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(9)
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(9)
1. 方脈中風合參
筋脈束骨,何處無之,脈皆起於手足指端,故十二經皆以手足名之,脈為血之隧道,榮則和柔,虧則不遂,熱則弛縱,寒則拘攣,故《準繩》曰:凡風痹偏估,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,治之不用黃耆為君,人參歸芍為臣,防風桂枝勾藤為佐,而徒以烏附羌獨,涸榮而耗衛者,未之能愈也。凡精神短少,運用太過,一時接續不來,便有無故卒倒之患。
若天真未竭,尺脈有根者,須臾自醒。倘天真已竭,尺脈無根者,則無陽潰散,目開鼾聲,遺尿汗湧,脫勢具備,難望其有生矣。故平時能於根本用力,善保水火,則氣血自然和平,斷無是病,既病而未至根本大傷,水火偏絕則調理得當,水火猶可和平,氣血何難漸復,倘不知此,正當氣血虧極發露之時,元陽走散,依稀之際,見其搐竄治風,見其涎壅治痰,驅逐克削標病從減,正氣益傷,重則暴亡,輕則痼疾,故能於水火立命之處看明,氣血生長之源參透,則外假之象雖變現百出,亦有主見於胸中,不為所感矣。
況玩《靈樞經》曰:虛邪偏客於身半,其入深者,內居榮衛,榮衛疾,則真氣去,邪氣獨留,發為偏枯,其邪氣淺者,脈偏痛。又曰:痱之為病也,身無痛者,四肢不收,志亂不甚,其言微知可治,甚則不能言,不可治也。
可見必由真氣去而邪氣獨留,及志不亂,言微知為可治,志亂不能言為不可治,則知全以正虛為本,外邪為標者,十之一二,何必拘以中風局中風方,紛紛立論乎!況人受水火之真以成,而後臟腑具備,漸有筋骨形骸,故臟腑之根,繫於真水真火,陰陽氤氳,釀成氣血,流行臟腑,灌溉百骸,故水火為本,氣血為標也。
凡真陰真陽虧極,則邪氣乘虛,直中於臟,內臟受傷,害人性命,若氣血不足,未至根本虧極,則邪不能直達於裡,或中腑或中血脈,則形骸受傷,乃有偏枯痿痹。要知真陽虧極。我身之陰寒,可以聚而乘之,非謂必有外寒也。真陰虧極,我身之風火,可以動而乘之,非謂必外有風火也。
所謂內起之風,由於內起之火耳!識得標,只取本,乃治法萬全之要領,何況當此大虛,頃刻存亡之症,以風火痰氣之假象,而失其生人精氣神之根本,豈能奏功萬一乎?祛風適足以走泄元神,清火無非以消滅陽氣,消痰則不足之真陰愈加銷爍,理氣則丹田之浮泛,益令無根虛陽,變至亡陽,閉症變成脫症。(凡中風牙關緊閉,兩手握固為閉症,可治。
若口開手撒,眼合遺尿,鼾聲為脫症,難治。)此皆治標者之罪也。(張)治中風多症,寤寐參究機關,從無一失,有案另陳,敢此特表。
世以卒然仆倒,昏不知人為中風,以卒死者為中臟,痰涎壅盛者為痰厥,不知總由真氣太弱,痰火泛上者十居八九。若虛極而陽暴脫,則尿出而死矣。此時乃無形之神氣欲絕,急用參朮附子大劑補接,亦有活者。若以風火痰而作有形之疾病為治,妄用他藥,便無生理,戒之戒之。
白話文:
筋脈附著在骨骼上,哪裡沒有呢?脈搏都從手腳指尖開始,所以十二經脈都以手腳命名。脈搏是血液運行的通道,血液充足則柔和順暢,不足則運行不暢。血液遇熱則鬆弛,遇寒則拘緊。《準繩》這本書說:凡是風痹偏癱等疾病,沒有不是因為身體的正氣不足而引起的。治療時如果不以黃耆為君藥,人參、當歸、芍藥為臣藥,防風、桂枝、鉤藤為佐藥,反而只用烏頭、附子、羌活、獨活等藥物來耗損氣血,是不可能治好的。凡是精神不足、過度勞累,一時之間接不上氣,就會有無緣無故突然昏倒的危險。
如果先天精氣還沒耗盡,尺脈還有力量,過一會兒就會自己醒來。如果先天精氣已經耗盡,尺脈沒有力量,那就是陽氣潰散的現象,會出現眼睛睜開、打鼾、遺尿、汗流不止等虛脫的症狀,這種情況很難活命。所以平時能夠在根本上用力,好好保養腎中的陰陽之氣,那麼氣血自然會平和,就不會有這種病。如果已經生病,但還沒有到根本大傷、陰陽之氣完全斷絕的地步,只要調理得當,陰陽之氣仍然可以調和,氣血也很容易慢慢恢復。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,正當氣血虧損到極點,元陽散失、危在旦夕的時候,看到病人抽搐就當作是風來治,看到病人痰多就當作是痰來治,一味地去驅逐、克制這些表面的病症,反而會更加損傷正氣。嚴重的話就會突然死亡,輕微的話也會變成頑固的疾病。所以,能夠明白陰陽之氣是生命根本所在,理解氣血生長的根源,那麼即使外在的病象千變萬化,也能夠心中有數,不會被表象所迷惑。
而且,《靈樞經》說:虛邪之氣侵犯身體的一側,如果侵入得深,會深入到營衛之中,營衛之氣受到損傷,正氣就會離去,邪氣獨自留存,就會引發偏癱;如果邪氣侵入得淺,就會導致脈搏偏痛。又說:中風的病症,如果身體沒有疼痛,只是四肢不能活動,意識還算清醒,言語還能稍微表達,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;如果意識不清,不能說話,就難以治療了。
由此可見,一定是正氣衰退而邪氣獨自留存,意識清醒、能稍微說話就是可以治療的,意識不清、不能說話就是不能治療的。所以說,病情的根本原因在於正氣虛弱,外邪只是次要原因,只佔十分之一二,何必拘泥於中風的病名和方劑,紛紛提出各種不同的理論呢!況且人稟受陰陽二氣而生,然後才具備臟腑,逐漸長出筋骨形骸,所以臟腑的根本,在於腎中的真陰真陽,陰陽調和,才能產生氣血,運行於臟腑,灌溉全身。所以陰陽是根本,氣血是表象。
凡是真陰真陽虧損到極點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直接侵犯到臟腑,導致內臟受損,危害性命。如果氣血不足,但還沒有到根本虧損的極點,那麼邪氣就不能直接侵犯到內臟,而是侵犯到六腑或血脈,導致形體受損,出現偏癱或痿痹等症狀。要知道,真陽虧損到極點,身體的陰寒之氣就會聚集而侵犯身體,而不是說一定有外來的寒邪。真陰虧損到極點,身體的風火之氣就會妄動而侵犯身體,而不是說一定有外來的風火。
所謂的內風,是因為內部的火氣引起的。只要認識到表象,抓住根本,才是治療的關鍵。何況面對這種大虛,頃刻之間就可能死亡的病症,如果只被風火痰氣的假象所迷惑,而忽略了生命精氣神的根本,怎麼可能取得療效呢?祛風只會耗散元神,清火只會消滅陽氣,消痰只會使真陰更加耗損,理氣只會使丹田的虛浮之氣更加無根,虛陽就會變成亡陽,閉症就會變成脫症。(凡是中風出現牙關緊閉、雙手緊握的屬於閉症,可以治療。如果出現口開、手鬆、眼睛閉合、遺尿、打鼾等症狀,屬於脫症,難以治療。)這些都是只治標不治本的錯誤。我(張氏)治療中風等多種疾病,夜以繼日地研究其中的奧秘,從來沒有失誤過,我還有其他案例,在此不再一一列舉,只是特別說明一下。
世人把突然昏倒、不省人事當作是中風,把突然死亡當作是中臟,把痰涎壅盛當作是痰厥,卻不知道這些都是因為正氣太虛弱,痰火上泛造成的,這種情況佔了十之八九。如果虛弱到極點,陽氣突然脫失,就會小便失禁而死亡。這個時候是無形的精氣神要消亡的時候,應該趕快用人參、白朮、附子等大劑量補氣接元,或許還有一線生機。如果把風火痰等有形之病當作病因來治療,亂用其他藥物,就沒有活的希望了,千萬要注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