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(3)

1. 枸杞子

感天令春寒之氣,兼得乎地之沖氣,故味苦甘,氣寒,無毒。苗葉苦甘,性升且涼,故主清上焦心肺客熱,根名地骨,味甘淡性沉而大寒,故主下焦肝腎虛熱,為三焦氣分之藥,《經》曰「熱淫於內,瀉以甘寒者」是也。子味甘平,其氣微寒,潤而滋補,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,潤肺生津益氣,為肝腎真陰不足,勞乏內熱,補益之要藥,《經》曰「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」是也。

枸杞子,主五內邪氣,熱中消渴,周痹風濕,內傷人勞,下胸脅氣,客熱頭痛,利大小腸,固精髓明目,健筋骨興陽,補藥風藥皆用,老人陽虛人尤宜,惟少年有火症者勿用。味甘平而溫,氣滋潤而厚,功專補腎,滋肝益精強陰,不熱不燥,久服輕身,能耐寒暑,但脾弱泄瀉者必兼苓朮相佐。

白話文:

感受到上天的春寒之氣,又兼具地氣的滋潤,因此枸杞的味道苦甘,性質寒涼,無毒。枸杞的苗葉苦甘,性升且涼,所以能清熱解毒,治療上焦心肺的客熱。枸杞的根叫做地骨,味甘淡,性沉而寒,因此能治療下焦肝腎的虛熱,是三焦氣分常用的藥物。《經》中記載「熱淫於內,瀉以甘寒者」,正是這個道理。枸杞子的味道甘平,其氣微寒,潤澤滋補,兼具退熱功效,並且擅長補腎、潤肺、生津、益氣,是治療肝腎真陰不足、勞累乏力、內熱等症的補益良藥。《經》中記載「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」,正是這個道理。

枸杞子可以治療五臟的邪氣、熱症消渴、周身痺痛風濕、內傷勞損、胸脅疼痛、客熱頭痛,還能通利大小腸、固精髓、明目、健筋骨、興陽氣,無論補藥或風藥都可用它。老年人陽虛者尤其適合,但少年人有火症者不宜使用。枸杞子的味道甘平而溫,氣息滋潤而厚實,功效專長於補腎、滋肝、益精、強陰,不燥熱,長期服用可以輕身,耐寒暑,但脾胃虛弱、容易腹瀉的人,必須搭配茯苓和蒼朮一起服用。

《經驗方》金髓煎,用枸杞子逐日摘紅熟者,不拘多少,無灰酒侵之,蠟紙封固,勿令泄氣,兩月足,取入砂盆中擂爛,濾取汁,同浸酒入銀鍋內慢火熬之,不住手攪,候成膏如飴,淨瓶蜜收,每早溫酒二大匙,夜臥再服,百日身輕氣壯,積年不輟,可以羽化也。一枸杞酒能烏須黑髮,耐老輕身,用枸杞子二升,十月壬癸日,面東採之,以好酒二升,瓷瓶內浸三七日,乃添生地黃汁三升,攪勻蜜封,至立春前三十日,開瓶。每空心暖飲一杯,立春後髭髪發卻黑,勿食蕪菁蔥蒜,觀此二方,補陰之功大矣。

白話文:

《經驗方》金髓煎和枸杞酒:

金髓煎:每日摘取成熟的枸杞子,數量不限,用無灰酒浸泡,蠟紙封好,避免空氣接觸,存放兩個月。之後,將枸杞子研磨成泥狀,過濾取汁,與浸酒一同放入銀鍋中,以小火慢熬,不停攪拌,直至熬成膏狀,像飴糖一樣。裝入乾淨的瓶子中,蜂蜜封存。每日早晨用溫酒沖服兩大匙,晚上睡前再服一次。持續服用一百天,就會感到身體輕盈,精力充沛。長期堅持服用,可以延年益壽,甚至羽化成仙。

枸杞酒:能使頭髮烏黑,延緩衰老,輕身健體。取枸杞子兩升,在十月壬癸日,面向東方採摘,用好酒兩升,在瓷瓶中浸泡三天。之後加入新鮮地黃汁三升,攪拌均勻,用蜂蜜封好,存放至立春前三十天,再打開瓶蓋。每日空腹飲用一杯溫酒,立春後頭髮就會變黑。忌食蕪菁、蔥、蒜。這兩種藥方都具有滋補陰氣的功效,效果顯著。

陶氏云:「去家千里勿食枸杞」,拈其強陽之功耳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五內邪氣客熱,強陰益精,痘風眼痛,風癢瘴膜。

白話文:

陶氏說:「離家千里的時候不要吃枸杞」,是因為枸杞有強壯陽氣的功效。

枸杞主要治療(與痘疹一同參考),五臟中的邪氣和外來的熱氣,能夠增強陰氣和精氣,還能治療痘疹引起的風眼痛,以及風癢和瘴氣引起的膜狀症狀。

2. 地骨皮

地骨皮,專退有汗骨蒸勞熱,腎肺伏火,補益正氣,涼血涼骨,五內邪氣,熱中消褐,及去肌熱,利大小便,此與牡丹皮主治骨蒸同功,但丹皮解無汗者,地骨皮解有汗者,較之知柏苦寒傷胃,何如骨皮甘寒,勿傷胃氣也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藥性同前,更治在裡無定風邪者,謂腎水不足則火旺,肝木不寧則風淫,風熱內生,不與外感同類也。

按:枸杞、骨皮,均為腎家之劑,熱淫於內,瀉以甘寒,地骨皮是也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,枸杞是也。腸滑者禁枸杞子,中寒者忌地骨皮。

白話文:

地骨皮主要用於治療出汗、骨蒸勞熱、腎肺伏火,它能補益正氣,涼血涼骨,驅除五臟的邪氣,治療熱病引起的口渴,以及消退肌膚的熱氣,並有助於大小便通暢。地骨皮與牡丹皮在治療骨蒸勞熱方面功效相同,但丹皮主要用於治療不出汗的骨蒸,而地骨皮則用於治療出汗的骨蒸。相比之下,知柏性苦寒,容易傷胃,而地骨皮性甘寒,不會傷胃氣。

地骨皮也可用於治療痘疹,藥性與前述相同,尤其適合治療內裡無定風邪的疾病。這類疾病指的是腎水不足導致火旺,肝木不寧導致風邪入侵,從而引發風熱內生,與外感風熱不同。

枸杞和地骨皮都是腎臟的藥物。當體內有熱邪入侵時,可以用甘寒的藥物來瀉火,地骨皮就是這樣的藥物。如果精氣不足,則可以用枸杞來補益。腸道滑瀉者禁服枸杞子,體寒者忌服地骨皮。

3. 山梔子

感天之清氣,得地之苦味,故味苦寒。大寒,無毒,入手太陰、手少陰、足陽明經,為瀉一切有餘火熱之藥。脾胃虛弱,血虛發熱者忌之。如治實熱,同三黃之類暫用,宜生。如治鼻衄肺熱,同生地丹皮之類宜炒黑。如劫心胃火痛,薑汁拌炒用。

山梔子,留皮,治肌表熱,去皮治心胸熱,治至高之分,瀉肺火,解熱鬱,行結氣,除煩滿,治濕熱兼利水,而使小便曲曲下行,總去五內邪氣,胃中熱氣,心中客熱,而虛煩不得眠者,丹溪用以和薑汁拌炒,劫胃脘火痛如神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宜酒炒,用涼心肺。治衄血,散客熱,利小便,療虛煩,劫心痛,凡痘壯熱。吐血衄血暫用。然苦寒傷胃,慎之。

白話文:

寒涼之性來自天地清氣,苦味來自大地,故味苦寒。性寒極寒,無毒,進入手太陰、手少陰、足陽明經脈,能瀉除一切過剩的火熱之氣。脾胃虛弱、血虛發熱者不宜服用。若治療實熱,可與三黃類藥物同用,且需生用。若治療鼻衄肺熱,可與生地丹皮等藥物同用,需炒黑。若治療心胃火痛,可與薑汁拌炒使用。

山梔子,留皮可治肌表熱,去皮可治心胸熱,藥性上達巔頂,能瀉肺火,解熱鬱,行結氣,除煩滿,治濕熱兼利水,使小便順暢排泄,總能去除五臟六腑的邪氣,包括胃中熱氣、心中鬱熱,以及因虛煩而導致失眠。丹溪先生常用山梔子與薑汁拌炒,治療胃脘火痛,效果奇佳。

山梔子主治痘疹合參,宜酒炒,用於清心肺。可治衄血,散客熱,利小便,療虛煩,劫心痛。凡痘疹壯熱、吐血衄血等症狀,可暫時使用。但苦寒傷胃,需謹慎使用。

枝梔子,輕飄象肺,故獨人肺家,泄有餘之火,種種功用,皆從肺旁及者也。大苦大寒損胃伐氣,虛人忌之,世人每用治血,不知血寒則凝,反成敗症,治實火之吐血,順氣為先,氣行則血自歸經,治虛火之吐血,養正為先,氣壯則自能攝血,此治療之大法,不可稍違者也。如誤用梔子,受其害也必矣。

白話文:

梔子性輕飄,如同漂浮在肺部,因此專治肺部之疾,能泄去肺部過盛的火氣,其種種功效都與肺部相關。然而,梔子性苦寒,過量使用會損傷脾胃,耗損正氣,虛弱的人不宜服用。

世人常以梔子治血症,卻不知血寒則凝結,反倒會加重病情。若要治療實火引起的吐血,應先順氣,氣順則血自然歸經;若要治療虛火引起的吐血,應先養正,氣壯則自能收攝血液。

這是治療吐血的大法,不可稍有違背。若誤用梔子,必將受到其害。

4. 酸棗仁

得木之氣而兼土化,故酸而兼甘,氣平,無毒。入足少陽、手少陰、足厥陰、太陰經,專補肝膽。熟則芳香入脾,故能醒脾,且補膽,則母子之氣相通,故主心煩不得眠,蓋心君易動,由膽怯所致,且肝不能藏魂,則目不得瞑,既補肝膽,復益心脾,則五臟俱安,宜其筋骨堅強,肥健延年也。

酸棗仁,寧心益肝,斂汗止渴,心胸寒熱,邪結氣聚,四肢痠痛,濕痹心煩,意亂不眠,膽虛易驚悸,脾虛不嗜食,心虛易出汗,安神魂寧意,補中氣,助陰堅筋骨,安五臟,久服令人肥健輕身延年。

能治多眠不眠,須分生炒研用,多眠膽實有熱宜生,不眠膽虛有寒宜炒,主肝膽二經兼入心脾,夫膽虛不眠寒也。然肝膽相依,得熟者以旺肝,則木來制土,脾主四肢,又主困倦,故令人睡。膽實多睡熟也,生研調服,夫棗仁,秋成者也,生則全金,氣以制肝,脾不受侮,遠行不睡矣。

白話文:

酸棗仁的特性是吸收了木氣又帶有土氣的轉化,所以味道是酸的又帶點甜,性平,無毒。它能進入足少陽、手少陰、足厥陰、太陰經脈,專門滋補肝膽。經過熟製後,它會散發出芳香氣味進入脾經,因此能醒脾,而且補膽可以使母子之氣相通,所以能治療心煩失眠。這是因為心主神志,容易受到驚擾,而膽怯會使心神不寧,同時肝臟不能藏魂,就會導致目不瞑目。酸棗仁既能補肝膽,又能益心脾,所以能使五臟俱安,因此能使筋骨強健,身體肥壯,延年益壽。

酸棗仁具有寧心益肝、斂汗止渴的功效。能治心胸寒熱、邪氣凝結、四肢痠痛、濕痹心煩、心神不寧失眠、膽虛易驚悸、脾虛不思飲食、心虛易出汗等症狀。它能安神魂、寧心神、補中氣、助陰氣、堅筋骨、安五臟,長期服用能使人身體強健、輕盈、延年益壽。

治療失眠或嗜睡,需要根據生熟研磨的方法來使用。膽實有熱的嗜睡,適合生用研磨;膽虛有寒的失眠,適合炒熟研磨。酸棗仁主要作用於肝膽二經,同時兼入心脾。膽虛失眠是因為寒氣導致的。但是肝膽互相依存,熟製的酸棗仁可以旺肝,木氣來克制土氣,脾主四肢,又主困倦,所以能令人入睡。膽實多睡是因為熟氣導致的,生用研磨服用,能使人遠行不睡。因為酸棗仁是秋季成熟的果實,生用能保留全部藥性,以金氣克制肝氣,脾不受損,所以能使人遠行不睡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痘後血少,心神不安,夜眠不穩者,宜炒研用,味甘而香,歸脾湯用之,醒脾氣溫而酸,補心丸用之斂心。

按:棗仁,心、肝、膽三經氣分之藥、雖能寧心,更能宜肝,故若肝旺煩躁不寧者,及心陰不足,驚悸恍惚者,必同滋陰和肝養心之血藥,相佐而用,其功乃見,否則心氣無陰以斂,肝氣得補而強,益增煩躁矣。乃古人未之發何也?性油而潤滑瀉者禁之,且其奏功者全仗芳香之氣,以入心入脾也,必須臨用方炒熟,研碎入劑方效,若炒久則油臭不香,若碎久則氣味俱失,便難見功矣。此(張)心得之旨,並及以補後遺。

白話文:

主要治療麻疹併發症、麻疹後血虛、心神不寧、夜間睡眠不安穩的人,應該炒熟研磨後服用。棗仁味道甘甜且香,可以用在歸脾湯中,可以醒脾、溫氣和酸;可以用在補心丸中,可以斂心。

根據古籍記載,棗仁是心、肝、膽三條經絡的藥物,雖然能安神,但更能滋養肝臟。因此,如果肝火旺盛、煩躁不安,或者心陰不足、驚悸恍惚的人,就必須搭配滋陰、養肝、補心的藥物一起使用,才能發揮藥效。否則,心氣沒有陰氣來收斂,肝氣得到補充變得強壯,反而會加重煩躁不安。為什麼古人沒有發現這個道理呢?因為棗仁性滑,容易導致瀉下,所以忌用。而且棗仁的功效完全依靠其芳香氣味,才能進入心脾。因此,必須在臨床上使用時,先將它炒熟研磨成粉末,才能發揮藥效。如果炒得太久,就會變得油臭,失去香味;如果研磨太久,就會失去藥效,就難以見效。這是我的心得体会,用來补充和完善以往的不足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