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(1)

1. 脈位法天論

夫色以候天,脈以候地,故脈形者,可以候天地陰陽也。聖人以左寸為心,左關為肝,左尺為腎,右寸為肺,右關為脾,右尺為命門者,法乎天也。蓋天之北為坎,南為離,東為巽,西為兌,包乎外者為乾,居乎中者為坤,人生與天地相似,左手天之東也,巽位在焉。巽為木,故肝水居乎左關。

左關之前為心者,法南之離也。左關之後為腎者,法北之坎也。右手天之西也。兌位在焉。兌為金,金者肺,《易》曰:乾為天,為金,是肺為金,而有乾象,故居右手,而位乎高。右關為脾者,脾為坤土,奠位乎中,以之而承乎肺下,此天高地下之義,乾坤象也。右手為命門,命門者,火也,以水位而位火,此一陽生於二陰之義,正所以成坎也。

白話文:

觀察人的面色可以了解天象變化,觀察脈象可以了解地氣變化,因此透過脈象的形狀,就能推測天地間陰陽的運作狀態。古代聖人將左手寸口部位歸屬於心,左關部位歸屬於肝,左尺部位歸屬於腎;右手寸口部位歸屬於肺,右關部位歸屬於脾,右尺部位歸屬於命門,這是依循天象而定的。因為天象中,北方屬坎,南方屬離,東方屬巽,西方屬兌,包圍在外的是乾,居於中心的是坤。人體和天地相應,左手代表天象中的東方,而巽位居於東方,巽屬木,所以肝屬水,位處左關。

左關之前為心,符合南方的離位,左關之後為腎,符合北方的坎位。右手代表天象中的西方,兌位居於西方,兌屬金,金屬肺,《易經》說:「乾為天,為金」,因此肺屬金,並且具有乾的象徵,所以位處右手,而且位置較高。右關為脾,脾屬坤土,位處中心,承接於肺之下,這是天高地下的道理,也是乾坤的象徵。右手代表命門,命門屬火,以水的方位而位處火,這是「一陽生於二陰」的道理,正是坎位形成的根本。

夫胃納穀氣,脾乃化之,其精微之氣,先出於中焦,升則行於上焦,由肺而行五臟六腑,所以灌溉五臟也。其降則中焦行於下焦而營氣生,其升則下焦至於上焦而衛氣生,別出兩行營衛之道,其大氣(即宗氣)之搏而不行者,積於上焦,(即胸中,又名膻中),命曰氣海,(主氣海),主出於胸,循咽喉而出入之。

鼻中出氣為呼,則氣從是出,入氣為吸,則氣從是入,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定息脈行六寸,積至一晝一夜,計有一萬三千五百息,則脈之一十六丈二尺者,亦積行八百十丈矣。

但谷化之精氣,呼則出之,天地之精氣,吸則入之,其大數谷化之精氣,出之者三分,則天地之精氣,入之者三分,惟其出多入少,故入半日不再用谷,則谷化之精氣衰,至一日則氣少也。

白話文:

胃負責接收食物,脾負責消化食物,食物的精華首先在中焦(脾胃所在的部位)產生,向上則經由肺臟輸送到上焦(心肺所在的部位),滋養五臟六腑;向下則經由中焦到達下焦(腎膀胱所在的部位),產生營氣,向上則由下焦到達上焦,產生衛氣,營氣和衛氣分別在體內運行,形成兩條不同的路線。這些氣息匯聚在上焦的胸部,稱之為氣海,從胸部出發,經由咽喉進出。

鼻子呼氣時,氣從鼻子排出,吸氣時,氣從鼻子進入,每一次呼氣脈搏跳動三寸,每一次吸氣脈搏跳動三寸,一次完整的呼吸,脈搏跳動六寸,一天一夜大約有13500次呼吸,相當於脈搏跳動了810丈。

然而,食物轉化而來的精氣,呼氣時會排出,天地精氣,吸氣時會吸入,精氣排出量大約是吸入量的三分之二,由於排出多於吸入,如果半日不進食,就會導致精氣衰竭,一天下來,氣息就會變少。

2. 脈論

夫脈稟二五之精以為體,藉水穀之所輸而為用,所以符闔闢之機,動息而有準,顯逆順之理,斷吉凶而有靈。其源也,由乎臍下腎間之動氣,如橐龠鼓之於下。其流也,得乎胃飲食之精氣,協呼吸應之於上,是以呼出心與肺,脈動二至,吸入腎與肝,脈亦二至,一呼一吸為一息,脈動四至。

夫脾胃屬土,萬類資生,飲食入胃,穀氣沸騰,上衝膈間,清者化榮血,濁者為衛氣,肺先受之,循經出於兩寸口,湧躍順循,而濟諸經,土性和順,故脈本緩,則參於四藏之中,故無專名,以為中和之主宰,則四臟四時,有不致獨見之偏也。故人以胃氣為本,然脈之動形,即系氣血運行湧躍之狀。

白話文:

脈象的本質與運行

脈象的形成,本源於先天之精(二五之精)為體,並依靠後天水穀精華的輸運為用。因此,脈象能反映人體內臟的功能狀態,並隨著呼吸的節奏變化,展現出氣血運行順逆的規律,進而推斷吉凶禍福。

脈象的源頭,來自於臍下腎臟附近 動氣 的鼓動,如同皮囊風箱般從下往上推動。脈象的運行,則得益於胃中飲食精氣的滋養,配合呼吸的節奏,從下往上流動。因此,呼氣時,氣血上升至心肺,脈象跳動兩次;吸氣時,氣血下降至腎肝,脈象亦跳動兩次。一次呼氣吸氣為一息,脈象跳動四次。

脾胃屬土,為萬物生長的根本。飲食進入胃中,穀氣沸騰,向上衝擊膈膜。清氣化為精血,濁氣則成為衛氣。肺首先接受這些氣血,沿著經脈流向兩寸口,湧躍流動,滋養全身經絡。由於脾胃屬土,性情平和順暢,因此脈象本質上較緩和。

脾胃之氣參與全身四臟的功能,因此沒有專門的名稱,如同中和的調控者,使得四臟在四季中,不致於出現過度的偏頗。

所以,人以胃氣為本,而脈象的變化,正是氣血運行湧躍的表現。

《經》曰:血無氣則滯而不行,氣無血則散而無依,氣如橐龠,血如波瀾,風行水動,氣行血流,故脈皆此氣此血而神之者也。血氣生於脾胃飲食之多少,胃氣根乎元氣之盛衰,飲食之延納,賴乎肺與大腸之傳送,即十二經皆有動脈者,莫不宗此胃氣也。穀氣衝上,肺先承受,形如華蓋,空而舍氣,蓋十二經脈皆敘於斯,為百脈之宗。

所以飲食入胃,其氣血即乘胃氣,通貫於十二經之脈,如潮湧注百浦,其清者為榮血也。心主之,則先出於左手寸口人迎,而下三部也。其濁者為衛氣也,肺主之,即充於右手寸口、氣口而下三部也。《經》曰:脈會於太淵。太淵者,肺之穴名,在兩手寸口之位也。

白話文:

**《經》說:**血液沒有氣就會停滯不流,氣沒有血就會散失無依,氣就像風箱,血就像波浪,風吹則水動,氣行則血流,所以脈象都是由氣血所構成而顯現的。氣血的生髮來自脾胃對飲食的消化吸收,而胃氣的盛衰則依賴於元氣的強弱。飲食的吸收和傳送,需要依靠肺和大腸的運作,十二經脈都有動脈,無不源於胃氣。

穀氣向上衝,首先被肺所接收,形狀如同華蓋,空虛而容納氣息,十二經脈都彙集於此,是百脈之宗。

因此,飲食進入胃,其氣血就依附於胃氣,貫通於十二經脈,如同潮水湧入百川,其清澈者為榮血,心臟主宰它,所以首先從左手寸口的人迎脈出來,然後流向三部。其濁重的為衛氣,肺臟主宰它,所以充盈於右手寸口、氣口脈,然後流向三部。《經》說:脈絡匯集於太淵。太淵是肺經的穴位,位於兩手寸口的位置。

然十二經皆有脈動,如大腸脈,動於結傍之人迎,胃脈動於衝陽,脾脈動於箕門,心脈動於神門,小腸脈動於聽宮,膀胱脈動於委中,腎脈在於太谿,心包脈在於天池、勞宮,三焦脈在於禾窌,膽脈在於聽會,肝脈在於太衝,此十二經皆有動脈也。獨取寸口,以決五臟六腑,生死吉凶者,以其眾脈皆會於手太陰之經,而為脈之大會也。

然臟氣不能自致手太陰,必因胃氣以致於手太陰。又曰:寸關雖無,尺猶不絕,往來息均,踝中不歇,如此之流,何憂殞滅,以此觀之,則肺為氣之主,脈為氣之體,胃為脈之用,腎為氣之根也。

《靈樞》曰:經脈十二,而手太陰,足少陰,陽明獨動不休,何也?肺脈動之不休者,以營氣隨宗氣而行諸經,其諸經之脈朝於肺也。胃脈動之不休者,以衛氣出於胃,而行之不已也。腎脈動之不休者,以衝脈與腎脈並行,而行之不已也。此其所以異於諸經也歟!

白話文:

雖然十二經脈都有脈動,例如大腸經脈動於結旁的人迎穴,胃經脈動於衝陽穴,脾經脈動於箕門穴,心經脈動於神門穴,小腸經脈動於聽宮穴,膀胱經脈動於委中穴,腎經脈動於太谿穴,心包經脈動於天池、勞宮穴,三焦經脈動於禾窌穴,膽經脈動於聽會穴,肝經脈動於太衝穴,這十二經脈都有動脈。但是我們只取寸口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,以及生死吉凶,是因為所有的經脈都匯聚在手太陰肺經,它是脈絡的大會。

臟腑之氣無法直接到達手太陰肺經,必須依靠胃氣來傳導。此外,如果寸關脈雖無,尺脈卻不絕,脈搏往來呼吸平順,足踝處脈搏不歇,像這樣的情況,就不用擔心死亡。由此可見,肺是氣的主人,脈是氣的形體,胃是脈的運作,腎是氣的根本。

《靈樞》中記載:十二經脈中,手太陰肺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陽明胃經這三條經脈特別活躍,為什麼呢?肺經脈動不休,是因為營氣隨著宗氣在各經脈運行,而所有經脈都朝向肺經。胃經脈動不休,是因為衛氣從胃部出發,不停地運行。腎經脈動不休,是因為衝脈與腎經一同運行,不停地運作。這就是這三條經脈與其他經脈的不同之處。

左心、小腸、肝膽、腎、膀胱,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,肝膽之位,以候六淫所傷,(六淫者,風寒暑濕燥火也。)及起居失宜,感冒時行不正之氣。凡脈緊盛者,傷於寒,皆為外感有餘之證。

右肺、大腸、脾胃、命門、三焦,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,脾胃之位,以候七情所傷,(七情者,喜怒憂思悲驚恐。)及房勞動作勤苦,與飲食無節。凡脈緊盛者,傷於食,皆為內傷不足之證。

白話文:

左邊心臟、小腸、肝臟和膽囊、腎臟、膀胱,左手腕關節前一寸處為人迎穴,是肝膽的部位,可以觀察人體受到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侵襲的情況,以及起居不當、感冒時流行的病氣。脈象緊而有力,說明受寒,屬於外感過盛的表現。

右邊肺臟、大腸、脾臟和胃、命門、三焦,右手腕關節前一寸處為氣口穴,是脾胃的部位,可以觀察人體受到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影響的情況,以及房事過度、勞動過度、飲食無度等因素造成的損傷。脈象緊而有力,說明飲食不節,屬於內傷不足的表現。

3. 七診之法

一靜其心,存其神也。二忘外意,無思慮也。三均呼吸,定其氣也。四(輕指於皮膚之間,探其腑脈)浮也。五(微重指於肌肉間,取其胃氣)中也。六(沉指於骨之上,以取其臟脈)沉也。七察病人脈息來數也。

浮法天象,於皮膚間,候太過。

中法人象,於肌肉間,候胃氣。

沉法地象,於筋骨間,候不及。

浮太過,為大、為長、為實、為緊、為弦、為浮、為芤、為滑。

中胃氣,凡脈不大、不細、不長、不短、不浮、不沉、不滑、不澀、應手中和,意思忻忻,難以名狀者,胃氣也。

沉不及,為細、為短、為虛、為濡、為弱、為沉、為澀、為伏。

白話文:

平靜身心,專注精神;摒除雜念,無思無慮;調勻呼吸,安定氣息。輕輕觸摸皮膚,探查腑脈,稱為浮法;稍微用力按壓肌肉,取其胃氣,稱為中法;深深按壓骨頭,探查臟脈,稱為沉法。此外,還需觀察病人的脈搏跳動次數。

浮法如同天象,在皮膚之間,反映體內的過盛狀態。

中法如同人象,在肌肉之間,反映胃氣的狀態。

沉法如同地象,在筋骨之間,反映體內的不足狀態。

浮法若顯示過盛,則脈象會表現為大、長、實、緊、弦、浮、芤、滑等特徵。

中法若顯示胃氣正常,則脈象會表現為不特別大也不特別小、不特別長也不特別短、不特別浮也不特別沉、不滑也不澀,整體感覺和諧,難以用語言形容。

沉法若顯示不足,則脈象會表現為細、短、虛、濡、弱、沉、澀、伏等特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