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(1)
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(1)
1.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
2. 風門(兒科)
《內經》謂:新沐中風為首風,飲酒中風為漏風,入房汗出中風為內風,入中為腸風,在外為泄風,及心肝脾肺腎胃風之形狀不同。又曰:風者百病之長也。清淨則肉腠閉拒,雖有大風苛毒,勿之能害。否則天有八風,乘虛感襲。《靈樞》曰:風從南來,名曰太弱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心,外在於脈,其氣主熱。
風從西南方來,名曰謀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脾,外在於肌,其氣主弱。風從四方來,名曰剛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肺,外在於皮膚,其氣主燥。風從西北方來,名曰折風。內舍於小腸,外在於手太陽脈,脈閉則結而不通,故善暴死。風從北方來,名曰大剛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腎,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,其氣主寒。
風從東北方來,名曰凶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大腸,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膠節。風從東來,名曰嬰兒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肝,外在於筋紐,其氣主身濕。風從東南方來,名曰弱風。其傷人也,內舍於胃,外在於肌肉,其氣主體重。此謂八風,聖人避茲如矢石焉。《經》曰: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。
賊風者,如月建在卯寅,卯寅屬木,風從西來,則對衝之金剋木。月建在已午,已午屬火,風從北來,則對衝之水剋火。月建在申酉,申酉屬金,風從南來,則對衝之火剋金。月建在辰戍丑未,四者皆為屬土,風從東來則對衝之木剋土。月建在子,風從南來,對衝之火反勝也。
月建在酉,風從東來,對衝之木反勝也。皆為賊風,並宜避之,如肝中風,則踞坐而舉頭不得,左脅疼痛,諸筋攣急,頭目瞤動,上視多怒。心中風,則但能仰臥,傾側不能,發熱失音,其舌焦赤。脾中風,則腹滿身黃,唇黃踞坐,四肢不收,皮肉瞤動。肺中風,則偃臥胸滿,喘息咳嗽,燥悶汗出,目能視人,口不能言。
腎中風,則踞坐面浮,腰脊痛引少腹,風入頜頰之間,則口喎而牙緊,風客咽喉,而出聲之竅塞而失音。風與氣搏則氣被痰隔,而出鋸聲,搏於筋脈,因寒則拘急攣通而脈浮緊,因熱則弛緩不隨,而脈浮洪,浮者在表宜汗,實者在裡宜泄,促者在上宜吐。然治風當先理氣,不可專服風藥,攻之愈急,則風勢愈甚,務調榮衛通暢,則風可不治自愈矣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提到,洗完澡後立即吹風會得首風,喝酒後吹風會得漏風,性行為後出汗吹風會得內風,若風進入身體內部會成為腸風,在外部則是泄風,以及影響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和胃的風,這些風造成的症狀各不相同。又說,風是各種疾病的根源。如果身體乾淨,肌膚毛孔緊閉,即使有強大的風邪和毒素,也無法傷害到身體。否則,自然界有八種風,會趁虛而入,侵襲身體。
《靈樞》記載,從南方來的風叫做太弱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心臟,外部影響脈絡,其特徵是引起熱症。
從西南方來的風叫做謀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脾臟,外部影響肌肉,其特徵是造成虛弱。
從四方來的風叫做剛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肺部,外部影響皮膚,其特徵是導致乾燥。
從西北方來的風叫做折風,內部影響小腸,外部影響手太陽脈,脈絡閉塞就會導致突然死亡。
從北方來的風叫做大剛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腎臟,外部影響骨骼和肩背的肌肉,其特徵是引起寒冷。
從東北方來的風叫做兇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大腸,外部影響兩脅腋骨下及關節。
從東方來的風叫做嬰兒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肝臟,外部影響筋骨,其特徵是身體濕潤。
從東南方來的風叫做弱風,它傷害人體時,內部影響胃,外部影響肌肉,其特徵是身體沉重。
這些就是所謂的八風,賢明的人會像躲避箭石一樣遠離它們。經典上說,虛弱的邪風,應該適時地避免。
所謂的邪風,例如月建在卯寅時,卯寅屬木,風從西方來,對應的金會剋制木。月建在巳午時,巳午屬火,風從北方來,對應的水會剋制火。月建在申酉時,申酉屬金,風從南方來,對應的火會剋制金。月建在辰戍醜未時,這四個都屬土,風從東方來,對應的木會剋制土。月建在子時,風從南方來,對應的火反而會勝過它。
月建在酉時,風從東方來,對應的木反而會勝過它。這些都是邪風,都應該避免。例如,肝臟受風影響,人會蹲坐,抬不起頭,左側肋骨疼痛,所有筋絡緊繃,眼睛眨動,向上看時容易生氣。心臟受風影響,人只能仰臥,側臥不能,發燒,聲音嘶啞,舌頭焦紅。脾臟受風影響,腹部膨脹,全身黃疸,嘴脣黃色,蹲坐,四肢不能活動,皮膚和肌肉抽動。肺部受風影響,趴臥,胸部滿悶,呼吸困難,咳嗽,乾燥,出汗,眼睛能看人,嘴巴卻不能說話。
腎臟受風影響,人會蹲坐,臉部浮腫,腰部和脊椎疼痛,牽引到下腹部,風進入顎頰間,會使嘴角歪斜,牙齒緊咬,風進入咽喉,聲音出口的通道堵塞,失去聲音。風與氣搏鬥,氣被痰阻隔,發出鋸齒聲,風搏鬥筋脈,遇冷則筋脈緊縮,脈象浮緊,遇熱則鬆弛,脈象浮洪,浮象在表面,適合出汗治療,實象在內部,適合瀉下治療,促象在上方,適合催吐治療。然而,治療風病應先調整氣血,不能單一使用風藥,攻擊越急,風勢反而越強烈,必須調節營養和防禦系統,使之暢通,風病才能自然痊癒。
3. 通關散
治卒暴中風,牙關緊急,藥不得下。
細辛,簿荷,豬牙皂角,雄黃(各二錢),為末,每用少許,吹入鼻中,俟噴嚏後,然後進藥,如不嚏者不治,牙關緊甚,前藥中加麝香少許,或用烏梅或白梅,去核,同藥擦牙。酸先入筋,使牙關痠軟利開,亦木剋土之義,蓋牙齦屬陽明胃土也。或有單用烏梅擦牙齦,涎出即開。
夫陽明之脈,循頰車入齒縫,風寒中之,輕則戰慄鼓頷,重則口噤不開。若中風而口開不噤者,又是脫症,而行先絕也,不治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[通關散]的使用方法和作用,用於突然中風,牙關緊閉,無法吞服藥物的情況。
主要成分包括細辛、薄荷、豬牙皁角、雄黃各二錢,磨成粉末。使用時,取少量藥粉吹入鼻中,等待噴嚏後,再服用其他藥物。如果沒有噴嚏反應,表示病情較嚴重,可能難以治療。對於牙關特別緊閉的情況,可在藥方中加入少量麝香,或使用烏梅或白梅去核,與藥粉一起摩擦牙齒。由於酸味能先進入筋絡,使牙關變得酸軟而容易張開,這也是根據五行中木剋土的原理,因為牙齦屬於陽明胃土。有時單純使用烏梅摩擦牙齦,讓口水流出也能達到同樣效果。
陽明經脈沿頰部進入牙縫,當風寒侵襲,輕微時會出現顫抖和下巴顫動,嚴重時則會口齒緊閉無法開啟。若是中風後口齒大開且無緊閉現象,這可能是脫症,預示著生命徵象開始衰竭,這種情況通常無法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