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(2)

1. 白朮

稟初夏之氣以生,味苦氣溫,從火化也。得土之沖氣,益之以甘,昭土德也,故無毒。其氣芳烈,其味甘濃,其性純陽,較之於蒼朮補多燥減矣。浙術即名云術,由糞力滋溉,肥大易油。斂術即俗名狗頭術,瘦小燥白,得土氣甚充,反勝云術,宜囫圇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曬乾,炒深黃。如入滋陰藥,人乳拌炒;如入止瀉藥,東壁土拌炒;如入膨脹藥,麩皮拌炒。

白朮,暖脾益津,除濕益燥,腱脾進食,消穀補中,除胃虛停飲,理心下急痛,補勞倦內傷,祛周身濕痹,驅胃脘食積痰涎,皮毛間風,腰臍間血,手足懶舉貪眠。在氣主氣,在血主血,中氣不足,脾胃諸虛之聖藥也。同枳實能消症,同黃芩能安胎。有汗則止,無汗則發,喘症哮症忌用。

白話文:

白朮在初夏時節生長,味道苦,性溫,屬火性。它吸收了土的精氣,又因其甘味而更顯土德,所以無毒。白朮氣味芳香濃烈,味道甘甜濃郁,性屬純陽,相較於蒼朮而言,補氣功效更強,燥性卻減弱。浙術又名云術,因經過糞肥滋養而生長得肥大且易出油。斂術俗稱狗頭術,瘦小且顏色白,吸收了充足的土氣,功效反勝於云術,適合用淘米水浸泡一夜後切片曬乾,再炒至深黃色。如果用於滋陰的藥方,可以用人乳拌炒;如果用於止瀉的藥方,可以用東壁土拌炒;如果用於膨脹的藥方,可以用麩皮拌炒。

白朮具有溫脾益津、除濕益燥的功效,能健脾開胃,促進消化吸收,補中益氣,消除胃虛停飲,治療心下急痛,補益勞倦內傷,祛除周身濕痺,驅除胃脘食積、痰涎、皮毛間風、腰臍間血、手足懶舉嗜睡等症狀。白朮在氣方面主氣,在血方面主血,是治療中氣不足、脾胃虛弱等症狀的聖藥。與枳實搭配能消症,與黃芩搭配能安胎。如果有汗則止汗,無汗則發汗,喘症、哮症忌用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健脾止瀉,補虛斂汗,發泡漿溢者多加。然在濃時用之,則濕潤之氣不行,而痘難成漿矣。並熱盛喘嗽,音啞煩渴,熱毒煩躁者,並禁之。惟瀉泄虛渴者,並水泡多,或胖甚不痂者,及中氣大虛者甚宜。

按:白朮,甘溫得中土之沖氣,補脾胃之第一品也。術贊云:味重金漿,芳逾玉液,百邪外御,六腑內充,察草木之盛,益於己者,並不及術之多功也。每遇暴病尺虛,中氣欲脫之症,用此馨香沖和之味,托住中氣,真矣奇功,不亞人參。試思古人理中朮附二湯,咸仗為君,補虛續絕諸方,必兼佐用,但不無少偏於燥性,久服寧免偏勝。未若人參純得陽和之氣,可久服單服也。

奈俗醫往往概嫌其滯,一坐未讀本草,一坐炮製未精耳,但其間有動氣築築,及陰虛燥渴,便閉者禁之。

白話文:

白朮主治痘疹,健脾止瀉,補虛斂汗,如果出疹時分泌物多,可以多加一些白朮。但是,如果在疹子濃稠時使用白朮,濕潤之氣無法運行,痘疹就難以成漿。另外,對於熱盛喘嗽、聲音嘶啞、口渴煩躁、熱毒煩躁的人,都要禁服白朮。但對於瀉泄、虛渴、水泡多、肥胖難結痂、中氣大虛的人,非常適合服用白朮。

白朮性甘溫,得中土之氣,是補脾胃的第一藥。白朮的功效非常多,可以抵禦百邪,充實六腑,草木的功效都比不上它。遇到暴病、脈象虛弱、中氣將脫的症狀,用白朮馨香沖和之味,可以托住中氣,功效奇特,不亞於人參。古人理中湯、朮附二湯,都以白朮為君藥,各種補虛續絕的方劑,也大多會用到白朮,但白朮略偏燥性,久服可能偏勝。相比之下,人參純得陽和之氣,可以久服單服。

一些庸醫往往嫌棄白朮性滯,只因為他們沒有認真讀過本草,也沒有掌握精確的炮製方法。事實上,白朮對於動氣、築築、陰虛燥渴、便秘的人都要禁服。

2. 蒼朮

味苦、甘、辛,氣溫,無毒。苦辛重而甘味輕,故燥烈除濕之功則有餘,補中扶脾之功則不足矣。宜囫圇米泔水浸一宿,切片曬乾,炒深黃色。

蒼朮消痰結窠囊,寬胸中窄狹,治身面大風,風眩頭疼。闢山嵐障氣,瘟疫時氣,暖胃安胎,寬中進食,驅痃癖氣塊,止心腹脹痛。補脾燥濕之功,與白朮功用皆同,但白補性居多,且能斂汗;蒼氣辛烈,又能發汗。白朮性稟沖和,直固清陽中氣;蒼木性多燥悍,功專除濕祛風,無濕者便不可用,況於燥症乎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燥濕健脾,辟惡寬中,進食暖胃,痘瘡濕瘍及不結痂可用。然性太燥,不宜多投,在起脹灌漿,尤所禁焉。有用以燒煙,闢其不正之氣,可暫不可常,亦慮其燥耳。

按:蒼朮為濕家痰家要劑,辛溫辟邪,得天地之正氣者歟,但陰虛便燥,渴而火亢者忌之。

白話文:

蒼朮味苦、甘、辛,性溫,無毒。苦辛味重,甘味輕,因此擅長燥烈除濕,但補脾扶中的功效較弱。建議將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切片曬乾,炒至深黃色。

蒼朮能消痰結、寬胸、治身面大風、風眩頭疼。能辟山嵐瘴氣、瘟疫時氣,暖胃安胎、寬中進食,驅除痃癖氣塊,止心腹脹痛。其補脾燥濕的功能與白朮相同,但白朮以補性為主,還能斂汗;蒼朮氣味辛烈,也能發汗。白朮性溫和,直固清陽中氣;蒼朮性燥悍,主要功效為除濕祛風,無濕症者不宜服用,更不適合燥症。

蒼朮主治痘疹合參、燥濕健脾、辟惡寬中、進食暖胃、痘瘡濕瘍及不結痂。但其性太燥,不宜多服,尤其在起脹灌漿時更要禁忌。有人用蒼朮燒煙辟邪氣,可以暫時使用,但不可長期使用,以免過於燥熱。

蒼朮是治療濕症、痰症的重要藥物,辛溫辟邪,得天地之正氣。但陰虛燥渴、火亢者忌用。

3. 生地

味甘苦,大寒,無毒。稟仲冬之氣以生稼,稟地之和氣以長黃者,土之正色也。甘能入脾,苦能入心,故兼入心脾。蒸曬至黑,則減寒性,而專補腎臟精血也。如陰虛火盛,而脾氣又弱者,宜切片酒浸透炒乾,方能入補脾藥,加白朮之類,逐隊共劑成功。

生地同麥冬入心兼腎。同薑汁炒,不泥胸中稠痰。主勞傷通二便,養陰退陽,涼心火血熱骨蒸癆熱,五心煩熱,吐衄血症眼瘡,婦人經枯閉絕,妊娠下血漏胎崩中,下血脈洪多熱者皆用,惟脾胃有寒者少投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,甘寒能行血養血涼血,專治血熱紅紫之痘。其用有四:涼心火之血熱,瀉脾土之濕熱,去鼻中之衄血,除五心之煩熱,用必酒浸洗。凡痘瘡血熱。瘡色乾枯者宜之。但性寒涼血潤,腸胃虛弱脾者忌之。

白話文:

生地黃性寒,味甘苦,無毒。它生於仲冬,汲取地氣而生長,色黃,屬土之正色。甘入脾,苦入心,因此兼入心脾。將生地黃蒸曬至黑,寒性減弱,能專補腎臟精血。若陰虛火盛,脾氣又弱,可切片酒浸透炒乾,再加入白朮等藥,共同治療。

生地黃與麥冬皆入心腎,可與薑汁炒,防止痰阻胸中。生地黃能治療勞傷、通利二便,養陰退陽,涼心火、血熱、骨蒸癆熱、五心煩熱,以及吐衄血症、眼瘡、婦人經枯閉絕、妊娠下血漏胎崩、下血脈洪多熱等症。但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
生地黃可治療痘疹,其甘寒之性可行血、養血、涼血,專治血熱紅紫之痘。可涼心火血熱,瀉脾土濕熱,去鼻中衄血,除五心煩熱,使用時宜酒浸洗。凡痘瘡血熱,瘡色乾枯者皆宜使用。但生地黃性寒涼血潤,腸胃虛弱脾者忌用。

4. 熟地

味甘,微寒,無毒,宜酒水各半煮透。連汁曬乾,再蒸再曬,九次為度,銅鐵皆忌。如入脾虛劑中,宜炒乾用,有痰者薑汁拌炒用。

熟地大補血衰,倍滋腎水,填骨髓宜真陰,專補腎中元氣,兼療藏血之經,折跌絕筋傷中,五勞七傷血痹,五臟內傷,補絕紋斷,通血脈益氣力,聰耳目烏鬚髮,退虛熱而潤燥,補精血而調經。傷寒後,脛腹最痛者殊功,新產後臍腹急痛者立效。濁中濁者堅強骨髓,內傷之病肝筋腎骨受之。熟地專滋肝腎,而內傷筋骨髓腎所之必用也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滋腎水補血而益真陰、能安魂魄、治痘血虛無膿。凡痘中痘後血虛者宜之,蓋能補腎中元氣,乃天一所生之源也。但性滯而不走,倘脾虛者用必須酒浸炒之。

白話文:

味甘,微寒,無毒,適合用酒水各半煮透。煮好後連汁曬乾,再蒸再曬,重複九次即可,切忌用銅鐵器皿。如果用於補脾虛的藥方中,應該先炒乾再用;如果有痰,可以用薑汁拌炒。

熟地黃能大補血虛,滋養腎水,填補骨髓,補充真陰,專門補腎臟的元氣,還能治療藏血的經絡。適用於跌打損傷、筋骨斷裂、五勞七傷、血痹、五臟內傷、血虛萎黃、氣血不足、耳目不聰、鬚髮早白、虛熱燥渴、經期不調等症狀。對於傷寒後脛腹疼痛者效果顯著,產後臍腹急痛者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。熟地黃能堅強骨髓,治療內傷導致的肝筋腎骨受損。由於熟地黃專門滋養肝腎,因此內傷導致筋骨髓腎受損的病症,一定會用到它。

主治(痘疹合參)滋養腎水,補血益真陰,安魂魄,治療痘疹血虛無膿。凡是痘疹期間或之後血虛的人,都適合使用,因為它能補腎中元氣,是天一生之源。但熟地黃性滯而不走,脾虛者使用必須用酒浸泡再炒。

按:熟地為補腎要藥,養陰上品,六味丸以之為君,天一所生之本也。四物以之為君,乙癸同源之義也。九蒸九曬方熟,每見世人一煮透便以為熟地誤矣。蓋稟北方純陰之性而生,非太陽與烈火交煉則不熟也。所以固本膏,雖經日煎熬,必生熟各半而用之,觀此可以見矣。

如不知此以生地煮熟,便作熟地,投用地黃丸中,則寒涼之性未除,心腎之經各別,以心經寒涼之藥為君主,以腎經溫暖之藥為臣佐,豈徒無益,反引寒性,既損真陽,復傷胃氣,虛熱者暫堪抵受,虛寒者立見沉疴。陰受其累,而莫知覺,惜哉!

白話文:

熟地是補腎的要藥,滋陰的上品,六味丸以熟地為君,是天地之本。四物湯以熟地為君,陰陽同源之意。九蒸九曬才能熟透,很多人以為煮透了就熟了,這是錯誤的。熟地生於北方,性屬純陰,必須經太陽烈火煉製才能熟透。因此,固本膏雖然經長時間煎熬,也必須用生熟各半。

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,就用生地煮熟當熟地,放入地黃丸中,那麼寒涼之性尚未去除,心腎經脈各有不同,以寒涼的藥為君,以溫暖的藥為臣佐,不僅無益,反而引寒入體,損害陽氣,傷及胃氣,虛熱的人勉強可以承受,虛寒的人立刻就會病倒。陰氣受損,卻不自知,真是可惜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