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(2)

1. 黑參丸

治口舌生瘡。

玄參,麥冬,天冬(各等分),為末,蜜丸,綿裹,噙化咽津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口腔內長瘡的情況。

所需材料有玄參、麥冬、天冬,這三種藥材需用相同份量。將其研磨成粉末後,加入蜂蜜製成丸狀。使用時,先以棉花包裹該藥丸,然後含在口中使其慢慢溶解,再吞下產生的津液。

2. 兒科喉病

咽喉者,一身之總要,水穀之道路也。若胸膈之間,蘊積熱毒,致生風痰,壅滯不散,發為咽喉之疾,或內生瘡,狀如肉腐,窒塞不通,吐咽不下。如單肉娥、雙肉娥,及痄腮腫脹,甚者內外皆腫,上攻頭面,治宜先吐風痰,以遁咽膈,然後解熱毒,清肺胃,遲則不救。其單雙肉娥,可針即針,有不可針者,亦用吹點劫藥,吐去風痰,以圖捷效,次服煎劑,蓋急症難於久待也。痄腮腫脹者,重則瓷鋒刺去惡血,輕則或塗或點,次投湯劑,散風清熱解毒消痰自愈也。

喉痹者,即纏喉風類也。其候面赤氣粗,咽喉腫閉,乃蓄熱生風,積聚毒痰而作。甚者,內壅肉瘤一塊,氣閉不通。若至鼻面青黑,寒噎頭低,痰膠聲鋸者不治。更有臟寒,亦能令人咽閉,而吞吐不利者,蓋諸症下寒過極,則上熱反盛,不獨此也。其候與前論娥症相近,而治法不能無異,大抵無形腫閉者,為痹,有形腫痛者,即是娥耳。

先吐風痰者,急則治其標也。後解熱毒者,緩則治其本也。至於上熱下寒者,用熱藥食前冷服之,不可誤服涼藥也。

白話文:

【兒科喉部疾病】

咽喉是人體的重要部位,是食物和水分的通道。當胸膈間聚集了熱毒,導致風痰生成,堵塞在身體裡無法散去,就會引發咽喉疾病。有的在內部長出像肉腐一樣的瘡,阻塞呼吸道,吞嚥困難。例如單肉蛾、雙肉蛾,以及腮腺腫脹(俗稱痄腮),嚴重時內外都腫脹,向上影響到頭面部。治療應先催吐風痰,使它離開咽喉,再進一步清除熱毒,清潔肺和胃。如果延遲治療,可能就來不及了。對於單雙肉蛾,能針灸就進行針灸,若無法針灸,可以使用吹點藥物,催吐風痰,以求速效,之後服用煎煮的藥劑,因為急病難以等待。

腮腺腫脹的病例,嚴重的需用瓷器的尖端刺破排出壞血,較輕的可用塗抹或點滴的方式治療,再服用湯劑,藉由散風、清熱、解毒、消痰達到痊癒。

喉痹,即纏喉風類似的疾病。患者臉色紅潤,呼吸粗重,咽喉腫脹閉塞,是由於熱毒積累,產生風痰所致。嚴重者,咽喉內長出一個肉瘤,氣道完全封閉。若出現鼻面青黑,聲音沙啞,頭低垂,痰多且聲音如鋸的情況,就無法治癒。另外,體內寒冷也能導致咽喉閉塞,吞嚥困難,這是因為體內寒冷過度,反而使上部熱度增加。這種情況和前面提到的肉蛾症狀相似,但治療方法不同。一般來說,無形的腫脹閉塞,被視為喉痹,有形的腫脹疼痛,就是肉蛾。

先催吐風痰,是應急之策。後解熱毒,是根治之法。對於上部熱下部寒的情況,應用熱性藥物,飯前冷服,切勿誤服涼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