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8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(8)

1. 方脈噎塞痞悶合參

東垣曰:堵塞咽喉,陽氣不得出者,曰塞。陰氣不得下降者,曰噎。初起七情鬱悒,氣不得暢,而胸膈迷悶也。其痞滿者,非痞塊之痞,痞與否同,乃胸腹炮悶,而不舒暢也。本皆氣病,但噎塞乃氣滯初起之端,而痞悶乃久滯不散之象。丹溪曰:痞滿與脹滿不同,脹滿內脹,而外亦有形,痞則內覺痞悶,而外無形,蓋由陰伏陽畜,氣血不運而成,位於心下填滿痞塞耳。有因誤下以致裡氣虛邪,乘虛而入於心之分野者。

有因食飲痰滯,不能運行,而作病者。有因濕熱太甚,土乘心下,而為痞者。古法用芩連枳實之苦以泄之,厚朴半夏生薑之辛以散之,參朮甘溫以補之,茯苓澤瀉之鹹淡以滲之,皆為要藥,如脾氣虛弱,轉運不調,飲食不化,而作痞者,則以補為消,健運一得,虛痞自除矣。痞挾血而成窠囊,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之類。

東垣曰:痞滿皆血症也。下多亡陰,謂脾胃水穀之陰亡也。心主血,心虛而邪陷於血之分,故致心下痞,宜理脾胃,以血藥治之,若全用氣藥,則痞益甚,而復下之氣愈下降,必變中滿鼓脹矣,用氣藥治痞而不效者,未明此理也。

清陽出上竅,故上滿者,為氣而非物,濁陰出下竅,故下滿者,為物,而非氣,俱是熱病,惟冷結膀胱,少腹滿一症,為寒,有手足厥冷為可辨。

白話文:

東垣先生說:當咽喉被阻塞,導致身體的陽氣無法順利向外發散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塞」。反之,如果身體的陰氣無法正常下降,就會出現所謂的「噎」。這些病症剛開始時,可能是因為情緒鬱悶,導致氣血無法暢通,進而造成胸口和膈肌部位感到壓抑和悶痛。至於「痞滿」,並不是指有具體的痞塊存在,而是描述一種胸腹之間的悶重感,且伴隨著不舒適的感覺。這些疾病基本上都是氣病,其中「噎塞」是氣滯剛開始的徵兆,而「痞悶」則是長期氣滯未能得到解決的表現。

丹溪先生解釋:「痞滿」和「脹滿」的差異在於,脹滿不僅內部有脹感,外部也可見到形狀改變;而痞滿則只有內部感到悶痛,外表卻看不出什麼異樣。這是由於陰氣在體內過盛,陽氣被抑制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進而在心下形成填滿和堵塞的感覺。有些是因為錯誤的治療方法導致體內正氣虛弱,邪氣趁虛而入,影響心臟功能。有的是飲食、痰液積滯,無法正常運行,進而引發疾病。還有的是因為濕熱過度,導致心下部位產生痞滿感。

古法認為,可用黃芩、黃連、枳實等苦味藥材來疏導,厚朴、半夏、薑等辛味藥材來散開,人參、白朮、甘草等溫性藥材來補充,茯苓、澤瀉等鹹淡性藥材來排滲,這些都是主要的治療藥物。如果脾氣虛弱,消化功能失調,飲食無法正常消化,導致痞滿,應以補充為主,增強消化能力,虛弱引起的痞滿自然就會消失。對於由血液凝結形成的痞滿,可以使用桃仁、紅花、香附、大黃等藥材。

東垣先生再提到:所有的痞滿都是血癥。下焦過度消耗會導致陰氣流失,這裡的陰氣指的是脾胃對水谷的吸收和消化功能。心臟主管血液,當心臟虛弱,邪氣侵入血液系統,就會導致心下痞滿。治療應從調理脾胃入手,使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藥物,如果單純使用調節氣血的藥物,可能會使痞滿更嚴重,甚至導致腹部膨脹和鼓脹。如果使用調節氣血的藥物治療痞滿沒有效果,那可能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。

清陽之氣向上發散,所以當上部感到飽脹,通常是氣滯而非實質性的物質阻塞。濁陰之氣向下排放,所以下部的飽脹感,通常是實質性物質的堆積,而非氣滯。這些通常都是熱性疾病,但冷結膀胱,導致小腹飽脹的情況,則是屬於寒性疾病,可透過觀察手腳是否冰冷來判斷。

2. 橘連枳朮丸

補脾和胃,瀉火消痰。

白朮(三兩,去梗),枳實(一兩,去瓤麩炒),陳皮(一兩),黃連(一兩,酒浸、炒),為末,荷葉煮湯,打米糊為丸,白湯食後下五十丸。

按:易老枳朮丸方,用白朮二兩補脾,枳實一兩消痞,取其補多消少。至東垣加橘皮一兩以和胃,名橘皮積術丸,則補消相半也。今更用白朮三兩、枳實一兩、陳皮一兩、黃連一兩,名橘連幟術丸,仍補多消少,又兼清熱也。丹溪云:心下痞,須用枳實、炒黃連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【橘連枳朮丸】

這藥物的主要作用在於調理脾胃,降火並消除痰濕。

成分包括:白朮(3兩,需去除梗部)、枳實(1兩,需去除籽並用麩皮炒過)、陳皮(1兩)、黃連(1兩,需酒浸泡後炒過)。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,再以荷葉煮的湯汁混合米糊製成丸狀,每次飯後服用50粒,以白開水送服。

根據記載,易老枳朮丸的配方中,使用了2兩的白朮來補脾,1兩的枳實來消痞,補益的部分多於消除的部分。而到了東垣時期,則增加了1兩的橘皮來調和胃氣,被命名為橘皮積術丸,補益與消除的比例變得相等。而現在的配方則使用了3兩的白朮、1兩的枳實、1兩的陳皮、1兩的黃連,命名為橘連枳朮丸,補益的部分依然多於消除的部分,同時還具有清熱的效果。丹溪曾說:對於心下痞的情況,應該使用枳實和炒黃連。

3. 平補枳朮丸

調中補氣血,消痞清熱。

白朮(三兩),白芍藥(一兩五錢,酒炒),陳皮,枳實(去瓤麩炒),黃連(酒浸、炒,各一兩),人參,木香(各五錢),為末,荷葉煮濃湯,打米糊為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加至六七十丸,食遠米湯下。

白話文:

[平補枳朮丸]

這藥方主要用於調理脾胃,補充氣血,消除脹滿感,並有清熱的功效。

所需藥材與份量如下:白朮三兩,白芍藥一兩五錢,需先用酒炒過,陳皮和去瓤麩炒過的枳實各一兩,黃連也需先用酒浸後再炒,份量也是一兩,人參和木香各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用荷葉煮成的濃湯,加上米糊攪拌製成藥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可漸增至六七十粒,最好在飯後一段時間,用水湯送服。

這樣便完成了平補枳朮丸的製作與服用方式。

4. 方脈嘈雜合參

嘈雜者,俗名心嗜。似飢非飢,似痛非痛,而有懊憹不寧之狀,乃痰因火動,治痰為先,姜炒黃連,及山枝、黃芩、星半、陳皮之類。如眩暈嘈雜,若非中氣不足,亦是火動其痰,或六君子湯,或二陳湯加芩連。若嘈雜不喜食者,是濕痰氣鬱,及肥人嘈雜,並用二陳少加撫芎、蒼朮、白朮、香附以補脾而兼舒郁化痰。若心嘈索食者,是胃虛有火也,宜用白朮、黃連、陳皮作丸,白湯下之乃安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方脈嘈雜的綜合參考】

所說的嘈雜,一般俗稱為心煩。這種感覺像是餓但又不是真的餓,像是痛但又不是真正的痛,總之就是一種讓人煩躁不安的狀態。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痰因為體內火氣而被激發,所以治療上應先清痰。可以使用薑炒黃連,或是山楂、黃芩、星半夏、陳皮等藥物。

如果出現頭暈和嘈雜的情況,如果不是因為中氣不足,那麼很可能也是因為火氣引發了痰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考慮使用六君子湯,或者二陳湯加上黃芩和黃連。

如果嘈雜且不想吃東西,這可能是濕痰導致的氣鬱,特別是對於體型較胖的人來說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二陳湯,再稍微加入一些川芎、蒼朮、白朮、香附,這些藥物可以補脾同時疏解鬱悶,幫助化痰。

如果是心煩想吃東西,這可能是因為胃虛且有火氣。這種情況下,適合使用白朮、黃連、陳皮製成藥丸,服用時用白湯送服,這樣才能讓心情平靜下來。

5. 淋症大小總論合參(附莖衄尿血)

淋者,小便淋瀝,欲去不去,不去又來。《經》曰:脾受積濕之氣,小便黃赤,甚則淋,此言濕傳膀胱而成淋也。又曰:風火鬱於上而熱,其病淋,此言熱傳膀胱而成淋也。《內經》言:淋無非濕與熱而已,然有因忿怒,有因醇酒,有因厚味,大人則更有因房勞者。忿怒者,氣動生火也。

醇酒厚味者,釀成濕熱者。房勞者,陰虛火動也。故諸淋,皆腎虛為本,而膀胱生熱也。蓋腎與膀胱為表裡,凡水入小腸,則通於胞,行於陰而為溲。若腎氣不足,熱入膀胱,故水道澀而不利,欲出不出,淋瀝不斷,臍腹急痛,蘊作有時,或如豆汁膏血,甚有窒塞其間,令人悶絕者。凡小腸有氣,則小便脹,有血,則小便澀,有熱,則小便痛。

更有腎虛氣弱,囊中受寒夾冷,而小便淋瀝者,其候必先寒戰,而後溲便,蓋冷氣與正氣交爭,冷氣勝則寒戰,而成淋,正氣勝,則戰解而得便矣。然淋有五,石膏勞熱血是也。石淋者,蓋腎主水,為熱所乘則化為石,正如湯瓶久在火中,底結白鹼也。

若遇小便,則莖中痛,不能流利,痛引膀胱裡急,其砂石乃從小便而出,甚有痛急昏悶,遍身有汗而後醒者;膏淋者,小便有肥脂如膏,浮於小便之上,此因腎虛不能制其肥液,而下行也;勞淋者,所因有二,若因勞倦而作者,屬於脾虛也。強力入房者,屬於腎虛也;熱淋者,三焦有熱,熱氣傳腎,流入於胞,溺黃而澀,間有鮮紅同來者;血淋者,熱之極也。

蓋心主血,外行經絡,內行臟腑,若熱盛搏血則失其常道,心與小腸,為表裡,乃下流而入於胞,與便齊出,則為血淋,脈必數而有力,若血色黑黯,面色枯白,尺脈沉遲,此屬下元虛冷也。若小腹硬滿,莖中作痛欲死者,此血瘀也。然尿血而痛者為血淋,若尿血而不痛者,則又為溺血也。

五淋之外,更有氣淋、冷淋、虛淋、肉淋之別,實同候而異名,總不外乎水火不交,心腎氣鬱,遂使陰陽乖舛,清濁相於,自清而濁、自柔而堅,自無形而有形,要皆一火之化,猶水煮為鹽,豈真有砂石出於水臟之內哉!治法並宜開鬱行滯,破血滋陰,疏利小便,清解邪熱,調平心火,心清則小便自利,心平則血不妄行,切弗誤加補劑,姑息,蓋氣得補則愈脹,血得下則愈澀,熱得補則愈盛,源泉欲遏,厥潰更深矣。然通淋者,更宜清肺,蓋肺為生水之源也。

其藥加鬱金琥珀,開鬱藥也。青皮木香,行氣藥也。蒲黃牛膝,破血藥也。黃柏生地,滋陰藥也。若內痛腰曲,無淚乾哭,上唇焦乾,腳冷額汗者,此小腸氣痛也。當用疝門之藥,如橘核、青皮、茴香之類。若小便尿血而不痛者,此為莖衄也。當用清利膀胱溺血之藥,如山梔、小薊、琥珀、歸尾生地、牛膝之類,務使臟腑和平,其血不治自愈。

一加止遏,即為痛為淋矣,淋證無出於熱,大法流行滯氣,疏利小便,清解邪熱,調平心火,然有隔二隔三之分,如膀胱有熱不渴,則宜瀉膀胱火,乃正治也。如口渴而肺燥,不能生水,宜清金,此隔二也。如脾濕不運,而清氣不升,故肺不能生水,則當燥脾滲濕,宣揚胃氣,此隔三也。

大忌發汗,以陰虛故耳。亦忌補氣,以脹滿故耳。又當分在氣在血,渴者在上焦氣分,宜黃芩、茯苓、澤瀉、燈心、瞿麥、萹蓄淡滲之劑,以降肺金之火,以清膀胱之源。不渴在下焦血分,宜知毋、黃柏、牛膝、發灰、茅根行血之劑,以補腎水之源。色欲過度,或體瘦之人,日久不愈,屬虛火,坎離丸主之。

色白氣虛,小水不通,宜吐,病在下,取之上也,清心蓮子散主之。一老人氣虛,不能施化,補中益氣湯,加淡滲。有虛勞汗多而赤澀者,卻是五內枯燥,滋腴既去,不能生津,不宜過通小便,竭其腎水,惟當溫養潤肺,並諸失精血,及患癰毒人,或有便赤之證,亦是枯竭不潤之故,並宜前法。

至於不通為閉,《經》云:肝足厥陰之脈過陰器,所生病者,閉癃;又云:督脈者,女子入系廷孔,(廷,正也,直也,言正中之直孔,即溺竅也。)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(女人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也。孔之上際,謂之端,乃督脈外起之所,此雖以女人為言。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。

)其男人循莖下至纂,與女子等,此生病不得前後。(莖,陰莖也。不得前後,二便俱團也。此雖督脈所生而實亦衝任之病,蓋此三脈皆由陰中而上行,故為病如此。)又云:膀胱不利為癃,不約為遺溺。(不約者,不能約束收攝也。)又曰:實則閉癃,虛則遺溺。夫閉與癃二證也。

新病為溺閉,蓋點滴難通也。久病為溺癃,蓋屢出而短少也,然太陽膀胱,但主藏溺,其主出者,皆肝經及督脈及三焦也,故曰:氣化則能出,夫氣化者,太陰肺也。以肺為氣之主,而能生水也。若肺燥不能生水,氣化不及州都矣。脾為肺之母,濕不運而精不升,不能生水之源,要皆熱盛,而氣不能通調也。

夫腎肝在下,地道也。心肺在上,天道也。脾胃居中,氣分之交也。故天之陽絕,而不交於地者,白露不下,人同乎天,其在上之陽,不交於陰,則在下之陰,無以為化,小便其能出乎,史國信曰:若欲便清,先分肝火,以其失疏泄之職也。然肝火之旺,更由於癸水之失養也。

故有實熱者,非與純陰之劑,則陽無以化,有大虛者,非與溫補之劑,則水不能行。《別錄》云:小便不利,審是氣虛,獨參湯,如神。《集驗》云:中焦氣不升降,為寒所隔,惟服附子,小便自通,丹溪以吐法通小便,如滴水之器,使上竅開,而下竅之水自出焉。然病源霄壤不同,治法亦貴揆情處變,豈可概以清熱疏肝導水為事乎?

脈盛而大實者,生。虛小而澀者,死。下焦氣血乾者,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