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7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7)
1. 制方和劑治療大法
《靈樞》曰:人之血氣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。經脈者。所以行血氣營陰陽,濡筋骨利關節者也。衛氣者。所以溫分肉充皮膚,肥腠理司開合者也。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,收魂魄,適寒溫,和喜怒者也。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,營復陰陽,筋骨勁強,關節清利矣。衛氣和則分肉解利,皮膚謂柔,腠理致密矣。
志意和則精神專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臟不受邪矣。寒溫和,則六腑化谷,風痹不作,經脈通利,肢節得安矣。故虛實者,諸病之根本也。補瀉者,治療之綱紀也。《經》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凡言虛者,精氣奪也;凡言實者,邪氣勝也。是故虛則受邪,邪客為實。
白話文:
《靈樞》說:人的血氣精神,是維持生命、周流於性命之中的根本。經脈是行血氣、營運陰陽、滋潤筋骨、使關節靈活的通道。衛氣是溫暖肢體、充盈肌肉、使皮膚光滑、滋潤毛孔,並負責開合的能量。志意是控制精神、收攝魂魄、適應寒暖、調節喜怒的意志力。
因此,血氣調和,經脈就能暢通無阻,營氣復行陰陽,筋骨強健有力,關節靈活自如。衛氣調和,肢體就能溫暖舒暢,皮膚柔嫩光滑,毛孔緻密緊實。志意調和,精神就能專注清明,魂魄不會散失,喜怒哀樂都能平復,五臟也就不易受到邪氣侵襲。寒暖適宜,六腑就能正常消化吸收,風寒濕邪就不易侵入,經脈通暢無阻,四肢就能輕鬆自如。
所以虛實是各種疾病的根本,補瀉則是治療疾病的綱領。《經》書上說:邪氣所聚集之處,其氣勢必定虛弱。凡是說虛弱,指的是精氣被奪走;凡是說實證,指的是邪氣佔據優勢。因此,虛弱的人容易受到邪氣侵襲,邪氣入侵則形成實證。
《經》曰:「邪氣盛則實,精氣奪則虛」者此耳。倘邪重於本,則以瀉為補,是瀉中有補也。本重於邪,則以補為瀉,是補中有瀉也。且升降者,病機之要括也。升為春氣,為風化,為木象,故升有散之之義;降為秋氣,為燥化,為金象,故降有斂之之義。如飲食勞倦,則陽氣下陷,宜升陽益氣;瀉利不止,宜升陽益胃,鬱火內伏,宜升陽散火。
因濕洞泄,直升陽除濕,此類宜升之之也。如陰虛則水不足以制火,火空則發而炎上,其為證也,咳嗽多痰,吐血鼻衄,頭疼齒痛,口苦舌乾,骨蒸寒熱,是謂上熱下虛之候,宜用麥冬、貝母、枇杷葉、白芍藥、牛膝、五味子之屬以降氣,氣降則火自降,而氣自歸元,更又益之以滋水添精之藥,以救其本,則諸症自瘳,此類宜降之之也。
白話文:
經典中說:「邪氣旺盛就會導致實證,精氣被奪就會導致虛證」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如果邪氣超過了正氣,就應該用瀉法來補益,這是瀉法中包含補益的道理。如果正氣超過了邪氣,就應該用補法來瀉掉邪氣,這是補法中包含瀉法的道理。
而且升降是疾病機理的重要關鍵。升代表春季的氣候、風的特性、木的象徵,所以升有散開的意義;降代表秋季的氣候、燥的特性、金的象徵,所以降有收斂的意義。比如飲食勞累,陽氣就會下降,這時就應該升陽益氣;腹瀉不止,就應該升陽益胃;鬱火內伏,就應該升陽散火。
因為濕氣導致的泄瀉,就應該直接升陽除濕,這類情況都適合用升法。比如陰虛就會導致水不足以制火,火氣空虛就會發散而向上炎燒,就會出現咳嗽多痰、吐血鼻衄、頭疼齒痛、口苦舌乾、骨蒸寒熱等症狀,這就是上熱下虛的表現,這時就應該用麥冬、貝母、枇杷葉、白芍、牛膝、五味子等藥物來降氣,氣降則火自降,氣自然就會回到本位,還可以再用滋水添精的藥物來補益本源,這樣各種症狀就會自然痊癒,這類情況都適合用降法。
更有塞因塞用者,如脾虛中焦作脹,腎虛氣不歸源,以致上焦逆滿,用人參之甘,以補元氣,五味子之酸,以收虛氣,則脾得健運,而脹自消,腎得斂藏,而氣自歸,上焦清泰,而逆病自平矣。通因通用者,如傷寒挾熱下利,或中有燥糞,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乃安。傷暑滯下不休,得六一散清熱除積乃愈,然治寒以熱,治熱以寒,此正治也。
如熱病而反用熱攻,寒病而反用涼劑,乃從治也。蓋聲不同不相應,氣不同不相合,大寒大熱之病,必能與異氣相拒,善治者乃反其佐,以同其氣,復令寒熱參合,使其始同終異也。如熱在下,而上有寒邪拒格,則寒藥中入熱藥為佐。《內經》曰:若調寒熱之逆,冷熱必行,則熱藥冷服,下膈之後,冷體既消,熱性隨發。
白話文:
有些病症需要針對病因對症下藥,例如脾虛導致中焦脹滿,腎虛導致氣虛不歸元,進而引起上焦逆滿,此時可以用人參的甘味補元氣,五味子的酸味收斂虛氣,如此脾臟功能健運,脹滿自然消退;腎臟得到滋養,氣就能回歸原位,上焦清爽舒適,逆病自然痊癒。而有些病症則需要通因通用,例如傷寒伴隨發熱腹瀉,或有燥屎積聚,就必須用調胃承氣湯瀉下才能痊癒。傷暑導致腹瀉不止,則需要六一散清熱除積才能康復。總之,治療寒症要用熱藥,治療熱症要用寒藥,這是正治。
如果熱病卻反用熱藥攻治,寒病卻反用涼藥治療,那就是從治。因為聲音不同不能相互應和,氣性不同也不能相互融合,嚴重的寒症或熱症,必然會與異氣相互抗拒。精通醫術的人會反其道而行,用異氣來輔助,使其氣性相同,讓寒熱參合,達到始同終異的效果。例如熱症在下,而上焦有寒邪阻礙,那麼就可以用寒藥為主,熱藥為輔。正如《內經》所說,如果要調節寒熱逆亂,寒熱之氣必然要相互流通,因此要將熱藥用冷水服用,這樣藥物下達胃腸後,寒性先消,熱性隨後發揮作用。
寒在上,而上有浮火拒格,則熱藥中入寒藥為佐,下膈之後,熱氣既散,寒性隨發,情且不違,而致大益,病氣隨愈,嘔煩皆除,所謂寒因熱用,熱因寒甲,使同聲易於相應,同氣易於相合,而無拒格之患。《經》曰「必先其所主,而伏其所因」也。譬之入火可以濕伏,可以水滅。
病之小者似之。大者則若龍雷之火,逢濕則焰,遇水益燔,太陽一照,火即自息,此至理也。用熱遠熱者,是病本於寒,法應熱治,所投熱劑,僅使中病,毋令過焉,過則反生熱病矣。用寒遠寒者,是病本於熱,法應寒治,所投寒劑,僅使中病,毋令過焉,過則反生寒病矣。
白話文:
當寒氣在上,而上面又有浮熱阻擋,就應該在熱藥中加入寒藥作為輔助。藥物下達膈膜後,熱氣消散,寒性隨之發揮作用,這樣做既符合病情,又能達到最佳效果。病氣隨之痊癒,嘔吐煩躁也都會消失。這就是所謂的“寒因熱用,熱因寒治”,讓寒熱相互協調,更容易互相配合,避免互相阻礙。經書中說“必先其所主,而伏其所因”,道理也是如此。就像滅火,可以用濕氣覆蓋,也可以用水撲滅。
輕微的病症也類似,嚴重的病症則像龍雷之火,遇到濕氣反而更加旺盛,遇到水反而更加熾烈,只有太陽照射才能讓火焰自行熄滅。這就是至理。用熱藥遠離熱症,是因為疾病根源在於寒,應該用熱藥治療。所用的熱藥劑量要恰到好處,不能過量,過量就會導致熱病。用寒藥遠離寒症,是因為疾病根源在於熱,應該用寒藥治療。所用的寒藥劑量也要恰到好處,不能過量,過量就會導致寒病。
故益陰宜遠苦寒以傷胃,益陽以遠辛散以泄氣,祛風勿過燥,清暑毋輕下,產後忌寒涼,滯下忌斂澀。然天地四時之氣,行乎六合之間,人處氣交之中,亦必因之而感,春氣生而升,夏氣長而散,長夏之氣化而軟,秋氣收而斂,冬氣藏而沉。人身之氣自然相通,其生者順之,長者敷之,化者堅之,收者肅之,藏者固之,此藥之順乎天者也。
春溫夏熱,元氣外泄,陰精不足,藥宜養陰;秋涼冬寒,陽氣潛藏,勿輕開通,藥宜養陽,此藥之因時制用,補不足以和其氣者也。然既戒勿伐天和,而又防其太過,所以體天地之大德也。昧者捨本從標,春用辛涼以伐肝,夏用鹹寒以抑火,秋用苦溫以泄金,冬用辛熱以涸水,謂之時藥。殊失《內經》逆聖之理,夏月伏陰,冬月伏陽,推之可知矣。
白話文:
滋補陰氣,要避免苦寒之物傷胃;滋補陽氣,要避免辛散之物泄氣。祛風時不要過於燥熱,清暑時不要輕易服用瀉下藥,產後要忌寒涼,腸胃停滯時要忌服用收斂之藥。
天地間四季的氣候變化,在六合之中運行,人身處於氣交之中,也會受到影響。春季氣息生發向上,夏季氣息生長散發,長夏季息化而柔軟,秋季氣息收斂,冬季氣息收藏沉潛。人體的氣息自然相通,生發時順應它,生長時滋養它,化育時堅固它,收斂時肅清它,收藏時固守它,這就是藥物順應天地之道的原則。
春季溫暖,夏季炎熱,元氣外泄,陰精不足,藥物宜以養陰為主;秋季涼爽,冬季寒冷,陽氣潛藏,不要輕易開通,藥物宜以養陽為主,這就是藥物因時制用,補不足以調節氣機的原則。
既要避免違背天和,又要防止過度,以此體現天地之道的大德。愚昧之人捨本逐末,春季用辛涼之藥來伐肝,夏季用鹹寒之藥來抑火,秋季用苦溫之藥來泄金,冬季用辛熱之藥來涸水,稱之為時令藥。這完全違背了《內經》逆聖之道,夏季伏陰,冬季伏陽,以此推論便可知曉。
然而一氣之中,初同未異;一日之內,寒暖迥殊。且有乖戾變常之時,大暑之候,而得寒症,大寒之候,而得熱症。證重於時,則舍時從證;時重於證,則舍證從時。六氣太過為六淫,六淫致疾為客病,以其天之氣從外而入也。七情動中為主病,以其人之氣從內而起也。此用藥權衡主治之大法,萬世遵守之常經,雖聖哲復起,莫可變更也。
然有性稟偏陰偏陽,又當從法外之治,假如性偏陰虛。雖當隆冬,陰精虧竭,水既不足,不能制火,陽無所依,外泄為熱,或反汗出,藥宜滋陰,設從時令,誤用辛溫,勢必立斃。假如性偏陽虛,雖當盛夏,陽氣不足,不能外衛其表,表虛不任風寒,灑淅戰慄,思得熱食,及御重裘,是雖天令之熱,亦不足以敵真陽之虛,病屬虛寒,藥宜溫補,設從時令,誤用苦寒,亦必立斃。故變通合宜之妙,存乎其人。
白話文:
雖然人體內只有一種氣,但初始時並無差異,一天之內,寒暖卻有明顯變化。甚至會有反常情況,例如大暑時出現寒症,大寒時出現熱症。如果病症比季節影響更大,就應捨棄季節因素,根據病症用藥;反之,如果季節影響更大,就應捨棄病症因素,根據季節用藥。六種氣候過於強烈就會變成六種致病因素,六種致病因素導致的疾病屬於外感病,因為是天地的氣從外界侵入人體。七種情緒變化則屬於內傷病,因為是人體的氣從內部產生。這就是用藥時權衡主治的重大法則,是萬世不變的常規,即使聖人再世,也不可能改變。
然而,有些人天生體質偏陰或偏陽,就需要用一些特殊方法治療。例如,天生體質偏陰虛的人,即使在隆冬,陰精也會虧損,水不足以制火,陽氣無所依附,就會外泄導致發熱,甚至出現盜汗。這時就應該滋陰補腎,如果根據季節錯誤地使用辛溫藥物,就會立刻致命。同樣地,天生體質偏陽虛的人,即使在盛夏,陽氣不足,也無法抵禦外界的風寒,就會出現怕冷、發抖、想吃熱食、想穿厚衣服等症狀。雖然天氣很熱,但不足以抵禦陽氣的虛弱,這種情況屬於虛寒,應該用溫補藥物治療。如果根據季節錯誤地使用苦寒藥物,也會立刻致命。因此,如何靈活運用藥物,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。
且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有生,而強弱莫外乎天地之運氣,當天地初開,氣化濃密,則受氣常強,及其久也,氣化漸薄,則受氣常弱。故上古之人,度百歲乃去,今則七十稱古稀矣,蓋天地風氣漸薄,人亦因之漸弱,以致壽數精神,既已漸減,則血氣臟腑,亦應因之漸衰,故用藥消息,亦必因之漸變,不可執泥古法,輕用峻利。
況時當晚季,囂競日深,戕喪斫賊,難解難遏,於是元氣轉薄,病疾叢生,虛多實少,臨症施治,專防克伐,多事溫補,痛戒寒涼,抵當、承氣,日就減少,補中、歸脾,日就增多,此今日治法之急務也。設使病宜用熱,亦當先之以溫,病宜用寒,亦當先之以清,縱有積滯宜消,必須先養胃氣,縱有邪氣宜祛,必須隨時疏散,不得過劑,以損傷氣血。氣血者,人之所賴以生者也。
白話文:
人是由天地陰陽之氣而生,強弱與天地運氣息息相關。天地初開時,氣化濃密,人受氣強盛,久而久之,氣化漸薄,人受氣便逐漸衰弱。因此,上古之人能活到百歲,如今七十歲就被稱為古稀,因為天地風氣漸薄,人體也跟著衰弱,壽命和精神都漸漸減退,血氣、臟腑也隨之衰敗。所以用藥時,也要隨著時代變化,不可固執古法,輕易使用峻猛的藥物。
如今時值晚秋,世風日益浮躁,戕害生命之事層出不窮,元氣更加薄弱,疾病叢生,虛弱之人多,強壯之人少。治療疾病時,要以預防為主,多用溫補之法,減少寒涼藥物的使用,減少使用攻伐之藥,如抵當湯、承氣湯,而增加使用補中益氣、歸脾湯等溫補之藥,這是當今治病的要務。即使病人適合用熱藥,也要先用溫藥;適合用寒藥,也要先用清藥。即使有積滯需要消除,也要先養護胃氣;即使有邪氣需要驅除,也要隨時疏散,不可過度用藥,以免損傷氣血。氣血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。
氣血充盈,則百邪外御,病安從來?氣血一虧,則諸邪輻輳,百病叢生。世人之病,十有九虛,醫師之藥,百無一補,豈知用藥一誤,則實者虛,虛者死,是死於藥,而非死於病也。且古人立方,既有照膽之朗識,復盡活人之苦心,有是病方下是藥,分兩多而藥味寡,譬如勁兵,專走一路,則足以破壘擒王矣。
後人既無前賢之識,見徒存應世之遊移,分兩減而藥味多,譬猶廣設攻治,以庶幾於一遇,嗟呼!術雖疏而心更苦矣。品類既繁,攻治必雜,病之輕者,因循而愈,病之重者,豈能一得乎!然藥雖有大力之品,終屬草木之華,必藉人之正氣為倚,附方得運行而獲效,如中氣餒極,雖投硝、黃,不能迅下也;榮陰枯槁,雖投羌、麻,不能得汗也:元陽脫盡,雖投熱藥不覺熱也;真陰耗極,雖投寒藥不覺寒也;正氣重傷,雖投補藥不覺補也。非醫者立見不移,病人專心守一,焉有日至功成之益哉!
白話文:
人體氣血充沛,就能抵禦外邪,疾病自然不會產生。一旦氣血虧損,各種病邪就會蜂擁而至,百病叢生。世間大多數人的病都是虛症,而醫生開的藥卻很少有補益之效。殊不知,用藥錯誤,就會使本來實證的人變得虛弱,虛弱的人則會喪命,這樣是死於藥物而非疾病。古人配藥方,有著精準的辨證和救治病人的仁心,針對具體疾病,用藥精簡,藥量充足,就好比精銳的士兵,專攻要害,就能破除敵陣,擒獲敵王。
後人卻沒有前輩的智慧,只憑藉經驗和應急處理,用藥複雜,藥量減少,就像廣泛佈防,期望偶然命中目標,可嘆醫術疏漏,用心良苦卻收效甚微。藥品種類繁多,攻治方法雜亂,輕症尚可拖延痊癒,重症又怎麼可能快速見效呢?雖然有些藥物效果強大,但終究是草木之物,必須依賴人體正氣才能發揮作用。藥方需要依附人體正氣才能運行,才能取得療效。如果中氣衰敗,即使服用硝石、黃連,也無法快速瀉下;如果津液枯竭,即使服用羌活、麻黃,也無法發汗;如果陽氣衰竭,即使服用溫熱藥物也感覺不到溫熱;如果陰液耗盡,即使服用寒涼藥物也感覺不到清涼;如果正氣受損嚴重,即使服用補益藥物也感覺不到補益。不論是醫生堅守原則,還是病人專心服藥,都要持之以恆,才能看到效果,才能獲得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