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女科精要卷十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女科精要卷十七 (8)

1. 胎孕不長

或問:娠婦有按月行經而胎自長者,有三五個月間,其血大下,而胎不墮者,或及期而分娩,或逾月而始生,其理何與?按月行經而胎長者,名曰盛胎。其婦血氣充盛,養胎之外,血有餘故也。有數月之胎,而敵國大下,謂之漏胎。因事觸胎,動其任脈,故血下而不傷子宮也。

然孕中失血,胎雖不墮,氣血亦虧,多至逾月不產。曾見有十二三月,或十七八月,或二十餘月而生者,皆是血氣不足,胚胎難長故耳。凡十月之後未產者,當服大補氣血之藥,以培養之,庶無分娩之患。《總錄》曰:人受氣於有生,十二經脈迭相滋養,凡胎處胞中或有萎燥者,由孕婦所稟怯弱,不足自周,陰陽血氣偏勝,非冷即熱,胞胎失於滋養,所以萎燥不長也。惟宜資母血氣,則胎有自而長矣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,懷孕婦女每月仍有月經,但胎兒卻持續成長,到了三、五個月時,突然大量出血,但胎兒卻沒有流產,有的到預產期才分娩,有的則超過預產期才出生,這是什麼原因呢?每月仍有月經,但胎兒卻持續成長的,稱為盛胎。這種婦女血氣充盈,除了滋養胎兒之外,還有多餘的血氣。懷孕數月後大量出血的,稱為漏胎。這是因為外力觸碰胎兒,影響到任脈,所以出血卻不會傷害子宮。

然而,懷孕期間失血,即使胎兒沒有流產,也會損傷氣血,常常導致超過預產期才生產。曾經見過懷孕十二個月、十七個月、甚至二十個月才出生的,都是因為血氣不足,胚胎難以成長所致。凡是超過十個月還未生產的,應該服用滋補氣血的藥物,以培養胎兒,才不會有分娩的困難。

《總錄》中說:人從有生命開始就受到氣的滋養,十二條經脈相互滋養。胎兒在母體中如果出現萎縮乾燥的情況,是因為孕婦天生體質虛弱,不足以自我滋養,陰陽血氣失衡,不是偏寒就是偏熱,導致胎兒得不到滋養,所以萎縮乾燥無法成長。只有依靠母親的血氣,胎兒才能自然成長。

2. 胎孕變常記

李時珍曰:女子二七天癸至,七七天癸絕,此其常也。有女年十二、十三而生子,如褚記室所載,平江蘇達卿之女,年十二受孕。有婦人年至五十六十而生子,如遼史所載,亟昔妻年六十,生二男二女,此又異常之尤者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女性在十四歲左右開始來月經,到四十九歲左右月經停止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有的女性在十二、十三歲的時候就生孩子,像褚記室記錄的,平江蘇達卿的女兒,在十二歲時就懷孕了。也有女性到了五十六、七十歲還能生孩子,例如遼史記載,有一個妻子在六十歲時,生下了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,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。

3. 鬼胎

人之髒髒調和,則血氣充實,風邪鬼魅,不能幹之。若榮虛衛損,精神衰弱,妖魅鬼精,得以感之,狀如懷孕,故曰鬼胎也。然虞天民曰:晝之所思,為夜之所見。凡男女之性淫而虛者,肝腎相火,無時不起,故勞怯人,多夢與鬼交。所謂鬼胎者,偽胎也,非實有鬼神,交接成胎也。

即《經》所謂:思想無窮,所欲不遂。為白淫白濁,流於子宮之內,遂結為鬼胎。本婦自己之血液,淫精結聚成塊,胸腹脹滿,儼若胎孕耳。非偽胎而何?滑伯仁醫驗有楊氏女,薄暮遊廟,廟廡見一黃衣神人,覺心動,是夕夢與交,腹漸大如孕,伯仁診之曰:此鬼胎也。女乃道其故,遂與破血墜胎之藥,下如蝌蚪魚目者,約二升許遂安。

白話文:

人的內臟如果調理得宜,那麼血氣就會充盈飽滿,風邪和不乾淨的東西就無法侵害到身體。但是如果營血虛弱、衛氣受損,精神也會隨之衰弱,這樣就可能會受到不好的東西幹擾,症狀表現得就像懷孕一樣,所以稱之為「鬼胎」。然而,虞天民說過:白天所想的事,會成為夜晚所見的景象。凡是性慾旺盛而又體虛的男女,肝腎中的相火隨時都可能燃起,因此那些體質虛弱的人,常會夢見與鬼交合。所謂的「鬼胎」,其實是假胎,並不是真的有鬼神與人交合而形成的胎兒。

就像經典裡所說的:思緒無盡,慾望得不到滿足。這種情況下,會產生一種白色的濁液,流入子宮之中,然後就形成了所謂的「鬼胎」。實際上,這只是婦女自身的血液和精液凝結成塊,造成胸腹脹滿,看起來就像是懷孕的樣子。如果不是假胎,又是什麼呢?滑伯仁曾有一個病例,患者是楊家的女兒,她在傍晚時分去廟裡遊玩,在廟的廊下見到了一個穿黃衣服的神人,感到心中一動,當晚就夢見與那神人交合,後來腹部逐漸膨大,像懷孕一樣。滑伯仁診斷後說這是「鬼胎」,女子便說出了事情的經過,於是滑伯仁給她開了破血墮胎的藥,排出了一些像魚卵的東西,大約有兩升左右,之後她的症狀就消失了。

此非遇神交乎?曰:有是事,實無是理,豈有土木為形,能與人交而有精成胎耶?天下必無是理也。推其故,此非神之惑於女,實乃女之感於神,有以致之耳。

立齋曰:鬼胎因七情相干,脾肺虧損,血氣虛弱,失行常道,衝任有乖致之,乃元氣不足,病氣有餘也。若見經候不調,即行調補,庶免此症,以補元氣為主,佐以行散之藥。一婦經閉,八月肚腹漸大,面色或青或黃,用胎證藥不應,診視之,面青脈澀,寒熱往來,肝經血病也。面黃腹大,少食倦怠,脾經血病也。

此鬱怒傷脾肝之證,非胎也,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而愈。

白話文:

這不是遇見了神靈嗎?有人說:雖然有這樣的事情,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道理,怎麼可能會有由土木形成的神靈,能夠與人交往並且還能形成胎兒呢?天底下一定沒有這樣的道理。追究其原因,這不是神靈使女子迷惑,而是女子因為某些原因感應到了神靈,從而導致了這種情況發生。

立齋說:所謂的「鬼胎」是因為情緒過度激動,導致脾肺功能受損,血氣虛弱,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機能,衝脈和任脈失調所致,這是因為體內正氣不足,邪氣過剩造成的病症。如果發現月經週期紊亂,就應該及時進行調理補益,這樣才能避免這種症狀,治療應該以補充體內正氣為主,輔以疏解的藥物。有一位婦女月經停止了,八個月後肚子逐漸變大,臉色時而發青時而發黃,用了治胎的藥卻不起作用。經過診斷,她面青脈澀,有寒熱交替的症狀,這是肝經血病的表現;面黃腹大,食慾減退,精神疲憊,這是脾經血病的表現。

這其實是由於憂鬱生氣傷害到脾臟和肝臟的病症,而不是懷孕。使用加味歸脾湯和逍遙散兩種藥物治療後,病人康復了。

4. 腸覃似孕

《經》云:腸覃者,寒氣客於腸外,與衛氣相搏,氣不得榮,因有所繫,瘕而內著,惡氣乃起,息肉乃生。其始生大如雞卵,稍以益大,如懷子之狀,按之則堅,推之不移,月事以時下,此其候也。此氣病而血未病,故月事不斷,木香通氣散,大辛熱之劑主之(此結氣大腸為氣病)。

白話文:

《經》上說:腸覃這種病症,是因為寒氣入侵腸外,與人體的衛氣相搏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進而形成結塊,卡在腸道內,造成惡氣上衝,長出息肉。

一開始息肉的大小就像雞蛋,之後會慢慢變大,就像懷孕的肚子一樣。用手按壓會感覺堅硬,推動它卻紋風不動。而且月經依然正常,這是腸覃的典型症狀。

由於這種病症是氣機失調引起的,血液尚未受到影響,所以月經不會停止。治療方法可以用辛熱通氣的藥物,例如[木香通氣散]來疏通氣機,化解結塊。(這屬於氣病,而非血病,主要影響大腸。)

5. 蓄血似孕

《折肱錄》曰:子媳申氏多鬱怒,勿患不月,腹漸大,以為妊也。十餘月勿產,諸證漸見,疑之,醫者亦疑為蓄血欲下,以體弱不勝,可暗消,久用行血調血藥,竟至不起。後閱盛啟東治東宮妃一案,大悔掉,永樂東宮妃張氏,經不通者,已十越月,醫以為胎也。脹愈甚,上命啟東診視,一一如見,其方皆破血之劑,下血數斗而疾平。

子媳病正與此合,當十月外既確知非妊,宜大膽下之,可得生矣。惜醫者,無此膽識,不亦傷乎!(此蓄血子門為血病)。

白話文:

《折肱錄》記載:一位年輕婦人申氏,經常鬱悶生氣,並非患了不孕症,但肚子逐漸隆起,她以為自己懷孕了。過了十多個月卻沒有生產,各種病症逐漸出現,讓人懷疑。醫生也懷疑是蓄血在體內,因為她體弱無力,無法自然排出,就長期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,結果竟導致她去世。

後來,讀到盛啟東治療東宮妃的一則案例,後悔不已。永樂年間的東宮妃張氏,經期不通已經十個月了,醫生誤以為是懷孕。她的肚子越來越脹,皇帝命令啟東前去診治。啟東診斷後發現與申氏的病症相同,開了破血化瘀的藥方,讓她排出許多血,病症就痊癒了。

申氏的病症和東宮妃一模一樣,既然過了十個月已經確定不是懷孕,就應該大膽地使用破血化瘀的藥物,就能救活她。可惜當時的醫生沒有這種膽識,實在令人惋惜啊! (這屬於蓄血在子宮,是一種血症)。

6. 產前總論

產前諸症,皆因胎氣所致。夫胎動、胎漏皆下血,但胎動有腹痛,胎漏無腹痛,故胎動宜行氣,胎漏宜清熱也。惡阻者,噁心而阻隔飲食也,肥者多因痰,瘦者多因熱,宜二陳湯加減。子煩者,煩躁悶亂心神也。子癇者,痰涎潮搐,目吊口噤也。子腫者,面目虛浮,肢體腫滿也。

子氣者,兩足浮腫也。子淋者,小便艱少也。轉胞者,小便不通也。子懸者,胎氣不順,湊心脹痛也。蓋脾主運化水穀,婦人有胎則運化水穀不利而生濕,濕則生痰,痰生熱,熱生風也。子腫、子氣者,濕也。惡阻者,痰也。子煩、子淋者,熱也。子癇者,風也。子懸者,氣也。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的各種症狀,都是因為胎氣所造成的。胎動和胎漏都會出血,但胎動伴有腹痛,胎漏則沒有腹痛,所以胎動要行氣,胎漏要清熱。孕婦噁心嘔吐,無法進食稱為惡阻,肥胖者多因痰濕,瘦弱者多因熱燥,可用二陳湯加減治療。子煩是指孕婦煩躁不安,心神不寧。子癇是指孕婦痰涎阻塞,抽搐痙攣,眼睛上翻,口不能言。子腫是指孕婦面色蒼白,肢體浮腫。子氣是指孕婦雙腳浮腫。子淋是指孕婦小便困難,量少。轉胞是指孕婦完全無法排尿。子懸是指胎氣不順,導致心胸憋悶疼痛。這是因為脾臟負責運化水穀,孕婦懷胎後運化水穀功能減弱,容易產生濕氣,濕氣生痰,痰生熱,熱生風。子腫、子氣是濕氣所致,惡阻是痰濕所致,子煩、子淋是熱氣所致,子癇是風邪所致,子懸是氣滯所致。

轉胞者,虛也。濕則滲之,痰則消之,熱則清之,風則平之,氣則散之,虛則補之,總以去邪保胎為要。保胎之法,三月以前宜養脾胃,四月以後宜壯腰腎、補血順氣,佐以清熱,此大法也。然尤宜以人陰陽盛衰、氣血偏勝而調之。

《簡便方》治頻慣墮胎,或三、四月即墮者,於兩月前,以杜仲八兩、糯米煎湯浸透,炒去絲,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,山藥五、六兩為末,糊丸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懷妊受物,乃肝一臟之虛,其肝氣止能生胎,無別用也,若血少不能榮其肝,則肝虛,故愛酸物。產前安胎,白朮、黃芩為妙藥也。條芩安胎之聖藥,俗人不知,以為寒而不敢用,反為溫熱之藥可養胎,殊不知產前宜清熱,令血循經而不妄行,故能養胎。惟脈沉遲,脾胃虛弱者,非其所宜。

白話文:

胎兒流產的原因是身體虛弱。濕氣重就祛濕,痰多就化痰,身體發熱就清熱,風邪入侵就平息風邪,氣血不足就散氣,虛弱就補虛,總之,關鍵是要驅逐邪氣,保住胎兒。懷孕前三個月的重點是養護脾胃,四個月後則要加強腰腎,補血順氣,並輔以清熱,這是主要的調理方法。然而更重要的是根據個人陰陽虛實、氣血偏盛等情況來調節。

治療反覆流產或懷孕三、四個月就流產的方子,要在懷孕兩個月前服用。將杜仲八兩和糯米煎湯浸泡,炒去糯米的表皮,續斷二兩用酒浸泡後烘乾研磨成粉,山藥五、六兩研磨成粉,混合在一起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懷孕期間嗜酸,是因為肝臟虛弱,肝氣只負責孕育胎兒,沒有其他用途。如果血少不能滋養肝臟,就會導致肝虛,所以愛吃酸。產前安胎,白朮和黃芩是最佳的藥物。黃芩是安胎的聖藥,但民間不知道,認為它寒涼而不敢使用,反而認為溫熱的藥物可以養胎,其實這是錯誤的。產前應該清熱,讓血液順利運行,不至於妄行,這樣才能養胎。只是脈象沉遲,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黃芩。

生產如抱船過壩一般,凡難產者,多由於氣血虛也,有因九、十月之時不謹守者有之;有氣血凝滯不轉運者。故於九個月內便須順氣調中,服達生散十數帖,臨產自易也。

凡妊婦脈細勻者,是胎元已足,如果熟香飄之象也。易產。大浮緩者,是養胎而中氣大虛,火氣散也,難產。故產前脈宜洪大,產後脈宜沉小。凡男女之別,以左右取,左疾為男,右疾為女。沉實在左,浮大在右,右女左男,可以預剖。離經六至,沉細而滑,陣痛達腰,胎立時脫。半產漏下,革脈主之,弱即血耗,立見傾危。

一婦妊娠,久吐不已,諸藥不受,張立後方,服之而愈。兩寸俱洪大而數,右尤甚焉。金體本燥,今燥益甚矣。左關洪弦,是肝主藏血,今無血受藏也。右關弦細而數,是久生穀氣,肝家虛火來侮,因而弦數。其細者,胃氣虧極之象也。左尺細極若無,右尺洪大而疾,此皆津滋燥涸,少陰虛火上浮,厥陰鬱火上達,少陽伏火上乘,燥涸之土為三火所爍,焉能濕潤化育乎。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生產就像用船過水壩一樣,困難重重。難產多半是因為氣血虛弱,可能是懷孕期間沒有注意保養,或是氣血凝滯不通導致。因此,懷孕九個月內就要順氣調中,服用達生散十幾帖,臨產時就會比較容易。

懷孕婦女脈象細勻,代表胎元充足,就像熟香飄散的味道一樣,容易生產。脈象浮大緩慢,則是養胎過度導致中氣虛弱,火氣散失,容易難產。所以懷孕後期脈象宜洪大,生產完後脈象宜沉小。

胎兒性別可以用左右脈象判斷,左邊脈象有力代表男孩,右邊脈象有力代表女孩。左邊脈象沉實,右邊脈象浮大,則右邊是女孩,左邊是男孩,可以預測胎兒性別。

脈象離經六至,沉細滑,陣痛達腰,胎兒就會立刻出生。生產到一半胎兒漏出,革脈主之,如果虛弱就會耗血,立刻出現危險。

一位婦女懷孕後一直嘔吐,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,後來服用了張立的藥方才痊癒。她脈象兩寸洪大而數,右側尤其嚴重。金體本就燥,現在更加燥熱。左關洪弦,代表肝臟主藏血,現在沒有血可以儲存。右關弦細而數,代表長期飲食營養不足,肝臟虛火上炎導致弦數。脈象細弱,是胃氣虛弱的徵兆。左尺細極若無,右尺洪大而疾,這是因為津液虧損,少陰虛火上浮,厥陰鬱火上達,少陽伏火上乘,燥涸的土被三火灼燒,怎麼能滋潤化育呢?經書說「諸嘔吐酸皆屬於熱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具方於後,為救急治標之法。嘔愈之後,仍當以六味加麥冬、阿膠為丸,久服調理,以治其本。

條實芩(一錢二分),麥門冬(去心三錢),懷生地(三錢),廣桔紅(鹽湯泡七分),白茯苓(一錢二分),生白芍藥、肥白知母(各一錢二分),甘草(二分),白葛根(一錢,能提胃中真氣,而清疏胃熱故用之),竹茹(二錢,用鮮淡竹刮去青,取向里黃皮)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急救治標的方法,嘔吐好了之後,還要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、阿膠做成丸藥長期服用,調理身體,從根本上治療。

具體藥方是:條實芩一錢二分,麥門冬去心三錢,懷生地三錢,廣桔紅用鹽湯泡七分,白茯苓一錢二分,生白芍、肥白知母各一錢二分,甘草二分,白葛根一錢(能提振胃氣,清熱解暑),竹茹二錢(用新鮮淡竹刮去青皮,取裡面黃皮)。

加燈心,水煎,溫服即愈。

保胎神效丸方,《錦囊秘傳》

白茯苓(二兩、色白堅重者用之),真於朮(一兩,米泔浸一宿,去皮淨切並曬乾,同黃土炒用),條芩(酒拌炒,須揀實心細子),香附子(童便浸二日,炒熟),元胡索(陳米醋拌炒),紅花(隔紙烘炒),益母草(淨葉。各一兩),真沒藥(三錢,新瓦上隔火焙去油)

上各制度為末,蜜丸桐子大,每日空心白湯吞服七丸。

白話文:

加入燈心草,用水煎煮,溫熱服用即可痊癒。

這個方劑出自《錦囊秘傳》,叫做保胎神效丸。

藥材包括:白茯苓(二兩,選用色澤白皙、質地堅實沉重的),真於朮(一兩,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去除外皮,切成乾淨的小塊,曬乾後與黃土一起炒制),條芩(用酒拌炒,要挑選實心、細小的),香附子(用童子尿浸泡兩天,炒熟),元胡索(用陳米醋拌炒),紅花(用紙隔著烘烤),益母草(取乾淨的葉子,各一兩),真沒藥(三錢,用新瓦片隔火烘烤去除油份)。

將以上藥材按照比例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天空腹用白湯吞服七丸。

前藥不可因其丸小加至七丸之外。凡孕婦胎不安者,一日可服四五次,安則照常。如遇腹痛腰痠,或作脹墜,宜即服之。如受胎三五月常墜者,須先一月制服,能保足月。甚至見紅將墜者,急服此丸,亦能保留。謹戒惱怒、勞力,忌食煎炒、椒辣、發氣、閉氣、糟味、冷水冷物,切戒心勞。每藥一料,可保數胎,但服此丸,無不收效。

茯苓丸

治妊娠惡阻停飲,憂聞食氣。

赤茯苓,人參,肉桂,乾薑(泡),半夏(洗七次焙),陳皮,白朮,葛根,甘草(炙),枳實(去白麩炒黃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服用藥丸時,不可因為丸子小就超過七顆。懷孕期間胎兒不穩定的孕婦,一天可以服用四到五次,如果胎兒穩定則恢復正常服用次數。遇到腹痛腰痠,或者腹部脹滿下墜的狀況,應該立即服用藥丸。懷孕三到五個月時經常出現胎兒下墜的狀況,需要先服用一個月來穩定胎兒,才能保住胎兒直到足月。即使出現見紅將要流產的緊急狀況,服用此藥丸也能留住胎兒。要注意避免情緒波動、過度勞累,忌食煎炒、辣椒、容易脹氣、閉氣的食物,以及糟味、冷水和冷食,也要避免過度勞心。每一劑藥可以保住好幾個胎兒,服用此藥丸,沒有不奏效的。

為末,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一法用黃芩為末,濃煎白朮湯,調一錢服,一月餘自安。

杜仲丸

治妊娠兩、三月,胎動不安,防其欲墮,預宜服之。

杜仲(去皮,剉薑汁炒去絲),川續斷(酒浸各二兩)

為末,棗肉煮爛為丸,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。

膠艾湯

治妊娠或因倒僕,胎動不安,腰腹疼痛。

熟地(洗),艾葉(炒),白芍藥,川芎,阿膠(蛤粉炒成珠),黃耆,當歸(酒浸),甘草(炙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另外一種方法是用黃芩研磨成粉末,加入濃煎的白朮湯中,每次服用一錢,連續服用一個多月,即可恢復健康。

杜仲丸用於治療懷孕兩個到三個月時胎動不安,防止胎兒流產,應提前服用。將杜仲(去皮,用薑汁炒去纖維)和川續斷(酒浸各二兩)研磨成粉末,用煮爛的棗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膠艾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跌倒或其他原因導致胎動不安,腰腹疼痛的症狀。將熟地黃(洗淨)、艾葉(炒)、白芍藥、川芎、阿膠(蛤粉炒成珠)、黃耆、當歸(酒浸)和甘草(炙,各等分)混合使用。

用薑棗,水煎服。如虛者加人參。

益母丸

專治難產橫逆,並安胎順氣。

益母草(五月五日採葉莖,陰乾,忌鐵器)

為末,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。臨產之時,以童便溫酒化下。若氣不順,用木香人參湯。

桑寄生散

治胎漏經行淋漓;無病調理胎元。

當歸(酒浸),桑寄生,續斷(酒浸),川芎,白朮,熟地,人參,香附(炒),阿膠(蛤粉拌炒),茯神(各一錢),甘草(炙五分)

白話文:

用生薑和紅棗,加水煎煮服用。如果體虛,可以加人參。

益母丸專門治療難產和生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,並且可以安胎順氣。

益母草在五月五日採收葉莖,陰乾,忌用鐵器。將益母草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。臨產時,用童尿溫酒化服。如果氣血不順暢,可以用木香人參湯。

桑寄生散用於治療胎漏、月經淋漓不盡;無病調理胎元。

當歸(用酒浸泡),桑寄生,續斷(用酒浸泡),川芎,白朮,熟地,人參,香附(炒香),阿膠(用蛤粉拌炒),茯神(各一錢),甘草(炙烤五分)

水煎服。

三因鯉魚湯

治妊娠腹大,胎間有水氣。

白朮(五兩),茯苓(四兩),當歸,芍藥(各二兩)

上細剉以鯉魚一個,修事如食法煮取汁,去魚用藥四錢入魚汁一鍾半;生薑七片、陳皮少許,煎至七分,空心服下。

一方

無故卒下血,用阿膠(二兩,蛤粉炒成珠),生地黃(八兩,搗取汁),以清酒三升,將二味攪勻溫熱,分三服飲之。

竹茹湯

白話文:

水煎服。

三因[鯉魚湯]

治療懷孕腹部膨大,胎兒周圍有水氣。

白朮(五兩),茯苓(四兩),當歸、芍藥(各二兩)

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一條鯉魚,像平常煮食一樣煮取湯汁,去掉魚,取藥材四錢放入魚湯一鍾半;生薑七片、陳皮少許,煎煮至七分,空腹服用。

一方

無故突然下血,可用阿膠(二兩,用蛤粉炒成珠),生地黃(八兩,搗碎取汁),以清酒三升,將這兩種藥材攪拌均勻溫熱,分三次服用。

[竹茹湯]

治妊娠嘔吐,頭疼,眩暈。

桔紅(去白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),白朮(各一兩),厚朴(薑製),茯苓(各五錢),甘草(二錢五分)

每服五錢,水二鍾、姜五片,入竹茹如彈子大一塊,煎至八分服。

竹葉湯

治妊娠心驚膽怯,終日煩悶,證曰子煩。

白茯苓(四兩),防風,麥門冬(去心),黃芩(各三兩)

每服四錢,水一鍾、竹葉五片,不拘何時,皆可服之。

全生白朮散

白話文:

治療懷孕期間的嘔吐、頭痛、頭昏眼花,可以用桔紅(去除白色部分)、人參、麥門冬(去除心部)、白朮(各一兩)、厚朴(用薑汁製備)、茯苓(各五錢)、甘草(二錢五分)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兩杯、薑五片,再放入竹茹一塊(大小如彈珠),煎煮至八分滿即可服用。

治療懷孕期間心驚膽怯、整天煩悶,症狀稱為「子煩」,可以用白茯苓(四兩)、防風、麥門冬(去除心部)、黃芩(各三兩)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杯、竹葉五片,不論何時皆可服用。

治妊娠面目肢體浮腫如水氣,名曰子氣。

白朮(一兩),姜皮,大腹皮,陳皮,白茯苓皮(各五錢)

為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一方有桑白皮。

李氏天仙藤散

治妊娠三月之後,兩足漸腫,行步艱難。

飲食不佳,狀如水氣,名曰子氣。

天仙藤(洗略炒),香附子(炒),陳皮,甘草,烏藥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治療懷孕期間臉部、肢體浮腫,像水腫一樣的症狀,稱為子氣。將白朮一兩、姜皮、大腹皮、陳皮、白茯苓皮各五錢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。也有配方加入桑白皮。

另一方治療懷孕三個月後,雙腳逐漸腫脹,行走困難,食慾不佳,症狀像水腫一樣的子氣,使用天仙藤(洗淨略炒)、香附子(炒)、陳皮、甘草、烏藥各等分。

為末,每服三錢,姜三片、紫蘇三葉、木瓜三片同煎,空心食前服之。日三次,腫消止藥。

紫蘇散

治胎氣不和,湊上心腹,脹滿疼痛,謂之子懸。

大腹皮,川芎,白芍,陳皮,當歸(去蘆酒浸),紫蘇葉(各一兩),人參,甘草(各五錢)

每服四錢,姜五片、蔥白七寸,水煎,空心溫服。

兒在腹中哭,用多年空屋鼠穴中土一塊,令孕婦噙之。

百合散

白話文:

服用藥物時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三片薑、三片紫蘇葉、三片木瓜,一起煎煮,空腹飯前服用。一天服用三次,腫塊消退後停止用藥。

紫蘇散用於治療胎氣不和,導致心腹脹滿疼痛,俗稱子懸。

藥方包含大腹皮、川芎、白芍、陳皮、當歸(去蘆頭用酒浸泡)、紫蘇葉(各一兩)、人參、甘草(各五錢)。

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五片薑、七寸蔥白,水煎,空腹溫服。

如果孩子在腹中哭泣,可以取多年空屋鼠穴中的土塊,讓孕婦含在嘴裡。

百合散的用法請參考其他資料。

治妊娠咳嗽,心胸不利,煩滿不食,胎動不安。

川百合,紫苑,麥門冬,桔梗,桑白皮(各一兩),甘草(五錢),竹茹(一團)

每服八錢,水煎去滓,入蜜半匙,再煎一、二沸,食後溫服。

乾薑黃連丸

治妊娠下痢赤白,穀道腫痛,冷熱皆可服。

乾薑(炒黑),黃連(去須),縮砂仁(炒),川芎,阿膠(蛤粉炒),白朮(各一兩),乳香(三錢別研),枳殼(五錢炒)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咳嗽,心胸不舒服,覺得悶脹不想吃東西,胎兒不安躁動,可以用川百合、紫苑、麥門冬、桔梗、桑白皮各一兩,甘草五錢,竹茹一團,每服八錢,水煎去渣,加入半匙蜜,再煎一、二沸,飯後溫熱服用。

懷孕期間拉肚子,有白色或紅色分泌物,肛門腫痛,無論是身體冷或熱都可以服用乾薑(炒黑)、黃連(去須)、縮砂仁(炒)、川芎、阿膠(蛤粉炒)、白朮各一兩,乳香三錢(單獨研磨),枳殼五錢(炒)。

為末,用鹽梅肉三個入醋糊同杵丸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白痢乾薑湯、赤痢甘草湯下,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。

勝金散,治妊娠脾胃氣冷,小腹虛脹。

吳茱萸(酒浸炒),陳皮,生薑,乾薑(炮),川芎,厚朴,縮砂仁(炒),甘草(各等分)

為末,每服二錢,鹽湯調服。

桑螵蛸散

治妊娠小便不禁。

桑螵蛸(二十個,炙為細末。)

白話文:

末藥用鹽、梅肉各三錢,與醋糊一同搗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四十丸,如果是白痢,就用乾薑湯送服,如果是赤痢,就用甘草湯送服,如果是赤白痢,就用乾薑甘草湯送服。

勝金散,用於治療孕婦脾胃氣虛、小腹虛脹。

將吳茱萸(用酒浸泡後炒)、陳皮、生薑、乾薑(炮製)、川芎、厚朴、縮砂仁(炒)、甘草(各等分)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鹽湯調服。

桑螵蛸散,用於治療孕婦小便失禁。

將桑螵蛸二十個,炙烤成細粉末。

每服二錢,空心米飲調下。

瘦胎枳殼散

治妊娠孕七、八月,常宜服滑胎易產。

甘草(一兩五錢炙),枳殼(五兩麩炒赤)

一方加香附。

為末,每服一錢,空心白湯服。

按:枳殼散性苦寒,單服恐有胎寒、胎痛之疾,以地黃當歸湯蜜丸佐之。

束胎散

第八個月可服。

條芩(酒炒一兩),白朮(二兩,不見火),陳皮(三兩),茯苓(七錢五分,不見火)

為末,粥丸梧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食遠溫水下。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兩錢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治療懷孕七、八個月,容易滑胎的孕婦,以便順利生產。

甘草(一兩五錢,炙制),枳殼(五兩,用麩炒至赤色)

有些方劑會加香附。

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

注意:枳殼散性寒,單獨服用可能導致胎兒受寒、腹痛,可以用地黃當歸湯蜜丸搭配服用。

第八個月可以服用。

黃芩(用酒炒制,一兩),白朮(二兩,不經火炒),陳皮(三兩),茯苓(七錢五分,不經火炒)

研磨成粉末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飯後溫水送服。

達生散

大腹皮(三錢),人參,陳皮(各五錢),白朮,芍藥,歸尾(各一錢),甘草(炙二錢),紫蘇(莖葉五分)

加青蔥五葉、黃楊腦七個(即黃楊樹葉梢兒),或加枳殼、砂仁,水煎食後服。八、九月服十數帖,甚妙。夏月加黃芩,冬不必加;春加川芎。

催生如聖散

黃葵花焙乾。

為末,熱湯調下二錢,神效。或有漏血,胎臟乾澀,難產痛劇者,並進三服,良久腹中氣寬,胎滑即時產下。如無花,以黃蜀葵子為末,酒服二錢。如胎死不下,紅花煎酒調下。經驗方用子四十九粒,或三十粒。

白話文:

達生散

組成:

  • 大腹皮:三錢
  • 人參:五錢
  • 陳皮:五錢
  • 白朮:一錢
  • 芍藥:一錢
  • 歸尾:一錢
  • 甘草(炙):二錢
  • 紫蘇(莖葉):五分

加味:

  • 青蔥:五葉
  • 黃楊腦:七個(即黃楊樹葉梢)
  • 可選加:枳殼、砂仁

用法: 水煎,飯後服用。

服法: 八、九月服用十數帖,效果顯著。夏月可加黃芩,冬月則不需加;春季可加川芎。

催生如聖散

組成:

  • 黃葵花:焙乾研末

用法: 熱湯調服二錢,效果神奇。

適用症狀: 漏血、胎臟乾澀、難產疼痛劇烈等情況,服用三劑後,腹部氣寬,胎兒滑落,可順利生產。

替代方:

  • 無黃葵花,可用黃蜀葵子研末,酒服二錢。
  • 胎死不下,可用紅花煎酒調服。經驗方用子四十九粒或三十粒。

催生佛手散

治妊娠因事觸胎,子死腹中,疼痛口噤。用此探之,不損則痛止,子母俱安;損則立下。

當歸(六錢),川芎(四錢)

水二鍾半,煎令泣欲干,入頭酒一鍾,煎沸溫服,口噤灌之,如人行五里,再服不過三服便生。

催生丹

治產婦生理不順,臨蓐艱難。

十二月兔腦髓(三皮膜研),乳香(研細一分),麝香(研細一字),母丁香末(一錢)

白話文:

催生佛手散用於妊娠期間因外力刺激導致胎兒死亡,肚子疼痛且無法說話。服用後,若胎兒未損壞,疼痛就會止息,母子平安;若胎兒已損壞,就會立刻出生。

催生丹用於產婦生產過程不順利,生產困難。

研勻用兔髓和丸,如雞頭大,陰乾,油紙封貯,每一丸研破,溫水服,即時產下,隨男左女右握藥出是驗。

一方,治婦人難產,數日不出。桃仁一個劈開,硃砂寫一片可字、一片出字,吞之即生。

救生散

橫生逆產。

用桂心(一錢)為末,童便酒調服之,異常神效。

一方,治難產用臘月兔頭一枚,燒灰為末,蔥白湯調下二錢,立時即生。或用伏龍肝細研,每服一錢,酒調服

白話文:

將兔髓研磨均勻製成丸狀,大小如雞頭般,陰乾後用油紙包裹保存。服用時將每顆丸藥研碎,溫水送服,即可立即生產。產下後,根據孩子性別,左手握藥表示男孩,右手握藥表示女孩,以此驗證。

另一種方法是治療婦女難產,已懷孕數日卻遲遲無法生產。將一個桃仁劈開,用硃砂分別寫上「可」字和「出」字,吞服後即可順利生產。

治療橫生逆產的方法是用一錢桂心研磨成粉,用童子尿和酒調服,效果奇佳。

另一種治療難產的方法是用臘月兔子頭一枚,燒成灰末,用蔥白湯調服二錢,立即即可生產。也可以用伏龍肝細細研磨,每次服用一錢,酒送服。

之亦效。

香桂散

下死胎。

麝香(五分另研),官桂(二錢)

為末,和勻酒調服。須臾如手推下。

一方,死胎不出,產婦面青、指甲青、口臭。用朴硝為末,每服二錢,順流水調下。甚者,溫童便調服,胎下

母活。亦治胎衣不下。

黑龍丹

治臨產難生,或胎衣不下,產後血暈,不省人事,血崩惡露,腹中刺痛,血滯浮腫,血入心經、語言顛倒,血風相搏、身熱頭痛,或類瘧疾,胎前產後諸疾垂死,無不救活者。

五靈脂,當歸(酒浸),生地黃,川芎,良薑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這方法也會有效果。

香桂散

用來處理死胎。

麝香(五分,另外研磨),官桂(二錢)

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服用。很快就會像用手推一樣把胎兒推出來。

另一個方法,如果死胎不出來,產婦臉色青白、指甲青黑、口臭。用朴硝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清水調和服用。情況嚴重的話,可以用溫水調和服用,胎兒就會掉下來,母親也會活下來。也可以治療胎衣不下來。

黑龍丹

用來治療臨產難產、胎衣不下來、產後血暈、昏迷不醒、血崩惡露、腹部刺痛、血滯浮腫、血進入心經導致語言顛倒、血風相搏導致身體發熱頭痛、或類似瘧疾,以及孕期和產後各種垂死的疾病,都能救活。

五靈脂,當歸(用酒浸泡),生地黃,川芎,良薑(各二兩)

上入砂鍋內,紙觔鹽泥封固,煅紅候冷取出,研細入後藥。

百草霜(三錢),乳香,生硫黃,琥珀,花蕊石(各二錢)

上五味計一兩一錢為末,同前藥和勻,米醋煮,麥糊丸如彈子大,每臨用炭火煅藥通紅,投入生薑自然汁,浸碎之,以無灰酒併合童便頓服,神效不可盡述。

新定催生保產萬全湯

人參(三錢至五錢),當歸(去蘆三錢),川芎(一錢),桃仁(十三粒,不去皮尖搗碎),乾薑(炒焦黃一錢),甘草(炙六分),牛膝梢(二錢),紅花(酒炒三分),肉桂(去皮,六分,冬天八分),加棗一枚,水煎溫服。

白話文:

把藥材放入砂鍋,用紙和鹽泥封口,燒紅後冷卻取出,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其他藥材。百草霜三錢,乳香、生硫黃、琥珀、花蕊石各二錢,一共一兩一錢,研磨成粉,和前面藥粉混合均勻,用米醋煮成彈子大小的丸子。使用時,用炭火把丸子燒紅,投入生薑汁中浸泡後搗碎,用無灰酒和童便一起服用,效果奇佳。

另一方劑為萬全湯,由人參(三錢至五錢)、當歸(去蘆三錢)、川芎(一錢)、桃仁(十三粒,不去皮尖搗碎)、乾薑(炒焦黃一錢)、甘草(炙六分)、牛膝梢(二錢)、紅花(酒炒三分)、肉桂(去皮,六分,冬天八分)以及一顆紅棗組成,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