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九(收靨門) (1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九(收靨門) (1)

1. 收靨諸論

痘出八九日來,已結乾紅痂疕。如或少生不順,至此方作膿窠。既至行漿飽滿,還須次第收成。若遇身發重熱,停漿不易結痂,此為陽亢陰虛,引以清涼收斂。漿足氣促,恐因痰擁而然,忽爾發驚,乃或小便秘結。再見氣虛而塌陷,倒靨而黑焦,一則溫補可與,一遇攻發可活。

若夫泄瀉安寧,是已大虛少毒。肺寒則下利膿黏,臟毒必然便血。挫喉聲啞,漿行飽滿亦無妨;塌癢咬牙,便實聲清猶可治。靨來痂硬,變症終無,疕脫如麩,須愁餘毒蒸發。若致太過,潰爛難行,收拾身熱。若見燎漿可畏,空遺痘殼不成痂,只為漿清熱重,腹脹喘呼而塌靨,皆因毒入內攻。

白話文:

痘疹長出八九天,已經結痂變紅,像痂一樣。如果長得不順利,到這個時候就會化膿。膿液充盈,還要慢慢地收斂癒合。如果遇到發燒,膿液停滯不易結痂,這是陽氣亢盛陰虛不足,要用清涼收斂的方法治療。膿液充足氣喘,可能是痰液阻塞導致,突然驚恐,也可能是小便不通暢。如果再看到氣虛而痘疹凹陷,痘痕發黑焦枯,一方面可以溫補,另一方面也要疏通痘疹,讓它發出來。

如果出現腹瀉,身體已經非常虛弱,毒性減少。肺部寒涼就會導致膿液粘稠,內臟有毒就會出現便血。喉嚨嘶啞,膿液充足也無妨;痘痕發癢咬牙,便祕聲音清亮也還可以治療。痘痕出現,痂殼堅硬,變症終究不會出現,痂脫落像麩皮一樣,要擔心餘毒蒸發。如果過於嚴重,潰爛難以癒合,要控制發燒。如果出現膿液過多,只剩下痘殼不結痂,這是因為膿液清稀,熱毒重,肚子脹滿喘氣,痘痕凹陷,都是因為毒素進入體內攻擊所致。

出來不貫黃漿,痂疕猶如血赤。若曾解毒於先,此症斷之極美。至有口唇腫硬,是因胃氣敗絕。若逢目睛涕白,總為肝熱倍常。喘急發於瀉後,乃以氣虛而斷,便泄繼以渴煩,豈為實熱而然。泄瀉而煩渴不止,理必可以升提。好飲而發渴愈甚,勢必難以援救。氣虛寒戰,痘瘡無恙即溫經,漿足難收,便實熱蒸須解利。

進清涼以助結痂,叱補益而防過適。故痂落之餘,漸進情涼,毒已去盡,宜疏補益,是以升麻和解,進於未點之初。解毒諸方,用於將靨之際。

夫痘成痂疕,雖云生意已成其八九,然餘毒變遷,猶未得為結痂而可喜,眼合腹脹,猶蹈危機,虛浮不退,尚惟凶咎。痂或成而反致失聲,前疕恐為黑靨,腫未消而眼已先開,眼開疑是內攻,陽氣極而狂叫喘呼。腸兮傷而悽悽不寧。風冷入胃,則利下膿黏;熱滲膀胱,則小便尿血。

白話文:

痘瘡發疹初期,若沒有膿液流出,瘡痂呈現血紅色,如果之前已經解毒,病情就能很快痊癒。如果嘴唇腫脹硬硬的,表示胃氣衰竭。如果眼白分泌白色分泌物,說明肝火旺盛。出疹後喘不過氣,是因為氣虛。如果拉肚子之後口渴煩躁,就不是實熱造成的。拉肚子口渴不止,可以用升提之法。如果一直想喝水,口渴越來越嚴重,就很難救治了。如果氣虛發冷,痘瘡沒有問題,就應該溫經,如果膿液很多難以吸收,說明有實熱需要解利。

應該用清涼藥物幫助結痂,但要防止過度補益。痂皮脱落後,要慢慢吃清涼的食物,毒素已經清除,應該慢慢補益。因此用升麻來和解,在出疹之前服用。解毒藥方,應該在痘疹快要消退時服用。

痘瘡形成痂皮,雖然已經好了八九成,但餘毒變化不定,還沒有完全結痂,不能高興得太早。眼睛閉合,腹部脹痛,仍然有危險。虛弱无力,仍然需要警惕。痂皮形成後反而失聲,之前的痘疹可能會變成黑斑。腫脹沒有消退,眼睛卻先睜開,說明內毒攻心。陽氣極盛,狂叫喘息,腸道受傷,心裡不安。風寒入侵胃部,會拉肚子,排出粘稠的膿液。熱毒侵入膀胱,會小便帶血。

熱毒逗遛不化,結痂而壯熱憎寒,經絡各遺餘毒,日晡而往來潮熱。發在午前為實症,煩渴腮紅。申過方作是陰虛,便溏減食。撮唇弄舌,心經熱甚何疑。扶肚䖤胸,肺胃毒沖有準;身熱燎人便秘,須防暴急驚風。悠悠潮熱便溏,久變慢脾風候驗。喪明於眼合羞明,辨口疳於唇焦齦黑。

實熱下注大腸,必有秘結之禍;虛寒客留臟內,乃成泄瀉之疴。喘渴須分虛實,驗症切勿差訛,欲分痂落之餘,再審瘢痕之色。桃紅光澤,榮衛俱安,黑紫乾焦,尚留風熱。粉白為氣血之虛,周過也應深逝,走馬狀牙疳之烈,月亦見長驅,遍體赤斑,乃是失於解利,渾身青紫,恐為風寒所吹,餘毒未消,不特為疽為癤。見風太早,尤防復發瘡痍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代文字翻譯:

熱毒逗遛不化,結痂而壯熱憎寒,經絡各遺餘毒,日晡而往來潮熱。

熱毒停留在體內不消散,形成痂皮,伴隨着發熱怕冷,各條經絡中殘留着毒素,下午時分出現反覆發熱。

發在午前為實症,煩渴腮紅。申過方作是陰虛,便溏減食。

早上出現發熱屬於實證,病人感到口渴、臉頰泛紅。下午才發熱則屬陰虛,大便稀溏、食慾減退。

撮唇弄舌,心經熱甚何疑。扶肚䖤胸,肺胃毒沖有準。

嘴唇乾燥、舌頭煩躁,這表示心經熱盛,不容置疑。用手按壓肚子、胸部,感到疼痛,則說明肺胃有毒素侵犯。

身熱燎人便秘,須防暴急驚風。悠悠潮熱便溏,久變慢脾風候驗。

身體發熱、口渴便秘,要小心防範突然發作的驚風。長時間反覆發熱、大便稀溏,久而久之會發展成脾胃虛寒。

喪明於眼合羞明,辨口疳於唇焦齦黑。

眼睛失明、畏光,這是眼睛的病症。嘴唇乾燥、牙齦發黑,則說明是口疳。

實熱下注大腸,必有秘結之禍;虛寒客留臟內,乃成泄瀉之疴。

熱邪向下侵犯大腸,必然導致便秘。虛寒之氣停留在臟腑內,則會引起腹瀉。

喘渴須分虛實,驗症切勿差訛,欲分痂落之餘,再審瘢痕之色。

呼吸困難、口渴,要區分虛實證,診斷時不可弄錯。想要區分痂皮脫落後的狀況,還需要仔細觀察疤痕的顏色。

桃紅光澤,榮衛俱安,黑紫乾焦,尚留風熱。粉白為氣血之虛,周過也應深逝,走馬狀牙疳之烈,月亦見長驅,遍體赤斑,乃是失於解利,渾身青紫,恐為風寒所吹,餘毒未消,不特為疽為癤。見風太早,尤防復發瘡痍。

疤痕呈桃紅色、有光澤,說明人體正氣充足。疤痕呈黑色、紫色、乾燥、焦枯,表示體內還有風熱之邪。疤痕呈粉白色,說明氣血虛弱。

牙齒上出現走馬牙疳,如同馬蹄形狀,病症會逐月加重。全身出現紅色斑點,可能是因為排毒不暢。全身青紫色,可能是因為寒邪入侵,體內還有毒素沒有消除,可能會形成癰疽。過早接觸風寒,容易導致舊病復發。

痘瘡成膿之後,鮮明肥澤,飽滿堅實,以手拭之,而瘡頭微焦硬者,此欲靨也,然大小前後最宜,漸次收靨,既不失於太急,又不失於太緩。其已靨者,痂殼周圓而無凹凸,及乾淨黃潤而無淫濕破濺者。此為正靨。其先天之毒,已泄於外,先天之元,仍歸於中,是否極泰來之象也。

然俗謂幾日發熱,幾日出形,幾日起發,幾日作漿,幾日收靨,此大概言之。夫痘有疏密,毒有淺深,人有虛實。如瘡疏而毒微人實而能食,自然易出易靨,即瘡稠密而毒盛,其人能食而中氣實,氣血和而無諸犯,亦可刻期依限。假如其人中氣既虛,飲食既少,內有所傷,外有所感,氣候乖變而難靨者,豈可同日語哉!

白話文:

痘瘡化膿之後,如果膿液鮮亮潤澤,痘疹飽滿堅實,用手輕輕擦拭,痘瘡頂端略微焦硬,這就是快要結痂的跡象。然而,結痂的速度要適當,既不能過於迅速,也不能過於緩慢,應該逐漸收縮結痂。

已經結痂的痘瘡,痂殼應該是圓潤光滑,沒有凹凸不平,而且乾淨黃潤,沒有過多的濕氣和膿液滲出,這就是正常的結痂。這表示先天體內的毒素已經排泄到體外,先天之元氣也已經恢復,是否可以說是大難不死,否極泰來呢?

然而,民間俗語說幾天發熱,幾天出疹,幾天起發,幾天化膿,幾天結痂,這只是概括性的說法。實際上,痘瘡的疏密程度不同,毒性的深淺不一,人的體質也各有虛實。比如,痘瘡稀疏,毒性較輕,體質強壯,食慾良好的人,自然容易出疹、容易結痂。即使痘瘡密集,毒性嚴重,但如果患者體質健壯,食慾良好,中氣充足,氣血調和,沒有其他疾病,也可以按時結痂。

但是,如果患者體質虛弱,食慾不佳,內有疾病,外受風寒,氣候變化無常,難以結痂,就不能用相同標準來衡量了。

痘瘡收靨之時,毒邪已解,然要先後有次,疾徐得中。如收太急者,只恐漿微血少,梟毒未盡,煎熬津液,以致速枯,輕為餘毒,甚至夭枉,宜微利之,以徹其毒。如收太遲者,是中氣已虛,脾胃已弱,不能收滲淫濕耳,宜內用參芩補脾,投敗草散以視之。

夫膿後結痂,理之常也。有痘瘡過期不收,遍身潰爛者,此與斑爛不同,其因有六,有大便秘結,內外熱極,表裡俱實,熱氣蒸郁,毒氣散漫而陽氣大盛,無陰氣以斂之不收者,治宜清涼,或下之。有因泄瀉裡虛,脾胃虧弱,津液損少,肌肉分虛而元氣外散,表裡不固,是以陰氣太盛,無陽氣以斂之不收者,宜用溫補。有因渴飲冷水過多,以致水潰於脾,濕淫肌肉而不收者,治宜滲濕。

白話文:

痘痘消退時,毒素已經解除了,但要慢慢恢復,不能急於求成。如果消退得太快,可能漿液不足、毒素未盡,導致身體快速消耗,輕則留下餘毒,嚴重甚至夭折,因此應該稍微延緩消退,讓毒素完全排出。如果消退得太慢,可能是中氣虛弱,脾胃功能衰退,無法收斂濕氣,應服用人參、黃芩補脾,並使用敗草散治療。

痘痘消退後結痂是正常現象。如果痘痘過了期限還沒有消退,反而全身潰爛,這與斑爛不同,原因有六:一是便秘、內外熱盛、表裡實證,熱氣鬱結,毒氣散漫,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以收斂,應清涼治療,必要時瀉下。二是因腹瀉導致體虛、脾胃虧損、津液損失、肌肉虛弱、元氣外散,表裡不固,陰氣過盛,陽氣不足以收斂,應溫補治療。三是因過度飲用冷水,導致脾虛濕盛,濕氣侵蝕肌肉,無法收斂,應滲濕治療。

有因天寒,失於蓋覆,瘡受凍冷而血凝毒滯不收者,治宜溫和。有因天熱過求溫暖,使瘡被熱蒸而不收者,治宜清涼。有因食少氣虛而不收者,宜用補脾。如是以治未潰者,即成痂疕,已潰者,亦漸成痂,方為佳兆。若痂皮俱不結者,則成倒靨而危矣。然大抵痘之成就,猶谷之秋成,蓋五穀得陽氣以成熟,非涼風至,則不能實也。

天地嚴肅之氣一加,則萬物秀而實矣。故非陽和則苗不秀,非嚴肅則秀不實。痘之膿而不焦,猶苗之秀而不實,治之者,或解以成清涼之義,或下以成肅谷之令可也。然亦有膿後,氣血虛耗,是以不靨,其症雖似實熱,此血氣虛甚之假熱也。不可與前同視,宜用十全大補湯數劑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天氣寒冷,沒有蓋好被子,導致瘡口受凍,血液凝結,毒素停滯不收,就要用溫和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因為天氣炎熱,過度追求溫暖,使瘡口被熱氣蒸熏,無法癒合,就要用清涼的方法治療。如果因為飲食不足,氣虛導致瘡口不癒合,就要用補脾的方法治療。如果這樣治療,還沒潰爛的瘡口就會形成痂皮,已經潰爛的瘡口也會逐漸結痂,這是好兆頭。如果痂皮完全不結,就會形成凹陷的疤痕,非常危險。

總之,痘疹的成熟就像穀物的收穫,五穀需要陽氣才能成熟,沒有涼風的到來,就無法充實飽滿。天地嚴肅的氣息一到,萬物就會茂盛而充實。所以,沒有陽和,苗木就不會茂盛,沒有嚴肅的氣息,茂盛的苗木就不會充實。痘疹的膿液不焦化,就像苗木茂盛但不充實,治療時,可以解毒以達到清涼的效果,也可以瀉火以達到肅清穀物的效果。但是,也有膿液消退後,氣血虛弱,導致沒有形成疤痕的情況,雖然症狀看起來像是實熱,其實是血氣虛弱導致的假熱,不能和之前的情況混為一談,應該用十全大補湯治療幾劑。

如自後而反神倦惡寒者,此邪氣退而正氣將復,故乃遂見虛象,是《經》所謂:正氣奪則虛也。仍用前藥,則自愈也。若潰爛膿汁淋漓,不可著席而黏惹疼痛者,宜敗草散,席立襯臥,更以絹袋盛於身上撲之。若面上欲成瘢痕者,宜減瘢散,和百花膏敷之。

夫人中為任督交會之衢,督乃陽脈,自人中而上。任乃陰脈,自人中而下。故有以泰卦象之,人中而上,分為三部,人中以下,亦為三部,髮際之上,陽之上也。兩眉之間,陽之中也。山根以下,陽之下也。自口至兩乳間,陰之上也。自心蔽骨至陰際,陰之中也。自陰而下,陰之下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病後出現精神疲倦、畏寒的症狀,這是因為邪氣退去,正氣將要恢復,所以才會出現虛弱的現象,這就如同《經》書中所說:「正氣被奪就會虛弱。」仍然服用之前的藥物,就能自然痊癒。如果出現潰爛、膿汁流出,黏在床蓆上,導致疼痛難忍,應該使用敗草散,用蓆子墊著坐立,並用絹袋盛著敗草散,放在身上撲撒。如果臉上快要形成疤痕,應該使用減瘢散,混合百花膏塗抹。

人中是任脈和督脈交匯的地方,督脈是陽脈,從人中向上延伸。任脈是陰脈,從人中向下延伸。因此可以用泰卦來比喻,人中以上分成三部分,人中以下也分成三部分。髮際之上是陽氣最盛的地方。兩眉之間是陽氣中和的地方。山根以下是陽氣最弱的地方。從口到兩乳之間是陰氣最盛的地方。從心蔽骨到陰部是陰氣中和的地方。從陰部向下是陰氣最弱的地方。

凡自準頭至印堂,與頦至鳩尾相應,印堂至髮際,與鳩尾至膝相應,髮際以上,與則膝以下相應,故觀靨痂但視面上收到之處,則知身上收到之處,否此者,不合格也。故最宜於人中上下,左右口唇兩傍,先出先靨者,吉。蓋以其得陰陽相濟之理也,自頭面而及手足者為順;自手足而及頭面者為逆。

額角先靨者,謂之孤陽不生,足下先靨者,謂之孤陰不長,皆凶兆也。蓋造化之理,生於陽者,則陰成之。主於陰者,則陽成之。頭自發際以上,陽氣獨盛,謂之孤陽,足自膝蓋以下,陰氣所聚,謂之寡陰。凡諸瘡皆靨之後,惟此二處難收者,乃造化自然之理,不可作倒靨論也。

白話文:

從額頭到印堂,對應下巴到尾閭;印堂到髮際,對應尾閭到膝蓋;髮際以上,對應膝蓋以下。所以觀察瘡痂,只要看臉上長在哪裡,就能知道身上哪個部位長了瘡。反之,則不準確。因此,最理想的是在人中上下、左右嘴角附近先出現瘡痂,這表示吉兆。因為這是陰陽調和的結果,從頭面到手足是順應自然;從手足到頭面則違背自然。

如果額角先出現瘡痂,叫做「孤陽不生」,代表陽氣不足,容易出現健康問題。如果腳底先出現瘡痂,叫做「孤陰不長」,代表陰氣不足,同樣也不吉利。因為萬物生長都需要陰陽調和,陽氣盛的地方需要陰氣滋潤,陰氣盛的地方也需要陽氣補充。頭頂以上屬於陽氣旺盛的地方,叫做「孤陽」;腳底以下屬於陰氣聚集的地方,叫做「寡陰」。一般來說,瘡痂都會癒合,只有這兩個地方難以癒合,這是自然的規律,不能說成是倒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