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(6)
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(6)
1. 方脈腰痛合參(附腎著)
腰痛者,有屬濕者,六脈沉濡或伏,兩膝隱隱作痛或麻木作腫,遍身沉重,天陰益甚,初宜微表,後兼分利,有屬濕熱者,脈濡細而數,痛自腰胯以至足腫,或上或下,或腫或紅,小便赤澀。宜滲濕清熱,當歸拈痛湯。有屬痰流注者,脈沉滑或弦,腰臍一塊,互換作痛,及噁心頭眩者痰也。
昔肥今瘦者痰也,宜豁痰行氣,羌獨二術二陳加減豁痰湯。有屬陰虛者,脈細而數,或兩尺洪盛,肌體嬴瘦,足心及脛俱痛,不能任地宜滋陰降火,四物加知柏、牛膝、杜仲。有屬陽虛者,脈沉弱或虛大,兩足浮腫,大便不實,小水短少,痛不能動,屬命門火衰,真陽虛極,補中益氣加桂附,或金匱腎氣丸,下部道遠而烏附不能達也。濕熱濁痰鬱久,非烏附不能開也。
然在前廉為陽明,白芷升麻為引,後廉太陽、羌話、防風為引,外廉少陽,柴胡為引,內廉厥陰,青皮、吳茱萸為引,內前廉太陰,蒼朮、白芍為引治無遺法矣。
白話文:
腰痛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是濕氣引起的,這類人的脈象會呈現沉濡或伏的狀態,兩邊膝蓋會隱隱作痛或是麻木腫脹,全身感覺沉重,陰天的時候會更嚴重。初期應該用輕微發汗的方式來治療,之後再配合利濕的方法。有些腰痛是濕熱引起的,這類人的脈象會呈現濡細而數的狀態,疼痛會從腰部、髖部一路延伸到腳部腫脹,可能向上或向下,腫脹也可能發紅,小便會呈現赤澀的狀況。這類情況適合用滲濕清熱的方法來治療,可以用當歸拈痛湯。
有些腰痛是痰引起的,這類人的脈象會呈現沉滑或弦的狀態,腰部和肚臍會有一塊區域輪流疼痛,而且會噁心頭暈,這就是痰引起的。以前很胖現在變瘦的人,也可能是因為痰引起的。這類情況適合用化痰行氣的方法來治療,可以用羌獨二術二陳加減豁痰湯。
有些腰痛是陰虛引起的,這類人的脈象會呈現細而數的狀態,或是兩尺脈特別洪盛,身體會消瘦,腳心和小腿都會疼痛,無法踩地,這類情況適合用滋陰降火的方法來治療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、杜仲。
有些腰痛是陽虛引起的,這類人的脈象會呈現沉弱或虛大的狀態,兩腳會浮腫,大便不成形,小便量少,痛到無法動彈,這是因為命門火衰,真陽虛損到極點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肉桂、附子,或是金匱腎氣丸來治療。因為下半身離得遠,所以附子不易到達。但是濕熱、濁痰累積久了,就必須用附子才能打開。
此外,腰的前面屬於陽明經,可以用白芷、升麻來引導藥效;腰的後面屬於太陽經,可以用羌活、防風來引導藥效;腰的外側屬於少陽經,可以用柴胡來引導藥效;腰的內側屬於厥陰經,可以用青皮、吳茱萸來引導藥效;腰的內前面屬於太陰經,可以用蒼朮、白芍來引導藥效。這樣治療腰痛的方法就非常全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