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12)

1. 論痘始終順逆險(計十條)

凡一二日初出之象,如於人中,及鼻、腮、頤、年壽之間,先發三兩點淡紅潤色者,順之兆也。若於天庭、司空、太陽、印堂、方廣之處,先發者,是逆之兆,雖見光明潤澤成個者險也。至如圓潤成形,而乾紅少潤者,又其險也。順者不治,自愈,為氣得其正,血得其形,氣尊血分,而毒自不能妄行以肆其虐也。

逆者雖治不愈,為氣澀血滯,且毒妄參陽位,無以當其勢也。險者可治而愈,蓋毒雖犯上,但其氣血未離,猶有輔助之功耳,然憂慮之象,未可加治必俟其氣血交會之後,隨候施治,其有難出易靨者,表實裡虛也。亦有易出難靨者,表虛里實也。

凡二三日根窠圓潤,氣至充滿,血而光潔者,順也;若根窠無暈,氣離血散,枯死不榮者,逆也;若根窠雖圓混而光潔有神,但頂陷者,則勢必血亦難聚,而為險也。順而自愈者,為氣血得其道也。逆而不治者,為氣血交會不足,致毒乘機犯內也。險而可治者,為氣弱不能拘領其血,若能補氣以制陰,血能隨氣以逐毒,亦可變而為順矣。

凡四五日,觀痘勢之形色,則知氣血之壯弱,受毒之淺深矣。其形尖圓光澤氣滿血榮者,順也。若綿密如蠶種,及黑陷乾紅紫泡者逆也,若根窠已起,但色不光潔者,此生意猶在而為險也。順而自愈者,為氣拘血附,各得其道,而毒自釋也。逆而不治者,氣血相離,而縱毒內攻也。

險而可治者,為氣血稍弱,然得交會分明,故勢雖夾毒犯上,若用保元以助衛制榮,自能化毒成功矣。凡五六日氣會血附,紅活鮮明者,為順。若氣雖旺而血不歸附,其色灰陷紫陷,或水泡癢塌及乾枯綿密,氣背血離者,為逆。若氣雖旺而血附不厚,其色㿠白不榮,或帶昏黯紅紫者,為險。

順而自愈者,為氣血豐厚,毒受制也,逆而不治者,為氣弱血衰,致毒下陷,而外剝也。險而可治者,為氣盈血弱,不及歸附,若加助血附血,則自得中和之道矣。

凡六七日,氣盈血附,光潔飽滿,毒自化而成漿者,順也。若氣陷血衰,不能成漿,其毒內伏,神去色枯者,逆也。若光潤有神,但因氣血不足,或榮衛少寒而未成漿者,險也。順而自愈者,為氣血得中,其毒自解也。逆而不治者,為氣血相離,不能製毒而外解也。險而可治者,為榮衛少虛,或氣血少少不能振作,若用四君四物,或保元湯加桂米之屬,以助成漿,則何慮之有哉!

凡至八日毒化成漿,神彩光潤氣足而血微者,順也。若氣血乖離,毒不化漿,色枯乾紫者,逆也。若氣血不旺,毒難化而漿不滿,其色光潤不枯者,險也。順而自愈者,其氣旺,拘血而已化毒也。

逆而不治者,為氣血不及不能振作以制其毒,然有發疔發癰者,可生,外剝內攻者必死,險而可治者為氣血有虧,不能振盪以盡全功,若再用保元內加桂米而補益之,何慮功虧一簣也!

凡八九日漿若充足,則可見氣壯血化而毒解功成,若無他症者順也,如漿不充足,氣陷不榮,毒成外剝者,氣血盡矣,逆也若氣平少充,紅黃色潤,漿不泛溢,血附線紅者,是氣弱而險也。易用保元湯內加薑桂以助其氣而駕其血,則漿自成可免無虞。

凡十二日血盡毒解氣調漿足,此生生自然之理也,順也。若血淡而漿微,或血凝而漿滯,以見氣虧而毒不解,必至枯朽剝極矣,逆也。若血盡漿足,濕潤不斂者,內虛也,並血淡漿微而血凝漿滯者。若得聲清能食,根暈猶存,皆為險也,宜用保元湯,一加茯苓、白朮,以助收斂。結痂,一加芎歸熟地,以助成漿收靨可也。

凡十三四日,氣血歸本,毒既殄減,漿老結痂者,順也。如痘不脫靨,諸邪並作者,此其逆也。若毒雖盡解,而漿老結痂之際,或有雜症相仍者,此其險也,治宜從保元溫補之法,隨症加減,不可輕用大寒盪滌之劑以致內傷也。

凡十四五六日,氣血功收。痂落瘢明而無他症者,順之徵也。若痂未易落,寒戰咬牙,譫語狂煩,疔腫並作,氣血兩虧者,逆之兆也,如痂落,潮熱唇紅口渴,而或不食神倦者,險之勢也,此宜隨候施治。若有餘毒者,即當解毒清涼,無餘毒者,便當略加補益,即有餘毒者,然在病久之後,補知痛虛,亦不可過於治也。

2. 節制賦

夫病深而藥淺,終見無功;病淺而藥深,反增他劇。寒微而熱藥太過,內則目赤咽痛,痰壅氣促,外則斑爛癰毒,燥裂乾紅;熱微而寒藥太過,內則吐瀉腹脹,外則陷伏癢塌。勢緩而投急劑,急則拂亂其經,病劇又宜劫藥,緩則援生不及,以本藥而治本病,病去便當行別議。

防變症而用變藥,變症貴審乎將來,故偏行補法,未必盡為怯弱,執用辛溫,豈因概是虛寒?合用即用,當去即去,藥隨病遷,機要在我,故升麻進於未點之先,若還瀉甚而莫投;黃耆用於催膿之際,必待氣弱而可用。身無壯熱,休加乾葛、柴胡,臉不繁紅,勿進芩連、翹芥,擁遏只許疏通,投補劑則胸膨減食;內熱便宜清利,多發藥則表爛瘡疼。熱壅心煩,丁桂須知患目;便溏胃弱,芩連誤用夭亡。

傷食吐酸,先宜消導;不食乾嘔,須與和胃。糞焦熱瀉,溫補豈其所宜;溏瀉清稀,涼藥總為不合。胃虛弱而補陰,恐增泄瀉;三焦擁而益陽,慮發狂顛,喘滿便清,雖虛煩而可補;氣粗腹脹如秘結而可通。咳嗽有痰切勿亂投半夏;熱沖作吐且教慢入乾薑。氣虛不振,參耆奏捷;脾胃虛寒,桂附成功。

芩連,解熱毒於未解;荊翹清血熱於血泡。然若勢在行漿,此等皆為所叱。六七日內不起,保元勿禁;八九日外瀉生,異攻何遲?補法不宜早,加溫藥必須在後;發散乃是先鋒,溫補總為截陣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疾病嚴重但藥力輕微,最終將不會看到效果;反之,若疾病輕微但藥力過強,反而會增加其他更嚴重的病情。若是寒症輕微但用了過量的熱藥,內裡可能導致眼睛紅腫、咽喉疼痛、痰多呼吸困難,外表則可能出現斑疹、膿包、皮膚乾燥裂開、紅腫;若是熱症輕微但用了過量的寒藥,內部可能會引起嘔吐、腹瀉、腹部脹大,外表則可能出現皮膚凹陷、癢癥。如果病情緩和卻用了劇烈的藥物,可能打亂身體正常的運行;病情嚴重時應使用強效藥物,如果使用緩和的藥物,可能無法及時挽救生命。應該用適當的藥物治療適當的疾病,病好了就應考慮其他的療法。

為了防止病情突變而使用特殊藥物,特殊病情的判斷需謹慎,因此即便大量使用補藥,也不能單純認為病人就是體質虛弱;若一味使用辛溫藥物,也並非代表病人一定是虛寒體質。藥物該用就用,該停就停,應根據病情調整藥物,關鍵在於醫生的判斷。例如升麻應在病情初期使用,若病人已嚴重腹瀉就不宜再用;黃芪應在催膿階段使用,必須等到病人氣虛纔可使用。若病人沒有高燒,就不應加入乾葛、柴胡;若臉部沒有泛紅,就不應加入黃芩、黃連、連翹、芥子,若病情阻塞,只能採取疏通的方式,若使用補藥,可能會使胸部膨脹,減少食慾;若體內有熱,應使用清熱利濕的藥物,若使用太多發汗的藥物,則可能導致表面潰爛、疼痛。若因熱氣壅塞而心煩,應避免使用丁香、肉桂,以免加重眼睛的不適;若大便稀溏、胃弱,使用黃芩、黃連可能會導致死亡。

若是因飲食過量導致噁心、反酸,應先使用幫助消化的藥物;若沒有食慾、乾嘔,應使用調理胃部的藥物。若是因為大便乾硬而熱瀉,溫補的藥物並非適合;若是大便稀薄,涼藥並不適用。若是胃虛弱而補陰,可能會增加腹瀉;若是三焦擁堵而補陽,可能會引發瘋狂。若是喘息、腹部飽脹,即使虛煩也可以補充營養;若是氣粗、腹部脹大如便祕,可以使用通便的藥物。若是咳嗽伴有痰,切勿隨意使用半夏;若是因熱氣衝擊而嘔吐,應緩慢使用乾薑。若是氣虛無法振作,人參、黃芪可以發揮作用;若是脾胃虛寒,肉桂、附子可以發揮功效。

黃芩、黃連可以在熱毒未解時清除熱毒;荊芥、連翹可以在血泡形成時清除血熱。然而,如果病情已經進入排液階段,這些藥物都應避免使用。若病程六七天仍無好轉,應使用保元湯,不應禁止;若八九天後出現腹瀉,應使用異攻散,不應延遲。補藥不應過早使用,加入溫藥必須在後期;發散藥物是開路先鋒,溫補藥物則是截斷敵軍後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