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9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9)
1. 論富貴貧賤嗣育得失
富貴之家,衣食有餘,生子常夭;貧賤之家,衣食不足,生子常堅者,何故?蓋貧家之子,不能縱欲,雖拂意而不敢怒,富家之子,得縱其欲,稍觸便怒,怒多肝病多,肝木乘脾之患始矣。
是以貧家之育雖薄,而成全反勝於富家,其暗合育子之理有四:薄衣淡食少欲寡怒,一也;無財少藥不為庸醫所誤,二也;在母腹中,勞役不息氣血動用,筋骨堅實,三也;母既勞役,胞絡轉運,多易生產,胎病稀少,四也。諺云:見哭即歌,不哭必僂羅。
言雖鄙而切當,豈知啼哭者,小兒所以散驚泄熱,去風除寒,化食行氣之端也,故漁戶人家,生子必多,筋骨堅實,蓋由母寒子寒,母熱子熱,在胎之時,風霜暑熱先已備嘗,出胎之後,肌肉蒼厚,筋骨堅持,邪不能襲。
富貴之家,豐衣美食,肢體臟腑,無不嬌嫩,先天既稟柔脆,後天從加飽暖太過,外感內傷接踵為如甲藥消磨,其困益增,譬如陰地草木,不見風日,何能秀郁耶,縱得成人,一生多病況藜藿則腸胃堅厚,小飲則元精不淆,多憂則神氣掌斂,寡欲則淫毒鮮少,而膏粱者,俱不能及也。
白話文:
【討論富貴與貧賤之家在養育子女上的得失】
富有的家庭,生活充裕,但孩子往往短命;貧窮的家庭,生活拮据,孩子卻常常更健康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貧困家庭的孩子無法放縱慾望,即使不如意也不敢發怒,而富有的家庭的孩子則能隨心所欲,稍微不順就發怒,易怒的人容易有肝病,這就是肝木乘脾的病態開始了。
因此,雖然貧困家庭在養育上較為匱乏,但孩子的健康狀況反而可能超越富有的家庭,其中暗含的養育之道有四點:衣著簡樸、飲食清淡、減少慾望、控制怒氣,這是第一點;因為沒有錢買藥,不會被庸醫誤導,這是第二點;在母親懷裡,母親勞碌不停,使胎兒的氣血活動,筋骨變得堅韌,這是第三點;母親勞碌,使胎兒在子宮裡轉動,產程順利,胎兒疾病少,這是第四點。俗語說:見到哭聲就能唱歌,不哭必定是病弱。
雖然語言粗俗但確實恰當,啼哭其實是嬰兒排解驚嚇和熱氣,去除風寒,幫助消化和促進血液循環的方式,所以漁民家庭的孩子通常多且健壯,因為母親冷暖與子同,胎兒在母體時已經歷風霜暑熱,出生後肌膚堅韌,骨骼堅固,不易受邪氣侵襲。
富有的家庭,衣食豐足,身體各部位都過於嬌嫩,先天稟賦柔弱,後天又被過度保暖,外感和內傷接踵而來,就像陰涼處的草木,無法見到陽光,如何能茁壯成長呢?即便長大成人,一生也會多病。相對的,貧困家庭的孩子,腸胃更強韌,少量飲食就能維持元氣,多憂慮使得精神集結,減少慾望使色慾之毒減少,這些都是富有的家庭無法達到的。
2. 評趙氏醫貫說
諺云:秀才學醫,如菜作齏。以其明於理,而易過於醫,醫與儒皆不外乎一理也然運用樞機,主宰一身者,皆心也,故古聖賢,養心正心明心,千言萬語諄諄,獨重乎心,以心為主,而醫家亦以心為君主之官也。獨趙氏一書,強引《內經》「十二官危」之一語,反復立論,獨尊命門以為君主,其歷陳氣血之根,生死之關,生人之本。卻病之原,真假之象闡發殆盡,誠有功於醫學者不鮮矣。
但古聖賢俱以心為主,趙氏獨尊命門為君主,而欲外乎心,醫與儒竟二途矣。鄙見於此,不無竊有議焉。蓋古聖賢,以心為主者,以修身立行起見也。趙氏以命門為主者,以尊生立命起見也,此正趙氏之濟世一片苦心,強引之而主之,蓋人為萬物之靈者,伏此心也。故《經》曰: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
但腎主智,心主思,心之氣根於腎也。心知將來,腎臟已往,不失神明閒臟之職也。臥以入陰,心之神通於腎也,離屬陰而配水,火屬陽而配水,然水生於金,能復潤母燥,火生於木,反能害母形,故易以離人為兵戈,火上有水為既濟,水在火下為未濟,明其水火不可相離,陰陽互為其根也,遞相濟養,是謂和平,攝處稍偏,災害立至。故夫人生於天地萬物,統不外乎陰陽,水火者,陰陽之跡也。
偏尚不可,敢孰為之輕,孰為之重乎,且覺悟庶類,聰知聰明者,皆心也,腎能之乎,故《經》曰:心為君主之官,信不謬矣。況相火之動,多由乎君火,相字之義,更不虛也,但心之能神,若無真陰上奉,其能之乎,猶之雖聖明在上,而必以民為邦本也。由此觀之,則心為言主,而腎為之根,尊卑之義昭然。
但利害之機,實休慼相關見,且無情之草木其花葉榮茂,必賴乎根本培固而始能,況人稟氣血有情,五行具伐之體,可不顧天一生水,地二生火之義存焉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:
常言道:秀才學醫,就像把蔬菜剁碎一樣容易。這是因為他們明白道理,因此學醫對他們來說相對容易。醫術和儒家思想都離不開同一個道理。然而,身體運作的核心、控制全身的,都是心。所以古代的聖賢們,都非常注重修養心性、端正心態、明確心志,無論千言萬語,都在強調心的重要性,認為心是主宰一切的。在醫學中,同樣認為心是君主般的器官。
然而,趙氏在他的書中,強烈引用《黃帝內經》中的「十二官危」的一句話,反覆論證,獨特地推崇命門為君主,他詳細闡述了氣血的根源,生死的關鍵,生命的本質,疾病的源頭,真假的現象,確實對醫學有所貢獻。
但是,古代的聖賢們都以心為主宰,而趙氏卻單獨推崇命門為君主,試圖超越心,這樣一來,醫學和儒家就分成了兩條路。對於這一點,我有些不同的看法。古代的聖賢們之所以以心為主宰,是出於修身立德的考慮。而趙氏之所以推崇命門,是出於尊重生命,保護生命的出發點,這正是趙氏濟世救人的良苦用心。但人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,主要依賴的是心。因此,《黃帝內經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「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」。
然而,腎主智慧,心主思考,心的氣源自腎。心預測未來,腎負責過去,各司其職,不失神明的職責。睡眠進入陰界,心的神通達腎。離屬陰而配水,火屬陽而配水,但水生於金,能滋潤母親的乾燥,火生於木,反而可能傷害母親的形態,因此易經將離視為戰爭,火上有水為既濟,水在火下為未濟,這說明水火不可分離,陰陽互為根基,相互滋養,這就是和平,一旦攝取稍微偏頗,災害立刻到來。因此,人生活在天地萬物之中,統統不離陰陽,水火是陰陽的顯現。
不能偏愛任何一方,何者更輕,何者更重呢?而且,所有覺悟、知識和智慧,都是心的產物,腎能達到嗎?因此,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心為君主之官」,這是真的沒有錯。況且,相火的活動,大多由君火引起,相字的意義,並非空穴來風。但心之所以能有神妙的功能,如果沒有真陰的供奉,它能達到嗎?就像即使有聖明的領導者在上,也必須以人民為國家的根本。從這個角度看,心是主宰,而腎是其根源,尊卑的關係非常明顯。
然而,利害的機制,實際上是休慼相關的。例如,無情的草木,其花葉繁茂,必定依賴根部的培養和鞏固才能實現,何況人類是有情的生命,具有五行的特性,怎能忽略天地生水,地二生火的義理呢?
3. 先天根本論
夫玄黃未兆,天一之水先生,胚體未成。兩腎之元先立。蓋嬰兒未成,先結胞胎,其象中空,一莖直起,形如蓮蕊。一莖,即臍帶。蓮蕊,即兩腎也。而氤氳一點元陽之為命者,寓於中焉。水生木而後肝成,木生火而後心成,火生土而後脾成,土生金而後肺成,五臟既成,六腑隨之,四肢乃具,百骸乃全。《仙經》曰:借問如何是玄牝,嬰兒初生先兩腎。
未有此身,先有兩腎,故腎為臟腑之本,十二脈之根,呼吸之主,三焦之源,而人資之以始者也。故曰:腎水者,先天之根本也。一點元陽,則寓於兩腎之間,是為命門。蓋一陽居二陰之間,所以位乎北,而成乎坎也。人非此火,無以運行三焦,腐熟水穀。《內經》曰:少火生氣。
《仙經》曰:兩腎中間一點明,逆為丹母順為人。夫龍潛海底,龍起而火隨之。元陽藏於坎腑,運用應於離宮,此生人之命根也,乃知陽火之根,本於地下,陰火之源,本於天上,故曰:水出高源;又曰:火在水中。夫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,天地之別名。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。
天之用在於地下,地之用在於天上,則天地交通,水火混合而萬物生焉。古之神聖,察腎為先天根本,故其論脈者曰:人之有尺,猶樹之有根,枝葉雖枯槁,根本將自生,傷寒危篤,寸口難稽,猶診太谿,以下腎氣。夫精也者,水之華也。神倚之,如魚得水,氣依之,如霧覆淵。
神必依物,方有附麗,精竭神散,勢之自然,方其為嬰孩也。未知牝牡之合而勃然睃作,精之至也。純純全全,合於天方,溟溟清清,合於無淪,年十六而真精滿,始能生子,精泄之後乾破而為離,真體已虧,不知節嗇,則百脈空虛,不危何待!世有以固精采補者,是大不然,男女交接,必擾其腎,外雖不泄,精已離宮,必有真精數點,隨陽之痿而溢出,如火之有煙焰,豈能復返於薪哉!是故貴寡欲。然損精傷腎,是非一端。
若目勞於視,精以視耗:耳勞於聽,精以德耗:心勞于思,精以思耗:體勞於力,精以力耗,隨事節之,則精與日俱積矣,是故貴節勞,腎司閉藏,肝主疏泄,二臟皆有相火,其系皆上屬於心。心,君火也。怒傷肝。而相火動,則疏泄者用事,而閉藏者不得其職,雖不交合,精已暗耗矣,是故貴息怒。
酒能動血,飲酒則身面俱赤,是擾其血也。數月不近色,精已凝厚,一夜大醉,精隨薄矣,是故宜戒酒。《經》曰: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然膏粱之味,未必生精,恬澹之味,最能益精。《洪範》論味,而曰嫁穡作甘。世間之物,惟五穀得味之正,澹食五穀,大能養精。吳子野云:芡實本溫平,不能大補,人謂之水中丹者,何也?人之食芡也,必枚齧而細嚼之,未有多嘬而急咽者也。
舌類齒唇,終日囁嚅而欠無五味,腴而不膩,是以致玉池之水,轉相灌注積其功,雖過乳石可也,以此知人,能淡食而徐飽者,大有益於脾腎。《經》曰:胃為水穀氣血之海,化榮衛而潤宗筋;又曰:陰陽總宗筋之會,而陽明為之長,故胃強則腎充而精氣旺,胃病則精傷而陽事衰也。《靈樞》曰:生之來謂之精。
此先天元生之精也,《素問》曰:食氣入胃,散精於五臟。此水穀日生之精也。然日生之精,皆從元精所化,而後分布其臟,盈溢則輸之於腎,故曰:五臟盛乃能瀉。若飲食之精,遇一臟有邪,則一臟之食味,化之不全,不得與元精俱藏而時自下矣。故腎之陰虛,則精不藏;肝之陽強,則氣不固。
若陰邪客於竅,與所強之陽相感,則精脫而外淫矣。陽強者,非真陽之強,乃肝之相火強耳。夫五臟俱有火,惟相火之寄於肝者,善則發生,惡則為害,獨甚於他火,其陰器既宗筋之所聚,凡人入房,強於作用者,皆相火充其力也。
若遇接內,與陰氣合,則三焦上下內外之火,翕然下從,百體玄府悉開,其滋生之精盡會於陰器以躍出,豈止腎所藏者而已哉!有年老彌健,或問其故,曰曾讀《文選》,石慍玉而山輝、水含珠而川湄,於斯二語,悟得葆精之道。故足於精者,百疾不生;窮於精者,萬邪蜂起。
先哲洞窺根本,力勉圖全,遇症之虛者,亟保北方,以培生命之本。水不足者,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,六味丸是也;火不足者,益火之元,以消陰翳,八味丸是也。只於年力方剛,尺脈獨實者,微加炒枯知柏,抑其亢炎。
奈昧者,遂為滋陰上劑,救水神方,不問虛實而概投之,不知知母多則腸胃滑,黃柏久則腸胃寒,陽明受賊,何以化榮衛而潤宗筋?髓竭精枯,上嘔下泄,而幽潛沉冤,此皆守河間「有熱無寒」之論,丹溪「陽常有餘」之說,貽禍如此其烈耳!致《求正錄》云:朱劉之言不息,則軒岐之澤不彰,誠斯道之大魔,亦生民之厄運也。雖其言未免過激,然亦補偏救弊之一片苦心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