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(麻疹門) (2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三十三(麻疹門) (2)

1. 論諸熱誤治發斑疹

斑疹一症,多因諸病發熱調治失宜,血分壅熱不得宣泄,沸騰肌表而為點也。故有專因麻疹發熱者,自當表發。若一遇發熱,不識何病,便加麻疹名目,姿妄行下攻托,以致血熱壅盛,迫血逆行,沸騰於肌肉之間,如擊水過顙之象,實非疳疹之本症乃。因藥峻攻,猶傷寒熱極而為斑也。

其點雖見,而血分已受煎困極。更有血滯血枯而終難見點者,醫家欲踐其言。用藥峻發,不見不已,斑疹本為血熱之所化,血無是病而必灼以成之。其為用也,更甚則實死於藥而不死於斑疹,故諸發熱,隨所因調治得宜,則榮衛和而熱自退,何有熱極斑疹之患!倘諸熱妄謂麻疹攻發,則鬱熱無從宣泄,皆可鼎沸成形,至此陽越於外,陰覆於表,里既空虛,則不食昏悶,身熱氣促,嘔噦噁心等症,勢所必然!復謂疹毒未清,誤加清涼解毒,以治熱毒有餘之藥而攻元氣受傷之病,其欲不死,焉可得乎!張治斑疹見點之後,壯熱昏沉,喘促煩躁,口渴不食,泄瀉吐蛔,或頭面先沒,額熱身烙足冷者,俱用峻補真陰真陽,一二劑而熱退神強,能食便調,而有案另陳於二十卷證治方按之內,幸高明詳之。

白話文:

斑疹症的病理與治療

斑疹這一病症,大多是因為各種疾病發熱後,治療不當,導致血分積熱無法宣洩,熱氣沸騰於肌表而形成斑點。有些斑疹是由麻疹發熱引起,這就屬於表證,應該順應病情讓其發散。但有些人在發熱時,不辨病因,就妄加麻疹的名稱,胡亂使用攻下之藥,導致血熱壅盛,迫使血液逆流,沸騰於肌肉之間,就像水被擊濺到額頭上一樣,這與真正的麻疹病症完全不同。這是因為藥物過於峻猛,就像傷寒病熱極了也會出現斑點一樣。

即使斑點已經出現,但血分已經受熱煎熬到極限。甚至有些情況下,血液停滯枯竭,最終根本看不到斑點。有些醫生想要強行按照自己的想法用藥,即使不見斑點,也要強行發散。斑疹本就是血熱所化,血本身並沒有病,卻要強行用藥使它灼熱成斑,這種做法實在是過於激進。如果繼續使用猛烈的藥物,病人很可能死於藥物,而不是死於斑疹。因此,對於各種發熱症,應該根據病因,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,使營衛氣血調和,熱氣自然消退,哪裡會有熱極生斑疹的危險呢?

如果把各種熱症都妄認為麻疹,胡亂攻發,那麼鬱熱就無處宣洩,就會沸騰成形。到這種程度,陽氣過於外泄,陰氣覆蓋於表面,內裡空虛,就會出現不食、昏悶、身熱氣促、嘔吐噁心等症狀,這是必然的結果!還有一些人誤認為是疹毒未清,就錯誤地使用清涼解毒藥物來治療熱毒過盛,其實這是用治療熱毒過盛的藥物去治療元氣受損的疾病,這樣做病人如何能不死呢?

張某治療斑疹,發現病人出現斑點之後,伴隨着壯熱、昏沉、喘促、煩躁、口渴、不食、泄瀉、吐蛔,或者頭面先冷,額頭熱而身體灼熱,腳冰冷,這些情況都是用峻補真陰真陽的藥物治療的。一兩劑藥後,熱退神強,能吃東西,身體恢復正常。這些案例都記錄在二十卷的證治方按之中,希望大家仔細研究。

蓋血為火迫而成形於外,則經絡之陰其消耗可知,陽氣浮越於表,則少火之臟納于丹田者,其衰敗可知。水火既已兩亡,則脾元何能運用,中氣之大傷,不待言矣。若不峻補真陰真陽,何以為保精氣神而負生身之用耶!吳鶴皋曰:以參耆桂附而治斑者,法之變也。醫不達權,安足語此,但耆桂純走陽分,亦非所宜。

若不兼以陰藥,何能制其潛熱,況功疹陰分大傷者乎!《經》曰:陽強不能密,陰氣乃絕,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,陰陽離決,精氣乃絕。誠百病求生者之至理也。

白話文:

血液是由火氣推動而成形於體表,這代表著經絡陰氣的消耗可想而知。陽氣浮越於外,則少火臟器收納於丹田的能量也會衰敗。水火皆失,脾臟精華如何運作,中氣嚴重受損,自然不言而喻。若不迅速補益真陰真陽,又如何保全精氣神,承擔維持生命的重責呢?吳鶴皋說,以人參、黃耆、桂枝、附子來治療斑點,是治療方法的變化,但醫師若不了解其中的權衡,又如何談論這些呢?況且黃耆、桂枝走陽分,也不適合單獨使用。

如果不配合陰藥,又如何制止潛藏的熱氣呢?特別是對於疹子所傷的陰氣,更需要特別注意!《內經》說:陽氣過盛,陰氣就會消失,陰陽平衡,精神才會正常,陰陽分離,精氣就會消亡。這正是治療各種疾病,追求生命延續的根本道理。

2. 論麻疹屬腑治法

夫陰陽交媾,火毒遺焉。男子陽盛,則淫火中於氣,而為麻毒發於六腑,腑屬陽而為氣,故疹有形而無汗。是以發熱之初,大與血分煎熬,首尾並宜滋陰補血為主,不可一毫動氣。女子陰盛,則淫火中於血而為痘毒,發於五臟,臟屬陰而主血,故痘有形而有漿,是以發熱之初大與氣分搏擊,治宜涼血補氣為主。此以痘疹大概言之,然氣血虛實不同,未可一例而斷也。

凡看麻疹之法,多於耳後項上腰腿先見,其頂尖而不長,其形小而勻淨,色紅者,兼火化也,宜用牛蒡、連翹、升麻、骨皮、知母之類。色白者,血不足也,尤宜當歸、赤芍、紅花之類。色紫乾燥暗晦者,火盛毒熾也,宜發表解毒,而兼滋陰涼血,則熱自除。所謂養陰退陽也。

白話文:

男女交合後,會留下火毒。男人陽氣旺盛,淫火就會侵入氣分,導致麻疹發在六腑,六腑屬陽,主氣,所以麻疹有形但不出汗。因此,麻疹發病初期,主要要滋陰補血,不可輕舉妄動。女人陰氣旺盛,淫火就會侵入血分,導致痘疹發在五臟,五臟屬陰,主血,所以痘疹有形且有漿。因此,痘疹發病初期,主要要涼血補氣。這只是概括說明麻疹和痘疹,實際上氣血虛實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

辨別麻疹,主要觀察耳後、項上、腰腿等部位,疹子尖而不長,形狀小而均勻,顏色紅潤者,表示兼有火化,可用牛蒡、連翹、升麻、骨皮、知母等藥物;顏色白者,表示血不足,尤其要使用當歸、赤芍、紅花等藥物;顏色紫黑乾燥暗晦者,表示火盛毒熾,要以發表解毒為主,同時滋陰涼血,這樣熱就會自然消退。這就是所謂的「養陰退陽」。

若至黑色者,則熱毒熾極不治,惟下之以圖萬一。凡疹出之際,功忌風寒生冷,否則,皮膚閉塞,毒氣壅滯,遂變渾身青紫,或復隱沒,毒反內攻,煩躁腹痛,氣喘悶亂,危亡頃至矣。若初出反沒,未見惡症者,重加表發,或有得生,然諸斑疹雖屬陽症實多內,內傷乳食脾胃不足,是以榮氣逆行而然,故虛火內熾,灼其陰覆於外,火內熾者,陰已虧極也。陰覆外者,陽亦外走也。

(張)按:古人以疹屬少陰心火,以其色赤也,故多乘肺而見咳嗽諸症。斑屬陽明胃火,以胃主肌肉也。只疹多實熱,斑有假陽為定論,然斑疹總屬腑症,為血之餘而疹亦見於肌肉有形無汁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疹子顏色變成黑色,代表熱毒極為嚴重,幾乎無法醫治,只能盡力嘗試治療,以求萬一。疹子出現時,要避免風寒生冷,否則皮膚會閉塞,毒氣會堵塞,導致全身變成青紫色,或者疹子隱沒,毒氣反過來入侵內部,出現煩躁腹痛、氣喘悶亂等症狀,危及生命。如果疹子剛出現就隱沒,還沒出現嚴重症狀,可以再次促使疹子發出來,可能還有活命的機會。不過,斑疹雖然是陽證,但大多與內傷有關,比如脾胃虛弱,導致營氣逆行而發,所以虛火內熾,灼傷陰氣,表現在外。火內熾表示陰氣已經極度虧虛,陰氣覆蓋在外面,也代表陽氣外溢。

近來發熱日久而見疹者,亦不外乎榮分熱極,陰血沸騰,即屬斑類,故不必以斑疹分,但當以虛實判,實者正治,虛者從治,斑之實者,即以古人治疹之法治斑,疹之虛者,即以治斑之假陽者治疹,天之氣化轉薄,人稟元氣愈虧,即病之實者,邪氣實非真實也。病一退而正氣即虛,乃真虛也。

今醫徒守古人治疹多實熱之論,寒涼肆進,壯實者,根本原固,故得標症清解而即愈,怯弱者、不耐疾病,經此多日壯熱,早已陰虧氣弱,再加疏表解毒寒涼,以有形有餘之藥,攻無形所變之虛,不知陽毒之有餘,實由陰血之不足,舍其實在之虛,攻其無形之毒,有不令愈熱煩躁而增泄瀉喘促,甚至不起者多矣。(張)深憫其厄。

白話文:

最近發燒很久才出疹子的人,都是因為熱氣太盛,陰血沸騰,屬於斑疹,所以不用特意區分斑疹,只要判斷虛實,實證就用正治,虛證就用從治。斑疹的實證,就用古人治療疹子的方法來治療斑疹;斑疹的虛證,就用治療假陽的斑疹方法來治療。現在天氣變化無常,人體的元氣越來越虛弱,即使是實證,邪氣也并非真正的實證。疾病一退,正氣就虛弱,這是真正的虛證。

現在很多醫生只守著古人治療疹子的實熱理論,大量使用寒涼藥物,身體強壯的人,本來就體質好,所以能迅速退燒痊癒;但身體虛弱的人,抵抗力差,發燒好幾天,陰氣虧損,元氣虛弱,再加上服用寒涼藥物,以有形的藥物攻擊無形的虛症,不懂得陽毒的盛行,實際上是陰血不足,捨棄實際存在的虛症,攻擊無形的毒素,這樣很容易讓病人發燒、煩躁,甚至出現腹瀉、喘促,甚至死亡。我實在是替這些病人感到悲傷。

謹立全真一氣湯,去人參而用治麻疹之危困者,屬有神效,可見難作實熱為定論明矣。

白話文:

慎重地制定全真一氣湯,去掉人參來治療麻疹的危急情況,具有神奇的療效,可見不能單純地將其視為實熱來下定論。

3. 論疹中咳嗽吐利咽痛口渴

疹子發熱之初,其點未見而咳嗽咽疼,上氣喘急,面目浮腫,時臥時起,心煩口乾者,此毒火內蒸而肺葉焦舉也,宜甘桔湯合人參白虎湯加減主之。若初發熱而吐利者,此邪火內迫上焦則吐,下焦則利,中焦則吐利並多,治宜解毒發表清涼,不可收澀吐利也。若裡急後重而為滯下者,則少加大黃以微利之,是為純熱之症不可以作寒論,宜於疹家吐利求之,勿從吐利滯下而治。若咽喉腫痛,不能飲食者,宜甘桔湯加牛蒡子之類。

白話文:

疹子剛發作時,還沒看到疹點,就開始咳嗽、喉嚨痛,呼吸急促、喘不過氣,臉腫,時而躺下、時而坐起來,心裡煩躁口渴,這是因為毒火在體內蒸騰,導致肺部焦灼上升的緣故,應該用甘桔湯加上人參白虎湯加減治療。如果剛開始發燒就嘔吐腹瀉,這是因為邪火內逼,上焦則嘔吐,下焦則腹瀉,中焦則嘔吐腹瀉都多,治療應該以解毒、發表、清涼為主,不能收澀止吐止瀉。如果裡急後重,而且是停滯在腸道中無法排出,可以稍微加一些大黃,讓腸道稍微通暢一點,這是純粹熱症,不能用寒涼來治療,疹子患者嘔吐腹瀉是正常的反應,不要因為嘔吐腹瀉而用錯誤的藥物。如果喉嚨腫痛,無法進食,應該用甘桔湯加上牛蒡子之類的藥物。

若渴欲飲水者,此邪火外入,心火內炎,是以肺焦而胃干也。初發熱而渴者,則用升麻葛根湯,以表暴其邪,疹出而熱毒自解出後而渴者,則用花粉、麥冬合黃連解毒湯主之,其所宜飲者,綠豆燈心灼米湯,以生津解熱而已。

若恣飲冷水,重則毒氣內攻不救,輕則變成水蓄之症,水入於肺則喘,喘為咳;入於脾則為腫,為脹,為自利;入於胃,則為吐,為噦;入於心,則為悸為驚,或為煩悶;入於肝則為肋痛;入於腎與膀胱,則為小便不利,為囊腫,且餘毒不清,變現諸症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,這是外邪入侵,心火內熱,導致肺部燥熱,胃部乾燥。剛開始發熱就口渴的,可以用升麻葛根湯來解表散邪,等到疹子出現,熱毒隨著疹子排出後才口渴的,可以用花粉、麥冬加上黃連解毒湯治療。適合喝的湯水是綠豆燈心灼米湯,可以生津解熱。

如果貪涼大量喝冷水,嚴重的話會導致毒氣內攻,無法救治,輕則會變成水停積的病症。水進入肺部就會喘,喘會引起咳嗽;進入脾臟就會腫脹,腹脹,腹瀉;進入胃部就會嘔吐,呃逆;進入心臟就會心悸,驚恐,或心煩意亂;進入肝臟就會肋骨疼痛;進入腎臟和膀胱,就會小便不利,膀胱腫脹,而且餘毒不消,就會出現各種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