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女科精要卷十七 (3)

回本書目錄

女科精要卷十七 (3)

1. 胎前雜症門

(本門諸方宜於前經病門參看。)

白話文:

(這些關於懷孕期間各種症狀的處方,適合與之前討論的月經問題相關的章節一起參考閱讀。)

2. 惡阻

所謂阻者,經血既閉,痰水積於中,阻其臟氣,不得宣通也。

《金匱》曰:婦人得平脈,陰脈小弱,其人渴不能食,無寒熱,名妊娠。於法六十日,當有此證,設有醫者治逆,卻一月,加吐下者,則絕之。(婁全善曰:惡阻者,謂嘔吐、噁心、頭眩惡食、擇食是也。絕之者,謂絕止醫治,候其自安也。嘗治一二妊婦惡阻病,嘔吐愈治愈逆,因思仲景絕之之旨,遂停藥月餘自安。

大哉!聖人之道也。徐忠可曰:其期有未滿六十日則胎未成,又加吐利,因醫者以安胎為主,見而用條芩、砂仁之類,則脾胃實有受傷處,但當斷絕病根為主,不得泥安胎之說,故曰絕之。)

婦人所食穀味,化為血氣,下為月水。凡妊娠之初,月水乍聚,一月為媒,二月為胚,三月為胎,成則男女上食於母。然在三月相火化胎之候,未能上食於母,血氣未用,五穀不化,中氣壅實,其為鬱滯、痰火、穢惡之氣盡衝於胃,所以噁心有阻也。其候心中憒悶,頭眩,四肢懈惰,惡聞食氣,多睡少起,酷嗜酸鹽果實者,乃肝腎不足,引以自救也。

凡孕二、三月間,妊婦稟受怯弱,便有阻病,嘔逆不食,或心煩悶,狀如醉酒,肢體沉重,擇食,惡食,頭目昏眩,此乃氣血積聚以養胎元,其精血內郁,而穢腐之氣上攻於胃,是以嘔逆不能納食;血既養胎,心失所榮,是以心虛煩悶。法當調血散郁,用參、朮、甘草補中氣;桔紅、紫蘇、木香、生薑散鬱氣;茯苓、麥冬、黃芩、竹茹清熱解煩,名參桔飲,所謂胎前須順氣者此也。但胎前無寒,胎後無熱,至於惡阻嘔吐,尤多屬熱。

然亦有因寒而吐者,乃因病而非因惡阻也,不止則虛矣。當以人參乾薑半夏丸主之,不可過用辛藥。若吐甚而愈止愈急者,用仲景法,停藥月餘自安矣。

《千金方》有半夏茯苓湯、茯苓丸,專治惡阻,比來少有服者,以半夏能動胎,胎初結,慮其辛燥易散也,須薑汁炒以制其毒。凡惡阻非半夏不能止,故仲景用人參半夏乾薑丸。羅謙甫用二陳去陳皮、甘草,即名半夏茯苓湯。朱丹溪謂肥人多因痰,瘦人多因火,用二陳加減,並治胎前惡阻,痰逆嘔吐,心煩,頭眩,惡食俱效。經云有故無殞是也。

立齋曰:半夏乃健脾氣,化痰滯主藥,脾胃虛弱嘔吐,或痰涎壅滯飲食少、胎不安,必用半夏茯苓湯,倍加白朮安胎健脾。常用甚驗也。惡阻兼腰痛者,防胎墮下,尤宜二陳四物,加條芩、白朮,和中理脾為主,不可升舉。蓋嘔逆氣已上升,藥再上升,則犯有升無降,上更實而下更虛,益促其墮矣。

白話文:

標題:[孕吐]

內容:所謂的“阻”,指的是月經停止後,體內積存過多的痰溼,阻礙了臟腑的正常運行,導致身體無法順暢地進行新陳代謝。

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當女性出現平穩的脈象,陰脈顯得微弱,口渴卻無法進食,沒有發燒也沒有發冷的症狀,這可能是懷孕的跡象。按照規律,懷孕60天左右,這些症狀應該會出現。如果這時有醫生使用不當的治療方法,反而會加重病情,甚至導致流產。(婁全善說:所謂的"惡阻",就是指嘔吐、噁心、頭暈、食慾不振、偏食等症狀。"絕之",是指停止治療,等待身體自行恢復。我曾治療過幾位孕婦的惡阻病症,越是治療反而越嚴重,後來想起張仲景的“絕之”理念,於是停止給藥,一個月後她們自然康復了。

偉大的聖人的智慧啊。徐忠可說:如果孕期未滿60天,胎兒尚未完全形成,此時加上嘔吐腹瀉的情況,一些醫生可能主要關注於安胎,使用黃芩、砂仁等藥物,但這可能會傷害到脾胃。此時應以斷絕病源爲主,不應過分依賴安胎的說法,因此纔有所謂的"絕之"。)

女性所攝取的食物,轉化成血氣,滋養子宮。懷孕初期,血液開始聚集,首月爲媒,次月爲胚,第三個月成爲胎兒,之後男女都會從母親身上獲取營養。然而,在第三個月,胎兒正在發育,還不能從母親身上獲取營養,血氣未被充分利用,食物也無法完全消化,體內的中氣變得充盈,鬱滯、痰火、穢惡之氣都衝向胃部,這就是爲什麼孕婦會有噁心的感覺。此時,孕婦會感到心慌意亂,頭昏眼花,四肢無力,厭惡食物的氣味,嗜睡,喜歡吃酸鹹的水果,這是肝腎功能不足的表現,身體試圖通過這種飲食習慣來自我調節。

懷孕2-3個月期間,體質虛弱的孕婦可能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或者感到心煩意亂,像喝醉酒一樣,身體沉重,偏食,厭食,頭暈目眩,這是因爲氣血積聚以滋養胎兒,但精血內鬱,穢腐之氣上攻至胃部,引起嘔吐,無法進食;血氣用來養胎,心臟失去滋養,所以會感到心虛煩悶。治療方法是調血散鬱,使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補中氣;陳皮、紫蘇、木香、生薑散鬱氣;茯苓、麥冬、黃芩、竹茹清熱解煩,這種治療方法被稱爲參桔飲,即所謂“胎前須順氣”。但孕期一般不會感到寒冷,產後也不會發熱,對於惡阻嘔吐,大多數情況是因爲熱症。

然而,也有因爲寒症引起的嘔吐,這是疾病所致,而非惡阻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體質虛弱。此時,應使用人參、乾薑、半夏製成的藥丸,但不可過度使用辛辣藥物。如果嘔吐嚴重且持續加劇,應暫停用藥,等待一個月左右,身體自然會恢復。

《千金方》中有半夏茯苓湯、茯苓丸,專門用於治療惡阻,但近年來很少有人服用,因爲半夏可能導致流產,特別是在胎兒剛開始形成時,擔心其辛燥容易導致流產,必須用薑汁炒制以降低毒性。對於惡阻,如果沒有半夏,很難得到控制,因此張仲景使用了人參半夏乾薑丸。羅謙甫使用二陳去陳皮、甘草,即名爲半夏茯苓湯。朱丹溪認爲,肥胖的人多是因爲痰溼,瘦弱的人多是因爲火旺,使用二陳加減方,可以治療孕期惡阻,包括痰逆嘔吐、心煩、頭暈、厭食等症狀,這是經絡學說中的“有故無殞”。

立齋說:半夏是健脾化痰的主要藥物,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,或是痰溼壅滯導致飲食減少、胎動不安,一定要使用半夏茯苓湯,並加倍使用白朮來安胎健脾。長期使用效果顯著。對於同時伴有腰痛的惡阻,應防止流產,應使用二陳四物,加入黃芩、白朮,以調理脾胃爲主,不可使用升提藥物。因爲嘔吐時,氣已經上逆,如果再使用升提藥物,就會導致上實下虛,加速流產。

3. 子煩

妊娠煩悶有四證,有心中煩,胸中煩,有子煩,諸屬於熱。若臟虛而氣乘心,令人煩者,名虛煩。若積痰飲,嘔吐痰沫者,名胸中煩。或血積停飲,寒熱相搏,致胎氣不安,謂子煩。大抵多由陰既養胎,孤陽獨旺,心肺虛熱,是以撩亂不寧。更有時當盛夏,君火大行,俱能乘肺,以致煩躁、胎動不安者,皆因時而致之者也,亦當因時治之,生脈散最佳。

白話文:

關於孕期感到煩悶的情況,總共有四種類型的症狀,包括心裡煩悶,胸口煩悶,以及因為胎兒引起的煩悶。這些情況通常都與體內過熱有關。

如果體質虛弱,導致氣息影響到心臟,讓人感到煩躁,這被稱為虛煩。假如有積累的痰飲問題,導致嘔吐痰沫,這種情況則被稱為胸口煩悶。或者因為血液凝結和體內積水,加上寒熱交錯,導致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態不穩定,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子煩。

基本上,這些情況多是由於體內陰氣為了滋養胎兒,導致陽氣單獨旺盛,進而造成心肺虛弱及體內過熱,使得情緒混亂不安。特別是在盛夏時節,體內的熱度更會影響肺部,導致煩躁不安,甚至胎兒也不穩定,這都是因為季節因素所導致的。因此,治療上也應視季節調整,使用生脈散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4. 妊娠煩躁口乾

妊娠煩躁口乾者,足太陰脾經其氣通於口,手少陰心經其氣通於舌,若臟腑氣虛,熱乘心脾,津液胎燥,故心煩口燥,與子煩大同小異,宜知母丸。若肝經火動,加味逍遙散;若腎經火動,加味地黃丸。

古有婦人暴渴,惟飲五味汁,名醫耿隅診其脈曰:此血欲凝,非疾也。已而果孕,故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飲五味之證,本屬肺腎二經有火,蓋火入於肺則煩,入於腎則躁,胎繫於腎,腎水養其胎元,則不足以滋腎中之火,火上爍肺,變為煩躁,此金虧水涸之候。法當滋其化源,清金保肺,重濁壯水,滋腎為主。

白話文:

對於懷孕期間感到煩躁且口乾的情況,這主要與脾經和心經相關。脾經的氣與口腔相連,心經的氣與舌頭相通。如果內臟功能虛弱,導致心脾受熱,使得身體的津液過度消耗,造成胎兒在子宮內也處於乾燥狀態,因此會出現心煩及口乾的症狀,這與產前憂鬱症的症狀相似但不完全相同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服用知母丸來調理。如果是肝臟的火氣上升,則應使用加味逍遙散;若是腎臟的火氣上升,則應使用加味地黃丸。

古時候,有一位婦女突然感到非常口渴,只想要喝五味汁。名醫耿隅診斷她的脈象後說:這是血液即將凝固的徵兆,並非疾病。後來,她果然懷孕了。所以,在古方中有血液凝固前會感到口渴想喝五味汁的記錄。這主要因為肺和腎兩條經絡有火氣,因為火氣進入肺部會讓人感到煩躁,進入腎臟會讓人感到焦躁。胎兒與腎臟相連,腎臟的水分會滋養胎兒,但是卻無法充分滋潤腎臟中的火氣。當火氣向上影響到肺部,就會轉變成煩躁感。這顯示出肺金缺乏、腎水枯竭的症狀。因此,治療方法應是滋補其生化源頭,清肺保肺,並強壯腎臟,滋養腎臟為主要目標。

5. 子懸

《本事方》云:紫蘇飲治妊娠胎氣不和,壞胎逆上,脹滿疼痛,名子懸。子懸者,濁氣舉胎上湊也。胎熱氣逆,心胃脹滿,此證挾氣者居多。疏氣舒郁、非紫蘇、腹皮、川芎、陳皮無以流氣;非歸、芍無以養血,氣血既利而胎治降。然邪之所湊,其正必虛,故以人參、甘草補之。

又曰:有妊娠心腹脹滿者,由腹內素有寒氣,致令停飲;與氣相爭,故令心腹脹滿也,須以脈之遲數辨之。

白話文:

《本事方》裡提到,紫蘇飲可用來治療懷孕期間胎氣不協調,胎位異常上升,導致腹部脹痛的情況,這種症狀被稱為「子懸」。「子懸」是因為體內濁氣使胎位向上移動所致。胎熱引起氣逆,進而造成心胃部的脹滿,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氣滯所導致。要疏通氣滯、解鬱,非紫蘇、腹皮、川芎、陳皮莫屬,它們能幫助氣流通;而要滋養血液,則非當歸、白芍不可,當氣血順暢,胎位自然就會下降。然而,疾病之所以會發生,往往是因為身體原本就處於虛弱狀態,因此需用人參、甘草來補充元氣。

另外,對於懷孕期間出現心腹脹滿的症狀,通常是由於體內本來就有寒氣,導致飲食停滯;當寒氣與體內氣流相互衝突,便會產生心腹脹滿的情況,這時需透過脈象的緩急來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