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(29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(29)
1. 傷寒問因
口苦是膽熱。口甜是肝熱。口淡是胃熱。舌乾口燥是胃家熱極。心下滿,若因下早者,為痞氣。若手按拍之有聲,又軟者,是停水。若手按則散者,此虛氣。若手按硬痛者,是宿食。凡喜明而向外睡者,屬陽,而元氣實。喜暗而向壁睡者,屬陰而元氣虛。凡病初起,覺不舒快少情緒者,是夾氣傷寒。
凡病起覺倦臥,骨腿痠疼脅痛者,是勞力傷寒。凡耳聾因邪氣入深者,難治。然有兼虛證者,或因少陽證者,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[探討傷寒的原因]
口中感到苦澀是因為膽有熱。 口中感到甜味是因為肝有熱。 口中感到無味是因為胃有熱。 舌頭乾燥、口渴是胃部熱度過高。 感覺胸口悶脹,如果因為過早服用下瀉藥物造成,那就是氣滯的問題。 如果用手輕拍胸部會有聲音,且觸感柔軟,這可能是水液停滯。 如果手一按壓就會散去,這是虛弱的氣。 如果手一按就感到堅硬並疼痛,這可能是宿食積存。 通常喜歡明亮環境,並且面向外側睡覺的人,屬陽性,其基本體質較強壯。 喜歡在昏暗環境,並且面向牆壁睡覺的人,屬陰性,其基本體質較虛弱。 生病初期,如果感到不舒服,情緒低落,這可能是夾雜了氣滯的傷寒。
生病時感到疲倦想躺著,骨頭、腿腳痠痛及肋邊疼痛,這可能是勞累引起的傷寒。 如果耳鳴或聽力下降是因為邪氣深入體內,這比較難治療。 然而,有些情況可能同時伴隨虛弱的症狀,或者因為少陽經絡的問題,這些都必須有所瞭解。
2. 傷寒論脈撮要
左右手脈俱急緊盛,是夾食傷寒。右手脈來空虛,左手脈來緊盛,是勞力傷寒。左手脈來緊盛,右手洪滑,或寸脈沉伏,身熱惡寒,隱隱頭痛,喘咳煩悶,胸脅體痛,是夾痰傷寒。左手脈來緊澀,右手脈沉數,心胸肋下,小腹有痛處,是血鬱內傷外感。
雜病以弦為陽,傷寒以弦為陰,雜病以緩為弱,傷寒以緩為和。兩手無脈曰雙伏,一手無脈曰單伏,必有正汗也。寸口陽脈中或見沉細者,但無力者,為陽中伏陰。尺部陰脈中,或見沉數者,為陰中伏陽。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,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,寸脈浮而有力,主寒邪,表實宜汗。
浮而無力,主風邪,表虛宜實。尺脈沉而有力,主陽邪在裡,為實宜下。無力主陰邪在裡,為虛宜溫。寸脈弱而無力,切忌發吐。尺脈弱而無力,切忌汗下。初按來疾去遲,名曰內虛外實。去疾來遲,名曰內實外虛。尺寸俱同,名曰緩,緩者,和而生也。汗下後脈靜者生,乃正氣復也。
躁亂身熱者,死,乃邪氣勝也。溫之後脈來歇至者,正氣脫而不復生也。純弦之脈名曰負,負者,死。按之解索,名曰陰陽離,離者,死。陰病見陽脈者,生。陽病見陰脈者,死。
按:陰脈有沉、有緊、有數,而仲景統以微細言之。蓋沉必重按始得,緊數亦在沉細中見,不似陽症浮大而緊數也。薛氏曰:人知數為熱,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。真陰寒症,脈常有七八至者,但按之無力而數耳,宜深察之。故曰:脈數為熱,浮數為表熱,沉數為裡熱,數而有力為實熱,無力為虛熱,況細數乎。
鬼脈,得病之初,便譫語發狂,六部無脈,大指之下寸口之上有脈動者是也。
反美脈,如病人六部無脈,便不可言其無脈,要在掌後切看,脈來動者是反關脈也。
心臟,心病舌強,笑面赤燥煩,掌熱口乾譫,臍上動氣洪緊數,反得沉微,命不全。
肝臟,肝家面青目痛閉,筋急怒容,臍左氣,脈當弦急,或兼長浮澀短兮,名不治。
脾臟,脾家不食,麵皮黃體重,肢痛喜臥床,動氣當臍脈緩大,弦長而緊是凶殃。
肺臟,肺家面白帶憂愁,吐血寒溫喘嗽,求臍右氣兮,沉細澀大而牢者死根由。
腎臟,腎家面黑爪甲青,耳閉足寒泄腹疼,臍下氣兮,脈沉滑緩而大者死之形。
白話文:
如果左右手的脈象都呈現緊急且旺盛的狀態,這表示是因食物夾雜導致的傷寒。若右手脈象顯得空虛,而左手脈象則緊急旺盛,此種情況是由勞力過度所引發的傷寒。左手脈象緊急旺盛,右手則洪大滑利,或寸脈沉伏,伴隨身體發熱畏寒,隱隱頭痛,喘息咳嗽,心情煩悶,胸部與側邊疼痛,這可能是夾痰傷寒。左手脈象緊澀,右手脈象沉數,心胸以及肋下,小腹有疼痛,這是血液瘀滯內部受傷同時外部受到感染。
對於雜病來說,脈象弦是屬陽,但對傷寒來說,脈象弦卻是屬陰。對於雜病而言,緩慢的脈象是弱,然而對傷寒來說,緩慢的脈象是正常的。兩手沒有脈象稱為雙伏脈,只有一手沒有脈象稱為單伏脈,這時會出現正常的出汗。寸口部位的陽脈中偶爾出現沉細的脈象,但力量不足,這就是陽中藏陰。尺部的陰脈中,若出現沉數的脈象,就是陰中藏陽。寸口脈象若快速且有力,稱為重陽,尺部脈象若沉細且力道不足,稱為重陰。寸脈浮現且有力,主導寒邪,表明實證,適合發汗治療。
若脈象浮現但力道不足,主導風邪,表明虛證,應當固本培元。尺脈沉且有力,代表陽邪在內,實證,應當用下法。若脈象力道不足,表明陰邪在內,虛證,應當溫補。寸脈弱且力道不足,絕對不能催吐。尺脈弱且力道不足,絕對不能使用發汗或下法。開始診脈時,脈搏快,結束診脈時,脈搏慢,這種狀況叫做內虛外實。結束診脈時,脈搏快,開始診脈時,脈搏慢,這種狀況叫做內實外虛。寸脈和尺脈都一樣,這叫做緩脈,緩脈代表和諧且有生命力。發汗或下法後,脈象平靜,代表生命活力恢復。
若出現躁動且身體發熱,則是死亡的徵兆,因為邪氣已佔上風。溫補後脈象時而消失,這代表生命活力已經脫離且無法恢復。純粹弦脈被稱為負脈,負脈代表死亡。脈象像繩子鬆開一樣,被稱為陰陽離散,離散代表死亡。若是陰病出現陽脈,表示尚有生存機會。若是陽病出現陰脈,則表示死亡。
注釋:陰脈有沉脈、緊脈、數脈,而張仲景將它們統一描述為微細脈。因為沉脈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感受到,緊脈和數脈也在沉細脈中出現,不像陽症那樣浮大且緊數。薛氏說:人們知道數脈代表熱,卻不知道在沉細脈中出現數脈,實際上是極度的寒。真正陰寒的病症,脈象常常達到七八次,但是按下去卻無力且快速,應該仔細檢查。因此,脈象數代表熱,浮數脈代表表熱,沉數脈代表裡熱,數脈且有力代表實熱,無力則代表虛熱,更何況是細數脈呢。
鬼脈,患病初期,就開始胡言亂語且發狂,六部都無脈象,在大拇指下方,寸口上方有脈搏跳動的現象。
反美脈,病人六部無脈象,不能直接認為是無脈,應在掌後仔細查看,若有脈搏跳動,那就是反關脈。
心臟問題,心臟疾病會使舌頭僵硬,臉色紅潤,皮膚乾燥,焦躁不安,手掌熱,口乾,胡言亂語,肚臍上方的氣息洪緊且數,反而出現沉微脈象,生命危在旦夕。
肝臟問題,肝臟疾病會使臉色蒼白,眼睛疼痛,眼皮閉合,肌肉緊繃,表情憤怒,肚臍左邊有氣,脈象應當緊急且弦,或者伴有長浮澀短脈象,此種情況無法治癒。
脾臟問題,脾臟疾病會導致食慾不振,皮膚黃,身體沉重,四肢疼痛,喜歡臥牀,肚臍周圍的氣息脈象緩大,弦長且緊,這代表兇險。
肺臟問題,肺臟疾病會使臉色蒼白,表情憂鬱,咳嗽帶血,冷暖不定,呼吸困難,尋找肚臍右邊的氣息,沉細澀大且堅固的脈象代表死亡。
腎臟問題,腎臟疾病會使臉色變黑,指甲青紫,耳朵閉塞,腳冷,腹瀉,肚臍下方的氣息,脈象沉滑緩且大,代表死亡的形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