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9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三(總論痘要夾症門) (9)

1. 論乾燥

夫初起時肌膚乾燥者,是腠理閉密,津液阻滯也,治宜發散表痘為主。有見點而痘燥澀不榮者,是榮血本虛,又為風勝火灼而益燥矣,治宜涼血養血為主。如痘既起脹,或將成就之時而瘡乾者,此榮血不足,復為膿漿耗損,無以灌溉皮毛,通調百脈也,治惟有補而已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乾燥問題】

在剛開始的時候,如果皮膚感到乾燥,這表示身體的毛孔緊閉,導致體內的水分無法正常運行。治療上應該以促進汗腺排汗,疏散體表熱毒為主要目標。

有些情況下,皮膚出現疹子,但疹子乾澀且沒有紅潤的現象,這可能是因為血液本身不足,再加之風邪過盛,火氣旺盛,使得身體更加乾燥。這種情況下,治療應以冷卻血液、滋養血液為主。

當疹子已經長大,或者即將成熟時,若傷口呈現乾燥狀態,這代表血液不足,再加上膿水和分泌物的流失,無法滋養皮膚和調節全身的血液循環。對於這種情況,唯有通過補充營養的方式來治療。

2. 論臭痘

《經》曰:熱勝則肉腐,故臭痘未有不因火迫所致,然多不死者,以其得化泄陽明之毒也。若臭而黑爛成窩,兼之目中無神者,則元氣虧竭,亦死之症也。故臭而紅活,膿血流溢者;臭而不燥不癢者;臭而不延人毒痛者;臭而囊不盡脫者;臭而皮肉不黑爛者;臭而口內無惡臭者,臭而不指爛入筋者,臭而身熱氣蒸,聲清能食者;皆生症也,然須以芫荽、艾葉燒之,以闢穢氣,兼用升麻、紫蘇煎湯,揩挹臭處,更宜潔淨衣服床被之類,內用升托補養之藥為要。若至頂、脅、胸、頸、氣窩等處,四爛臭黑,深見筋骨者,必死之症也。

並在膿漿未成,其毒未化之日而臭者,是邪火用事,衛氣早泄,必至陽絕陰竭而後已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臭痘】

《經典》中提到:當體內的熱氣過盛,就會導致肉體腐敗,所以發生臭痘的情況,大多是因為火氣過旺所引起的。然而,大多數情況下,病人不會因此喪命,因為這有助於排出陽明經的毒素。但如果臭痘變黑,腐爛成洞,且病人眼神呆滯無光,這表示體內的元氣已經耗盡,是死亡的徵兆。然而,如果臭痘呈現紅色,有生命力,膿血流出;臭但不乾燥也不癢;臭但不引起他人劇烈疼痛;臭但病竈周圍皮膚未完全脫落;臭但皮肉未變黑腐爛;口裡沒有惡臭;臭但未深入肌膚,侵蝕筋骨;臭但身體發熱,聲音清晰,仍有食慾,這些都是可以康復的徵狀。但需使用芫荽和艾葉燒燻,以驅除污濁之氣,同時使用升麻和紫蘇煎煮的湯水擦拭臭痘部位,且保持衣物和牀上用品清潔,內部治療應使用提升免疫力的補藥。

然而,如果臭痘擴散到頭頂、腋下、胸部、頸部、氣窩等部位,皮膚腐爛發臭,甚至能看到筋骨,這是必死無疑的徵兆。

另外,如果在膿包尚未形成,毒素還未完全轉化時就出現臭味,這表示邪火旺盛,防禦系統過早崩潰,會導致陽氣衰竭,陰氣耗盡,最終走向死亡。

3. 論蛆痘

痘蛆者,假濕熱之氣化,由膿血而成形,夏天患痘,成就遲者,每多有之,然痘而有此則雖美痘,勢必惡癢,外宜銀簪挑去,或用經霜桑葉,及野薄荷煎湯洗之,其蛆自去而癢自止。有謂蛆痘不死者,以其梟毒盡發於外也。有謂蛆痘必死者,如物朽而生蟲之義也,宜兼候之美惡以驗之。

白話文:

內容翻譯為:在討論「蛆痘」的問題上,所謂的蛆痘,是由虛假的濕熱氣象轉化而來,由膿和血凝結形成。夏季如果長了痘痘,而且癒合過程緩慢的人,通常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。然而,一旦痘痘上出現了蛆,就算原本的痘痘再完美,也會變成嚴重的癢痘。對外應使用銀質的髮針將蛆挑出,或者可以使用經過霜打的桑葉以及野薄荷煎煮後的水來清洗,這樣蛆就會自行脫離,瘙癢感也會隨之停止。

有人認為得了蛆痘不會死人,因為所有的毒素都已經從體表釋放出來了。但也有觀點認為,得蛆痘的人一定會死,這就像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一樣。所以,是否會死亡,應該要根據蛆痘的好壞來判斷,也就是觀察病情的發展來驗證。

4. 論黑陷

水火者,陰陽之跡也。坎離者,水火之位也。心腎者,坎離之配也。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,互為其根,所以能變合而生萬物,故心配離而生血,是陽中有陰乃真陰也。腎配坎而生氣,是陰中有陽,乃真陽也。心中之血,即腎中之真水而灌溉滋濡,水之德也。腎中之氣即心中之真火而呴噓鼓動,火之象也。

然水善而火惡,況人之兩腎,左則為水右則為火,《經》曰: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。小心者,命門相火也。以其為君之相,故云小心,以其行君之令,故云命門也。以一水立於二火之間,其不勝也,明矣。運之於中而使火不赫曦,水不涸流者,有神以主之也。所謂神者,何物也?太虛之中,神之棲也。

然水火不並立,攝處稍偏,則各有勝負盛衰之變,況瘡疹之火,起於命門之下,二火相合。所謂得助者,強也。是以相火復挾君火之勢,肆其猖撅,銷灼燔的,無所不至,陽道常乏,火一赫𧔪,真水亦亡矣。真水既亡,津液暴絕,則其氣滯,其發燥槁,不能潤乎皮毛,滋乎腠理,瘡中之血,亦干而黑矣。是變黑者,血色本赤而干則黑也。

謂之歸腎者,蓋血本腎中之陰血,於則腎水亦干矣,此是腎虛之症也,豈有腎實為邪之理?而何世用瀉腎之藥?況腎主虛耶!錢仲陽為幼醫之祖,所制百祥丸,瀉膀胱之水,合脾胃復旺者,乃後人溯度仲陽之意,非其立方之心耳。殊不知大戟者,又瀉小腸之藥也。

心與小腸為表裡,今不直瀉其心而瀉其合,使心火下降,腎水上升,得陰陽交媾之道,毒氣去而真氣不絕者,得活恆多,況導赤散亦仲陽所制,亦瀉小腸之藥哉!但與百祥丸略有寬猛耳。若必以百祥丸為瀉膀胱之藥,母實瀉子為論,則黑陷似乎腎實,且失本草之性而有千里之謬矣。

凡物生地下則赤,稍長則白,萎落則黃,枯稿則黑,及嬰兒初生則赤,稍長則白,疾病則黃,老死則黑,萬物皆資一陽之氣以有生,此四色者,乃一陽之氣處變者也。痘瘡由出現而起發,起發而成漿,成漿而結痂,亦人身中一陽之氣流行也。再令四時而言之,其出現而赤,是合春氣發生之令也。

起發稍變而白,是合夏氣長養之令也。成漿而黃,是合秋氣成實之令也。結疕而黑是合冬氣閉藏之令也。苟出現而黑,是春行冬令矣。起發而黑,是夏行冬令矣。成漿而黑,是秋行冬令矣。及結疕而又不著痂,膿水浸潤者,此又冬行春夏之令,是皆不循遞變之次,謂之逆者此也。

然黑痘有二,一則乾枯變黑者,此名倒陷,乃邪火太熾,真水枯涸也。是為歸腎之症不治。一則痘色變黑,未至干弱,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此也,可用歸、柏、生地、赤芍、酒紅花以涼血;黃耆、人參、生甘草以瀉火補元氣;酒炒苓連、牛蒡、連翹、升麻以解毒;防風、荊芥以製表;再加燒人屎一錢,連進十數日,常有活者焉。

夫痘疹之毒,自內而出,衝突氣血,發達腠理,其初出一點血,是亦身中之氣血,被毒驅逐,現於皮膚之外耳。故其成形者,氣也。成色者,血也。若毒火太盛,煎熬氣血,乃先至之氣則削矣,先至之血則枯矣。氣削血枯,瘡色即黑,腠理反閉,毒不得出。復入於裡,遂成陷伏,此乃毒氣鬱遏,非外感風寒,內虛吐利,雜氣觸犯者可比。

凡為良工而處此,合下即下,合利即利,合發即發,或解其里,或解其表,應變出奇,勿泥常法可也。時其以黑瘡曰鬼痘,或曰痘疔者,是深惡而畏之之詞也,最宜急治,遲則蔓延。

凡痘原有凡瘡未愈,或瘡初愈而瘢嫩,是以至痘出時,某處毒集愈盛,攢聚成片,形色黑潰者,急須針刺破之,吮去毒血,以四聖散治之。如瘡焦黑渾身皆是者,看其大便何如?大便秘者,內服承氣湯,外用水楊湯浴法;大便利者,內服十全大補湯,外亦用水楊湯浴法。然有謂之腎虛者,有謂之腎實者,總之,虛者正氣虛,實者邪氣實也。

白話文:

標題:[論黑陷]

內容:

水與火是陰陽的表現,坎離是水火的位置,心與腎對應坎離。陰源於陽,陽源於陰,它們互相爲根,因此能夠變化結合產生萬物。心配離而產生血液,這是在陽中含陰,是真正的陰。腎配坎而產生氣,這是在陰中含陽,是真正的陽。心中的血,即是腎中的真水滋養,這是水的特性。腎中的氣即心中真火催動,這是火的象徵。

然而水性善而火性惡,人的兩個腎,左邊是水右邊是火。《經》說:第七椎節旁,有小心。小心就是命門相火。因爲它輔助君主,所以叫小心,因爲它執行君主的命令,所以叫命門。一個水位於兩個火之間,它的力量明顯較弱。在體內控制火不猛烈,水不幹涸的是神。所謂的神,是什麼東西?太虛中,是神棲息的地方。

然而水火不能並存,稍有偏頗,就會有勝敗盛衰的變化。瘡疹的火,起於命門下,兩火相合。得到幫助的,會變得更強大。因此相火挾帶君火的力量,肆意猖獗,無處不銷灼。陽道常乏,火一旦猛烈,真水也就消失了。真水消失後,津液驟絕,氣滯發燥,無法滋潤皮毛和腠理,瘡中的血也會乾涸變黑。這變黑的原因,是血原本紅色,乾涸後就變黑了。

稱其歸腎,是因爲血本來是腎中的陰血,現在腎水也乾涸了,這是腎虛的症狀。哪裏有腎實被邪氣侵襲的道理?爲何世人使用瀉腎的藥物?況且腎主虛!錢仲陽是兒科醫生的鼻祖,他製作的百祥丸,瀉膀胱水,讓脾胃恢復旺盛,這是後人揣測仲陽的想法,並非他的初衷。殊不知大戟也是瀉小腸的藥。

心與小腸爲表裏,現在不是直接瀉心而是瀉小腸,使心火下降,腎水上湧,陰陽交融,毒氣去除而真氣不斷,這樣的情況,存活的人很多。導赤散也是仲陽製作的,同樣是瀉小腸的藥,只是與百祥丸在力度上有些許差異。如果一定認爲百祥丸是瀉膀胱的藥,那麼黑陷似乎是因爲腎實,這違背了草藥的性質,造成了嚴重的誤解。

萬物生於地下則紅,稍長則白,枯萎則黃,枯槁則黑。嬰兒出生時紅,稍長則白,生病則黃,老死則黑。萬物都依賴陽氣生存,這四種顏色,是陽氣在不同狀態下的表現。痘瘡從出現到起發,再到結漿,最後結痂,這也是人體內陽氣流動的過程。再以四季來說,出現而紅,是春氣發生的命令。

起發稍變白,是夏氣生長的命令。成漿而黃,是秋氣成熟結實的命令。結痂而黑,是冬氣閉藏的命令。如果出現就黑,是春天行冬天的命令。起發就黑,是夏天行冬天的命令。成漿就黑,是秋天行冬天的命令。結痂又沒有形成硬殼,膿水浸潤,這又是冬天行春夏的命令,這些都是沒有遵循正常的演變順序,這就是逆。

然而黑痘有兩種,一種是乾枯變黑,這叫做倒陷,是邪火太熾熱,真水枯竭。這是歸腎的病症,無法治癒。另一種是痘色變黑,但還未乾弱,這是疫毒之氣,可以用歸、柏、生地、赤芍、酒紅花來涼血;黃芪、人參、生甘草來瀉火補元氣;酒炒苓連、牛蒡、連翹、升麻來解毒;防風、荊芥來控制表面;再加燒人屎一錢,連續服用十多天,經常有人能夠存活。

痘疹的毒,從內而外,衝擊氣血,發達腠理,最初出現的一點血,也是體內的氣血,被毒驅趕,顯現於皮膚外。所以形成的形狀,是氣的作用。形成顏色,是血的作用。如果毒火太盛,煎熬氣血,先到的氣就會削減,先到的血就會乾涸。氣削血枯,瘡色就會變黑,腠理反而關閉,毒無法排出。再次進入體內,形成陷伏,這是毒氣鬱積,不同於外感風寒,內虛吐利,雜氣觸犯的情況。

遇到這種情況,好的醫生應立即採取行動,需要排泄就排泄,需要利尿就利尿,需要發汗就發汗,或者解除內部,或者解除表面,根據情況變化,不要拘泥於常規方法。有時把黑瘡稱爲鬼痘,或者痘疔,這是深深的厭惡和恐懼的詞,應該儘快治療,否則會蔓延。

凡是痘瘡原本就存在,或者瘡剛癒合,疤痕還嫩,因此痘出現時,某處毒素聚集更盛,聚集成片,形狀顏色變黑潰爛的,必須立即用針刺破,吸去毒血,用四聖散治療。如果瘡焦黑全身都是,看看大便如何?如果大便乾燥,內服承氣湯,外用楊柳湯洗澡。如果大便順暢,內服十全大補湯,外也用楊柳湯洗澡。有人說這是腎虛,有人說這是腎實,總之,虛是正氣虛,實是邪氣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