黃金,尚未出土,沒有經過鍛鍊、不怕火,不剋木,這就是黃鐘的根本。人的聲音,來自肺金,清濁輕重,都與丹田息息相關,不去探究根本,只在肺上做文章,是治標不治本。現在說補肺的,有人參、黃耆;清肺的,有黃芩、麥冬;斂肺的,有五味子、訶子;瀉肺的,有葶藶、根殼。對於輕微的病症,這些方法或許有一點效果,但如果本源虧損,就完全無濟於事。
因為肺金的氣,夜間睡覺時會歸於腎水之中,道家稱之為母藏子宮,子隱母胎。肺金這個臟器,叫做嬌臟,怕熱也怕冷,腎中如果有火,金就會畏火刑,不敢歸宿;腎中沒有火,水就會冷,金就會寒,也不敢歸宿,就會出現喘脹、咳嗽、失眠、不食等症狀,如同喪家之犬。此時,想要補土母以滋養子,反而會加重喘脹;清瀉它,肺氣就會日益消散,死亡期將近。
惟收斂者,僅似有理,然不得其門,從何而入?《仁齋直指》云:肺出氣也,腎納氣也。肺為氣之主,腎為氣之本。凡咳嗽暴重,動引百骸,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者,此腎虛不能納氣歸元也。毋徒事於肺,或壯水之主,或益火之原,火向水中生矣。若夫土者,從火寄生,即當隨火而補。
然而補火有至妙之理,陽明胃土,隨少陰心火而生,故補胃土者補心火,而歸脾湯一方,又從火之外家益補之,俾木生火,火生土也。太陰脾土隨少陽相火而生,故補脾土者補相火,而八味丸一方,合水火既濟而蒸腐之,此至理也。人所不知,蓋混沌之初,一氣而已,何嘗有土?自天一生水,而水之凝成處始為土,此後天卦仁,艮土居坎,水之次也。其堅者為石,而最聖者為金,可見水土金,先天之一原也。
白話文:
雖然收斂的方法似乎有道理,但如果不得其門而入,又该如何着手?《仁斋直指》说:肺主出气,肾主纳气。肺是气之主,肾是气之本。凡是咳嗽严重,牵动全身,感觉气从脐下逆流而上的人,这是肾虚不能纳气归元。不要只顾着治疗肺,或者补肾水,或者益肾火,火应该从水中生。
至于土,它从火中寄生,就应该随火而补。
补火的至妙之理在于,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生,所以补胃土就是补心火,而归脾汤这一方,又从火的外家益补之,使木生火,火生土。太阴脾土随少阳相火而生,所以补脾土就是补相火,而八味丸一方,合水火既济而蒸腐之,这就是至理。
人们不知道的是,混沌之初,只有一气,哪里有土?自天一生水,水凝结的地方才成为土,这是后天卦仁,艮土居坎,水之次也。坚硬的土为石,最圣的土为金,可见水、土、金是先天一原。
又有補子之義,蓋肺為土之子,先補其子,食子不食母之乳,其母不衰,亦見金生土之人。又有化生之妙,不可不知,甲木戊土所畏,畏其所勝,不得已以已妹嫁之,配為夫婦,此申已化土。凡化物以龍為主。其間遇龍則化,不遇龍則不化,張仲景立建中湯。以建脾土。木曰曲直,曲直作酸,芍藥味酸,屬甲木,土曰稼穡,稼穡作甘,甘草味甘,屬已土,酸甘相合,甲已化土。又如肉桂,蓋桂屬龍火,使助其化也。
仲景立方之妙類如此。又以見木生土之義,蓋上無定位,旺於四季,四季俱有生理,故及之至於木也者,以其剋土。舉世欲伐之,趙氏以為木藉土生,豈有反克之理?惟木鬱於下。故其根下克。蓋木氣者,乃主生之氣,始於東方,盍不觀之為政者,首重農事,先祀芒神。芒神者木氣也,春升之氣也,陽氣也,元氣也,胃氣也,同出而異名也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肺為土之子,補肺就像補孩子一樣,孩子吃奶不會讓母親衰弱,就像金生土一樣,互相滋養。另外,還有化生之妙,不可不知。甲木和戊土互相克制,但為了化解克制,就把甲木的妹妹嫁給戊土,成為夫妻,這就是甲已化土。凡是化物都以龍為主,遇到龍就會化,不遇龍則不化。張仲景創立建中湯,以建脾土。木性曲直,曲直化為酸,芍藥味酸,屬甲木;土性稼穡,稼穡化為甘,甘草味甘,屬已土。酸甘相合,甲已化土。像肉桂,屬龍火,有助於化土。
仲景立方的妙處由此可見。這也體現了木生土的道理。木氣旺盛於四季,有生長之氣,所以能剋土。有些人認為木剋土,但木依賴土生長,怎麼會反過來剋土呢?其實,木氣鬱積於下,所以根部剋土。木氣主生,始於東方,古人重視農事,首先祭祀芒神。芒神就是木氣,春升之氣,陽氣,元氣,胃氣,都是同出一源,只是名稱不同。
載培樹木者,雨以潤之,風以散之,日以暄之,使得遂其發生長養之天耳。及其發達既久,生意已竭,又當斂其主主之氣,而歸於水土之中,以為來春發生之本,此天地春生冬藏之義也,焉有伐之之理?東垣《脾胃論》中,用升柴以疏木氣,諄諄言之詳也。申明五行之妙用,專重水火耳。
白話文:
栽培樹木的人,要用雨水滋潤它,用風吹拂它,用陽光溫暖它,讓它順應天地自然的生長法則,發芽、成長、茁壯。等到它生長到極盛,生命力逐漸衰竭時,就應該要收斂它的生長之氣,讓它歸於水土之中,作為來年春天重新發芽生長的本錢。這就是天地間春生冬藏的道理,怎麼能把它砍伐掉呢?東垣先生在《脾胃論》中,用升柴來疏通樹木的氣機,諄諄告誡,詳細說明了其中的道理。這說明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妙用,特別強調了水火相生相克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