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0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10)

1. 方盛衰論篇

《方盛衰論篇》曰:形弱氣虛,死。(中外俱不足也。)形氣有餘,脈氣不足,死。(臟衰,故脈不足也。)脈氣有餘,形氣不足,生。(臟盛,故脈氣有餘。)是以診有大方,坐起有常,(坐起有常,則息力調適,故診之方法,必先用之。)出入有行,以轉神明。(言所以貴坐起有常者何?以出入行運,皆神明隨轉也。

)必清必靜,上觀下觀,司八正邪,別五中部,按脈動靜。(上觀,謂氣色;下觀,謂形氣也。八正,謂八節之正候。五中,謂五臟之部分。然後按寸尺之動靜,而定死生矣。)

白話文:

【方盛衰論篇】說:

如果身體虛弱且氣力不足,這個人會死亡。(這表示內在臟腑和外在身體狀況都處於不佳狀態。)

若身體的形態與氣力顯得過剩,但脈搏卻顯示氣力不足,這個人也會死亡。(這代表臟腑功能已經衰退,導致脈象不足。)

反之,如果脈搏顯示氣力有餘,而身體的形態與氣力卻不足,這個人還能生存。(因為臟腑功能旺盛,所以脈象會顯示出有餘的氣力。)

因此,在診斷疾病時,有一套完整的方法。病人在就診時的坐姿和起身動作都有固定的模式,(這些固定模式有助於呼吸和體力的調整,所以在診斷方法中,這是首先會被應用的。)病人的進出動作也有一定的規律,這都是為了讓精神保持敏銳。(強調坐姿和起身動作固定的價值在哪裡呢?因為病人的進出動作,都會影響到精神的轉換。)

在診斷過程中,必須保持環境的清靜,醫生要同時觀察病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,判斷八節的正候,區分五臟的部位,並按壓脈搏來感受其動靜。(上半身的觀察,指的是氣色;下半身的觀察,指的是形態和氣力。八節指的是四季更迭中的八個節點,是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。五臟是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五個主要臟器,分別對應人體的五個部位。最後,通過按壓寸口和尺部的脈搏,可以確定病人生死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