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八(灌膿門) (2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八(灌膿門) (2)

1. 論脾胃

夫痘瘡已長,而膿漿欲成之時,專以脾胃為主。蓋脾胃強,則氣血充實,,自然膿漿易成,飲滿堅厚,不須服藥。若脾胃弱,則氣血衰少,不能周灌於身而使之作漿,是以虛軟輕淡,雖有微漿,亦水而已,然脾胃之強弱,則於食之多少得之,便之堅瀉驗之,食少而大便堅者,是脾胃之氣猶足也。人良少而便泄瀉者,是則脾胃之氣益虛也。

至若大便已堅秘多日而有狂躁之機者,宜用膽導之,使氣道疏通,禁衛和鬯。庶可不生他症,痘不斑粒也。

白話文:

當痘瘡已經長出,且正要形成膿漿的時候,我們應該特別注重脾胃的調理。因為脾胃功能強健,身體的氣血就會充盈,這樣痘瘡的膿漿就能夠容易形成,且質地會比較飽滿堅實,甚至不需要額外服用藥物。相反的,如果脾胃功能弱,氣血就可能不足,無法充分流佈全身以生成膿漿,所以形成的膿漿會比較稀薄,即使有膿漿產生,也像是水一樣無力。而脾胃功能的強弱,可以從食量及排便的情況來判斷,吃得少但大便仍較堅實的人,表示脾胃功能還算充足。吃很少卻有頻繁的腹瀉,這顯示脾胃功能正在變得更虛弱。

如果出現大便持續乾燥祕結多日,且伴有狂躁不安的現象,這時候應採取膽導法,以幫助通暢氣道,保持體內環境的和諧,這樣才能避免其他併發症的發生,痘瘡也能順利結痂脫落。

2. 灌膿門雜症變症

(內有未備者悉具總論痘要門參看)

白話文:

(對於內部有些尚未準備齊全的部分,全部都詳細記載在總的理論和痘疹的重要章節中,可進一步查閱參考。)

(若內容中有未詳盡說明的部分,請參閱總論及痘疹專門章節,那裡有更全面的資訊可供查詢。)

3. 嘔吐

凡痘瘡太密者,喉中亦有之。至成漿時,喉瘡早熟,肉虛皮薄,易致破損,瘡瘢新嫩,觸之即痛,痂皮黏滯,痰涎纏里,所以堵塞其間、飲食難入,勉強吞嚥,則為疼痛。是以水入則嗆,谷入則嘔也。如語言清亮者,可治。若聲啞嗄,語言不出,咽喉潰爛者,不可治矣。惟痘本輕疏,因傷令腹痛而嘔者,宜平胃散加減主之。

如因食生冷,冷傷脾胃,是以瘡變灰白而嘔者,宜異攻散加減主之。如果痘出太密,喉舌皆是,以靨時嗆水吐食,且夾雜膿血痂皮疾涎而出者,宜甘桔湯加減時時飲之。如瘡不透甚,膿不滿頂,忽而將靨之時,雖即不飲不食,常自嘔噦者,此逆痘也。即所謂木陳葉落,弦絕聲嘶,必致失聲悶亂而死。

白話文:

[關於嘔吐的問題]

凡是出疹子(如天花)過於密集的人,連喉嚨裡也會長疹子。到了疹子成熟結痂的時候,喉嚨的疹子早已成熟,因為肉質虛弱皮膚薄,很容易造成傷害,新生的疤痕柔嫩,一碰到就會痛,再加上傷口表面的痂皮黏滯,以及痰液糾纏在喉嚨裡,因此阻塞了通道,食物和水難以吞下,勉強吞嚥會感到疼痛。所以喝水會嗆到,吃東西會嘔吐。如果說話聲音清晰,表示還可以治療。但如果聲音沙啞,無法正常說話,而且咽喉潰爛的人,就無法治療了。只有原本病情輕微,因為受到傷害導致腹痛而嘔吐的情況,應該用平胃散調理。

如果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,導致脾胃受寒,造成疹子變灰白並伴隨嘔吐,應該使用異攻散來調理。如果疹子長得太密集,連喉嚨和舌頭都長滿了,到了結痂期,喝水和吃東西都會嗆到並吐出,甚至夾雜著膿血、痂皮和痰液,應該喝甘桔湯來舒緩症狀。如果疹子並未嚴重到穿透皮膚,膿包也未滿頂,但突然到了結痂期,即使不吃不喝,仍會頻繁嘔吐,這就是所謂的「逆痘」。就像樹葉枯萎落下,琴絃斷裂,聲音嘶啞,最終會失去聲音,陷入混亂,導致死亡。

4. 泄瀉

《經》曰:協熱而利者,其腸必垢;協寒而利者,其溏似鶩。寒者溫之、澀之,熱則清之、通之。此古人之治法也。至夫痘瘡養膿之時,有泄瀉者,最為大忌,蓋恐中氣虛而毒伏陷也。故專以溫補止澀之法為正,然更有一種利清水者,利膿血者,又不可與寒涼者同論而用止澀。

假如曾有大渴飲水過多,蓄聚於中,潰灌腸胃,令乃作利清水者,此名蓄水,泄水去盡則止也。更有因痘不收,以成倒靨,幸或中氣充實,毒不得留,乃大便而下膿血者為倒靨泄也。泄盡膿血,為毒出而自愈也。若不知此二端,妄投止澀,則根蒂未除。枝蔓滋長,源泉欲塞,決潰更深矣。

夫痘瘡出形起發,並不宜泄瀉者,恐裡氣虛弱,毒邪不出,反成陷伏耳。然至成漿之時,較之於前,殆有甚焉。蓋前則其病未久,脾胃尚強,猶可任之,今則病久而津液已衰,脾胃已弱。若復泄瀉,則重竭於內,而方張之毒,不能成就於外,是以或為癢塌,或為倒靨,或為寒戰咬牙,虛憊而死,治宜輕則參耆桂果,重則木香異攻。然候至灌膿,則元氣盡耗於表,中氣必虛,虛則下陷而腸鳴,失氣便溏泄瀉,所易至也。

凡用藥調理者,切宜預為謹慎也。

白話文:

【腹瀉】

古籍記載:如果腹瀉是由於體內熱氣引起,那腸胃一定有積垢;如果是由於體內寒氣引起,那排泄物會像鴨糞一樣稀軟。對於寒性腹瀉,應使用溫熱和收斂的治療方法;對於熱性腹瀉,應使用清熱和通便的治療方法。這是古人的治療原則。

然而,當出疹子後,正在形成膿包的階段,如果出現腹瀉,這是最要避免的情況,因為可能代表體內中氣虛弱,毒素潛藏。因此,應以溫補和止瀉為主要治療方式。但還有一種情況是排泄清水,或是排泄膿血,這種情況就不能用一般的寒涼止瀉方式。

例如,如果之前大量喝水,水分在體內積聚,衝擊腸胃,導致排泄清水,這被稱為蓄水。只有將體內的水分完全排出,腹瀉才能停止。另一種情況是,如果疹子無法正常發展,變成倒靨,但假如中氣充足,毒素無法殘留,就會通過大便排出膿血,這就是所謂的倒靨泄。排盡膿血,毒素也就隨之排出,病情就能自行恢復。如果不瞭解這兩種情況,隨意使用止瀉藥物,那麼根本問題就無法解決,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。

出疹子期間,最怕的就是腹瀉,因為這可能表示體內氣力虛弱,毒素無法排出,反而潛藏在體內。到了形成膿包的階段,如果出現腹瀉,比之前的階段更嚴重。因為在這個階段,疾病持續時間較長,身體的津液已經衰竭,脾胃功能已經減弱。如果再出現腹瀉,體內氣力進一步消耗,而正在發展的毒素無法在體外成熟,結果可能導致癢塌、倒靨、寒戰咬牙等症狀,甚至虛弱致死。治療上,輕微的可用人參、黃耆、肉桂等藥材,嚴重的則需使用木香異攻散。

在使用藥物調理的時候,一定要提前小心謹慎。當到達膿包形成階段,體表的元氣已經大量消耗,體內的中氣必定虛弱,虛弱就會導致腸鳴、失氣、腹瀉。這些都是很容易發生的現象。

5. 腹痛

夫痘瘡初出腹痛者,是毒在裡也。如起發不透而腹痛者,是有陷伏也。然在作膿,則毒已出,又無陷伏,而忽然腹痛,其人不大便者,是必因有燥尿也,宜通導之。若便清者,是必受冷也,宜溫澀之。若其出已盡,其發已透,其膿已成是表無邪也。兼能食,小便清,是里無邪也。

而忽腹脹作痛,煩燥喘促,痘瘡色變。如灰木之形狀者,此必由傷食而得之,宜先消之,次與之養脾焉可也。

白話文:

【腹痛】

如果在麻疹或水痘剛開始出現時伴隨腹痛,這表示病毒在體內。假如疹子長不出來且有腹痛,可能是病毒潛藏於體內。然而,當到了化膿階段,病毒已經排出,不再有潛藏的情況,但突然間腹痛,而且病人無法順利排便,這肯定是因為有乾燥的大便,應使用通便的方法解決。若排便稀軟,那肯定是因為受寒,應該用溫熱固澀的方法治療。

如果疹子已經完全長出,疹子已經長到皮膚表面,膿包也已經形成,這代表體表已經沒有異常。再加上病人的食慾正常,小便也清澈,這表示體內也沒有異常。

然而,如果突然腹部腫脹並疼痛,焦躁不安,呼吸急促,疹子顏色改變,像灰色或木頭般的外觀,這肯定是由過度飲食導致的,應先幫助消化,然後再調理脾胃,這樣才能妥善處理。

希望以上資訊對您有所幫助!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,歡迎隨時向我詢問。

6. 煩躁

夫痘瘡始終貴於安靜,然煩躁之因,始終迥別。如在初起之時者,此因熱毒在內攻擊而臟腑燔灼所致也,則痘出熱解而自己。如當起脹行漿之時,身復發熱煩躁者,此為蒸漿,必漿足痛止,熱退而後已,至於膿成之後,則毒當盡解,臟腑平和,神宇爽快,尤宜安靜矣。若忽煩躁不得眠者,宜於痘上辨之。

如膿多清淡,尚不滿足者,此毒猶在裡,未得盡出而然也,治宜托裡助膿。如膿成飽滿,適因發熱漿干而然者,併為燒瘢而欲成實,此應候也,治宜清熱滋陰。如痘子太密,是以膿成之後,心血虧損,故乃虛煩不得眠者,此陰不能斂陽也,治宜清心補血。然此證似輕而重,苟服藥而久不愈,則心脾二經,皆為熱毒所傷,故煩則必渴,渴則必瀉,瀉則必咬牙寒戰,而癢塌內攻之患立至矣。

白話文:

關於痘痘瘡從開始到結束,最重視的是保持安靜的狀態,然而煩躁的原因,在不同的階段會有顯著的不同。如果在初期出現煩躁,這是因爲體內的熱毒正在衝擊,導致臟腑如同被火燒一般,但通常痘痘長出來後,熱毒就會自行消解。

在痘痘開始膨脹並有膿液形成時,身體再次發熱並感到煩躁,這是正常的蒸漿現象,必須等到膿液充足,疼痛停止,熱度退去,煩躁纔會消失。至於痘痘膿液形成之後,體內毒素應該已經完全排出,臟腑趨於平和,精神狀態應會變得清爽,此時更應該保持安靜。

但如果突然煩躁到無法入睡,就需要從痘痘的情況來判斷了。

如果膿液雖多但清澈,尚未飽滿,這表示毒素仍在體內,未能完全排出,治療上應考慮幫助體內排毒,促進膿液生成。如果膿液已經飽滿,卻因爲發熱導致膿液乾涸而煩躁,這可能是痘痘即將結痂的正常現象,治療上應考慮清熱滋陰。

如果痘痘過於密集,導致膿液形成後,心血消耗過多,因此出現虛煩無法入眠的症狀,這是陰氣無法收斂陽氣的現象,治療上應考慮清心補血。然而這種症狀看似輕微,但如果服藥後長時間不見好轉,就可能是因爲心脾兩經已被熱毒傷害,因此煩躁必定口渴,口渴必定腹瀉,腹瀉則可能伴隨咬牙、寒戰等內攻症狀,癢塌的併發症隨時可能到來。

7. 失氣腸鳴

按是太陰脾經,主失氣。足陽明胃經,主腹脹。賁響失氣者,脾敗而穀氣下脫也。腸鳴者,胃敗而中氣下陷也。以病痘之人,不宜有此與泄瀉皆系死症,故曰:腸鳴失氣者,是泄腸胃生養之氣也。大宜補中,佐以升提。

白話文:

在中醫理論中,認為太陰脾經主管失氣的問題,而足陽明胃經則負責調節腹部脹滿的情況。當一個人出現胃部響聲並伴有失氣,這通常是因為脾臟功能衰退,導致食物的氣息向下脫落。而腸鳴,即腸道發出的聲音,則是因為胃功能減弱,使身體的中氣下降。對於患有水痘的人來說,不應該出現腸鳴和腹瀉這些症狀,因為這些都是極為危險的病症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,腸鳴和失氣,實際上是消耗了腸胃的養生之氣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當強化中氣,同時輔以提升中氣的療法。

8. 頭溫足冷

頭乃諸陽之會,因毒氣上蒸,故溫也。足之六經,屬水土木,蓋足之三陽,太陽膀胱水、陽明胃經土、少陽膽經木,足之三陰,太陰脾經土、少陰腎經水、厥陰肝經木,水寒則冰,土寒則坼,木寒則枝葉枯落。足冷者,陽氣絕也。故足冷過膝者,不治。然有火鬱於上而足寒者,實者清上,則火自降,下虛者溫下,則火自歸源而足溫矣,不可以概泥前說不治也。

白話文:

標題:[頭熱腳冷]

內容:頭部是所有陽氣聚集的地方,因為體內毒素上升蒸發,所以會感到頭部溫熱。而雙腳的六條經絡,分別屬於水、土、木三個元素。其中,腳的三條陽經包括:膀胱經(水)、胃經(土)、膽經(木);三條陰經則是:脾經(土)、腎經(水)、肝經(木)。當水屬性寒時,就像冰一樣冷;土屬性寒時,就像土地龜裂;木屬性寒時,就像樹木的枝葉枯萎掉落。如果腳部感到冷,代表身體的陽氣已經耗盡。因此,如果冷感超過膝蓋部位,病情可能難以治癒。

然而,也有因上半身火氣過旺導致腳部寒冷的情況。對於這種情況,如果實證,應清除上半身的火氣,火氣自然下降;如果是下半身虛弱導致的,則需溫暖下半身,這樣火氣就會回到它原本的位置,而腳部也會感到溫暖。這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無法治療。

9. 厥逆

痘瘡手足和暖為貴。如養漿之時,手足發熱而且手足有汗者,此毒熱鬱於中,必二便不通而脈沉滑疾數也,治宜利之。若手足厥逆者,此陽氣欲脫,脾胃虛弱也,必自吐利不止而脈沉細微弱也,宜急溫之。服藥後手足和暖者,生。厥者,死。若大小便閉,煩燥狂妄,腹脹喘急而渴,脈沉滑數,瘡不起者,此有陷伏為陽厥也,宜大泄其毒以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對於長痘疹的情況,手腳溫暖是個好現象。然而,如果在痘瘡正在滋長的階段,出現手腳過熱且冒汗的症狀,這表示體內有毒素過熱,通常會伴隨大小便不暢及脈搏呈現沉滑快速的狀況,治療上應以利尿排毒為主。

假使出現手腳冰冷的厥逆現象,這可能是身體的陽氣瀕臨脫散,脾胃功能也相對減弱,此時常見的症狀包括不停嘔吐或拉肚子,脈搏則變得沉細且微弱,應立即進行溫補治療。

服用藥物後,如果手腳恢復溫暖,這是康復的好兆頭。但如果手腳仍然冰冷,情況可能就不樂觀了。如果病人出現大小便困難、煩躁、胡言亂語、腹部脹大、呼吸急促且口渴,脈搏依然沉滑且頻率加快,痘瘡沒有起色,這表示體內有潛藏的熱毒,形成所謂的陽厥,治療上應以強力排毒為主要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