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5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5)
1. 別症論
凡治適病者易,治矢病者難。今工者盡難,蓋知虛實之變幻,寒熱假真之不齊也。庸者反易,蓋不知虛虛實實之利害,陰陽造化之深微,常多一時之偶中也。況千端萬緒,寧能悉諸簡編,即載藉極博,尤必賴乎靈敏,丹溪曰:醫者,臨機應變,如對敵之將,操舟之工,自非隨時取中,寧無愧乎?潔古云:運氣不齊,古今易轍,舊方新病,難相符合。許學士云:予讀仲景書,守仲景法,未嘗守仲景方。
乃為得仲景心也。故醫術之要,先尋大意,大意既曉,則條分縷晰,脈絡方明。《內經》曰: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。不知其要,流散無窮。歷觀名論,皆以別症為先,嗟嗟別症,甚未易也。脈有雷同,症有疑似,水火亢制,陰陽相類,太實有羸狀,誤補益疾,至虛行盛勢,反瀉含冤。陰症似乎陽,清之必斃;陽症似乎陰,溫之轉傷哉!積聚在中,實也。
白話文:
治療普通的疾病容易,治療疑難雜症就難。精通医术的人往往觉得治疗困难,因为他们了解虚实变化无常,寒热假真难以分辨。而庸医反而觉得容易,因为他们不懂得虚实利害,阴阳造化的奥妙,往往只凭一时之感。何况醫學知識博大精深,怎么可能全部记录在简编之中?即使文献再多,也必须依靠医生的灵敏判断。丹溪说:医师要临机应变,就像对敌的将军,操舟的船工,如果不能随机应变,就会愧对医者之名。洁古说:人体气运变化无常,古今医术也不尽相同,旧方治疗新病,很难完全符合。许学士说:我读仲景书,遵循仲景的医理,却不拘泥于仲景的方剂,这才是真正领悟了仲景的医术精髓。所以,学习医术的关键是先了解其大意,大意明了之后,才能条理分明,脉络清晰。《内经》说:懂得要领,一句话就能说完。不懂得要领,就会无休止地流散下去。纵观历代名医的论述,都以辨别病症为先,可是辨别病症并不容易。脉象可能雷同,病症可能疑似,水火互相制约,阴阳互相类似,太过实证可能表现出虚弱,误用补益之药就会加重病情,太过虚弱可能表现出强盛,误用泻药就会冤枉病人。阴证可能表现出阳证的特征,误用清热之药就会致命;阳证可能表现出阴证的特征,误用温热之药就会加重病情。积聚在体内的病邪,虽然是实证,但如果误用泻药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甚則嘿嘿不欲語,肢體不欲動,或眩暈眼花,或泄瀉不實,皆大實有羸狀,正如食而過飽,反倦怠嗜臥也。脾胃損傷,虛也,甚則脹滿而食不得入,氣不得舒,便不得利,皆至虛有盛候,正如飢而過時,反不思食也。脾腎虛寒,真陰症也,陰盛之極,往往格陽,面目紅赤,口舌破裂,手揚足擲,語言錯妄,有似乎陽,正如嚴冬慘肅,而水澤復堅,堅為陽剛之象也。邪熱未解,五陽症也。
陽盛之極,往往發厥,厥則口鼻無氣,手足逆冷,有似乎陰,正如盛夏炎灼,而林木流津,津為陰柔之象也。大抵症既不足憑,當參之脈理,脈又不足憑,當取諸沉侯、久侯。彼假症之發現,皆在表也,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;真症之隱伏,皆在裡也,故沉侯脈而脈可辨耳。
白話文:
如果病情嚴重,患者就會發出嘿嘿的聲音,不願意說話,四肢也不想動,或者頭昏眼花,或者拉肚子,這些都是實證中有虛弱的表現,就像吃得太飽反而感到疲倦想睡覺一樣。脾胃受損,就是虛證,病情嚴重時,患者會腹部脹滿,吃不下東西,氣喘不過來,排便也不順暢,這些都是虛證中有實證的表現,就像餓得太久反而不想吃飯一樣。脾腎虛寒,屬於真陰證,陰氣盛到極點,往往會抑制陽氣,表現為臉色紅赤,口舌破裂,手腳亂舞,說話語無倫次,看似是陽證,但實際上是陰盛格陽,就像嚴冬天氣寒冷,水池卻結冰一樣,冰是陽剛之象。邪熱尚未消退,屬於五陽證。
陽氣盛到極點,往往會出現厥逆,厥逆時口鼻沒有呼吸,手腳冰冷,看似是陰證,但實際上是陽盛發厥,就像盛夏炎熱,樹木卻流出汁液一樣,汁液是陰柔之象。總之,單靠症狀判斷病情不足夠,要結合脈象,脈象也無法完全判斷病情,要根據沉取脈和久取脈來判斷。虛假症狀顯露在表面,所以浮取脈就能判斷出來;真症狀隱藏在內部,所以沉取脈才能辨別。
且脈之實者,終始不受;脈之虛者,乍大乍小,如與人初交,未得性情善惡之確,必知交既久,方能洞見情性善惡之真。適當乍大之時,便以為實。適當乍小之時,便以為虛,豈不誤甚!必反復久候,則虛實之真假判然矣。然脈辨已真,猶未敢恃,更察稟之厚薄,症之久新,醫之誤否,合參共究,自無循情,且臟之發也,類於腑;血之變也,近於氣。調氣者,主陽而升;調血者,主陰而降。
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,獨不思人以生死寄我,我豈可以輕試圖功!彼禍人者,無足論矣。即偶中者,詎可對衾影哉!然難明者,意。難盡者,言。惟願有志仁壽者,讀書之外,而於起居嗜臥,觸類傍通。
白話文:
脈象實則始終不變,虛則忽大忽小,就像初次認識一個人,尚未了解其性情善惡,必須交往日久才能洞悉其本性。如果只看它忽大的時候就認為是實,忽小就認為是虛,豈不失誤甚大!一定要反覆觀察許久,才能分辨虛實的真假。即使脈象辨別清楚,也不敢掉以輕心,還要綜合考慮體質的強弱、病情的輕重、治療方法是否得當,多方考量,才能避免失誤。此外,臟腑的運作類似,血液的變化則接近於氣。調氣要以陽氣為主,向上升發;調血要以陰氣為主,向下下降。
醫術精微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,難道不應該謹慎对待患者的性命吗?我怎能轻率嘗試,圖一時之功!那些害人的人,不值得一提。即使偶爾治癒,也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良心。然而,醫術難以完全明瞭,醫言也難以盡善盡美。希望有志于仁壽者,除了讀書之外,更要從日常起居中觸類旁通,學習醫術。
至於臨症,即病機淺易,必審察昭昭,既標本彰明,必小心翼翼,明矣,慎矣!必以精詳操獨斷之權,毋以疑懼起因循之弊,設有未確闕疑,務以脈候反復參詳,寧可多從不處用力,要知醫為司命,功專去病以長生,慎勿捨生而治病,猶徒宅亡身,標本何在!未大虛而過加溫補,詒誤不至傷生,繼以寒涼投之,其功愈效。
若不足誤加苦寒克削,猶死者不復生,斷者不可續,縱加溫補,莫可挽回,試思古云:陽氣一分不盡,則不死,誠然也。
白話文:
面對病人時,病情輕微顯而易見,必須仔細觀察;病情嚴重表裡分明,更要謹慎小心。一定要精準把握診斷的權力,不要因懷疑猶豫而延誤治療。如果遇到不確定的情況,務必反覆觀察脈象,寧願多加小心,也不要輕易下結論。要明白醫者掌管生命,醫術的精髓在於治病延年,不可為了治病而捨棄性命,就像空屋失守,何來家園?如果病人未虛弱就過度溫補,即使不會傷身,但若之後用寒涼藥物治療,效果反而更顯著。
如果病人原本不足卻誤用苦寒藥物,就像死人無法復活,斷肢無法重接,即使後來溫補,也無法挽回。想想古人說過:「陽氣不滅,則不致死」,確實如此。
2. 化源論
夫不取化源,而逐病求療者,猶草木將萎,枝葉蜷攣,不知固其根蒂,灌其本源,而但潤其枝葉,雖欲不槁,焉可得也!故《經》曰:資其化源。又曰:治病必求其本。又曰:諸寒之而熱者,取之陰;熱之而寒者,取之陽,所謂求其屬也。垂訓諄諄,光如日月,無非專重源本耳。
苟捨本從標,不惟不勝治,終亦不可治。故曰:識得標,只取本治,千人無一損。如脾土虛者,溫暖以益火之源;肝木虛者,濡潤以壯水之主;肺金虛者,甘緩以培土之基;心火虛者,酸收以滋木之宰;腎水虛者,辛潤以保金之宗,此治之本也。木欲實,金當平之;火欲實,水當平之;土欲實,木當平之;金欲實,火當平之;水欲實,土當平之,此治實之本也。
白話文:
不從根本治療,只追著病症治療,就好像植物即將枯萎,枝葉捲曲,卻不知要固本培元,只潤澤枝葉,想要不枯萎,怎麼可能呢?因此《經》說:「資其化源」。又說:「治病必求其本」。又說:「諸寒之而熱者,取之陰;熱之而寒者,取之陽」,這就是所謂的「求其屬」。這些教誨如同日月般光輝,無非是強調根本的重要性。
如果捨棄根本,只治標,不僅治不好,最終也無法治好。所以說:「識得標,只取本治,千人無一損」。比如脾土虛弱,就用溫暖的方法補充火源;肝木虛弱,就用滋潤的方法壯大水源;肺金虛弱,就用甘緩的方法培育土基;心火虛弱,就用酸收的方法滋養木源;腎水虛弱,就用辛潤的方法保護金源,這就是治療的根本。如果木氣過盛,就用金來平衡;如果火氣過盛,就用水來平衡;如果土氣過盛,就用木來平衡;如果金氣過盛,就用火來平衡;如果水氣過盛,就用土來平衡,這就是治療實證的根本。
金為火制,瀉心在保肺之先;木受金殘,平肺在補肝之先;土當木賊,損肝在生脾之先;水被土柔,清脾在滋腎之先;火承水制。抑腎在養心之先,此治邪之本也。金太過則木不勝,而金亦虛,火來為母復仇;木太過則土不勝,而木亦虛金來為母復仇;水太過,則火不勝而水亦虛,土來為母復仇;火太過則金不勝,而火亦虛,水來為母復仇,皆亢而承製,法當平其所復,扶其不勝。《經》曰:無翼其勝,無贊其復,此治復之本也。
至於陰陽生克,虛實真假,意會無窮,難可言盡。即六淫易著,然風兼寒,當從溫散,兼熱當從辛涼;寒獨寒,當從溫補,兼濕當從溫滲;中暑當從清解,傷暑當兼益氣,濕外受當從發散,內主當從燥滲濕寒,溫散濕熱,清利燥木枯槁之象。大半火灼,金水受傷,然亦有陰寒太過,津液收藏,猶肅殺凜冽之後,陽和之水,而成堅冰燥裂矣。
白話文:
金克木,所以瀉心火要先保肺;木克土,所以平肺要先補肝;土克水,所以補肝要先生脾;水克火,所以清脾要先滋腎;火克金,所以滋腎要先養心。這就是治療邪氣的根本。
金過於旺盛,木就無法剋制,金也會虛弱,火就會來為母報仇;木過於旺盛,土就無法剋制,木也會虛弱,金就會來為母報仇;水過於旺盛,火就無法剋制,水也會虛弱,土就會來為母報仇;火過於旺盛,金就無法剋制,火也會虛弱,水就會來為母報仇。這些都是過度亢盛而受剋制,治療方法應該平復其被剋制的,扶持其無法剋制的。《經》上說:「不要助長其剋制的,不要扶持其被剋制的」,這就是治療被剋制的根本。
至於陰陽相生相剋,虛實真假,其意可以無限推演,很難完全說清楚。例如六淫容易侵犯人體,但風寒夾雜,就應該溫散,風熱夾雜就應該辛涼;單純的寒邪,就應該溫補,寒濕夾雜就應該溫滲;中暑就應該清熱解毒,傷暑就應該兼顧益氣;外感濕邪,就應該發散,內有濕邪,就應該燥濕滲濕,寒濕就應該溫散,濕熱就應該清利燥濕,枯槁就應該滋潤。大多數情況下,是火氣過旺,金水受損,但也有陰寒過於旺盛,津液被封閉,如同嚴寒之後陽氣轉暖的水,變成堅冰而破裂。
火之源,源在水中,而與元氣勢不兩立,故有火者,必元氣傷者半,陰水虧者半,正治益熾,從治乃息。惟驟受外邪者,暫行清利,但六淫皆為客氣,未有不乘內傷,傷多傷少,孰實孰虛,標本既明,輕重乃別,斯無誤矣。醫司人命,可不慎歟!
白話文:
火氣的根源,其實來自於水。火和元氣勢不兩立,因此凡是有火氣的人,一半是因為元氣受損,另一半則是因為陰水虧損。正治應該以滋補元氣為主,從治則可以考慮清熱降火。
但如果是突然受到外邪入侵,則需要暫時清熱解毒。不過,六淫邪氣都是外來的,它們能夠入侵人體,必定是趁著內部受損的機會,只是受損程度不同而已。究竟是實證還是虛證,標本關係如何,這些都必須搞清楚,才能決定治療的輕重緩急,這樣才不會誤診。醫生治病救人,責任重大,豈能不小心謹慎呢!
3. 評傷寒論
夫人之有生者,皆精氣神具備而成之也。少年遇事敏捷,老大應物模糊,亦精氣神之強弱殊之。其間盛衰修短,疾病安危,總不外此三者,故魚一刻無水即死,人一刻無氣即亡,試思人之能行能立能坐,及能運用持重,高聲大語,皆賴一氣為之。假氣一弱,則行立坐臥、持重言語者無力矣。
設遇外邪,乘虛而襲,正氣愈傷,身益狼狽,不能起床矣。氣足而神生,氣弱而神困矣。氣化而精生,氣虛而精散矣。《經》曰:精者,身之本也。故藏於精者,春不病溫,要知外邪之觸,必乘正氣之虛。治之者,乘其表邪初客,急為疏解,使無深入以傷於裡,繼以調和之劑,則表邪散而中氣和,自可相安無恙。若外感少,內傷多,只須溫補,不必發散,正氣得力,自能推出寒邪。
白話文:
女人之所以能生育,是因為她們擁有精氣神三者,缺一不可。年輕人做事敏捷,年長者反應遲鈍,也是因為他們精氣神的強弱不同。人體的盛衰、壽命長短、疾病的發生、安危與否,都與精氣神三者息息相關。就像魚離開水一刻就死,人失去氣息一刻就亡一樣。試想一下,人能走、能站、能坐,能運用肢體、舉重物、說話大聲,都是依靠氣的運作。一旦氣虛弱了,就會行動不便,舉重物、說話都會無力。
如果遇到外邪,趁虛而入,正氣受傷,身體就會更加虛弱,連起床都困難。氣充足,精神就會旺盛;氣虛弱,精神就會疲倦。氣化為精,精氣充足;氣虛弱,精氣就會散失。《經書》中說:「精是人體的根本。」所以精氣充足的人,春天就不容易得溫病。要明白,外邪入侵,必定是乘著正氣虛弱之時。治療時,應該抓住外邪初次侵入的時機,迅速疏解,避免深入體內傷害內臟,然後再用調和的藥物,使外邪消散,內氣調和,就能平安無恙。如果外感少,內傷多,只需溫補,不必發散,正氣恢復了,就能自行驅逐寒邪。
蓋元氣極虛之人,雖即微邪,易能感受,惟助正氣一旺而健行,則微邪不攻而自退。若不顧正氣之虛,而徒以逐邪為事,則元氣轉傷,猶迫良民而為寇,即微邪,反乘虛伏匿而為病矣況有毫無外感,因勞而發熱者,謂之勞發,只須補中,尤忌疏解。即有頭痛、惡風、口渴等症,殊不知頭痛者,非虛火上浮,即血虛作痛也。
惡風者,陽虛不能衛表也。口渴者,臟腑津液不足,或腎虛引水自救也。以脈消息,病無遁情,不論浮沉大小,但重按無力,便非實症,奈何泥於上古多歧、傳經支離等語,凡有發熱頭痛,即用古方太陽經藥,重加發散,津液耗亡,欲不口喝發熱其可得乎!復謂陽明經症見矣。
白話文:
元氣極度虛弱的人,即使遇到輕微的邪氣,也容易受到影響。但只要幫助正氣恢復旺盛,就能使身體健壯,輕微的邪氣自然退去。如果忽視正氣的虛弱,只想着驅逐邪氣,反而會傷及元氣,就像逼迫善良百姓成為盜賊一樣,輕微的邪氣反而趁虛而入,形成疾病。更何況有些人沒有外感,而是因為勞累而發熱,這叫做「勞發」,只需要補益中氣,尤其忌諱疏解。即使出現頭痛、怕風、口渴等症狀,也不要誤以為是虛火上炎,或是血虛疼痛。
怕風是因為陽氣不足,無法保護肌表。口渴是因為臟腑津液不足,或是腎虛引發身體自行補充水分。只要觀察脈象,就能了解病情,無論脈象浮沉大小,只要按壓無力,就不是實證。為何要執着於上古多歧、傳經支離的說法,凡是有發熱頭痛,就用古方太陽經藥,加重發散,導致津液耗竭,難道還能不口渴發熱嗎?更妄言是陽明經症狀!
忍餓以虛其里,疏散以虛其表,化源之機既絕,陰道之消爍日深,欲不脅痛、耳聾,其可得乎!復謂少陽經症見矣。芩柴和解之劑一投,引邪深入之害實大,以致脾虛氣弱,欲不腹滿嗌乾,其可得乎!復謂太陰經症見矣。重為峻攻其里,脾陰愈耗,欲不口乾大渴、便秘、煩躁,其可得乎!復謂少陰經症見矣。
寒涼峻利之藥一投,肝腎之陰愈槁,欲不煩滿舌卷囊縮,其可得乎!尚謂厥陰經症見矣。不知種種症侯,皆由調治失宜,以令邪氣日深,正氣日消所致,直至手足厥冷,脈細欲絕,乃認虛寒,方議溫補,已無及矣。故古人傷寒類方,初則麻黃、葛根、柴胡等湯,繼則調胃、大小承氣,未列回陽救急湯、溫經益元等湯,重用參、耆、薑、桂、朮、附,以追失散之元陽。
白話文:
如果為了減肥而忍飢挨餓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內虛;如果使用寒涼藥物疏散體表,就會傷及陽氣,導致表虛。這樣一來,營養供應就會斷絕,體內的陰氣就會逐漸衰退。這樣下去,你怎麼可能不出現脅痛、耳聾呢?這分明就是少陽經的症狀!如果再服用芩柴這種寒涼的解表藥,就會把邪氣逼入體內,導致脾氣虛弱,你怎麼可能不出現腹脹、口乾呢?這分明就是太陰經的症狀!如果再用峻猛的藥物攻治內里,脾陰就會更加虛損,你怎麼可能不出現口乾舌燥、便秘、煩躁呢?這分明就是少陰經的症狀!如果再使用寒涼、峻猛的藥物,就會更加耗損肝腎的陰氣,你怎麼可能不出現煩躁不安、舌頭捲縮呢?這分明就是厥陰經的症狀!你不知道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治療失誤,導致邪氣越來越深,正氣越來越衰弱造成的嗎?等到手腳冰冷,脈搏微弱快要斷絕時,才想到是虛寒,然後才用溫補藥物,那就已經太遲了!所以古人治療傷寒的方劑,一開始就用麻黃、葛根、柴胡等解表散寒的藥物,接著就用調胃、大小承氣等清熱瀉下的藥物,並沒有馬上使用回陽救急湯、溫經益元等溫補藥物。這是因為他們重視補益元氣,所以會大量使用人參、黃芪、生薑、桂枝、蒼朮、附子等溫陽補氣的藥物,來挽回散失的陽氣。
殊不知寒涼久進,熱藥難溫,克削久投,補藥難挽,奈何後人不詳此旨,徒遵上古證治真傷寒之舊例,引治今人稟賦虛弱者之類同,凡遇本元虛損,發熱、口乾、煩躁,正氣不足之症,以作外邪深入有餘之治,縱得苟延殘喘,而不至精神消耗殆盡者未之有也。
蓋古人傳經等論,不過明為寒邪,自陽及陰,由表入里,然邪之所湊,豈有定位!況陰陽相關,表裡輸應,表病不解,里亦隨病,陽病不除,陰亦隨傷,此表裡陰陽本氣為病之必然,豈必待有邪傳處所致乎!故始或因外邪感襲者,亦有之,然繼則累及陰陽本氣自病矣,故名傷寒,夏云病熱。傷寒者,已往之病原,病熱者,現在之實害,寒既為熱,則所傷之寒早已消弭。
白話文:
殊不知,長期攝入寒涼食物,熱性藥物便難以發揮溫暖效果;長時間使用具有抑製作用的藥物,補充的藥物也難以輓回身體的損失。然而,後人往往不瞭解這些道理,只是遵循上古時期治療真正的傷寒疾病的傳統方法,套用於當代人體質虛弱的病症。對於那些本元虛損、發熱、口乾、煩躁、正氣不足的症狀,他們會誤認為是外邪入侵導致的病情加重,即使能暫時緩解病情,卻無法阻止精神消耗直至完全枯竭。
古人傳授的經典理論,只是明確指出寒邪從陽轉陰,從表入裡,但邪氣所到之處並非固定不變。要知道,陰陽之間相互關聯,表裏之間互相應答,如果表病未能得到解決,裏病也會隨之出現;陽病得不到清除,陰病也會隨之傷害。這是因為表裡陰陽的本質氣血已經成為疾病的原因,並不一定需要等到邪氣傳遞到特定部位才會發生。所以,起初可能是外邪感染引起的病症,但也有可能是陰陽本質氣血自身產生的問題,因此稱為「傷寒」,夏季則稱為「病熱」。「傷寒」指的是過去的病因,「病熱」則是當下的實際危害。既然寒邪已經轉化為熱邪,那麼原本被傷害的寒邪已經消失。
《經》曰:藏於精者,春不病溫。原由陰精不足,而致病熱、病溫。今既病而陰精愈消愈竭,此時雖寒邪消散,奈真陰正氣受傷,更熱更損,莫可發生,以制陽光,故久熱不已耳,豈寒邪既出表入里而為熱,復能變寒,由里出表再傳而為二候、三候乎,此必無之理也。若能以外邪為始病之因,以陰陽本氣自病,為繼病之實,善為調之適之,則何有久病不解之候也。
如始終以寒邪為實跡,傳變為定期,反復攻逐,是猶縛妻子以為賊,指路人以為父,何其冤哉!抑皆未究致熱之所由來,而不達經,所謂「陽強不能密,陰氣乃絕,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」之至理也。
白話文:
《經》書上說:「精氣藏於體內的人,春天不會得溫病。」
這是因為陰精不足,導致體內出現熱症、溫病。
現在已經生病了,陰精卻越來越虛弱,即使寒邪消散,但真陰正氣已經受損,反而更加炎熱,損傷更加嚴重。
此時體內的陽氣無法被陰氣制約,所以久熱不退。
難道是寒邪先從表面進入體內,變成熱症,然後又變回寒邪,從體內出來,再傳染成二候、三候的病症嗎?
這是不可能的。
如果能夠理解外邪是疾病的初始原因,而陰陽本氣才是疾病的根本,善於調節和治療,那麼就不會出現久病不愈的情況了。
如果一直把寒邪當成真正的病因,把傳變當成固定的時間週期,反覆攻擊驅逐,這就好像把妻子當成賊,把路人當成父親一樣,實在是冤枉啊!
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致熱的原因,沒有理解經書中所說的「陽氣過盛,無法收斂,陰氣就會耗竭,陰平陽秘,精神才能安康」的至理。
況天人一理,相生所以相繼相剋,所以相成,故天之火,深藏於水土之中,凡井水氣蒸,上中溫暖,則地表清肅,猶人之丹田,元陽封固,則火不浮游於上,中宮脾元充足,則火不散越於表。蓋火之藏納,不外乎水土之中,故發熱者,即我身內之火,因正氣虛而不能按納,邪乘虛而激出之,乃陰陽本氣反常之變,實非外來之火也。
凡遇客邪一退,脾元虛者,調中以斂陽;陰中水虛者,補水以配火;陰中火虛者,補火以藏源,則故物仍歸病斯愈矣。如不知此,竟以火為外邪,重汗以亡其陽,陽無歸源之力矣;重下以耗其陰,陰無配陽之能矣;復加寒涼峻削,脾元益傷,肌表之浮陽,何能斂納,將此身內必妄之火驅滅。必欲其盡,將此有限之精神磨滅,必欲其完,以有形之猛劑,攻無跡之陰陽。
白話文:
天地人三者本為一體,相互生剋相成。人體的火氣,深藏於水土之中,就如同井水蒸汽向上溫暖,地表卻清爽肅穆一樣。人體的丹田,元陽封固,火氣就不會浮游於表面;脾元充足,火氣就不會散越於外。所以,人體發熱,其實是自身內在火氣,因為正氣虛弱而無法收納,邪氣趁虛而入,導致陰陽失衡,並非外來的火氣。
遇到外邪退去時,脾元虛弱的人,需要調和中焦以收敛陽氣;陰中水氣虛弱的人,需要補益水氣以配合火氣;陰中火氣虛弱的人,需要補益火氣以藏納元氣。這樣才能恢復正常,疾病自然痊癒。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,反而把火氣當成外邪,大量出汗以消耗陽氣,陽氣就會失去收納的能量;大量服用瀉藥以損耗陰氣,陰氣就會失去配合陽氣的能力;更甚者,服用寒涼峻烈的藥物,進一步損傷脾元,使表面的浮陽無法收納,反而會把體內原本就失衡的火氣驅散殆盡。想要完全消滅火氣,就會耗盡有限的精神;想要強行恢復健康,就會用有形的猛藥去攻打無形的陰陽,反而會更加糟糕。
況火者,生身之始,而精氣神,亦因之以生者也。試思人與物不熱,則無氣矣。故氣生於火,而火為氣之祖也。人但惡火之為熱而清之,獨不思火去而氣亦絕矣。雖欲不死,其可得乎!此(張)心痛時表,幸慈壽者進思之,務求要領,毋事支離,必詳虛實,勿拘故套。既知百病之來,莫不乘虛而入。
則以正虛為本,而外邪為標,保精氣神,以治客病則客病退,而正氣無傷。若傷精氣神,以治客病,則病不退,而正氣徒耗,捨本從末,適足以傷生矣。惟初病正氣尚旺,客病牢固者,急為驅逐,勿致蔓延,若一概瞻顧因循,猶似閉門留寇,豈其治乎?
白話文:
火是生命之源,精氣神也因火而生。想想看,人事物不熱就沒有氣了,所以氣源於火,火是氣的根本。有些人只覺得火會讓人發熱而想把它清除,卻沒想過火消失,氣也會隨之消散。想要長生不老,怎麼可能呢?這段話是張某治療心痛時寫下的心得,希望有緣讀到的人能用心思考,務必抓住要領,不要枝枝節節,要仔細辨別虛實,不要拘泥於舊套路。要知道,百病的產生都是趁虛而入,所以要以補益正氣為根本,外邪為表徵,保護精氣神,用來治療外來的疾病。這樣就能趕走外邪,又不傷正氣。如果傷了精氣神來治療外邪,疾病就不會退去,反而徒耗正氣,捨本逐末,只會傷害生命。不過,初期疾病時正氣還旺盛,外邪也比較堅固,要趕緊驅除,不要讓它蔓延。如果一味瞻前顧後猶豫不決,就像關門留寇一樣,怎麼能治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