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(6)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(6)
1. 貝母
在地則得土金之氣,在天則稟清肅之令,故味辛苦微寒,無毒。入手大陰、少陰。辛以散結,苦以泄邪,寒以折熱,故治熱結痰結諸症。選大而白者去心用,胃寒者黏米拌炒,米熟為度,或薑汁炒。
貝母,苦瀉心火,辛散肺郁,消膈上稠痰,久咳嗽者立效,散心中逆氣,多愁郁者殊功,時疾黃疸疝瘕喉痹,清氣化痰,除熱解毒,吐血咯血,肺痿肺癰,散郁通乳,清心潤肺,惡瘡諸毒並療,乳癰癭癧必用,止消渴煩熱,敷人面瘡效,為散結除熱解毒化痰之要藥。產難胞衣不出,並取研末酒服。但胃寒脾虛,寒痰停飲,痰厥頭痛,噁心泄瀉者並忌之。
主治(痘疹合參),消痰止渴,兼解熱毒,利心肺,除風熱,散心胸鬱結熱,痘後癰毒尤妙,兼能外敷惡瘡。
按:貝母功專入肺,以治燥痰。久服非脾家所喜,俗以半夏燥而有毒,代以貝母,不知貝母治肺金燥痰。蓋肺為燥金,故宜潤。半夏治脾土濕痰,脾為濕土,故宜燥。一潤一燥,勢實天淵。彼此誤投,為害不淺,何可代也!大者名土貝母,味大苦則性寒,其解毒化痰,散郁除熱之功居多。
小粒者為川貝母,味則微苦,則寒涼之性亦減,其清熱解毒之功則不及,而潤肺化痰之力尤優耳。
白話文:
【貝母】
貝母在大地間吸收了土壤和金屬的精華,於天空中接收了清澈嚴肅的氣息,因此它味道略帶苦辛且性質微寒,無毒性。它主要影響肺經和腎經。辛味可以幫助散開結塊,苦味能夠排除邪氣,寒性可以降低熱度,所以可用於治療各種由熱和痰引起的症狀。選擇大顆且色白的貝母去心使用,若胃寒者可與黏米一同炒至米熟即可,或用薑汁炒過。
貝母具有苦味,能清心火,辛味能散開肺部的鬱悶,能消除胸膈以上的濃厚痰液,對於長期咳嗽的人有即時效果,能疏散心中的逆氣,對多愁善感、鬱悶的人有特別功效。此外,它還能治療時節性疾病如黃疸、疝氣、喉嚨炎症等,有清熱化痰、解熱解毒的功效,對於吐血、咳血、肺萎縮、肺膿腫等有療效,能疏散鬱悶、通乳,清心潤肺,對各種惡性瘡瘍有治療作用,對於乳腺炎、甲狀腺腫瘤等是必需品,能止住口渴和煩熱,塗抹於臉上的瘡瘍也有療效,是散結、解熱、解毒、化痰的重要藥物。在生產困難或胎盤未出時,可磨成粉後用酒服用。但是,胃寒脾虛、寒痰停留、痰厥頭痛、噁心腹瀉的人應該避免使用。
主要治療:痘疹。能消除痰液、止渴,同時解除熱毒,有利於心肺,除去風熱,疏散心胸的鬱結和熱氣,痘疹後的癰毒尤其有效,也能外敷於惡性瘡瘍。
貝母專門進入肺部,用來治療乾燥的痰液。長期服用對脾胃不是很好,一般認為半夏性燥且有毒,所以常用貝母替代,但不知道的是,貝母主要治療肺部乾燥的痰液。因為肺部屬於燥金,所以適合滋潤。半夏主要治療脾臟濕潤的痰液,脾臟屬於濕土,所以需要乾燥。滋潤和乾燥,兩者的差別實在太大。如果錯誤地使用對方,會造成不小的傷害,怎麼可以替代呢!大的貝母稱為土貝母,味道極苦,性質較寒,其解毒化痰、疏散鬱悶、除熱的效果更強。
小顆的則是川貝母,味道稍微苦一些,因此寒涼的性質也較弱,其清熱解毒的效果不如大顆的貝母,但在滋潤肺部和化痰方面的能力更佳。
2. 川芎
稟天之溫氣,地之辛味,故味辛氣溫無毒,氣味俱陽升也。
川芎,入手少陽經、手足厥陰經。止本經頭痛,血虛頭痛之不可遺;散肝經諸風,頭面遊風之不可缺。中風入腦頭痛,一切正偏俱效。上行頭目,下行血海,通肝經血中之氣藥也。治一切血,破癥結宿血,而養新血,及鼻洪吐血溺血,婦人血閉無娠。治一切氣,驅心腹結氣,諸般積氣,並脅痛。
氣疝,氣中惡卒痛氣塊,排膿消瘀長肉,兼理外科,溫中燥濕除寒,專除外感。得牡蠣療頭風眩暈吐逆,得細辛治金瘡作痛呻吟,同地黃酒煎,禁崩漏不止,同陳艾湯調末,試胎孕有無。然氣味辛散,最忌久服單服,否則走散真氣,令人暴亡。撫芎主開鬱寬胸,直達三焦,為通陰陽氣血之使,氣升而鬱自散矣,故越鞠丸用之。
主治(痘疹合參),能助清氣而利頭目,排膿消瘀,筋攣寒脾,解諸郁直達三焦,為通陰陽氣血之使。引參耆而補元陽;同當歸治氣虛、血虛、血滯。搜肝風,潤肝燥,溫中散寒,開鬱行氣,燥濕皆不可缺,但性溫能走而發散,故七日前暫為升提導引。如頭面瘡不起發,或作癢者尤宜。
七日後少用,蓋欲收斂,而惡發泄耳。且性味走竄上行,故功多於頭面。若一切血症禁之,恐引火上騰,以耗陰分。
白話文:
[川芎]這藥物得天獨厚的溫和氣質與大地賦予的辛辣味道,因此它的味道辛辣、性質溫暖且無毒性,其氣味都屬於上升的陽性。
川芎主要影響手少陽經脈以及手足厥陰經脈。它能緩解頭部的疼痛,對於因血虛導致的頭痛更是不可或缺;同時,它能疏散肝經的風邪,對於面部的遊走性風濕也有很好的療效。對於中風入腦所引起的頭痛,無論是哪種類型都有良好的效果。它既能上行至頭目,又能下行至血海,是能疏通肝經血液中的氣的一種藥物。它能治療各種血病,破除舊有的淤血結塊,同時促進新血生成,還能治療鼻出血、嘔血、尿血等症狀,對於婦女的月經不調、不孕也有療效。它能治療各種氣滯,驅散心腹部位的結氣,對於各類積聚的氣也有療效,同時還能緩解脅痛。
對於氣疝、中惡突然的劇烈疼痛、氣塊,它有排膿、消除瘀血、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,對於外科手術後的護理也有幫助。它能溫暖中焦,去除濕氣,排除寒邪,主要用於外感疾病的治療。配合牡蠣能治療頭風、眩暈、嘔吐,配合細辛能治療金瘡的疼痛,與地黃和酒一起煎煮,能阻止崩漏不止,與陳艾一起用水調製成粉末,可以檢查是否懷孕。然而,由於其辛辣的味道易散發,最忌長期單獨服用,否則會消耗真氣,可能導致突然死亡。川芎的主要作用是開闊胸襟,直達三焦,是通暢陰陽氣血的使者,氣上升,鬱結自然就消失了,因此在越鞠丸中使用了它。
川芎的主要療效(與痘疹一起考慮),能幫助提升清氣,有利於頭目的健康,能排膿消瘀,緩解筋攣和寒脾,能解除各種鬱結,直達三焦,是通暢陰陽氣血的使者。它能引導人參、黃耆等藥物補充元陽,與當歸一起使用能治療氣虛、血虛、血滯。它能疏風潤燥,溫中散寒,開闊胸襟,行氣化濕,這些功效都是必不可少的,但由於它的性質溫熱,能促進身體的發散,所以在痘疹初起的七天內,只能作為升提導引的藥物。如果頭面部的痘痘沒有長出或者感到瘙癢,尤其適用。
七天後應減少使用,因為我們希望身體開始收斂,而不是繼續發散。而且,它的性質和味道具有向上竄動的特性,所以對頭面部的療效更為顯著。對於各種血病,應避免使用,以免引起火氣上沖,消耗陰分。]
3. 桔梗
味辛、苦、甘、平,微溫,無毒。入手太陰少陰,兼入足陽明胃經。味厚氣輕,陰中之陽、升也。
桔梗,入手足肺膽二經。主中惡蟲毒,風熱喘促,開胸隔,利肺經。除壅之氣於上焦,清頭目解諸風,散寒冷之邪於肌表,驅脅下刺疼,通鼻中窒塞,咽喉腫痛,施治如神;逐肺熱療咳嗽,而下痰涎;治肺癰排腐膿,而養新血;仍消恚怒,尤卻怔忡,解利小兒驚癇,開提男子氣血。
又與國老並行,同為舟楫之劑,載諸藥不致下墮;引將軍可使上行,譬如鐵石入江,非舟楫不載也。
主治(痘疹合參),治痘熱毒,咽喉腫痛,寬胸膈滯氣,理咳嗽鼻塞痰涎,勻氣托理,腹滿腸鳴,肺氣鬱於大腸而腹痛,痰火鬱於肺中而干嗽,開提氣血,載藥上行,利咽發痘,托裡排膿。
按:桔梗既能引諸藥以上行,又能下氣者,為其入肺,肺金得令,則濁氣下行耳。古人開提氣血,及痰火痢疾諸鬱症中用之,亦同此義。若病不屬肺者,用之無益。凡病氣逆上升者,勿得混加。
白話文:
【桔梗】
味道辛、苦、甘,性質平和且微溫,無毒性。它主要影響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,同時對足陽明胃經也有作用。由於其味濃氣輕,屬於陰中之陽,具有升騰特性。
桔梗能進入手足的肺膽兩經。主要功效是治療惡性中毒和蟲咬,風熱引起的喘息急促,能開闊胸腔和肺部空間,清理肺經。它能去除上焦的壅塞氣息,清潔頭目,解除風邪,驅散肌表的寒邪,緩解脅下刺痛,疏通鼻塞,消除咽喉腫痛,治療效果神奇;可以驅除肺熱,治療咳嗽,並清除痰液;治療肺部感染,排除腐膿,促進新血生成;還能消除怒氣,特別是防止心悸,幫助治療兒童驚癇,調節男性氣血。
桔梗與人參同用,如同船隻,能載著其他藥物,避免其向下沉;如果與將軍(大黃)同用,能使藥力向上提升,就像鐵石在江中,沒有船隻就無法運輸一樣。
主要治療(包括痘疹的治療),能治療熱毒痘疹,咽喉腫痛,舒緩胸腔悶氣,理順咳嗽和鼻塞,調整氣血,調理腹部脹滿和腸鳴,解決肺氣鬱結在大腸引起的腹痛,以及痰火鬱結在肺中導致的乾咳,調理氣血,載藥上行,利於咽喉,促進痘疹發出,幫助內部排膿。
根據記載:桔梗既能引導其他藥物向上運行,又能降氣,這是因為它進入肺部,肺金得到調整,則渾濁之氣會下降。古人在調理氣血和治療痰火痢疾等鬱結病症時使用桔梗,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。然而,如果不是肺部疾病,使用桔梗可能不會有太大效益。對於氣逆上升的病情,不要隨意加入桔梗。
4. 白芍藥
稟天地之陰,得甲木之氣,味苦、酸、平,微寒,無毒。氣薄味厚,陰也,降也。酸寒,得木花,色白兼金氣,為手足太陰引經,入肝。脾血分。載有二種,白補而赤瀉,白收而赤散。入脾胃藥酒拌炒,入養血藥蜜水拌炒,入平肝藥生用。
白芍藥,專入脾經血分,能瀉肝家火邪,補勞退熱,除煩益氣,瀉肝安脾,明目安胎,收胃氣,斂陰氣。心下痞,脅下痛,收肺氣而斂汗,抑肝邪而緩中,太陽鼽衄,肝血不足,而目澀,陽維病,苦寒熱不己,帶脈病,苦腹痛滿,腰溶溶如坐水中,胎前產後,女人一切病和血脈調中,治血熱血虛,腹痛血瀉痢,固腠理。
白朮補脾陽,白芍補脾陰,同參耆益氣,同川芎瀉肝瀉痢用之者,及春月腹痛倍加者,取其和血伸肝扶脾,能於土中瀉木,斂津液而益營血,收陰氣而瀉邪熱也。產後及血虛寒人,並冬月腹痛戒之者,恐其酸寒伐生氣也,然佐以薑桂,制以酒炒,合宜而用,有何方之可執哉!倘腹痛非因血氣者,不可誤用,蓋諸腹痛,皆宜辛散,而芍藥酸收故而。色赤者,專行惡血,兼利小腸。
主治(痘疹合參),能養陰退陽,健脾補表,止腹湧而收陰,養血和血,涼血斂血。凡痘血散不歸,瘡潤不斂者,皆賴以收斂。七日前少用,惟七日以後酒拌炒用。如手足瘡不起發癢塌者,此脾虛也,宜桂枝煎酒浸炒用。如脾寒肝脈弱者禁之。
按:白芍藥收斂下降,以秋金之令,猶未若芩連之寒,而寇氏云:冬月減芍藥,以避中寒。丹溪云:新產後勿用芍藥,恐酸寒伐生生之氣。蓋以藥之寒者,行殺伐之氣。違生長之機,雖微寒如芍藥,古人猶諄諄告誡,況大苦大寒之藥,其可肆用而莫之忌耶!何今人用芍藥,則守前人一定之言,每於產後冬月,兢兢畏懼,及其芩連梔子,視為平常要藥。凡遇發熱,不論虛實,輒投殆害,每遇依希浮越之虛陽,一任寒涼而喪盡冤哉!
白話文:
【白芍藥】
白芍藥得天與地的陰氣,具有甲木的氣息,味道苦、酸且性質平和,稍帶微寒,沒有毒性。它的氣味較淡而味道濃厚,屬陰性,能下降。因為它酸且微寒,含有木的花香,顏色白色中帶有金的氣息,可用於手足太陰經的引導,進入肝臟。脾臟的血分。白芍藥有兩種,白色的補身而紅色的則有助排瀉,白色的能收斂而紅色的能散發。在使用於脾胃的藥物中,會用酒來拌炒;在滋養血液的藥物中,會用蜂蜜水來拌炒;在平肝的藥物中,會直接生用。
白芍藥主要作用於脾臟的血分,能清除肝臟的火邪,補充勞損,退燒,消除煩躁,增強體力,抑制肝臟,安撫脾臟,明目,安胎,收斂胃氣,收攏陰氣。對心下痞,脅下痛,收斂肺氣並減少汗水,抑制肝臟的邪氣並緩解中間部分,太陽竅出血,肝臟血液不足,導致眼睛乾澀,陽維脈病,有寒冷或發熱的問題,帶脈病,腹部疼痛和脹滿,腰部軟弱如坐在水中,產前和產後,女性的所有疾病,調整血液脈絡,治療血液過熱或血液虛弱,腹部疼痛,血液瀉痢,鞏固肌膚。
白朮補充脾臟的陽氣,白芍補充脾臟的陰氣,與人參一起使用可以增加體力,與川芎一起使用可以清肝和治療瀉痢。在春季,當腹部疼痛加倍時,可以使用白朮和白芍,取其調和血液,舒展肝臟,扶助脾臟,能在土中清木,收攏津液並增益營養血液,收攏陰氣並清熱。在產後和血液虛弱或寒冷的人,以及冬季腹部疼痛的情況下,應避免使用,因為它們的酸寒可能削減生命力。然而,如果輔以薑和肉桂,並用酒炒製,適當地使用,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固定呢!如果腹部疼痛不是由於血液和氣的原因,就不能誤用,因為所有的腹部疼痛都應該用辛辣的藥物來分散,而白芍藥是酸性的,所以有收斂的作用。顏色紅的白芍藥,專門用於處理惡劣的血液,同時也有利於小腸。
主治病症(與痘疹合參),能滋養陰分,抑制陽分,健脾補表,止住腹部湧動並收斂陰分,養血和血,涼血收斂血液。所有痘疹的血液分散不回歸,瘡口潤滑不收斂的狀況,都仰賴白芍藥來收斂。在七天前少量使用,只有在七天後才用酒拌炒使用。如果手腳的瘡口不起來,發癢,塌陷,這是脾虛的表現,適合用桂枝煎酒浸泡炒制使用。如果脾臟寒冷,肝脈虛弱,則禁止使用。
根據記載:白芍藥收斂下降,遵循秋季金的命令,但其寒性不如黃連那麼強烈,然而寇氏說:冬季減少使用白芍藥,以避免中寒。丹溪說:新產後不要使用白芍藥,以免酸寒削減生命力。這可能是因為寒性藥物會帶來殺伐之氣,違反生長的機會。即使像白芍藥這樣的微寒藥物,古人也會再三告誡,更不用說那些大苦大寒的藥物了,怎麼可以肆意使用而不顧忌呢!為什麼現在人們使用白芍藥,就堅持前人的固定說法,經常在產後和冬季小心翼翼,然而對於黃連、梔子等藥物,卻視為常規藥物。每當遇到發熱的症狀,無論虛實,就隨意使用,往往造成危害,每次遇到虛弱的虛陽,就任由寒涼的藥物消滅,真是冤枉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