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九 (5)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九 (5)
1. 石龍芻
石龍芻,名龍鬚。織蓆堪用,通小便不利,熱淋除,內傷不足虛痞,殺鬼疰惡物,去尿管澀痛,潤皮毛枯槁,卻心腹邪氣。敗席煎湯,治淋亦效。
白話文:
石龍芻,又稱為龍鬚。它不僅可以用來編織蓆子,對於小便不暢有良好的通利效果,能治療因熱所導致的小便疼痛。同時,它也能調理內臟受損所引起的虛弱及消化不良,並有驅除邪氣、病魔的作用。此外,石龍芻還能緩解尿道的刺痛感,滋潤乾燥的皮膚和毛髮,排除身體的心腹邪氣。若將舊蓆煮成湯汁服用,對於小便疼痛也有療效。
2. 石龍芮
石龍芮,有兩種分別。水生者,葉光潤子圓;陸生者,葉有毛,子銳。入藥惟尚水生,用子形如葶藶。平胃氣欠和,胃熱作滿,補陰氣不足,莖冷失精,風寒濕痹齊驅,心腹邪氣竟解,通利關節,銳澤皮膚,久服明目輕身,令人結孕有子。
白話文:
石龍芮這種植物有兩種類型。一種生長在水中,其葉片光滑且富有光澤,種子是圓形的;另一種則生長在陸地上,葉片上有毛,種子呈尖銳狀。在藥用上,我們更傾向於使用生長在水中的那種,因為它的種子形狀像葶藶。它能調和脾胃,對於脾胃不和、胃熱導致的脹滿感有緩解作用,也能補充身體陰氣的不足,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肢體冰冷和精液流失,同時對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炎和心腹部位的異常氣血運行有治療效果。它還可以舒暢關節,使皮膚光澤,長期服用可使人視力清晰,身體輕盈,甚至有助於生育。
3. 絡石
生石者良。稟少陽之令,兼得天地陰寒之氣而生,四時不調,其味苦,其氣溫,微寒而無毒。入足陽明、手足少陰、足厥陰、少陽經藥。
絡石與薜荔、木蓮、地錦、石血同類,喉痹不通欲絕,水煎湯下立蘇,背癰焮腫延開,蜜和汁服,立效。堅筋骨強健腰足,利關節,潤澤容顏,去風熱死肌,解口舌乾燥蛇毒,心悶能散,刀斧瘡口可封。
薛荔雖同絡石,莖葉粗大如藤,治背癰,將葉採收煎酒飲下痢即愈。木蓮與絡石相類,莖葉粗大,更大於絡石,味苦藤似寄生,附木而生,苗枝葉如石葦,因得木氣,故名木蓮,俗呼鬼饅頭是也。又名薛荔,或煎湯或浸酒,初服壯陽卻病,久服耐老延年,藤汁取之。堪敷風毒,掃白癜風疹,除疥癬癧瘍,其上結子房,並房中白汁,破血甚良。
地錦味甘,煎湯浸酒,破血止痛,祛產後血凝,逐腹中血瘕。石血亦以血攻,煎酒建功墮胎亦速。
按:絡石,以其包絡木石而名之也,稟少陽之令,得地之陰氣,開關節,散風熱,治發背癰疽之要藥也。神農列之上品,李當之稱為藥中之君。醫家鮮知用者,豈以其近賤而忽之耶!仁存堂治小便白濁,緣心腎不濟,或由酒色過度,謂之上淫,蓋有虛熱而腎不足,故土邪乾水。史載之言,夏則土燥水濁,冬則土堅水清,即此理也。
醫者往往峻補,其疾反甚,惟服博金散,則水火既濟,源潔而流清也。用絡石、人參、茯苓各二兩,龍骨(煅)一兩,為末每服二錢,空心米飲下。日二服,陰臟人畏寒易泄者勿服,陰山峻壁,隨處有之,多包絡石間,或蔓延木上,莖節著處,即生根鬚,葉細厚而圓短,凌冬常青,花白實黑,折之有白汁,與薛荔地錦等同一類焉。入藥則附石者良。
用粗布揩去毛子,以熱甘草水浸透切曬,用杜仲丹皮為之使,惡鐵落,畏貝母、菖蒲。
白話文:
[絡石]這段文字講述了一種生長在岩石上的植物,品質優良。它承襲了少陽的氣息,同時吸收了天地之間的陰寒之氣,四季更迭下,味道略帶苦澀,氣味溫和但微帶寒意,且無毒性。它主要進入人體的足陽明、手足少陰、足厥陰以及少陽經脈,發揮藥效。
絡石與薜荔、木蓮、地錦、石血屬於同一類別的植物,對於喉部阻塞到無法通氣的情況,用水煎煮絡石後服用,立即可以恢復呼吸;對於背部發炎腫脹的問題,將絡石汁液與蜂蜜混合服用,效果立竿見影。此外,絡石還能夠強健筋骨、增強腰腳力,促進關節靈活,滋潤肌膚,去除風熱導致的死肌,緩解口舌乾燥及蛇咬傷,對心悶有舒緩作用,甚至能封合刀斧造成的傷口。
薜荔與絡石相似,但莖葉較為粗大,形狀像藤蔓,可用來治療背部炎症,摘取其葉片煎酒飲用,對下痢有療效。木蓮與絡石類似,莖葉粗大,比絡石更大,味道苦澀,藤蔓類似寄生植物,附著在樹木上生長,枝葉形態如石葦,因為吸收了木氣,所以被稱為木蓮,民間稱之為鬼饅頭。也可稱為薜荔,無論是煎湯或是泡酒飲用,短期內能壯陽防病,長期服用則能抗衰老延年益壽,其藤汁可取來使用。塗抹於風毒感染處,能清除白癜風疹,消除疥癬癧瘍,其上所結的果實,以及果實中的白色汁液,對於破血有極佳的效果。
地錦的味道甘甜,煎湯或泡酒飲用,能夠破血止痛,驅除產後血塊凝結,排除腹部的瘀血。石血則以血攻血,煎酒飲用,墮胎效果迅速。
根據文獻記載,絡石因其包覆木石而得名,它承襲了少陽的氣息,吸收了大地的陰氣,能開闢關節,散發風熱,是治療背部炎症的重要藥材。神農將其列為上品藥材,李當之稱之為藥中之王。然而,醫學界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利用它,難道是因為它太普遍而被忽視了嗎?仁存堂用絡石來治療小便混濁的問題,這是因為心腎功能失調,或是過度縱慾,導致虛熱和腎虛,從而使得土邪幹擾了水份的運行。正如史書所載,夏季土質乾燥,水質混濁,冬季土質堅硬,水質清澈,道理也是如此。
醫生常常會選擇補藥,但反而使病情加重,唯有服用博金散,才能使水火平衡,源頭清澈,水流也就清澈了。使用方法是:絡石、人參、茯苓各二兩,煅燒過的龍骨一兩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以米湯送服。每日服用兩次,但對於體質虛弱、容易受寒和拉肚子的人,則不宜服用。這種植物在陰暗的峭壁上隨處可見,多數包覆在岩石上,或者攀爬在樹木上,莖節著地處會生出根鬚,葉子細長圓厚,即使在冬天仍保持翠綠,花為白色,果實為黑色,折斷後有白色的汁液流出,與薜荔、地錦等屬同一類型。作為藥用,附著在岩石上的絡石品質更佳。
使用前,先用粗布擦去表面的毛絮,再用熱甘草水浸泡透徹,切成小段曬乾,使用時搭配杜仲和丹皮,但需避免與鐵落、貝母、菖蒲一同使用。
4. 艾葉
稟天地之陽氣以生,故味辛微溫,其氣芳烈,純陽之草也。無毒。入足太陰、厥陰、少陰三經。生寒而兼辛散,熟則大熱,火炎則氣內注,通筋入骨,煮服則上升,故止崩漏安胎,且為調經治帶溫中除濕辟惡女科之要藥。
艾葉,祛寒濕溫中,除腹痛,保孕殺蟲,療䘌瘡作炷炙百病,熨臍腹冷疼,闢諸疫鬼氣。同香附醋糊丸,名艾附丸,開鬱結,調月經,溫暖子宮,使孕早結。同乾薑末蜜丸,名姜艾丸,驅冷氣惡氣,逐鬼邪氣,火灼氣下行。入藥氣上行,若陰虛血燥者,大非所宜。
白話文:
【艾葉】
艾葉是得天與地的陽氣而生長,因此它的味道有點辛辣,溫度微溫,散發出濃烈的香氣,是一種純陽性的草本植物,沒有毒性。它主要影響人體的足太陰、厥陰、少陰這三個經絡。艾葉生用時性質偏寒,且有辛散作用,熟用則性大熱,經過火燒後,其藥效會深入人體,能深入骨髓,煮來服用則藥效上升,所以能有效止血、安胎,同時也是調節月經、治療白帶、溫暖中焦、去除濕氣、避邪等婦科疾病的重要藥材。
艾葉的主要功效包括去除體內的寒濕、溫暖中焦,消除腹部疼痛,保護妊娠,殺滅寄生蟲,治療皮膚病,灸治各種疾病,熱敷肚臍和腹部冷痛,並能避開各種瘟疫和邪氣。與香附一起,用醋糊製成丸藥,名為「艾附丸」,可以打開鬱結,調節月經,溫暖子宮,讓懷孕更易發生。與乾薑粉混合,用蜂蜜製成丸藥,名為「薑艾丸」,可以驅除體內的冷氣和惡氣,趕走邪靈,通過火烤的方式讓藥效向下流動。當藥物被吸收後,藥效會向上行,但對於陰虛血燥的人來說,就不適合使用艾葉了。
5. 馬鞭草
味苦氣寒無毒,為涼血祛濕熱殺蟲之藥。下部濕熱陰腫惡瘡,煎湯先熏後洗,氣到便爽,癰腫隨減,實有神效。但脾胃虛弱者勿服。
馬鞭草,苗葉類菊。穗抽似鞭,花開色紫。下部楊梅瘡䘌瘡煎湯熏洗,金瘡積血作疼,研末敷妙。通女人月水,血氣成癥結瘕,生搗,醇酒煎良。治小腸卒痛難當,禁久瘧發熱不斷,絞腸沙即效。纏喉痹極靈,殺諸般疰蟲,消五腫痞塊。
白話文:
【馬鞭草】
味道苦澀,性質偏寒,無毒性,是一種能清涼血液、袪除濕熱及殺滅寄生蟲的藥材。對於下體因濕熱導致的腫脹和惡性瘡瘍,可將其煎煮成湯汁,先用蒸汽薰蒸,再進行清洗,蒸汽一接觸患處,患者會立刻感到舒適,腫脅的症狀也會隨之減輕,實際上效果非常顯著。但是脾胃功能較弱的人不宜服用。
馬鞭草的莖葉形態類似菊花。其花序長得像鞭子,開出的花朵呈現紫色。對於下體的楊梅瘡或其它瘡瘍,可以煎煮成湯汁進行薰洗。對於創傷造成的瘀血疼痛,將其研磨成粉末外敷效果很好。能幫助女性調節月經,對於因血氣凝結而形成的症結或瘕等疾病,將其生搗,再用高度酒煎煮後服用,效果良好。能治療小腸突然劇烈疼痛,也能抑制長期的瘧疾發熱,對於絞腸沙也有很好的療效。對於喉嚨極度緊繃的喉痹病症非常有效,能殺死多種寄生蟲,並消除五臟的腫脹和痞塊。
6. 旋覆花
一名金沸草。五月採花,曬乾稟冬之氣以生,故味鹹、甘,溫。一云苦、辛,冷利,有小毒。咸能潤下軟堅,辛溫能通行破結。
旋覆花,逐濕,治頭風明目。凡心脾伏飲,脅下脹滿,胸上痰結,唾如膠漆,風氣濕痹,皮間死肌,消痰飲,除宿水,利大腸膀胱。但氣走泄,且性冷利,病人衰弱,及大腸虛寒者忌之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又名為金沸草。在五月時採集其花朵,經過日曬乾燥後,吸收了冬天的氣息而生長,因此味道有點鹹、有點甜,性質溫和。但也有一說是味道苦、辛,具有微寒的性質,並且含有一些微毒。其鹹味可以潤滑排泄,軟化硬塊,而辛溫的特性則有助於通經絡、破除瘀結。
旋覆花主要用於驅除濕氣,治療頭部風濕,並有明目的效果。對於心臟和脾臟潛藏的水液過多,兩側脹滿,胸部上方的痰結,以及吐出像膠水或油漆般的黏稠物,還有風濕導致的關節疼痛,皮膚上的壞死組織,都可以消解痰飲,去除體內積存的水分,幫助大腸和膀胱的運作。但是因為它會促進排泄,且性質偏涼,所以身體虛弱,或是大腸虛寒的人應避免使用。
7. 劉寄奴
味苦、辛、微溫。苦能降下,辛溫通行,故主破血下脹。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,故多服則令人痢。昔人為金瘡要藥,又治產後余疾下血,止痛者,正以其行血迅速也。凡病人氣血兩虛,脾胃衰弱作泄者,勿服。火灼湯傷,先以鹽末摻之,護肉不壞,後以寄奴細末摻上,或以糯米漿雞翎掃上,後摻是藥,不痛且無痕,大驗。
劉寄奴草,下氣止心腹急痛,下血卻產後余疾,消焮腫癰毒,治湯火熱瘡。子研泡熱水下咽,腸瀉無度者即已。
白話文:
【劉寄奴】
其味道苦、辛,屬性微溫。苦味有助於降滯,辛與溫的特性使其通行無阻,因此主要功效在於活血化瘀,消解腹部脹滿。然而,它強烈的流動性特質主要作用於血液系統,若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腹瀉。古人將其視為治療刀傷的重要藥材,同時也用來處理產後殘留的疾病及出血問題,並能止痛,這正是因為它能快速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。但對於那些氣血雙虛,脾胃功能衰弱,容易腹瀉的病患,應避免服用。對於燒燙傷,首先應用鹽末敷在傷口,可保護肌膚組織免於進一步損壞,然後再塗上劉寄奴的粉末,或是使用糯米漿加上雞毛刷子輕輕塗抹,之後再敷上藥粉,這樣傷口不會疼痛,且不會留下疤痕,效果顯著。
劉寄奴草,可以調理氣機,緩解心腹的劇烈疼痛,消除產後的餘疾和出血問題,對消散腫塊、癰腫及排毒有良好效果,也能治療熱傷及燙傷。其種子研磨後,以熱水沖泡吞服,對於嚴重腹瀉的情況,能立即獲得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