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10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10)

1. 後天根本論

夫人㘞地一聲之後,命曰後天。後天之振本,脾胃是也。脾胃屬土,土為萬物之母,《易》曰:至哉,坤元!萬物資生,是以胃者,衛之源,脾者,榮之本,脾胃者,即後天元氣也。《針經》曰:榮出中焦,衛出上焦。然衛為陽,益之必以辛;榮為陰,補之必以甘,辛甘相合,脾胃健而榮衛通。

《經》曰: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又曰:食入於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濁氣歸心,淫精而脈,脈氣流經,氣歸於肺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,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是知水設入胃,灑陳於六腑而氣至焉,和於五臟而血生焉,行於百脈,暢於四肢,充於肌肉,而資之以為生者也,故曰:安穀者昌,絕谷者亡。蓋嬰兒既生,一日不再食則飢:七日不食,則腸胃竭絕而死矣。

白話文:

夫人落地一聲之後,就被稱為後天。後天的根本在於脾胃。脾胃屬土,土是萬物之母,《易經》說:「至哉,坤元!萬物資生。」所以,胃是衛氣的源頭,脾是精氣的根本,脾胃就是後天的元氣。

《針經》說:「榮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上焦。」衛氣屬陽,滋養它需要用辛辣的食物;榮氣屬陰,補益它需要用甘甜的食物。辛甘相合,脾胃健壯,榮衛氣血就會通暢。

《經書》說:「脾胃是五臟六腑的倉庫,五種味道都從這裡出來。」又說:「食物進入胃,精氣散布到肝臟,淫氣歸於筋脈,濁氣歸於心臟,精氣滋養脈絡,脈氣流經全身,氣歸於肺,津液進入胃,精氣遊走,上輸送到脾臟,脾氣散布精氣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送到膀胱,水精四散,五經並行,與四季相合,五臟陰陽平衡,保持身體的正常運作。」

由此可知,水液進入胃,散布到六腑,氣就到達了,與五臟相合,血就生成了,流經全身的經脈,暢通四肢,充盈肌肉,滋養生命。所以說:「飲食有節的人會興旺,絕食的人會死亡。」

嬰兒剛出生,一天不吃就會飢餓;七天不吃,腸胃就會枯竭而死。

人之有脾胃,猶兵家之有餉道也,餉道一絕,萬眾立散,脾胃一敗,百藥難施。上古聖人,見土為後天之根本,故其著之脈者曰: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是以傷寒當危困之候,診衝陽以察胃氣之有無,衝陽應手,則回生有日;衝陽不應,則坐而待斃矣。

東垣先生,深窺經旨,獨著《脾胃論》,以醒提聾瞶,其言胃中無氣盛,則能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飢,脾胃俱旺。能食而肥,脾胃俱虛。不能食而瘦,善食而瘦者,胃伏火邪於氣分,則能食脾虛則飢肉削,或曰血實氣虛,則體易肥,氣實血虛,則體易瘦也。凡七情戕其內,六氣攻其外,皆足以致虛,惟飲食與勞倦兩端,其關尤大。

白話文:

人體擁有脾胃,就如同軍隊擁有糧道,糧道斷絕,士兵就會四散潰逃;脾胃失調,任何藥物都難以奏效。古代聖人認為土是人體後天的根本,因此在脈象學上強調:一年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,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所以遇到危急的傷寒患者,醫生會診脈衝陽,觀察胃氣是否存在,衝陽脈跳動,則有望康復;衝陽脈不跳動,則坐以待斃。

東垣先生深入研究經書,獨自寫了《脾胃論》,提醒人們重視脾胃的重要性。他認為胃中沒有過盛的氣,就能吃而不傷,過了飯點也不覺得餓,脾胃都旺盛。能吃但很胖,表示脾胃都虛弱。吃不下而瘦,或吃得很好卻依然瘦,都是胃中有伏火邪氣,導致脾胃虛弱,無法消化吸收。有些人吃得多就胖,是因為血氣旺盛而脾胃虛弱;有些人吃得多卻瘦,是因為氣盛而血虛。總之,七情傷神、六氣侵襲,都會導致脾胃虛弱,其中飲食和勞累是最主要的因素。

《經》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;又曰: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。夫飲者,水也,無形之氣也。《經》曰:因而大飲則氣逆,或為喘咳,或為水腫,或為嘔吐之類。食者,物也,有形之歸也。《經》曰:因而飽食,經脈橫解,腸澼為痔。或為脹滿,或為積聚,或為諸痛,或為吐利之類,此所謂飲食傷也。

《經》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又曰:勞則氣耗。勞則喘息汗出,內外皆越,故氣耗矣。有所勞倦,皆損其氣。氣衰則虛火旺,旺則乘脾,脾主四肢,故困熱無氣以動,懶於言語,動則喘之,表熱自汗,心煩不安,此所謂勞倦傷也。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,所謂清氣、營氣、衛氣,皆胃氣之別名也。

白話文:

古書記載,吃太多就傷胃腸;飲食過寒過熱,會影響六腑。喝水是吸收無形之氣,喝太多會導致氣逆,引發喘咳、水腫、嘔吐等症狀。吃東西是吸收有形之物,吃太飽會導致經脈阻塞,腸道積聚引發痔瘡,或是腹脹、積聚、疼痛、腹瀉等問題,這就是飲食過度造成的傷害。

古書也說,勞累過度會導致身體虛弱,氣血不足,影響消化吸收,導致上焦不通,下脘阻塞,胃氣熱,熱氣上熏胸部,造成內熱。勞累還會消耗氣血,引發喘息、出汗,導致氣血虛弱。勞累過度會損耗身體氣血,氣血不足就會導致虛火旺盛,進而影響脾臟,脾臟負責四肢功能,因此會感到疲倦、無力、懶得說話,活動時喘不過氣,身體發熱出汗,心煩不安,這就是勞累過度造成的傷害。人體靠吸收食物中的氣血而生,這些氣血包括清氣、營氣、衛氣,其實都是胃氣的不同表現。

胃為水穀之海,五臟六腑皆受灌輸,若起居失度,飲食夫節,未有不傷脾胃者也。脾胃一傷,元氣必耗,心火獨炎,心火即下焦陰火,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,火與元氣,勢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,陰火上衝,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脾胃之氣下陷,穀氣不得升淳,是春生之令不行,無陽以護其營衛,乃主寒熱。《經》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;又曰:溫能除大熱,最忌苦寒,反傷脾胃。

東坦於勞倦傷者,立補中益氣湯,純上甘溫,兼行升發,使陽春一布,萬物漸榮,易老於飲食傷者,立積術丸,一補一攻,不取速化,但使胃強不復傷耳,此皆炎黃之忠,藎後進之標的也。羅謙甫用發其旨,故去脾虛少食,弗可克伐,補之自然能食,是則更有法焉。東方之仇木宜安,恐木實則侮土而厥張也。

白話文:

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,五臟六腑都依靠它供應營養。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,飲食不節制,就一定會損傷脾胃。脾胃受損,元氣就會消耗,心火就會旺盛。心火就是下焦的陰火,心臟不能正常指揮,相火就會代替它,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,一方旺盛,另一方就會衰弱。陰火上衝,就會氣喘、發熱、煩躁不安。脾胃之氣下降,食物精華無法上升,春天生長的氣息就無法運行,沒有陽氣來保護身體,就會出現寒熱症狀。《經書》說:勞累的人要溫補,虛弱的人也要溫補;又說:溫補可以去除大熱,最忌諱苦寒,會反過來傷害脾胃。

對於勞累受傷的人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,它性甘溫,具有升發的作用,能使陽氣生發,萬物逐漸繁榮。對於飲食不節制而導致的疾病,可以用積術丸來治療,它既能補益又能攻邪,不求快速見效,只求胃氣強健,不再受損。這些都是炎黃時代的醫學精華,是後輩學習的目標。羅謙甫繼承了這些醫學思想,因此認為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,不能用過於強烈的藥物來治療,只要補益脾胃,自然就能恢復食慾,這就更有道理了。東方之仇木宜安則認為,補脾胃要適度,如果過度補益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虛張聲勢。

西方之子金宜顧,恐子虛則竊母以自救也。若夫少火,實為生氣之元,故中央之上,虛者則有補母之論存焉。許學士云:腎虛不能化食,譬如釜中,水穀下無火力,何能熟耶?嚴用和云:房勞過度,真陽衰弱,不能上蒸脾土,中州不運,以致飲食不消,脹滿痞塞,須知補腎,腎氣若壯,丹田火盛,上蒸脾土,土溫自治矣。

統而論之,脾具坤順之德,有乾健之運,坤德或慚,補土以培其卑監,乾健稍弛,益火以助其轉運,此東坦、謙甫,以補土立言,學士用和,以壯火垂訓,土強則出納自如,火強是轉輸不怠,火為土母,虛則補其母,治病之常經也。世俗一遇,脾胃虛滯,便投曲、卜、查、芽、香、砂、根、樸,甚而黃連、山梔,以為脾胃良方,而夭枉者,不可勝數矣。

白話文:

西方學者金宜顧認為,人體虛弱就如同孩子缺乏母親的庇護,所以他提倡要以補腎來自救。少火,也就是腎氣,是生命能量的根本。因此,當身體虛弱時,需要補腎來恢復元氣。

許學士說:「腎虛不能消化食物,就像鍋裡沒有火,怎麼能煮熟東西呢?」嚴用和則認為:「房事過度,陽氣衰弱,無法溫暖脾土,導致消化不良,腹脹、便秘等症狀。必須補腎,讓腎氣強壯,丹田之火旺盛,才能溫暖脾土,恢復消化功能。」

總而言之,脾土具有順應、包容的特性,並依靠陽氣運化。如果脾土虛弱,就要補土來增強其承載力;如果陽氣不足,就要補火來促進運化。東坦和謙甫主張補土,許學士和嚴用和主張壯火,都是為了讓脾土強健,陽氣旺盛。這樣才能讓氣血流通自如,消化吸收正常。因為火是土的母親,如果火虛弱,就需要補其母,這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。

但世俗之人遇到脾胃虛弱,就盲目地服用各種藥物,例如曲麥、茯苓、山藥、陳皮、砂仁、甘草、白朮等等,甚至服用黃連、山梔子等寒涼藥物,以為是治療脾胃的良方,結果卻導致很多人都因此而死。這種做法實在不可取。

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,因脾胃有聚實火,元氣未衰,邪氣方張,用破氣之劑,以瀉肺金,主氣之臟,若虛而代之,則愈虛,虛而寒之且遏絕真火生化之元矣,有不敗其氣,而絕其谷乎!最可異者,以參、術為滯悶之品,畏之不啻砒毒,獨不聞《經》云:虛者補之,勞者溫之;又曰:「塞因塞用」乎?又不聞東坦主脾胃之氣,實則枳實、黃連瀉之: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?又不聞丹溪云:實火可瀉,芩連之屬;虛火可補,參耆之屬乎?且飲食初傷,壅成濕熱,元氣未敗,黃連、查、曲,暫其宜也。但上喜暖而惡寒,過劑則脾陽愈弱,而轉化愈難矣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,有些人不知道所有的情況都適合用瀉下藥物,只因為脾胃有聚積的實火,元氣尚未衰敗,邪氣正盛,便使用破氣的藥物來瀉肺金,主氣之臟。這樣做如果患者本身就虛弱,反而會更虛弱,虛寒的情況會更嚴重,並且會阻礙真火生化的元氣,最終可能導致氣機衰敗,無法消化吸收食物。

最令人不解的是,有些人把人參、白朮視為滯悶之品,害怕得如同砒霜一般。他們難道沒有讀過《經》上說:「虛者補之,勞者溫之」嗎?難道沒有讀過「塞因塞用」的道理嗎?難道不知道東坦主張脾胃虛則補,實則瀉,用枳實、黃連瀉實火,用白朮、陳皮補虛寒嗎?難道不知道丹溪先生說實火可以用芩連等瀉下藥物,虛火可以用人參、黃耆等補益藥物嗎?

飲食初次傷損,導致濕熱壅塞,元氣尚未衰敗,用黃連、查、曲等藥物暫時治療是適當的。但這些藥物都偏寒性,如果過度使用就會損傷脾陽,反而會讓濕熱更難化解。

至若病稍日久,元氣必虛,陽氣不充,陰寒為祟,反服黃連,無異於入井而反下石耳。《經》曰:飲食勞倦損傷脾胃,始受熱中,未受寒中,則始宜清熱,終宜溫養,灼然有辨,豈無先後次第乎!且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,故觀既濟之象,曰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。隨之象曰,君子以嚮晦入晏息。

頤之象曰,君子以節飲食。豈非明飲食勞倦之足以傷生耶,故養生家,尤亟於養氣,行欲徐而穩,言欲定而恭,坐欲端而直,聲欲低而和,常於動中習靜,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氣中,久久自有聖賢氣象。《長生秘典》曰:內勞神明,外勞形質,俱足夭折,惟房勞較甚,為其形與神交用,精與氣均傷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疾病拖延了一些時日,體內的元氣必定會虛弱,陽氣不足,陰寒便會作祟,這時候再服用黃連,就如同跌入井中卻又往下扔石頭一般。《經》上說:因為飲食過度或勞累倦怠而損害了脾胃,一開始可能是因為內熱,還沒有到達寒中的地步,那麼一開始應該清熱,最終則應當溫補調養,這之間顯然是有區別的,難道不是有先後順序嗎!而且聖人是治療未發之病而不是已經發生的病,所以從「既濟」的卦象看,君子會思考可能的困擾並提前預防。從「隨」的卦象看,君子會在天黑時早些休息。

從「頤」的卦象看,君子會節制飲食。這難道不是表明飲食過度和勞累確實會傷害身體嗎?因此養生的人,特別注重養氣,行走要緩慢而穩健,說話要鎮定而恭敬,坐姿要端正而挺直,聲音要低沉而和藹,常常在動中練習靜心,讓自己的身體始終處於和諧的元氣之中,久而久之自然會有聖賢的風範。《長生秘典》說:內心勞碌思慮過多,外在身體過度操勞,都會導致短命,尤其是房事過度,因為這會同時消耗形體和精神,精氣雙雙受損。

又曰:久立久坐,久行久臥,皆能傷人,元氣勝穀氣,其人瘦而壽;穀氣勝元氣,其人肥而夭。泰西水曰:飲食有三化,烹者糜爛,名曰火化;細嚼緩咽,名曰口化;蒸變傳送,名曰胃化。一化得力,不勞於胃。《醫說》云:飲食到胃,俱以溫和為妙,不問冷物熱物,但細嚼緩咽,自能溫矣。

《秘典》曰:食飽之後,解帶摸腹,伸腰徐行,作噴以通其秘,用呵以去其滯,令飲食下行,方可就坐。飽坐發痔,曲腰而坐成中滿。醉後勿飲冷,飽余勿便臥,食後勿怒,怒後勿食,冷熱之物,不宜五食。《尊生編》云:飲以養陽,食以養陰,食宜常少,亦勿令虛,不飢強食,不渴強飲,則脾勞發脹。朝勿令飢,夜勿冷飽,淡食則多補,五辛善助火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長時間站立、長時間坐著、長時間行走、長時間躺臥,都會傷害身體。如果元氣比穀氣強,人就會瘦而長壽;如果穀氣比元氣強,人就會胖而短命。西方水書中說,飲食有三個轉化階段:烹調使食物軟爛,叫做火化;細嚼慢嚥,叫做口化;消化吸收,叫做胃化。只要其中一個階段有效,就不會勞累胃部。《醫說》中說,食物到達胃裡,都應該溫和處理,無論是冷的食物還是熱的食物,只要細嚼慢嚥,自然就能溫熱。

《秘典》中說,吃飽後,解開衣帶,摸摸肚子,伸展腰肢,慢慢散步,用噴氣的方式疏通腸胃,用呵氣的方式去除積滯,讓食物順利消化,然後才能坐下。吃飽後長時間坐著會長痔瘡,彎腰坐著會導致腹部脹滿。喝醉酒後不要喝冷飲,吃飽後不要馬上躺下,吃飯後不要生氣,生氣後不要吃東西,冷熱食物不宜一起吃。《尊生編》中說,喝水滋養陽氣,吃飯滋養陰氣,飲食宜適量,不要讓身體空虛,不要不餓就吃,不要不渴就喝,否則脾胃就會勞累,導致腹脹。早上不要空腹,晚上不要吃太飽,清淡飲食有助於補益,辛辣食物會助長火氣。

《調食法》云:寧少毋食多,寧飢毋食飽,寧遲毋食遠,寧熱毋食冷,寧零毋食頓,寧軟毋食硬,此六者調理脾虛之要法也。語云:修養不如節勞,服藥不如忌口。斯言雖鄙,頗切理要,誠能如此謝攝,則土強而臟腑俱安,後天之根本不損,營衛中和,長有天命矣。

白話文:

《調食法》中說:「寧可吃得少一點,也不要吃太多;寧可餓著,也不要吃得太飽;寧可晚點吃,也不要吃得太遠;寧可吃熱的,也不要吃冷的;寧可少量多次,也不要一次吃太多;寧可吃軟的,也不要吃硬的。」這六點是調理脾虛的要訣。

俗話說:「修養不如節勞,服藥不如忌口。」這句話雖然平淡,卻很切合道理。如果真的能按照這些方法來保養身體,脾胃就會強壯,五臟六腑也會健康,後天根本不會受損,氣血運行調和,自然就能長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