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8)

回本書目錄

痘疹全集卷二十二(總論痘要) (8)

1. 頭面

痘瘡以正面為主,蓋五臟之精華,皆上著於頭面也。故身上瘡癢而抓破者,不為大害,惟正面不可犯動一處,苟於眉目鼻面之間,抓破一處者,此肺熱也,急用甘桔牛蒡之類,以解之。其癢即止者,乃佳兆也。如癢不已,則浸淫漸開,其氣泄而其癢愈甚,必至滿面抓破而死。

更有起發養漿之時,額上瘡如火燒,湯澆之狀,潰爛破壞,無復完膚,或兩頰之傍,亦如是樣,不待抓搔而自破爛者,必漸漸潰破殼焦,水去似靨非靨,其沙崩之勢,莫之能御,必至陽氣脫而死,更有痘瘡作漿之初,未易收靨,面上諸瘡未盡成膿,而忽鼻準頭瘡,先干如橘子色者,或眉心瘡自乾黑者,或兩耳上瘡自收者,或唇上瘡自焦黑者,或兩頰瘡干蹈如餅者,此皆名為倒靨,乃死之候。不可認為正收也。

夫人之身,諸陽脈上行頭面,諸陰脈自頭胸而還,故頭面屬陽,而痘疹亦屬陽,以類相從,是以起發以至收靨,皆自頭面而始。蓋升生浮長,陽之性也。凡痘瘡起發,頭面以漸腫大,則得升生浮長之性,不須憂恐,只要痘子磊落紅活,光壯肥澤,則自成膿之後,毒化結痂,而腫亦漸消矣。

如瘡黏連通片,模糊成餅者,只要紅活潤澤,咽喉疏利,胸膈寬快,飲食無節,而亦無變也。若色灰白或青黃,乾燥者皆死。其有頭面腫而不閉目者,毒淺而輕,若閉目者,毒深而重。瘡熟而腫消目開者,為吉,未成膿而即腫消,目開者,此為陷也,不治。更有未見點而頭面預腫看,則毒散漫於皮毛,必不能透肌而出矣。

亦有將起發而頭面預腫者,則氣浮越而肉腠,必不能起頂而膿矣。此染時行疫癧之氣,名大頭瘟,其毒最酷,一見其機,急用清解透托,以圖萬一也。

白話文:

[頭部和臉部]

痘痘或瘡瘍主要出現在臉部,因為人體五臟的精華都集中在頭部和臉部。所以身體其他部位的瘡癢即使被抓破,通常不會造成重大影響,但臉部任何部位都不能被抓破。如果在眉毛、眼睛、鼻子或臉部之間抓破任何一處,這可能是肺部有熱毒,應立即使用甘草、桔梗、牛蒡等藥物來緩解。如果瘙癢停止,這是個好跡象。但如果瘙癢持續,瘡瘍會逐漸擴大,熱毒釋放使得瘙癢更嚴重,最終可能導致整個臉部被抓破,危及生命。

在瘡瘍開始形成膿液的時候,額頭上的瘡就像被火燒一樣,像是被熱湯澆過,潰爛破壞,皮膚失去完整性,或者兩頰旁邊也有同樣的情況,不需抓撓就自動潰爛,這種情況必定會慢慢潰爛,像沙堆崩塌般無法阻止,最終導致體內陽氣流失而死亡。此外,在瘡瘍形成膿液初期,不易完全癒合,臉上瘡瘍尚未全部形成膿液,但鼻尖或眉心的瘡首先乾燥呈橘子色,或者耳朵上方的瘡自行收縮,或者嘴脣上的瘡焦黑,或者兩頰的瘡乾燥如餅,這些都被稱為逆向癒合,是死亡的徵兆,不能誤以為是正常癒合。

人體的陽氣脈絡向上行至頭部和臉部,陰氣脈絡則從頭部和胸部返回,因此頭部和臉部屬於陽,而痘疹也屬於陽,同類相吸,所以痘疹的生成到癒合,都是從頭部和臉部開始。陽氣上升、生長、浮動和壯大是其特性。通常,痘疹生成時,頭部和臉部會逐漸腫大,這符合陽氣上升、生長、浮動和壯大的特性,不需要過度擔憂,只要痘疹鮮紅活躍,光澤壯健,就能在形成膿液後,毒素轉化為痂皮,腫脹也會逐漸消退。

如果瘡瘍粘連成一片,模糊成塊,只要保持鮮紅活躍和濕潤,咽喉通暢,胸膈舒暢,飲食正常,就不會有太大變化。但如果顏色灰白或青黃,且乾燥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如果頭部和臉部腫脹但眼睛沒有閉合,表示毒性較淺,病情較輕;如果眼睛閉合,表示毒性較深,病情較重。瘡瘍成熟後腫脹消退,眼睛打開,是好的跡象;如果還未形成膿液,腫脹就消退,眼睛打開,這表示病情陷入危急,無法治療。有些病例在痘疹出現前頭部和臉部就已預先腫脹,表示毒性在皮膚表層散漫,無法穿透肌肉,無法從體內排出。

也有病例在痘疹即將生成時頭部和臉部就已預先腫脹,表示氣血浮動,肌肉腠理受影響,無法形成頂部和膿液。這種情況是由於感染了流行的瘟疫之氣,稱為大頭瘟,毒性極強,一旦發現,應立即使用清熱解毒和透託法,以求萬一的機會。

2. 汗下

夫痘瘡必待三日,不出或出不快,即微發之,如發後不出,僅宜日服二劑,此後而再不出,方大發之,若見點雖少,倘脈和平,是瘡本稀,亦不可亂為發表,發表猶此,況汗下乎?故痘症雖似傷寒,然治惟有溫平之法,而無汗下之理。且傷寒表症未解,尚不可下,況痘瘡必欲起脹,翕漿而後已哉,何世謂初覺即宜利之,宜泄其毒,誤矣。

故在初發熱足冷,頭痛脈數,與傷寒疑似之間,僅宜解肌微表,若有內傷等症,僅宜微與化食寬膈,若痘而誤服麻黃之劑,以汗下之,則陽氣盡出於肌表,遂必斑爛而臟虛,虛則腹疼自利,或作寒戰,甚或里無陽氣,乃作陰癇,而死者多矣。抑痘而誤用大黃之劑,以下之,則毒乘虛陷伏,或為腹脹。

或為喘急,而死者有矣。雖然亦有不得不汗下以劫病者,如未出時,重感風寒,約束皮膚,而腠理閉密,瘡出不快者,此必當汗之,令其陰陽和,榮衛通,而瘡自易出,毒得解散,苟不汗之,則毒無從外出,存伏於中,未免有閉門留寇之禍也。

更如大熱不退,轉增煩渴,譫妄昏沉,便尿阻塞者,此毒蓄於腸胃之間,而與穀氣並結也,宜急下之,使其陳穢滌去,臟俯流通也,苟不下之,則藏汙蓄毒煎熬於中,寧無養虎遺患之虞乎?《書》曰:首尾不可下者,或謂首云上焦,尾云下焦,蓋治上宜消,治下宜導,而無下之理。或云,痘未顯於表,其脈症有表而無理,若一下之則邪氣不得伸越,故禁首不可下也。

痘已顯於外而無一切里症,內無根蒂,大憂不甚實,苟一下之,則毒邪逆陷,並即靨而精滋耗亡,是以大便乾結者,如亦下之,則愈竭榮血。故禁尾不可下也。論雖不同,理則一致,至如順痘初出,又無表裡感傷者,則當任其自然,惟加安養,自見全功,若有風寒閉塞,惟宜解肌自出矣。

奈何才見痘點,亦不顧其所蘊輕重,肌熱未透,毛竅未松,惟恐不出,用藥峻發,毒無出路,遇發則一倍變為十倍,十瘡合為一瘡,各曰斑爛。五內七竅,至於皆有,重者不救,輕者或為喉痛聲啞,目疾鼻塞之患也。

白話文:

對於痘瘡的治療,必須等到第三天,如果痘瘡沒有出現或者出現得不順暢,應輕微地促使其發出。如果發出後仍不出,則每日應服用兩劑藥。若再不出,才需大力促使其發出。然而,即便看到的痘點很少,只要脈象平穩,顯示痘瘡本來就稀少,就不應該隨意使用發汗解表的藥物。對於發汗解表的藥物使用原則如此,更何況是使用出汗和瀉下的藥物呢?

因此,痘瘡雖看似類似傷寒,但其治療方法只有溫和平衡的法則,而無出汗和瀉下的道理。而且,對於傷寒來說,如果表面症狀尚未消失,還不能使用瀉下法,何況痘瘡必須要讓其起泡、發脹,然後才能痊癒,怎能認為一發現就應立即使用瀉下法,以排毒呢?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。

如果在痘瘡初期,出現腳冷、頭痛、脈搏加快等症狀,與傷寒的症狀相似,此時只應使用輕微的解表藥物。如果有內傷等症狀,則應使用輕微的消化食物、寬鬆胸膈的藥物。如果誤用了麻黃等出汗和瀉下的藥物,會使陽氣大量散失在肌膚表面,導致皮膚斑爛和臟腑虛弱。一旦臟腑虛弱,就會出現腹痛、自利,甚至寒戰,更嚴重的是,如果臟腑失去陽氣,就會產生陰癇,這種情況下,死亡率會大大增加。

同樣,如果誤用了大黃等瀉下藥物,也會導致毒素乘虛侵入,可能造成腹部脹大,呼吸急促,甚至死亡。

然而,在某些情況下,出汗和瀉下法也是必要的。例如,在痘瘡未出現前,如果受到風寒影響,導致皮膚收縮,毛孔閉塞,痘瘡無法順利出現,這時必須使用出汗法,使陰陽平衡,營養和防禦系統通暢,痘瘡就能順利出現,毒素也能被分解。如果不使用出汗法,毒素就無法從身體排出,停留在體內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。

再比如,如果體溫持續高燒不退,煩躁口渴,精神恍惚,大小便不通,這表示毒素在腸胃間聚集,與食物氣味結合成塊,此時應立即使用瀉下法,讓體內的陳舊廢物和毒素排出,保持臟腑的通暢。如果不使用瀉下法,毒素和廢物在體內煎熬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。

總之,對於痘瘡的治療,應根據具體情況,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。對於剛出現的痘瘡,若無內外感傷,應讓其自然發展,只需增加營養,靜待其痊癒。如果有風寒堵塞,則應使用解表法,讓痘瘡自然出現。然而,不能一看到痘點,不考慮其輕重,就急忙使用強烈的藥物,這樣不僅不能幫助痘瘡發出,反而會使毒素無處可去,導致病情惡化。

3. 論變黑腰痛

腎之為髒水,臟也,水居北方,天一生之,故受氣之初,先生兩腎左為腎而屬水,右為命門而屬火,所謂非水不生,非火不成,水火相濟。陰陽之徵兆也。然腎在俯下,痘疹之初,耳獨涼者,膀胱為腎腑,腎不受邪耳,此克能存水之德,以制陽光者也。如耳反熱則水不能制火,將有世所謂歸臟之虞矣。

治宜抑梟炎,資腎水,況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,故每有真水既亡,津液暴脫,則其氣滯其發燥,而乃熇熇乎不能潤乎皮毛,滋乎腠理,痘中之血亦干而變黑矣。黑者火燥水涸,而血乾之色也。腰痛者,毒火亢害之徵也。此理之常,雖曰黑屬癸水,豈可拘以腎實為邪而瀉哉。夫變黑腰痛之症,本屬火盛熱極,經所謂亢則害也。

外火灼於肌膚之間,故其色黑,火毒相亢,而玄水枯竭,故腰疼耳。其痘必乾枯,或多斑點,非紅則紫,非紫則黑,其屬火也,明矣。治法大宜升提表散,而兼清涼解毒,於見點之初,使熱毒得解,斑紫得清,正痘得見,然後調理氣血,庶可挽回,若斑不退,紫不清,痘伏隱隱而不起,腰疼陣陣而難伸,頭面預腫,腹脹喘粗者、是必痘終不起,而難冀其有生也,至有痘將成就,而忽變黑倒靨者,是亦血熱火亢,毒滯血乾而成,內攻為逆候也。故莊氏曰:斑瘡倒靨而黑色者,是謂鬼瘡,此惡之之詞也。

若是所謂冬月盛寒歸腎,變黑之說者,豈理也哉,

白話文:

[討論腰痛與變黑的原因]

腎臟被視爲水髒,在五行中位於北方,因天一生水,所以人體初受氣時,最先形成的便是左右兩腎,左邊的腎屬水,右邊的則是命門,屬火。這說明沒有水就不能生存,沒有火就不能成長,水與火相互輔助,正是陰陽的體現。然而,腎臟位於腹部下方,當出現痘疹初期,如果耳朵獨涼,那是因爲膀胱爲腎腑,腎臟未受到病邪侵襲,這是能夠保持水的特性,用以制約過多的陽氣。反之,如果耳朵發熱,則表示水無法控制火,可能會有嚴重的疾病發生。

治療上應抑制火氣,滋養腎水,通常陽氣常過剩,陰氣常不足,因此常有真水消失,津液突然流失的情況,導致氣血滯留,髮質乾燥,皮膚和毛孔無法得到滋潤,痘疹中的血液也會乾涸變黑。黑色正是火氣旺盛,水分枯竭,血液乾涸的顏色。腰痛是毒火過盛的徵兆。這是一般道理,雖然黑色屬於腎水,但不能固執地認爲腎實爲邪氣而進行瀉下治療。變黑與腰痛的症狀,根本上是火氣過盛,熱力極強,正如經文所說,過度則有害。

外部火氣灼燒肌膚,所以顏色會變黑,火毒過盛,體內水分枯竭,所以會有腰疼。痘疹必定乾枯,或出現許多斑點,不是紅色就是紫色,不是紫色就是黑色,這明顯是火氣過盛。治療方法應以提升體表散熱,同時清涼解毒爲主,在痘疹初現時,讓熱毒得以緩解,斑紫得以消散,正常的痘疹得以顯現,然後調理氣血,纔可能挽回病情。如果斑點不消,紫色不減,痘疹隱匿而不顯現,腰疼持續難以舒緩,頭部和臉部預先腫脹,腹部膨脹呼吸困難,這必定是痘疹最終不會顯現,很難期望病人存活。甚至有些痘疹即將成熟,卻忽然變黑,這是血液過熱,火氣過盛,毒素滯留在乾燥的血液中形成,是內攻的逆向症狀。因此莊氏說:斑瘡倒靨且呈黑色,稱爲鬼瘡,這是非常不好的情況。

至於所謂的冬季嚴寒歸於腎,導致變黑的說法,這並不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