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 (6)

回本書目錄

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 (6)

1. 下疳摻藥

孩兒茶(三分),甘蔗頭灰(一錢),冰片(一分),

研極細末,摻之甚效。

一法

治附骨癰疽將成,用此法即散。

其法急掘地坑,以火煅紅,沃以重便,赤體坐其上,以被席圍抱下截,使熱氣熏蒸,腠理開,氣血暢,毒氣解而愈。

2. 乳癰

乳房,陽明所經,乳頭,厥陰所屬,乳子之母,不知調養,忿怒鬱悶所遏,厚味炙煿所釀,以致厥陰之氣不行,故竅不得通,而汁不得出,陽明之血沸騰,故熱勝而化膿,亦有所乳之子,膈有滯痰,口氣焮熱、含乳而睡,熱氣所吹,遂生結核。於初起時便須忍痛揉吮令通,自可消散,失此不治,必成癰癤。

凡四十歲以前者易治。若五十內外者難痊,蓋陽明厥陰兩經之氣血漸衰耳。治法,疏厥陰之滯。以青柴,清陽明之熱以石膏,行瘀濁之血以甘草節,消腫導毒,以栝蔞子或加沒藥、青橘葉、皂角刺、金銀花赤芍連翹當歸之類,然須以少酒佐之。若加灼艾二三十壯於腫處,其效尤捷,不可輒用針刀,必致危困。

若因憂怒鬱悶,年月積累,脾氣消阻,肝氣橫逆,遂成隱核。如大棋子,不痛不癢,數十年後,方為瘡陷,名曰奶岩。以形凸凹,似巖穴也,不可治矣。惟於始生便須消釋病根,心清神安,然後施之治法,亦有可安之理。

3. 最效散

治吹乳。用螃蟹去足,燒灰存性為末,每服二錢,黃酒調下,外以蓮鬚蔥白搗爛鋪乳上,用瓦罐盛灰,火熨蔥上,蒸出汗即愈。

4. 青橘連翹飲

青皮,栝蔞,橘葉連翹桃仁,皂角刺,柴胡甘草,如破,多加參耆,水煎入酒服。

5. 經驗方

治乳初腫作寒熱。用蒲公英三顆,金銀花二兩,水酒煎熱,服取微汗,睡醒即消,其渣敷乳上。

乳硬痛。

沒藥甘草當歸(各三錢),水煎,入酒熱服。

6. 錦囊新定消乳癰神效方

金銀花(二兩),蒲公英(一兩),甘草節(三錢),沒藥(二錢),歸尾(六錢),水酒各三碗,煎一碗,食後服渣,再煎,絞汁服。

一山居婦人吹乳,用桑樹蛀屑,飯搗成膏,貼之。

7. 栝蔞散

治乳癰奶勞。

栝蔞(一個,去皮焙),生甘草(三錢),乳香(一錢,另研),當歸(酒浸,焙,五錢),沒藥(二錢,另研),用無灰好酒三升,銀石器內慢火熬取一升清汁,分作三服飲之。如乳慄破者,少有生,須用參耆歸芍大補而解毒,外以丁香末敷之。

8. 瘰癧癭瘤大小總論合參(附梅核)

瘰癧者,先賢名曰丸漏,是由其人陰虛火盛衝擊,開沖管束之處,而又過食煿炙,風痰熱毒相搏,而結成頑核,鬱滯不散,久則內潰而為瘰癧。治宜養陰和肝,理脾舒郁,化痰清利,切勿徒事克伐,以損真元。

若夫嬰兒產下,因胎毒而即患者,此稟母之肝膽二經火鬱氣滯,亦宜平肝滋腎化毒為主,蓋瘰癧之源,雖由於肝,實根於腎,夫肝火之有餘,乃腎陰之不足,故其本在臟,其末上出頸,腋之間。若浮於脈中,未著於肌肉,而為膿血者易去也。若反其目而視之,赤脈貫於瞳人。

如見一脈,即一歲死,見一脈半,即歲半死,二脈三脈亦如之。若赤脈未見者,庶可治焉!其始必止發一枚,次必連生大小十數,纏繞項下,先腫作膿,穿破難乾,故名漏項。若在胸旁,或兩脅者,此名馬刀,至若其口深黑,內潰精爛,穿透咽喉,飲食不通,目腫舌出,耳出黃膿者不治,更有無故寒熱,身體頭項結核如癧,及心胸腹背,皆有堅核而不痛者,此名為結風氣腫也。審其是風是火,或虛或實治之。

瘰癧者,手足少陽蘊熱結滯所致也。二經多氣少血,所以結核堅而不潰,延蔓串通。若陽明經則氣血多而潰矣。即俗名爛癧,惟少陽起者,當從本治,俗醫不知,概以毒藥攻之。如負薪救火,為害更甚,元氣弱者,反成勞弱矣。

夏枯草,能散結氣,而有補養血脈之功,能退寒熱,虛者儘可用之。若實者,佐以行散之藥,外施艾灸,亦漸取效。

又結核或在項,或在背,或在身,或在耳後,或在頂門。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者,多是痰注氣滯不散,不外乎曰痰、曰氣、日熱三者,久不已,則成瘰癧,宜早治之。大抵因七情之氣鬱結,或因飲食之時觸犯怒惱,遂成此症。婦人女子,患此最多,治宜開鬱順氣利隔,化痰清肺。然未有不陰虛火旺而有癆瘵根腳者,更宜兼乎補陰乃其治也。

癭瘤者,癭則著於肩項,瘤則隨氣凝結,戒食厚味,忌妄破決。凡侵大侵長,堅硬不可移者,名曰石癭。皮色不變,即名肉癭,筋脈露結,名曰筋癭。赤脈交結者,名曰血癭。隨憂愁消長者,名曰氣癭。五癭皆不可妄決破,惟胎癭破而去其脂粉則愈。

一方

治瘰癧。

海藻(洗去沙土,曬乾),昆布(揉去土,同上味先研,為末),何首烏(木臼搗為末),皂角刺(炒令黃色),公蛇蛻(樹上或牆上是也,用一條,平地上者是母)五味為細末,和勻一處,豬頭項下刀口肉,燒熟蘸前藥末吃,於食後倒患處眠一伏時,每核灸七壯,口中覺煙氣為度,膿盡即安。初生起時,灸曲池,男左女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