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4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4)
1. 辨傷寒感寒中寒外感內傷
傷寒、感寒、中寒、及外感內傷,虛實迥別,治法懸絕,書未洞悉其詳,後學何從辨別,誤投誤殺,臭可底止。蓋傷寒者,冬月受寒,即病之名也。夫冬時殺厲之寒過甚,偶失調護,得以犯之,但陽氣閉藏斂納,中氣不甚空虛,外邪何能重人?所以,身發壯熱,由表入里,次第傳經。
善治之者,散其外邪,調其營衛,而病自己,豈其必俟傳足六經,以竟其局耶!感寒者,外寒雖甚輕,然當時令陽氣升浮在表,且我正氣甚虛,足以感之,身或微熱,或不熱,六脈無力,神氣困倦,當溫以調之,而病自愈也,至於中尋者,由人中氣元陽虧極,又遇強暴之寒邪,直中於中,手足厥冷,息微體倦,六脈沉細語言無力,身不發熱,即微熱而口不滿,此時不急峻用溫補以保之,則幾希之元陽失散,殘滅乃易易耳。書云:宜急溫之,遲則不救。
故朮附、參附、理中、四逆,皆為此等設也。至於外感內傷,尤須剖明脈訣,以左關人迎脈大為外感。然外感之中,尤有內傷之辨,外感惡寒,雖近烈火不除;內傷惡寒,得就溫暖即解。外感鼻氣不利;內傷口不知味。外感邪氣有餘,故發言壯厲;內傷元氣不足,故出言懶怯。
外感頭痛,常痛不休;內傷頭痛,時作時止。外感手背熱;內傷手心熱。脈訣以右關氣口脈大為內傷,此謂內傷飲食,有餘症也,宜消之。至於書論治法,云外感少內傷多,只須溫補不可發散,此言元氣內傷,非飲食之謂也。證屬天淵,治者從何作主,故宜分飲食傷為有餘,勞倦傷為不足,此即《內經》飲食勞倦,損傷脾胃之義。
然內傷勞倦,中氣即虛,外感虛人,略緩時日,未有表病而不累及里者,未有受病而不傷人正氣者。初病當分內外,久則統致一虛,故諸病身發壯熱者、脈洪數有力者、掀衣氣粗者、語言不倦者、發渴喜冷者,皆為有餘。若不發熱及微熱者,脈沉細弦緩無力者,裡衣密處者,語言無力者,微渴喜熱者,及不渴者,皆為不足。有餘為陽症客病,不足為陰症主病耳。
白話文:
[辨識傷寒、感寒、中寒和外感內傷]
傷寒、感寒、中寒以及外感內傷,這些病症在虛實上有所不同,治療方式也相去甚遠。若書籍未能詳細闡述,後世學習者難以分辨,錯誤的治療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。傷寒,是在冬天受到寒冷侵襲而立即發病的情況。冬天的嚴寒若過度,稍有不慎便會受寒,然而,身體的陽氣在冬季會收縮、儲存,如果體內的中氣並非極度虛弱,外來的邪氣很難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。因此,患者會出現高燒,病狀從表皮進入體內,逐步影響各個經絡。
擅長治療的人,會將外來的邪氣驅散,調節營養和防禦機能,讓疾病自然痊癒,何必等到疾病傳遍全身六經才開始治療呢?感寒,是雖然外界的寒冷較輕,但當時體內的陽氣上升浮在表層,而且正氣非常虛弱,足以感受這種寒冷,身體可能輕微發熱,也可能不發熱,脈搏無力,精神疲憊,應該使用溫和的方法調理,疾病就會自愈。
至於中寒,是由於人體內的中氣和元陽極度虧損,又遇到強烈的寒冷邪氣,直接侵襲到身體內部,手腳冰涼,呼吸微弱,身體疲憊,脈搏沉細,說話無力,身體不發熱,即使有輕微的發熱,口腔也沒有感覺。此時如果不立即使用溫補的方法保護,那麼僅剩的一點元陽可能會消失,導致生命的衰亡。古書提到,應當緊急使用溫補的方法,否則無法挽救生命。
因此,術附湯、參附湯、理中湯、四逆湯等藥方,都是為了這些情況而設計的。對於外感和內傷,更需要清楚地理解脈象的判斷,左關和人迎脈大代表外感。然而,在外感之中,還需辨別是否伴隨內傷。外感的惡寒,即使靠近烈火也無法消除;內傷的惡寒,一旦接近溫暖環境就能緩解。外感會使鼻子不通;內傷會使人失去味覺。外感是邪氣過剩,因此說話聲音洪亮;內傷是元氣不足,因此說話聲音低沉。
外感的頭痛,經常持續不斷;內傷的頭痛,時好時壞。外感的手背發熱;內傷的手心發熱。脈象以右關和氣口脈大表示內傷,這是因為飲食過量導致的過剩症狀,應當使用消食的方法。至於書籍中對治療方法的描述,提到外感較少而內傷較多,只需使用溫補,不能發汗,這是指元氣內傷,而非飲食問題。疾病種類繁多,治療者應如何判斷?因此,應當區分飲食傷害為過剩,勞累倦怠傷害為不足,這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飲食勞倦損傷脾胃的意義。
然而,內傷勞累倦怠,中氣馬上變得虛弱,外感對於體質虛弱的人,稍微拖延一些時間,不可能只有表面病狀而不影響到內臟,不可能受到病害而不傷害到體內的正氣。初期應當區分內傷和外傷,時間久了,所有疾病最終都導致身體虛弱。因此,所有疾病中,身體發高燒、脈搏洪大有力、掀開衣服呼吸粗重、說話不倦、口渴喜歡喝冷飲,都是過剩的症狀。如果不發燒或輕微發燒、脈搏沉細、無力、裹緊衣服、說話無力、輕微口渴喜歡熱飲,以及不口渴,都是不足的症狀。過剩屬於陽性症狀,是外來病害;不足屬於陰性症狀,是內在疾病。
2. 辨傷寒中寒假熱假脹
凡霜降以後,春分以前,天氣嚴寒,調理不謹,感中其邪,頭疼壯熱,名為傷寒。其餘二季,雖寒而不嚴,何有真傷寒之病也。然冬月嚴寒,何傷寒多而中寒者少,三季微寒,何傷寒無而中寒者偏多?蓋冬主閉藏,天之陽氣,人之陽氣,產伏於內,所以外雖嚴寒,不能直入,乃名為傷。當從表散,表罷里和,毋拘三陰傳變。
若在春夏,天之陽氣,人之陽氣,升浮在外,加之不謹,外雖微寒,可以直中陰經,乃名為中,當急溫補。即有發熱者。乃虛陽浮表也,其脈必沉細而無神,且補中氣以斂虛陽。有頭痛者,虛火胃土也,其脈必浮大而無力,宜溫下元,以藏龍火,此引火歸源之法,以治假熱之症也。
更有假脹者,凡人中氣充足,健運不息,何有脹滿之虞?若胃虛不能納食,則有虛飽之患;脾虛不能化谷,則有倒飽作脹之虞。更有下元虛極,無根脫氣,上乘胸火,蓋腎主納氣,肺主出氣,腎虛不能閉藏,則氣竟出而不納,肺雖司出,氣奔太迫,有出無歸,肺亦脹滿,是以胸膈之間,脹悶難狀,甚則攻刺衝心,大痛欲絕,此惟宜以補為消,從塞因塞用之法。心脾不足者,大補心脾,以便中氣運行則快。
若腎經虛寒者,溫補下元,使真氣封藏乃愈。此納氣藏源之法,以治假脹之症也。如不知此,一如消克順氣,益令虛氣無依,上攻喘促而死。然氣病用氣藥而不效者,緣氣之藏者,無以收也。肺主氣,腎藏氣,故古人用補腎藥加肉桂、五味子,以收濁氣下歸也。總之,表熱多,由里陽外越;上熱皆由下火上乘,雖有外邪感觸,亦不過初受發病之端。
況玩《經》云:邪之所奏,其氣必虛。可見外邪感襲,亦由虛名。至於春夏陽氣浮越,尤易正氣外泄,倘不知此,輕投寒劑,則外浮掛散之陽,何自而歸,內存幾殺之陽,復加撲滅,重則暴亡,輕則中滿。奈何近醫不識病情,凡五六月發熱,概云瘟病,傷寒,稍見紅點,即云時行、瘟疹,投以寒涼,誤人多矣。
至於口乾煩渴,喜冷浩飲,似屬實熱,然究其源,若非胃汁乾枯,即系腎水燥稿,所以引水自救也。冰水入胃,津液愈凝,寒入丹田,虛火益上,雖系龍雷,亦能焚焦草木,故畫赤眼紅,牙焦舌燥,六脈洪數,竟似有餘,投以寒涼,必致煩躁狂擾,津液燥竭而死。若能求源從治,用水中補火,熱藥涼飲之方。
二三劑後,自然假陽之症潛消,而真寒之症畢露,不知此而以寒涼誤人者更多矣,惟真傷寒實熱便秘等候者,則從寒涼利下。先標後本可也。然須辨症的確,務審可寒則寒,可下則下,必期中病,否則,殺人如劍,慎之!
白話文:
標題翻譯爲:[辨別傷寒中的假熱與假脹症狀]
內容翻譯如下:
從霜降之後至春分之前,天氣嚴寒,如果調養不慎,感受了寒邪,出現頭痛和高熱的症狀,這被稱爲傷寒。而在其他兩季,雖然也有寒意但並不嚴酷,因此不會有真正的傷寒病症。然而,爲何冬季嚴寒時,傷寒病例多而中寒(直接感受寒邪)的人卻較少,而在其他季節微寒時,傷寒沒有而中寒的人反而較多呢?這是因爲冬天的主要特徵是閉藏,天地間的陽氣都潛藏於內,所以即使外面很冷,寒邪也不能直接侵入體內,只能稱之爲傷。治療應從解表入手,表證消失後,裏證就會好轉,不要拘泥於三陰傳變的理論。
如果是在春夏季節,天地的陽氣都在上升,如果調養不當,即使外界只是輕微寒冷,也可能直接傷害到體內的陰經,這種情況被稱作中寒,應該立即進行溫補。即便出現發熱的情況,那也是虛陽浮於表面的表現,脈象會顯得沉細無力,這時應補充中氣以收斂虛陽。如果有頭痛的症狀,可能是因爲胃虛導致的虛火,脈象會顯得浮大無力,應該溫暖下元,以收藏龍火,這是將火引回源頭的方法,用於治療假熱症狀。
再來說說假脹的問題,一般來說,人體的中氣充足,消化功能正常,是不會出現脹滿的。但如果胃虛不能容納食物,就可能出現飽脹感;脾虛不能轉化穀物,就可能出現脹滿感。更嚴重的是,如果下元極度虛弱,無法固守元氣,使得元氣向上衝擊胸火。腎臟負責納氣,肺臟負責出氣,腎虛不能固守,導致氣只出不進,肺雖主管出氣,但氣流過於急迫,有出無回,肺部也會脹滿,所以胸部會感到異常的脹悶,嚴重時甚至會刺痛心臟,疼痛難忍。這種情況,應該採用補益的方式來消脹,遵循"塞因塞用"的原則。如果是心脾不足,應該大力補心脾,以促進中氣運行。如果是腎經虛寒,應該溫暖下元,使真氣得以封藏,從而治癒假脹。
如果不知道這些,一味地使用消導順氣的藥物,會讓虛弱的氣無所依附,最終導致喘促而死。然而,如果用氣藥治療氣病而不見效,原因可能是氣的根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收斂。肺主氣,腎藏氣,因此古人會在補腎的藥物中加入肉桂和五味子,以幫助濁氣向下迴歸。總的來說,表熱症狀多是由裏陽外越引起的;上熱症狀都是由下火上乘造成的,即使有外邪的侵擾,也只是初期發病的原因。
況且,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: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,可見外邪侵襲也是因爲體內有虛。尤其在春夏季節,陽氣浮越,更容易導致正氣外泄,如果不瞭解這一點,隨意使用寒涼藥物,那麼在體表浮掛的陽氣如何迴歸,體內存在的陽氣又會再次被撲滅,嚴重的會導致突然死亡,輕則會導致中滿。可惜的是,現在的醫生往往不瞭解病情,只要五六月份發熱,就一概認爲是瘟病或傷寒,一旦出現紅點,就說是時行或瘟疹,然後給予寒涼藥物,這樣誤診誤治的例子太多了。
至於口乾煩渴,喜歡大量喝冷飲,這看似是實熱,但究其根源,如果不是胃液枯竭,就是腎水乾燥,所以身體會尋求水分來自救。冰水進入胃部,津液會更加凝固,寒氣進入丹田,虛火會上升,即便是龍雷之火,也能燒焦草木,所以會出現眼睛紅赤,牙齒乾燥,舌頭乾裂,脈象洪大等現象,看起來像是陽氣過盛,但如果給予寒涼藥物,必定會導致煩躁不安,津液乾燥而死。如果能夠從根本上治療,使用水中補火,熱藥涼飲的方法,兩三劑後,假陽的症狀自然會消失,而真寒的症狀就會顯露出來,不瞭解這一點而用寒涼藥物誤治的人更多。只有在真正傷寒,實熱,便祕等症狀下,才應該使用寒涼藥物進行通便。先治標後治本是可以的,但必須準確診斷病症,確定可以使用寒涼藥物的,就使用寒涼藥物,可以下瀉的,就進行下瀉,一定要對症下藥,否則,就如同劍一樣,誤用藥材,後果不堪設想,必須謹慎對待!
3. 辨宗氣衛氣營氣
《靈樞》曰:五臟者,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:六腑者,所以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。其氣內於五臟,而外絡支節,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,其經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,陰陽相隨,內外相實,如環之無端,故《經》曰:治病之道,氣內為寶。真萬世醫旨之格言也。《靈樞》曰:審察衛氣為百病母。
蓋人身之中,惟氣而已。宗氣者,丹田先天之大氣也,猶天地之有太極也。衛氣者,建運周身之陽氣也,猶太極之動而生陽也,營氣者,根中守固之陰氣也,猶太極之靜而生陰也。天地間惟氣以為升降,而水則從氣者也,故天包水,水承地。一元之氣升降於太虛之中,水不得而與也,故潮之往來,特隨氣耳,非潮自能然也。
人身亦惟以氣為主,而血則猶水,不可以血即為營氣也,彼謂血即為營者,非經旨也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謂:營氣化血,以奉生身。則營氣始能化血焉,何以血為營耶?故氣而云宗者,無氣之宗也:氣而云衛者,圍表而捍外也:氣而云營者,守營而固中也。宗氣也,衛氣也。
營氣也,可不細辨歟。
白話文:
【辨識宗氣、衛氣、營氣】
根據《靈樞》的說法,五臟的功能在於儲藏人的精神、魂魄;六腑則是接收和消化食物的地方。這兩者的氣息進入五臟,並向外延伸到肢體關節。其中,不沿著經脈行走的浮游氣息被稱為「衛氣」,而在經脈中運行的氣息則是「營氣」。陰陽二氣相互跟隨,內外相輔相成,就像環形,沒有開始或結束,因此,《經》上說:治病的關鍵,在於調理體內的氣息。這可說是歷代醫學家遵循的至理名言。
《靈樞》又提到,要仔細觀察衛氣,因為它是許多疾病的根本。
人體的核心就是氣息。「宗氣」,就像丹田中的先天大氣,類似天地間的太極。「衛氣」,則是運行全身的陽性氣息,就像太極運動時產生的陽性力量。「營氣」,是根植於身體深處的陰性氣息,類似太極靜止時產生的陰性力量。天地間的一切活動,全憑氣息的升降,水則跟隨氣息移動,因此天涵蓋著水,水依附於地。在太空中,一元之氣上下流動,水無法參與,所以潮汐的漲落,只是隨著氣息變化,並非潮汐本身有此能力。
同樣地,人體也以氣息為主導,血液則像水一樣,不能把血液等同於營氣。有人認為血液就是營氣,這是對經典的誤解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指出:營氣可以轉化為血液,供應身體所需。所以,營氣才能生成血液,怎能將血液視為營氣呢?
因此,我們在談論「宗氣」、「衛氣」、「營氣」時,必須清楚區分。這些概念,豈能不明確分辨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