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6)

1. 乙癸同源論

古稱乙癸同源,腎肝同治,其說維何?蓋火分君相。君火者,居於上而主靜;相火者,居乎下而主動。君火惟一心主是也,相火有二,乃腎與肝,腎應北方壬癸,於卦為坎,於象為龍,龍潛海底,龍起而火隨之;肝應東方甲乙,於卦為震,於象為雷,雷藏澤中,雷起而火隨之。澤也,海也,莫非水也,莫非下也,故曰乙癸同源。

東方之木,無虛不可補,補腎即所以補肝;北方之水,無實不可瀉,瀉肝即所以瀉腎。至於春升,龍不現則雷無聲,及其秋降,雷未收則龍不藏,但使龍歸海底,必無迅發之雷,但使雷藏澤中,必無飛騰之龍,故曰腎肝同治。

東方者,天地之春也,勾萌甲折,氣滿乾坤,在人為怒,怒則氣上,而居七情之升,在天為風,風則氣鼓,而為百病之長,怒而補之,將逆而有壅絕之憂,風而補之,將滿而有脹悶之患矣。

白話文:

古稱乙癸同源,腎肝同治,其說維何?

古人說「乙癸同源,腎肝同治」,這句話的道理是什麼呢?

首先,要了解火的特性。 火分為「君火」和「相火」。

  • 「君火」位於上,主靜,指的是心火,一心專注。
  • 「相火」位於下,主動,指的是腎火和肝火。

腎火 对应北方壬癸,在八卦中为坎卦,象徵龍。龍潛藏於海底,龍起則火隨之。 肝火 对应東方甲乙,在八卦中為震卦,象徵雷。雷藏於澤中,雷起則火隨之。

澤和海都是水,都在下方,所以說 「乙癸同源」,也就是腎火和肝火同源於水。

其次,要了解腎肝的相互關係。

  • 東方屬木,五行中木性喜生,所以補腎就能補肝。
  • 北方屬水,五行中水性喜泄,所以瀉肝就能瀉腎。

春生之时,龍不現則雷無聲。秋降之时,雷未收則龍不藏。 只有龍回到海底,才能避免雷声暴起;只有雷藏於澤中,才能避免龍飞騰。所以說 「腎肝同治」,要同時調理腎和肝,才能保持身體平衡。

最後,要了解怒气的危害。

東方是天地之春,万物萌发,生气充盈,对应人的七情中的怒。怒则氣上,如同春风鼓动,容易引发各种疾病。

如果怒气攻心,補肾只会加重怒气,导致壅塞不通。如果怒气上涌,補肝只会助长怒气,导致胸闷胀痛。

因此,要保持身心平衡,就要调理肾肝,抑制怒气,才能健康长寿。

北方者,天地之冬也,草黃米落,六字蕭條,在人為恐,恐則氣下,而居七情之降,在天為寒,寒則氣慘,而為萬象之衰,恐而瀉之,將怯而有顛仆之虞,寒而瀉之,將空而有涸竭之害矣。然木既無虛,又言補肝者,肝氣不可犯,肝血自當養也。血不足者濡之,水之屬也,肝木之源,木賴以榮,水既無實,又言瀉腎者,腎陰不可虧,而腎氣不可亢也,氣有餘者,伐之木之屬也,伐木之干,水賴以安。

夫一補一泄,氣血攸分,即泄即補,水木向府,總之,相火易上,身中所苦,泄木所以降氣,補水所以制火,氣即火,火即氣,同物而異名也。故知氣有餘,便是火者,愈知乙癸同源之義矣。然時醫多執「肝常有餘」之說,舉手便云平肝,殊不思《經》曰「東方木也,萬物所以始生也。」《聖濟經》云:四時之所化,始於木;十二經之所養,始於春。

白話文:

北方代表着天地间的冬季,万物凋零,草木枯黄,米粒飘落,一片萧瑟景象。对应到人身上,则容易感到恐惧,恐惧会导致气机下降,属于七情中的“降”。在天地间,则表现为寒冷,寒冷导致气机衰败,万物萧条。恐惧会导致气机下降,进而可能出现胆怯、跌倒的风险;寒冷会导致气机衰败,进而可能出现虚弱、枯竭的危害。

然而,虽然木气本不虚,但仍然强调补肝,因为肝气不可侵犯,肝血需要滋养。血不足需要补充,水是血的来源,也是肝木的根本,木气需要水的滋养才能旺盛。虽然水气本不充盈,但仍然强调泻肾,因为肾阴不可亏损,而肾气不可亢盛。气机过盛,就需要伐木,水气才能安稳。

总而言之,补泄之道,气血阴阳各有所属。泻则补之,水木相辅相成,相互制约。相火易于上炎,身体出现各种病症,泻木降气,补水制火。气即火,火即气,同为一物而名称不同。因此,明白气机过盛就是火,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乙癸同源的道理。然而,很多医生执着于“肝常有余”的说法,一遇到问题就说要平肝,却忽略了《内经》中“东方木也,万物所以始生也”的记载,以及《圣济经》中“四时之所化,始於木;十二经之所养,始於春”的论述。

女子受娠一月,是厥陰肝經養之,肝者,乃春陽發動之始,萬物生化之源,故戒怒養陽,使先天之氣相生於無窮,是攝生之切要也。蓋春屬肝木,乃吾身升生之氣,此氣若有不充,則四臟何所稟,水如春無所生,則夏長秋收冬藏者,將何物乎?五行之中,惟木有發榮暢茂之象,水火金土皆無是也。使天地而無木,則世界黯淡,其無色矣。

培之養之,猶恐不暇,而尚欲剪之、伐之乎!故養血和肝,使火不上炎,則心氣和平,而百骸皆理。況腎主閉藏,肝主疏瀉,是一開一合也。俗云:肝有瀉無補,不知六味地黃丸、七寶美髯丹等劑,皆補肝之藥也。人特習而不察耳。

白話文:

懷孕一個月時,由肝經滋養胎兒,肝是春天陽氣發動的起始,萬物生化的根本。因此要戒怒養陽,讓先天之氣生生不息,這是養生最重要的原則。春天屬木,木氣是人體生長的能量,若木氣不足,其他臟器便無法得到滋養,就像春天沒有雨水,夏天就無法生長,秋天就無法收穫,冬天就無法儲藏。五行中,只有木有發育生長的象徵,水、火、金、土都沒有。如果天地間沒有木,世界就會黯淡無光。

應該好好滋養孕婦,時間緊迫,怎麼能還去傷害她呢?所以要養血和肝,避免肝火上炎,這樣心氣才會平和,身體各處才能正常運作。而且腎主閉藏,肝主疏瀉,一開一合互相配合。民間說法認為肝只瀉不補,其實六味地黃丸、七寶美髯丹等藥方都含有補肝的成分,只是人們習慣了而不注意罷了。

2. 運氣論

五運有太過有不及。太過者,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。不及者,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。王冰曰:蒼天布氣,尚不越乎五行,人在氣中,豈不應乎天道?故隨氣運陰陽之盛衰,理之自然也。《經》曰: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虛實之所起,不可以為工。雖然運氣之理,亦不可泥,又有內外兩因,隨時感觸,雖當太過之運,亦有不足之時,不及之運,亦多有餘之患。

倘專泥運氣,能無實實虛虛,損不足而益有餘乎?況歲氣之在天地,亦有氣常之時,故冬有非常之溫,夏有非時之寒,春有非時之燥,秋有非時之暖,犯之者病。又如春氣西行,秋氣東行,夏氣北行。冬氣南行。卑下之地,春氣常行,高阜之境,冬氣常在。天不足西北而多風,地不滿東南而多濕。

白話文:

天地運行有五種運氣,有的過度,有的不足。過度的是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五個陽性天干,不足的是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五個陰性天干。王冰說:蒼天佈散氣運,也不超出五行規律,人生活在氣運之中,怎麼能不遵循天道呢?所以隨著氣運陰陽的盛衰,身體的變化也是自然規律。經書上說:不知道一年中氣運的變化,氣勢的盛衰,虛實的變化,就不能成為醫術高手。雖然運氣的道理不可忽視,但也不能一味執著,因為還有內外因素,隨時感應變化,即使是太過之運,也可能出現不足的情況,不及之運,也可能出現多餘的病症。

如果只執著於運氣,不考慮身體的實際情況,只會損不足而益有餘。況且一年四季的氣運在天地之間,也會有氣候不常的情況,例如冬天出現異常的溫暖,夏天出現非時的寒冷,春天出現非時的乾燥,秋天出現非時的暖和,觸犯這些氣候就會生病。另外,春氣往西走,秋氣往東走,夏氣往北走,冬氣往南走。低洼的地方,春氣常駐,高聳的地方,冬氣常在。天空中西北方向氣不足,所以多風,東南方向地勢不滿,所以多濕。

百里之內,晴雨不同。千里之外,寒暄各別。方主不齊,而病亦因之。雖然,西北固厚,安能人人皆實?東南固薄,安能人人皆虛?且如久旱則亢陽,久雨則亢陰,陽盛人耐秋冬而不耐春夏,喜陰寒而惡陽暄,陰盛人耐春夏而不耐秋冬,喜晴明而惡陰雨,此乃天氣變常。人稟各異。

又為法外之遺也。善言運氣者,隨機觀變,方得古人未發之旨。繆仲醇曰:五運六氣者,虛位也。歲有是氣至則算,無是氣至則不算,既無其氣,焉得有其藥乎?無益於治療,有誤乎來學。

將以施之治病,譬如指算法之稀奇,謂事物之實有,豈不誤哉!其云:必先歲氣者,謂此年多肖雨,民病多濕,藥類用二木,苦寒以燥之,佐以風藥,風能勝濕,此即必先歲氣之謂也。其云:毋伐天和者,即春夏養陰,秋冬養陽,春夏禁用麻黃、桂枝,秋冬禁用石膏、知母、芩、連、芍藥,此即毋伐天和之謂。然尚有舍時從症之時也。

白話文:

一百里的範圍內,天氣可能晴朗也可能下雨,相差很大。一千里的距離外,氣溫可能寒冷也可能溫暖,各有不同。醫師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,病人的病症也因此而有所差異。雖然西北地區的人體質偏向厚實,但也不可能每個人都體質強健;東南地區的人體質偏向虛弱,但也不可能每個人都體質虛弱。就如同久旱之後,陽氣過盛;久雨之後,陰氣過盛。陽氣盛的人,耐寒耐冬,卻不耐熱不耐夏,喜歡陰涼天氣,討厭陽光普照。陰氣盛的人,耐熱耐夏,卻不耐寒耐冬,喜歡晴朗天氣,討厭陰雨綿綿。這是因為天氣變化無常,而人體稟賦也各有不同。

這也是醫學之外的學問。善於論述運氣的人,會隨著時機觀察變化,才能領悟古人未曾言明的重要道理。繆仲醇說:五運六氣是虛位概念。每年有這些氣運到來才會計算,沒有這些氣運到來就不算,既然沒有這些氣運,怎麼會有相應的藥物呢?如果沒有益於治療,反而會誤導學習者。

想要用它來治療疾病,就像是用奇特的算法,認為事物確實存在,豈不誤解了嗎?所謂「必先歲氣」是指,如果這一年雨水較多,百姓的疾病多以濕邪為主,就應該使用屬木、苦寒、燥濕的藥物,並輔以風藥,因為風能勝濕。這就是「必先歲氣」的意思。所謂「毋伐天和」是指,春夏養陰,秋冬養陽,春夏不能使用麻黃、桂枝,秋冬不能使用石膏、知母、芩、連、芍藥。這就是「毋伐天和」的意思。然而,還是有捨棄時令,根據病症施治的時候。

謂不明五運六氣,檢偏方書何濟者,正指後人不明五運六氣之所以,而誤於方冊所載,依而用之,動轍成過,則雖檢偏方書,亦何益哉!故張仲景、華元化、越人、叔和,並未嘗載有是說,即六經治法之中,亦並無一字及之,且見性理所載,元儒草蘆吳氏,天之氣運之中,亦備載之,益信其為天運氣數之法,而非獨醫家治療之書也。況傳流既久,天地人物氣化轉薄,亦難可以同年而語矣。

故宜知之者,以明天氣歲氣立法之常也;不可執之者,以處天氣歲氣法外之變也。天有寒暄早晚不同,人有盛衰時刻迥別,豈可以千支司歲,一定之數,以定無窮時刻盛衰之受哉!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的意思是:

如果不懂五運六氣,拿著偏方書籍又有什么用呢?

這句話正指後人不懂五運六氣的原理,誤用方書中記載的內容,很容易造成錯誤。因此,即使檢視偏方書籍,也毫無用處。

張仲景、華元化、越人、叔和等人,從未記載過此類說法。六經治法中,也沒有任何文字提及它。

況且,性理學書籍中,元儒草蘆吳氏在《天之氣運》中也詳述了五運六氣,更證明它是一種天運氣數的法則,而非僅是醫家治療的書籍。

而且,五運六氣的理論流傳已久,天地萬物氣化逐漸變得薄弱,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地適用於所有時代。

所以,應該懂得五運六氣,才能明白天時地利,制定治療法則;但也不應固執地拘泥於五運六氣,因為天地氣候變化無常,人體盛衰時刻也各有不同,怎能用千篇一律的五運六氣理論,來決定所有時刻的盛衰變化呢?

簡而言之,五運六氣是理解天地氣運,制定治療法則的重要工具,但不可過於拘泥,應靈活運用,才能更好地應對變化無常的疾病。

3. 治法提綱

夫治病者,當知標本,以身論之,外為標,內為本;陰為標,陽為本:六腑屬陽為標,五臟屬陰為本;臟腑在內為本,十二經絡在外為標。以病論之。人之元氣為本,病之邪氣為標:先受病機為本,後傳病症為標。故治病必求其原,而先治其本。古聖之至論,但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。

後哲之變迎,然病在陰,毋犯其陽,病在於陽,毋犯其陰,犯之者是謂誅伐無過。病之熱也,當察其源,火果實也,苦寒、鹹寒以拆之,若其虛也,甘寒、酸寒以攝之。病之寒也,亦察其源,寒從外也,辛熱、辛溫以散之;動於內也,甘溫以益之,辛熱、辛溫以佐之。《經》曰: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泄也,故曰滿而不能實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疾病的人,必須了解疾病的標本,從人體的角度來看,外在是標,內在是本;陰是標,陽是本。六腑屬於陽,是標;五臟屬於陰,是本。臟腑在內是本,十二經絡在外是標。

從疾病的角度來看,人體的元氣是本,疾病的邪氣是標。先受到病邪的侵襲是本,之後表現出來的病症是標。因此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病源,並先治療本。古聖人最精闢的論述是,緊急的時候治療標,緩慢的時候治療本。

後來的學者有所變化,他們認為,如果疾病在陰,就不要侵犯陽;如果疾病在陽,就不要侵犯陰。侵犯它就是無端的攻擊,是不可取的。

如果疾病是熱證,就要探究它的根源。熱是火,是果實。可以用苦寒、鹹寒來抑制它。如果虛熱,就用甘寒、酸寒來收斂它。

如果疾病是寒證,也要探究它的根源。寒從外來,可以用辛熱、辛溫來散寒;寒從內生,可以用甘溫來滋補,辛熱、辛溫可以輔助它。

《經》書中說,五臟是儲藏精氣而不外泄的,所以說它們是「滿而不能實」。

是有補而無瀉者,此其常也。臟偶受邪,則泄其邪,邪盡即止,是瀉其邪,非瀉臟也。臟不受邪,毋輕犯也。世謂肝無補法,知其謬也。六腑者,傳導化物糟粕者也,故曰實而不能滿,邪客之而為病,乃可攻也,中病乃已,毋盡劑也。病在於經,則治其經,病流於絡,則及其絡,經直絡橫,相維輔也。

病從氣分,則治其氣,虛者溫之,實者調之。病從血分,則治其血,虛則補肝補脾,而心實則為熱為瘀,熱者清之,瘀者行之。因氣病而及血者,先治其氣;因血病而及氣者,先治其血。因證互異,宜精別之。病在於表,毋攻其里;病在於里,毋虛其表。邪之所在,攻必從之,受邪為本,現症為標,五虛為本,五邪為標。

白話文:

人體通常以補益為主,少有泻泄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如果脏腑偶然受到邪气入侵,就会通过泄泻的方式排出邪气,邪气排出后便会停止,这是泻邪而不是泻脏。如果脏腑没有受到邪气侵袭,就不要轻易服用泻药。有些人认为肝脏没有补益的方法,这是错误的观念。六腑是传输、消化食物残渣的器官,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的,如果邪气入侵六腑导致疾病,可以攻邪治疗,疾病痊愈后便停止用药,不必过量。

如果病症出现在经络,就治疗经络,如果病症蔓延到络脉,就治疗络脉,经络与络脉互相联系,相互辅助。

如果病症源于气分,就治疗气分,虚者用温补的方法,实者用调理的方法。如果病症源于血分,就治疗血分,血虚就补肝补脾,而心血实则会引起热证和瘀血,热证就清热,瘀血就化瘀。如果因为气病影响到血分,就先治气分;如果因为血病影响到气分,就先治血分。由于病症千变万化,治疗时要仔细辨别。如果病症在表层,不要攻治里层;如果病症在里层,不要虚其表层。邪气所在之处,治疗就应该针对那里,受到邪气入侵是根本,出现的症状是表象,五虚是根本,五邪是表象。

如腹脹由於濕者,其來必速當利水除濕,則脹自止,是標急於本也,當先治其標。若因脾虛漸成脹滿,夜劇晝靜,病屬於陰,當補脾陰,夜靜晝劇,病屬於陽,當益脾氣,是病從本生,本急於標也,當先治其本。舉二為例,余可類推矣。病屬於虛,宜治以緩,虛者精氣奪也。

若屬沉痼,亦必從緩。治虛無速法,亦無巧法,蓋病已沉痼,凡欲施治,宜有次第,如家貧年久,室內空虛,非旦夕間事也。病屬於實,宜治以急,實者邪氣勝也,邪不速逐,則為害滋蔓,故治實無遲法,亦有巧法,如寇盜在家。宜開門急逐即安,此病機緩急一定之法也。故新病者,陰陽相乖,補偏救弊,宜用其偏。

白話文:

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濕氣引起的,就會很快出現,这时应该利水除湿,胀气自然会消退,这属于治标急于治本,应该先治标。如果是因为脾虚逐渐形成的胀满,晚上加重白天减轻,病属于阴,应该补脾阴;晚上减轻白天加重,病属于阳,应该益脾气,这属于病从本生,治本急于治标,应该先治本。这两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。病属于虚,应该用缓和的方法治疗,虚者精气不足。

如果是慢性病,也应该从缓和的方法入手。治疗虚症没有快速的方法,也没有巧妙的方法,因为疾病已经沉积多年,任何治疗都需要循序渐进,就像一个贫困的家庭,房子空虚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的。病属于实,应该用急迫的方法治疗,实者邪气盛,邪气不及时清除,就会危害加深蔓延,所以治疗实症没有拖延的方法,也有巧妙的方法,就像强盗在家,应该立即开门驱逐,这样才能平安无事。这是疾病缓急变化的规律。所以新病患者,阴阳失衡,应该用偏颇的方法来治疗,以补偏救弊。

久病者,陰陽漸入,扶元養正,宜用其平。若久病誤以重藥投之。徒增其竭絕耳。至如藥性之溫者。於時為春,所以生萬物者也;藥性之熱者,於時為夏,所以長萬物者也;藥性之涼者,於時為秋,所以肅萬物者也;藥性之寒者,於時為冬,所以殺萬物者也。夫元氣不足者,須以甘溫之劑補之。

如陽春一至,生機勃勃也,元氣不足,而至於過極者,所謂大虛必挾寒,須以辛熱之劑補之;如時際炎蒸,生氣暢遂也,熱氣有餘者,須以甘涼之劑清之;如涼秋一至。溽燔如失也,邪氣盛滿,血至於過極者,所謂高者抑之,須以苦寒之劑瀉之;如時值隆冬,陽氣潛藏也。故凡溫熱之劑,均為補虛;寒涼之劑,均為瀉實。

白話文:

長期生病的人,陰陽逐漸衰退,應該扶助元氣,滋養正氣,用平和的藥物。如果長期生病誤用猛烈的藥物,只會更加虛弱。

就像溫性的藥物,適合春天,因為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;熱性的藥物,適合夏天,因為夏天是萬物生長的旺盛季節;涼性的藥物,適合秋天,因為秋天是萬物收斂的季節;寒性的藥物,適合冬天,因為冬天是萬物休眠的季節。

如果元氣不足,就需要用甘溫的藥物來補充。

就像陽春三月,萬物生機勃勃,元氣不足,到了極點就會出現「大虛必挾寒」的情況,需要用辛熱的藥物來補充;就像炎炎夏日,生氣暢達,熱氣過盛,就需要用甘涼的藥物來清熱;就像涼爽的秋天,暑熱消退,邪氣盛滿,血氣過盛,就需要用苦寒的藥物來瀉掉;就像隆冬時節,陽氣潛藏,因此,所有溫熱的藥物,都是用來補虛的;所有寒涼的藥物,都是用來瀉實的。

然元氣既虛,但有秋冬肅殺之氣,獨少春夏生長之機,虛則不免於熱,倘不察虛實,便以寒涼之劑投之,是病方肅殺,而醫復肅殺之矣,其能人乎。故無陽,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,蓋物不生於陰,而生於陽,如春夏生而秋冬殺也,如向日之草木易榮,潛陰之花卉易萎。《經》曰:陰陽之要,陽密乃而、此言陽密則陰亦固,而所重在陽也。

又曰: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,故天運當以日光明。此言天之運,人之命,俱以陽為本也。伏羲作《易》,首制一畫,此元陽之祖也。文王衍《易》,六十四卦,皆以陽喻君子。乾之象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此言陽為發育之首。陽之德也。自古聖人,莫不喜陽而惡陰,即丹溪主於補陰,亦云。

白話文:

然而元氣虛弱,只有秋冬的肅殺之氣,卻缺乏春夏的生長之力,虛則容易產生熱症。若不辨別虛實,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這等於病症本身就帶有肅殺之氣,而醫生又用肅殺之藥,豈能治好疾病?因此,沒有陽氣,陰氣便無法生長;沒有陰氣,陽氣便無法化育。萬物不生於陰,而生於陽,就像春夏生長而秋冬凋零,向陽的草木容易繁茂,隱藏在陰處的花卉容易枯萎。《經》書上說:「陰陽之道,陽氣密實則陰氣也固」,這說明陽氣充足則陰氣也穩定,而重點在於陽氣。

又說:「陽氣如同天與太陽,失去它就會折損壽命,而不顯彰。所以天運要依靠太陽的光明。」這說明天運和人的性命,都以陽氣為根本。伏羲氏創造《易經》,首先畫了一條線,這就是元陽的根本。文王演繹《易經》,六十四卦,都以陽氣比喻君子。《易經》中乾卦的卦象說: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」這說明陽氣是發育的起源,是陽氣的德行。自古以來聖人,都喜愛陽氣而厭惡陰氣,即使丹溪先生主張補陰,也同樣強調陽氣的重要性。

實火可瀉。芩連之屬;虛火可補,參耆之屬。今人但知有火,而不分虛實,喜用寒涼者,是欲使秋冬作生長之令,春夏為肅殺之時,令斯民折壽而不彰乎!

白話文:

實火可以通過泄熱來治療,黃芩、黃連這一類藥物可用;虛火則需要通過補益來調理,人參、黃耆這類藥物合適。現在的人只知道有火,卻不分虛火還是實火,喜歡使用寒涼藥物,這就像是想要讓秋冬兩季生長萬物,春夏兩季卻充滿肅殺之氣,這樣會使得人民減壽而不知道原因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