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4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一 (4)
1. 辨傷寒感寒中寒外感內傷
傷寒、感寒、中寒、及外感內傷,虛實迥別,治法懸絕,書未洞悉其詳,後學何從辨別,誤投誤殺,臭可底止。蓋傷寒者,冬月受寒,即病之名也。夫冬時殺厲之寒過甚,偶失調護,得以犯之,但陽氣閉藏斂納,中氣不甚空虛,外邪何能重人?所以,身發壯熱,由表入里,次第傳經。
善治之者,散其外邪,調其營衛,而病自己,豈其必俟傳足六經,以竟其局耶!感寒者,外寒雖甚輕,然當時令陽氣升浮在表,且我正氣甚虛,足以感之,身或微熱,或不熱,六脈無力,神氣困倦,當溫以調之,而病自愈也,至於中尋者,由人中氣元陽虧極,又遇強暴之寒邪,直中於中,手足厥冷,息微體倦,六脈沉細語言無力,身不發熱,即微熱而口不滿,此時不急峻用溫補以保之,則幾希之元陽失散,殘滅乃易易耳。書云:宜急溫之,遲則不救。
白話文:
傷寒、感寒、中寒,以及外感內傷,這些病症的虛實狀況差異很大,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。醫書中沒有詳細闡明這些病症的區別,後輩醫者如何辨別呢?如果誤用藥物,後果不堪設想。
所謂傷寒,指的是冬天受寒而引起的疾病。冬天寒氣非常厲害,如果不小心,就會受到寒氣的侵襲。但冬天陽氣閉藏於內,中氣不至於太虛弱,外邪很難侵入人體。所以,傷寒患者會發熱,由表及裡,逐漸傳入經脈。
善於治療的人,會散除外邪,調節營衛,讓病症自行消退。為什麼要等到病症傳遍六經,才去治療呢?
感寒,指的是雖然外寒不重,但當時令陽氣升浮於表,而人體正氣虛弱,足以受寒氣侵襲。這種情況下,患者可能會輕微發熱,或者不發熱,脈象虛弱,精神倦怠,需要溫補來調理,就能自愈。
中寒,指的是由於人體中氣元陽虧虛,又遇到強烈的寒邪,直接侵入體內,導致手腳冰冷,呼吸微弱,身體疲倦,脈象沉細,說話無力,沒有發熱,即使微熱也口乾舌燥。如果不及時用溫補之法來保住元陽,元陽就會散失殆盡,生命危在旦夕。醫書說:「應該趕快用溫補之法,遲了就無濟於事。」
故朮附、參附、理中、四逆,皆為此等設也。至於外感內傷,尤須剖明脈訣,以左關人迎脈大為外感。然外感之中,尤有內傷之辨,外感惡寒,雖近烈火不除;內傷惡寒,得就溫暖即解。外感鼻氣不利;內傷口不知味。外感邪氣有餘,故發言壯厲;內傷元氣不足,故出言懶怯。
外感頭痛,常痛不休;內傷頭痛,時作時止。外感手背熱;內傷手心熱。脈訣以右關氣口脈大為內傷,此謂內傷飲食,有餘症也,宜消之。至於書論治法,云外感少內傷多,只須溫補不可發散,此言元氣內傷,非飲食之謂也。證屬天淵,治者從何作主,故宜分飲食傷為有餘,勞倦傷為不足,此即《內經》飲食勞倦,損傷脾胃之義。
白話文:
所以朮附、參附、理中、四逆,都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設的方劑。至於外感和內傷,更要仔細辨別脈象,以左關、人迎脈大為外感。不過外感之中,也要區分是否有內傷。外感惡寒,即使靠近烈火也無法去除;內傷惡寒,只要靠近溫暖的地方就能緩解。外感鼻塞不通;內傷則口不知味。外感邪氣過盛,所以說話聲音洪亮有力;內傷元氣不足,所以說話聲音低微無力。
外感頭痛,常常疼痛不止;內傷頭痛,則時而發作,時而停止。外感手背發熱;內傷手心發熱。脈象以右關、氣口脈大為內傷,這表示內傷是飲食過度導致的,需要消減積食。至於書中論述的治法,說外感少內傷多,只要溫補,不能發散,這指的是元氣內傷,而不是飲食過度。病症猶如天淵之別,治療者如何拿捏主次,所以應該區分為飲食過度造成的內傷,屬於有餘,勞倦過度造成的內傷,屬於不足,這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飲食勞倦,損傷脾胃的道理。
然內傷勞倦,中氣即虛,外感虛人,略緩時日,未有表病而不累及里者,未有受病而不傷人正氣者。初病當分內外,久則統致一虛,故諸病身發壯熱者、脈洪數有力者、掀衣氣粗者、語言不倦者、發渴喜冷者,皆為有餘。若不發熱及微熱者,脈沉細弦緩無力者,裡衣密處者,語言無力者,微渴喜熱者,及不渴者,皆為不足。有餘為陽症客病,不足為陰症主病耳。
白話文:
然而內傷勞累,導致中氣虛弱。外感虛弱之人,稍加延誤,就容易由表證發展到里證,沒有外感疾病不影響內在正氣的。初次生病時,應該區分內外,時間久了就會都歸結到虛弱這一方面。所以,各種疾病出現發熱、脈象洪數有力、掀開衣服氣喘、說話不停、口渴喜涼的,都是屬於有餘症狀。
如果沒有發熱或者只有微熱、脈象沉細弦緩無力、裹緊衣服怕冷、說話無力、稍微口渴喜歡喝熱水,以及沒有口渴的,都是屬於不足症狀。有餘症狀是陽證,屬於外來的疾病,不足症狀是陰證,屬於內在的疾病。
2. 辨傷寒中寒假熱假脹
凡霜降以後,春分以前,天氣嚴寒,調理不謹,感中其邪,頭疼壯熱,名為傷寒。其餘二季,雖寒而不嚴,何有真傷寒之病也。然冬月嚴寒,何傷寒多而中寒者少,三季微寒,何傷寒無而中寒者偏多?蓋冬主閉藏,天之陽氣,人之陽氣,產伏於內,所以外雖嚴寒,不能直入,乃名為傷。當從表散,表罷里和,毋拘三陰傳變。
若在春夏,天之陽氣,人之陽氣,升浮在外,加之不謹,外雖微寒,可以直中陰經,乃名為中,當急溫補。即有發熱者。乃虛陽浮表也,其脈必沉細而無神,且補中氣以斂虛陽。有頭痛者,虛火胃土也,其脈必浮大而無力,宜溫下元,以藏龍火,此引火歸源之法,以治假熱之症也。
白話文:
霜降過後到春分之前,天氣非常寒冷,如果保養不當,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襲,導致頭疼發燒,這叫做傷寒。其他兩個季節雖然也有寒冷,但寒氣不至於那麼強烈,所以很少出現真正的傷寒。但為什麼冬季寒氣最重的時候,傷寒多而中寒少?而其他三個季節寒氣較輕的時候,卻是中寒多而傷寒少呢?這是因為冬季主閉藏,天地間的陽氣和人體的陽氣都潛藏在內,所以即使外邊寒氣很重,也難以直接侵入體內,這叫做傷。治療方法應該從解表散寒入手,表邪退去之後再調理內臟,不必拘泥於三陰傳變的理論。
如果是在春夏季節,天地間的陽氣和人體的陽氣都上升浮於表面,再加上保養不周,即使外邊寒氣不重,也可能直接侵入陰經,這叫做中。治療方法應該趕快溫補,即使出現發熱,也是虛陽浮於表面的表現,脈象必然沉細無神,需要補中氣以收斂虛陽。如果頭痛,則是虛火上炎,脈象必然浮大無力,應該溫補下元,以收斂虛火,這就是引火歸源的方法,用來治療假熱的症狀。
更有假脹者,凡人中氣充足,健運不息,何有脹滿之虞?若胃虛不能納食,則有虛飽之患;脾虛不能化谷,則有倒飽作脹之虞。更有下元虛極,無根脫氣,上乘胸火,蓋腎主納氣,肺主出氣,腎虛不能閉藏,則氣竟出而不納,肺雖司出,氣奔太迫,有出無歸,肺亦脹滿,是以胸膈之間,脹悶難狀,甚則攻刺衝心,大痛欲絕,此惟宜以補為消,從塞因塞用之法。心脾不足者,大補心脾,以便中氣運行則快。
若腎經虛寒者,溫補下元,使真氣封藏乃愈。此納氣藏源之法,以治假脹之症也。如不知此,一如消克順氣,益令虛氣無依,上攻喘促而死。然氣病用氣藥而不效者,緣氣之藏者,無以收也。肺主氣,腎藏氣,故古人用補腎藥加肉桂、五味子,以收濁氣下歸也。總之,表熱多,由里陽外越;上熱皆由下火上乘,雖有外邪感觸,亦不過初受發病之端。
白話文:
有些人雖然有脹滿的感覺,但其實是虛脹,並不是真的氣機不通。身體健康的人,中氣充盈,運作正常,根本不會有脹滿的毛病。如果胃虛弱,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就會有虛飽的感覺;脾虛弱,無法消化食物,就會有吃飽後脹滿難消的症狀。還有一些人下元虛弱,沒有根基,氣虛上浮,導致胸部有火氣,這是因為腎臟負責納氣,肺臟負責出氣,腎虛無法閉藏氣機,所以氣體不斷往外流而不進,肺臟雖然負責出氣,但氣體上衝太急,有出無歸,也導致肺部脹滿。因此胸膈之間會感到脹悶難受,嚴重的話甚至會刺痛胸口,痛得快要昏厥過去。這種情況只能用補氣的方法來消脹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如果心脾虛弱,就應該大補心脾,讓中氣運行順暢。
如果腎經虛寒,就需要溫補下元,讓真氣封藏才能痊癒。這就是納氣藏源的方法,用來治療虛脹的症狀。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,只用消散和順氣的方法,反而會讓虛氣無依無靠,上攻導致喘促而死。氣病要用氣藥,但如果效果不佳,是因為氣體沒有地方可以收納。肺主氣,腎藏氣,所以古人用補腎藥再加上肉桂、五味子,讓濁氣向下歸位。總而言之,表熱多半是因為里陽外越;上熱都是因為下火上乘,即使有外邪入侵,也只是剛開始發病的誘因而已。
況玩《經》云:邪之所奏,其氣必虛。可見外邪感襲,亦由虛名。至於春夏陽氣浮越,尤易正氣外泄,倘不知此,輕投寒劑,則外浮掛散之陽,何自而歸,內存幾殺之陽,復加撲滅,重則暴亡,輕則中滿。奈何近醫不識病情,凡五六月發熱,概云瘟病,傷寒,稍見紅點,即云時行、瘟疹,投以寒涼,誤人多矣。
至於口乾煩渴,喜冷浩飲,似屬實熱,然究其源,若非胃汁乾枯,即系腎水燥稿,所以引水自救也。冰水入胃,津液愈凝,寒入丹田,虛火益上,雖系龍雷,亦能焚焦草木,故畫赤眼紅,牙焦舌燥,六脈洪數,竟似有餘,投以寒涼,必致煩躁狂擾,津液燥竭而死。若能求源從治,用水中補火,熱藥涼飲之方。
白話文:
古人說,外邪入侵,必定是人體正氣虛弱。春夏陽氣上升,更容易導致正氣外泄,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就輕易使用寒涼藥物,那麼原本就浮散在外的陽氣就無法回歸,體內本來就虛弱的陽氣更會被撲滅,嚴重的話會直接死亡,輕則會出現腹部脹滿。然而,現代醫生不了解病情,只要是五六月發熱,就一概說是瘟病、傷寒,稍微看到紅點,就說是時行、瘟疹,一味使用寒涼藥物,誤診的人太多了。
至於口乾舌燥、喜歡喝冷水,看似是實熱,但實際上可能是胃液枯竭,或是腎水不足,所以才會大量喝水。冰冷的水進入胃,反而會讓津液凝固,寒氣進入丹田,虛火更加旺盛,就像龍雷一樣,會把草木燒焦。因此,就會出現眼睛紅腫、牙齒疼痛、舌頭乾燥、脈搏洪數,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陽氣充足,但其實是虛火上炎。如果繼續使用寒涼藥物,就會導致煩躁不安、津液枯竭而死。只有找到病根,對症下藥,用溫水補火,熱藥涼飲的方法才能治癒。
二三劑後,自然假陽之症潛消,而真寒之症畢露,不知此而以寒涼誤人者更多矣,惟真傷寒實熱便秘等候者,則從寒涼利下。先標後本可也。然須辨症的確,務審可寒則寒,可下則下,必期中病,否則,殺人如劍,慎之!
白話文:
幾劑藥之後,虛假的發熱症狀自然會消失,而真正的寒症就會完全顯露出來。不明白這一點而使用寒涼藥物誤治的情況很多。只有真正是因為感受寒邪、實熱內結導致便祕等情況時,才應該使用寒涼藥物來通便。這種情況下可以先治標再治本。但是必須要準確地辨別症狀,一定要在確定適合用寒涼藥物時才用寒藥,適合通便時才用通便藥,一定要確實對症下藥,否則就如同拿劍殺人一樣危險,務必要謹慎!
3. 辨宗氣衛氣營氣
《靈樞》曰:五臟者,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:六腑者,所以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。其氣內於五臟,而外絡支節,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,其經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,陰陽相隨,內外相實,如環之無端,故《經》曰:治病之道,氣內為寶。真萬世醫旨之格言也。《靈樞》曰:審察衛氣為百病母。
蓋人身之中,惟氣而已。宗氣者,丹田先天之大氣也,猶天地之有太極也。衛氣者,建運周身之陽氣也,猶太極之動而生陽也,營氣者,根中守固之陰氣也,猶太極之靜而生陰也。天地間惟氣以為升降,而水則從氣者也,故天包水,水承地。一元之氣升降於太虛之中,水不得而與也,故潮之往來,特隨氣耳,非潮自能然也。
白話文:
《靈樞》記載:五臟是儲藏精神、魂魄的地方,六腑則負責接收水谷,消化吸收並運送物質。五臟的氣息會向外運行,滋養四肢百骸,其中不循經絡的氣息稱為衛氣,循經絡運行的氣息稱為營氣。陰陽相互依存,內外互相充實,就像環圈無始無終,因此《經》書中說:「治病之道,氣內為寶。」這句話是醫學界的至理名言。《靈樞》也說:「仔細觀察衛氣,它是百病之源。」
人體內最重要的就是氣。宗氣是來自丹田的先天大氣,就如同天地中的太極一樣。衛氣是維持全身陽氣運行的氣,如同太極運轉產生陽氣。營氣是根基中堅守的陰氣,如同太極靜止產生陰氣。天地間依靠氣息升降運行,水則依附氣息而動,所以天包覆水,水承載地。元氣在虛空中升降運行,水無法與之相比,因此潮汐往來,只不過是隨著氣息變化而動,並非潮汐本身有能力自行運行。
人身亦惟以氣為主,而血則猶水,不可以血即為營氣也,彼謂血即為營者,非經旨也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謂:營氣化血,以奉生身。則營氣始能化血焉,何以血為營耶?故氣而云宗者,無氣之宗也:氣而云衛者,圍表而捍外也:氣而云營者,守營而固中也。宗氣也,衛氣也。
營氣也,可不細辨歟。
白話文:
人體以氣為主,血液就如同水一樣,不能直接將血液等同於營氣。有些人認為血液就是營氣,這不是經書的意思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說:「營氣化血,以奉生身。」也就是說,營氣才能化為血液,怎麼能反過來說血液就是營氣呢?所以,說氣為宗,是因為氣是根本;說氣為衛,是因為氣圍護身體抵禦外邪;說氣為營,是因為氣守住內部滋養身體。宗氣、衛氣、營氣,都需要仔細分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