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(2)

1. 稀痘保嬰丹

纏豆藤(陰乾,四兩),紫草茸(四兩,酒洗,忌鐵器),防風(二兩),升麻(二兩,鹽水炒),荊芥穗(二兩),牛蒡子(二兩,炒),甘草梢(二兩),硃砂(三兩),天竺黃(一錢二分),牛黃(一錢二分),蟾酥(一錢二分),赤豆,黑豆,綠豆(各四十九粒)

白話文:

將纏豆藤陰乾,取四兩。紫草茸以酒洗淨,忌用鐵器,取四兩。防風二兩。升麻用鹽水炒過,取二兩。荊芥穗二兩。牛蒡子炒過,取二兩。甘草梢二兩。硃砂三兩。天竺黃一錢二分。牛黃一錢二分。蟾酥一錢二分。赤豆、黑豆、綠豆各取四十九粒。

為細末,外用紫草三兩,水三碗,煎膏半碗,入生沙糖半盞,和勻,將前藥搗丸如赤豆大,飛過硃砂為厚衣,未出痘時,濃煎甘草湯,磨一丸服,大人二丸,如已發熱,用薑湯磨服,厚蓋出汗。稠密者則減,稀少者則散而不出。已見點甚密,用甘草湯磨服一丸,亦可減輕,但不可過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外用紫草三兩,水三碗,煎煮成膏狀,剩半碗,加入生沙糖半盞,混合均勻。將藥粉製成丸狀,如赤豆大小,再用硃砂包裹成厚衣。

痘疹未發時,用濃煎甘草湯磨碎一丸服用,成人服用兩丸。若已發熱,則用薑湯磨碎服用,蓋好被子出汗。

痘疹密集者,服用藥丸的劑量可以減少;痘疹稀疏者,則服用藥丸可以幫助痘疹散發,避免長出來。

痘疹已經出現,且非常密集,可以服用甘草湯磨碎的一丸藥,可以減輕痘疹的症狀,但不可服用過多。

2. 輕斑散

治痘未見點,服之多者少,少者無。

絲瓜(近蒂三寸,連皮子燒存性,為末),硃砂(淨末,五分),用沙糖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疹尚未出現時,服用這個方子,痘多的人會減少,痘少的人則不會出現。

取絲瓜靠近蒂部的三寸部分,連同外皮和籽一起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五分的朱砂細末,用砂糖水調服。

3. 敗毒散

治初熱壯盛等症。

升麻,乾葛,紫蘇,川芎,羌活,防風,荊芥,前胡,薄荷,桔梗,枳殼,山楂,蟬蛻,甘草,地骨皮,牛蒡子,姜水煎,加蔥白汁五匙熱服。

白話文:

這方藥用於治療初期發熱、體壯力盛等症狀。

藥材包括:升麻、乾葛、紫蘇、川芎、羌活、防風、荊芥、前胡、薄荷、桔梗、枳殼、山楂、蟬蛻、甘草、地骨皮、牛蒡子。

將以上藥材用姜水煎煮,再加入蔥白汁五匙,熱服。

4. 蘇解散

治痘初壯熱毒盛,頭痛腰痛腹痛等候。

紫蘇,乾葛,防風,荊芥,白芷,紫草,蟬蛻,升麻,牛蒡子,木通,甘草,燈心蔥白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瘡初期,熱毒旺盛,伴隨頭痛、腰痛、腹痛等症狀時,可以用紫蘇、乾葛、防風、荊芥、白芷、紫草、蟬蛻、升麻、牛蒡子、木通、甘草,加燈心、蔥白,用水煎服。

5. 參蘇飲

治壯熱風痰。寒熱體痛咳嗽。

陳皮,茯苓,半夏,桔梗,甘草,紫蘇,乾葛,前胡,人參,冬加麻黃,一方加山楂。薑蔥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針對身體發熱、痰多、寒熱交加、疼痛、咳嗽等症狀,可以用陳皮、茯苓、半夏、桔梗、甘草、紫蘇、葛根、前胡、人參、冬瓜,以及麻黃(冬季服用)來治療,其中一種配方可以加入山楂。用薑蔥水煎服。

6. 升麻葛根湯

治初熱壯盛,疑似未明,或痘已出而夜熱甚者。

升麻,乾葛,白芍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山楂,牛蒡子(各一錢),冬天加麻黃(五分)加紫蘇筍尖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剛開始發燒,體溫很高,病因不明,或者痘疹已經長出來但晚上發燒很嚴重,可以用升麻、乾葛、白芍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山楂、牛蒡子(各一錢)煎水服用。冬天可以再加麻黃(五分)和紫蘇筍尖。

7. 加味葛根湯

治痘失表,發熱譫語。

升麻,葛根,赤芍,甘草,桔梗,柴胡,荊芥,防風,連翹,牛蒡子,木通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瘡,出現表症,發熱神志不清,可用升麻、葛根、赤芍、甘草、桔梗、柴胡、荊芥、防風、連翹、牛蒡子、木通,水煎服。

8. 豬尾膏

治痘倒靨,心神狂亂不寧。

取豬尾者,以其常動,欲其發散於外也。

用小豬尾尖,刺血二三點,入生腦子少許,辰砂末一錢,同研成膏,木香湯化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瘡和倒靨,伴隨心神狂亂不安,可以用豬尾巴尖刺出血兩三點,加入生腦子少許和辰砂末一錢,研磨成膏,再用木香湯化服。

9. 獨聖散(又名奪命干)

治痘不起頂,或紫黑陷倒靨。

穿山甲(酒炒成珠,三錢,取紫色及前足者佳),麝香(一分),為末,小兒三四分,大人七八分,木香煎湯,少入酒調下。熱甚者,紫草湯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痘疹不長到頂,或者呈現紫黑色凹陷的痘坑,可以將穿山甲(酒炒成珠狀,取紫色且前足部分的最佳),麝香(一分),研磨成粉末,小兒服用三四分,成人服用七八分,用木香煎湯送服,並加入少許酒調和。若發熱嚴重,則用紫草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