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(1)

1. 綠礬止痛方

用綠礬七八分,好酒化下,再不發。

白話文:

這則古方的意思是:使用綠礬,大約七到八分的量,溶解在好酒中飲下,疼痛之後就不會再發作。

2. 衍義方

治心痛,用銅青一味,淡醋湯些小服之。

白話文:

「治療心痛,使用銅青這種藥材,以淡淡的醋湯調和少量服用。」

3. 手拈散

治心痛最妙。括曰:草果玄胡索,靈脂並沒藥,酒調二三錢,一似手拈卻。

白話文:

[手拈散]用於治療心痛效果極佳。其成分包括草果、玄胡索、靈脂以及沒藥,將這些藥材混合後,取二至三錢份量以酒調服,服用後效果如同親手撫平病痛一般。

此方被稱為「手拈散」,對於緩解心痛有非常好的效果。具體的配方是:取草果、玄胡索、靈脂和沒藥這些藥材,然後用酒來調和二至三錢的藥粉,服用後能有效減輕疼痛,就像親手將痛苦撫平一樣。

4. 化蟲丸

鶴蝨,檳榔,胡粉(炒),苦楝根(去厚皮,各五十兩),白礬(飛,十二兩),為末,麵糊丸,桐子大。凡小兒蟲痛,一歲五丸,溫水入香油一二點,打勻下之,米飲亦得,其蟲自下。

白話文:

【化蟲丸】

內容:使用鶴蝨、檳榔、胡粉(炒過)、苦楝樹根(去掉外層厚皮,每種各五十兩)、白礬(經過飛製,十二兩)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再用麵糊做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藥丸。

使用方法:若是小孩有腸胃寄生蟲導致的腹痛,根據年齡調整,一歲大的小孩可服用五顆藥丸。服用時,可在溫水中加入一兩滴香油,攪拌均勻後服用,也可以用米湯送服。這樣做後,寄生蟲會隨排泄物排出體外。

5. 燒脾散

治飲啖生冷果菜,停留中焦,心脾冷痛。

乾薑(炮),厚朴(姜炒),草果仁,縮砂仁,甘草(炙),神麯(炒),麥櫱,陳皮,高良薑(炙)等各等分,為末,每服三錢,熱鹽湯點服。

一方

用胡椒匹十九粒,乳香一錢,為末,男用薑湯下,女用當歸湯下。

白話文:

【燒脾散】

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因食用過多生冷的水果蔬菜,導致食物滯留在上腹部(中焦),引起心臟與脾臟區域的冷痛。

藥方成分包括:炮製過的乾薑,用薑炒過的厚朴,草果仁,縮砂仁,炙過的甘草,炒過的神麯,麥櫱,陳皮,以及炙過的高良薑,所有藥材均等份量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熱鹽水送服。

另一個配方:

使用十九粒胡椒和一錢乳香,一起磨成粉末。男性患者用薑湯送服,女性患者則用當歸湯送服。

6. 錦囊心痛神方

用燒鐵浮起白沫如枯礬樣者,研極細,白湯調服二分,不愈再一服,永不再發。

白話文:

使用像枯礬一樣,燃燒後會產生白色泡沫的物質,將其磨成極細的粉末。然後用白開水調和兩分(古時的計量單位)服用,如果症狀未見好轉,可再服用一次。按照此方法,病情將不會再復發。

7. 扶陽助胃湯

治寒客腸胃,胃脘當心而痛,得熱則已。

乾薑(炮)一錢五分),揀參,草豆蔻,甘草(炙),官桂,白芍,陳皮,白朮(各一錢),附子(炮),吳茱萸,益智(各五分)薑棗水煎溫服。

一方

用枯礬為末,蜜丸欠實大,每服一丸,空心細嚼,淡薑湯下。若有蟲者,苦參煎湯下,蓋白礬有去熱涎之功。

白話文:

【扶陽助胃湯】

這是治療腸胃受寒,胃部靠近心臟位置會疼痛,得到熱源就會緩解的情況。

藥方成分包括:炮製過的乾薑一錢五分,選好的人參,草豆蔻,炙甘草,官桂,白芍,陳皮,炒白朮各一錢,炮製過的附子,吳茱萸,益智各五分。用薑和棗熬煮的水來煎藥,趁溫熱服用。

另一個藥方:

使用枯礬研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搓揉成豌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空腹服用一顆,細嚼慢嚥,用淡薑湯送服。如果體內有寄生蟲,可用苦參煎煮的湯送服,因為白礬有去除體內熱痰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