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5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下 (5)

1. 五運行大論篇

《五運行大論》曰:臣覽《太使天元冊》文,丹天下之氣,經於牛女戊分。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,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,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昴畢,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。所謂戊己分者,奎壁角軫,則天地之門戶也。(戊土屬乾,己土屬巽,六戊為天門,六己為地戶。)夫候之所始,道之所生,不可不通也。

其五天之象,所經星宿分野,獨富五運之干位,不及六氣之支位者,蓋干之與支,根本之與枝葉。《經》言:干支在其中矣。故其化皆干與支同屬者,運位齊化是根本與枝葉同化者也。夫五氣之至,各有五色,經於分野,氣太過則先天而至,氣不及則後天而至,嘗以寅卯前後之,自然可見。故曰:候之所始,道之所生,不可不通也。

白話文:

《五運行大論》中說:我翻閱了《太使天元冊》的記載,發現丹色的天之氣,運行在牛、女、戊分星宿。黑的天之氣運行在心、尾、己分星宿,蒼色的天之氣運行在危、室、柳、鬼星宿,白色的天之氣運行在亢、氏、昴、畢星宿,玄色的天之氣運行在張、翼、婁、胃星宿。所謂戊己分,指的是奎、壁、角、軫星宿,它們是天地之門戶。(戊土屬乾,己土屬巽,六戊為天門,六己為地戶。)

時令的初始,道氣的生發,不可不通暢。

這五種天之氣的象徵,所經星宿分野,只具有五運的干位,而沒有六氣的支位,這是因為干位是根本,支位是枝葉。《經書》說:干支都包含其中。所以五氣的變化都與干支同屬,運位齊化是根本與枝葉同化的表現。

五氣的運行,各有五種顏色,它們運行於星宿分野,如果氣太過則先於時令而至,如果氣不及則後於時令而至,可以通過觀察寅卯月的前後來判斷,自然就會明白。所以說:時令的初始,道氣的生發,不可不通暢。

)所謂上下者,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。左右者,諸上見厥陰,左少陰右太陽;見少陰,左太陰,右厥陰;見太陰,左少陰,右少陰;見少陽,左陽明右太陰;見陽明,左太陽右少陽;見太陽,右厥陰右陽明。所謂面北而命其位,其見也。(面向北而言也。上,南也。下,北也。

左,西也。右,東也。)何謂下?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,左陽明右太陰;少陰在上,則陽明在下,左太陽右少陽;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,左厥陰右陽明;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,左少陰右太陽;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,左太陰右厥陰;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,左少陽右少陰。所謂面南而命其位,言其見也。

白話文:

所謂上下,指的是一年四季中陰陽氣運的變化。左右則是指五臟六腑的相對位置,例如:當厥陰在上時,左邊是陽明,右邊是太陰;當少陰在上時,左邊是太陽,右邊是少陽;當太陰在上時,左邊是厥陰,右邊是陽明;當少陽在上時,左邊是少陰,右邊是太陽;當陽明在上時,左邊是太陰,右邊是厥陰;當太陽在上時,左邊是少陽,右邊是少陰。這就是面向北方,根據方位來判斷各個臟腑位置的道理。而當我們面向南方時,則會看到不同的臟腑位置。例如,當厥陰在上時,左邊是少陰,右邊是太陽;當少陰在上時,左邊是太陰,右邊是厥陰;當太陰在上時,左邊是少陽,右邊是少陰;當少陽在上時,左邊是陽明,右邊是太陰;當陽明在上時,左邊是太陽,右邊是少陽;當太陽在上時,左邊是厥陰,右邊是陽明。這就是面向南方,根據方位來判斷各個臟腑位置的道理。

(主歲者位在南,故面北而言其左右。在下者位在北,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。上。天位也。下,地位也。面南,左東也,右西也。上下異而左右殊也。)上下相構,寒暑相臨,氣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病。(木火相臨,金木相臨,水木相臨,火土相臨,土金相臨,為相得也。水土相臨,土水相臨,水火相臨,火金相臨,金木相臨,為不相得也。

上臨下為順,下臨上為逆,亦鬱抑而病生,土臨相火君火之類者也。)氣相得而病者,何也?以下臨上,不當位也。(六位相臨,假令土臨火,火臨木,木臨水,水臨金,金臨土,皆為以下臨上,不當位也。父子之義,子為下,父為上,以子臨父,不亦逆乎?)動靜何如?(言天地之行左右也。

白話文:

天地方位不同,上下左右皆有差異。上為天,下為地,面南而立,左為東,右為西。上下相依,寒暑相交,氣息相合則身體健康,不相合則會生病。木火、金木、水木、火土、土金相合,而水土、土水、水火、火金、金木不相合。上臨下順應自然,下臨上則違背自然,容易鬱結而生病,就像土克火,火克木,木克水,水克金,金克土一樣,都是下克上,不當位。父子之情,子在下,父在上,若子凌駕於父之上,不也是逆天嗎?天地運轉,有動有靜,左右相生相克,也是這個道理。

)上者右行,下者左行,左右周天,余而復會也。(上,天也,下,地也。周天,謂天周地五行之位也。天垂六氣,地布五行,天順地而左回,地承天而右轉,木運之後,天氣當余,餘氣不加於君火,卻退一步加臨相火之上,是以每五歲已,退一位而右遷,故曰左右周天,余而復會,會,遇也,合也。言天地之道,常五歲畢,則以餘氣遷加,復與五行座位再相會合而為歲法也。

周天謂天周地位,非周天之六氣也。)夫變化之用,天垂象,地成形,七曜緯虛,五行灑地,地者,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。虛者,所以列應天地之精氣也。形精之動,猶根本之與枝葉也。仰觀其象,雖遠可知也。(觀五星之東轉,則地體左行之理,昭然可知。)地為人之下,太虛之中者也。

白話文:

上面的意思是指,天體運行方向是向右,地體運行方向是向左,天體與地體互相環繞運行,最終又會相遇。

這裡的「上」代表天, 「下」代表地, 「周天」是指天體運行遍及地體五行方位。天體會降下六種氣息,地體會佈置五行。天體順著地體運行,往左迴轉,地體承接著天體運行,往右旋轉。木氣運行完畢後,天體的氣息會有所剩餘,這些剩餘的氣息不會作用於君火,而是退一步,作用於臨相火之上。因此,每隔五年,天體就會退一位,往右移動。所以說「左右周天,餘而復會」,意思是天體和地體不斷運行,最終會以剩餘的氣息相遇,並重新結合,形成一個新的循環。

「會」指的是相遇、結合,也就是說,天地運行規律每五年就會完成一次循環,然後用剩餘的氣息遷移,重新與五行方位相遇結合,形成歲月的法則。

這裡的「周天」指的是天體運行遍及地體方位,而不是指天體的六種氣息。

變化運行的法則,是由天體降下象徵,地體形成形體。七曜在虛空中運行,五行散佈在地面上。地體承載著各種生物的形體,虛空則佈置著天地精氣的運行軌跡。形體和精氣的運動,就像樹根和枝葉一樣,相互依存。向上觀察天體運行軌跡,即使相隔遙遠,也能理解其規律。

從五星東移的現象,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體左行的道理。地體位於人體下方,處於太虛之中。

(言人之所居,可謂下矣。徵其至理,則是太虛之中一物耳。《易》曰: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,此之謂也。)大氣舉之也。(大氣,謂造化之氣,任持太虛者也。所以太虛不屈,地久天長者,蓋有造化之氣任持之也。氣化而變,不任持之,則太虛之器亦敗壞矣。凡有形,處地之上者,皆有生化之氣任持之也。

然氣有大小不同,壞有遲速之異,及至氣不任持,則大小之壞一也。)燥以干之,暑以蒸之,風以動之,濕以潤之,寒以堅之,火以溫之。故風寒在下,燥熱在上,濕氣在中,火遊行其間,寒暑六入,故令虛而化生也。

(地體之中,凡有六入:一曰燥,二曰暑,三曰風,四曰濕,五曰寒,六曰火,受燥故乾性生焉,受暑故蒸性生焉,受風故動性生焉,受濕故潤性生焉,受寒故堅性生焉,受火故溫性生焉,此天之六氣也。)故燥勝則地干,暑勝則地熱,風勝則地動,濕勝則地泥,寒勝則地裂,火勝則地固矣。

白話文:

人所居住的地方,實在是渺小。追究其根本道理,不過是太虛之中的一樣東西而已。《易經》說:「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」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大氣托舉著它。所謂大氣,指的是造化之氣,它撐持著太虛。所以太虛不會塌陷,大地能長久存在,正是因為有造化之氣撐持著它。氣化而變,若沒有造化之氣撐持,太虛的結構也會崩壞。凡是有形體,處在地面上的東西,都有生化之氣撐持著它。

然而氣的強弱不同,壞的速度也有差異,最終當氣無法再撐持時,無論大小,都會毀壞。乾燥會使它乾涸,炎熱會使它蒸騰,風會使它搖動,潮濕會使它潤澤,寒冷會使它堅固,火焰會使它溫暖。因此風寒在下,燥熱在上,濕氣在中,火在其中遊走,寒暑六氣進入,使它虛化而產生變化。

地體之中,有六種氣進入:一為乾燥,二為炎熱,三為風,四為潮濕,五為寒冷,六為火焰。受到乾燥則產生乾燥的性質,受到炎熱則產生蒸騰的性質,受到風則產生運動的性質,受到潮濕則產生潤澤的性質,受到寒冷則產生堅固的性質,受到火焰則產生溫暖的性質。這些就是天地六氣。因此,乾燥過盛則土地乾涸,炎熱過盛則土地炎熱,風過盛則土地震動,潮濕過盛則土地泥濘,寒冷過盛則土地龜裂,火焰過盛則土地堅固。

(六氣之用,此言天右旋於外,而寒暑六入以舉其地,地受天六入以為五行,左轉化生入物於天之中也。天地萬物之上下,左右陰陽之道路者,天右旋六節之位也。上下,謂在上者司天之位,在下者在泉之位。左右,謂在上之左右,即司天左間右間之位。在下之左右,即在泉左間右間之位也。

故天之三陰三陽於其六位,右旋如己亥歲,上見厥陰而左間少陰,右間太陽,至子午歲,上見少陰,而左間太陰,右間厥陰,逐歲之上旋降於右也。面北命其位,言其見也。謂司天之位在南而面北,命其左右,則西南為左間之位,東南為右間之位,而言其所見之陰陽也。面南命其位言其見者,謂地之位,在北而面南,命其左右。

白話文:

天地間六氣的運作,就像天體以順時針方向運行,而寒暑六氣則在地球上運行,地球受到天體六氣的影響,產生五行,並反過來以逆時針方向將生機注入天地。天地萬物的運作規律,就如同陰陽的運轉軌道,而這個軌道是由天體以順時針方向運行的六節位置所決定。上下指的是司天之位在上方,在泉之位在下方;左右指的是司天之位的左右兩側,以及在泉之位的左右兩側。

因此,天體的三陰三陽會在六個位置上順時針運轉,就像己亥年,司天之位是厥陰,左間是少陰,右間是太陽;到了子午年,司天之位是少陰,左間是太陰,右間是厥陰,每年的司天之位都順時針向右旋轉。我們以北方為方向,來說明司天之位所面對的方向,也就是說,司天之位在南方,面對北方,而其左右兩側分別是西南和東南。同理,地之位在北方,面對南方,其左右兩側也可用類似方法來判斷。

則東北為左間之位,西北為右間之位。而言其聽見之陰陽也。自天地萬物之上下,至此獨論天右旋之氣也。上下相構,寒暑相臨,氣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病者,言天之右旋迭地方位,而其氣於地方位氣相構相臨,其構同類,相生之氣則和,不同類相制之氣則病也。或氣雖同類,相得亦病者,惟相火臨於君火也,為不當位故也。

君位臣則順,臣位君則逆,逆則病近者速者是也。動靜何知者?帝謂天動能臨於地,地靜不能臨天,而難上下相構,寒暑相臨之語。伯言:上者右行,下者左行,則知天常於上,自右降東南而旋迴以臨地,地常於下,自左升東北而循顯明木君相土金水之位,循環臨天而皆動也。故左右臨動,各皆周天,遇則復相會也。

白話文:

東北方是左間的位置,西北方是右間的位置。從天地萬物的上下來看,這裡只討論天體右旋的氣息。天地上下互相交構,寒暑互相交替,氣息相合則和諧,不相合則生病。這是說天體的右旋氣息與地面的方位相交構相交替,相同類型的氣息相生則和諧,不同類型的氣息相制則生病。也可能氣息雖然同類,但相合也會生病,這是因為相火位於君火之上,屬於不當位置的緣故。

君位應該在臣位之上,臣位在君位之上則違反順序,違反順序就會導致疾病迅速蔓延。至於動靜如何得知呢?帝認為天體運動可以臨於地面,地面靜止不能臨於天體,所以難以理解天地上下相構、寒暑互相交替的道理。伯說:上面向右運行,下面向左運行,由此可知天體始終在上,從右邊降臨東南方向,然後旋轉而臨於地面。地面始終在下,從左邊上升東北方向,依序經過木君相土金水等方位,循環往復而臨於天體,因此都是運動的。所以左右兩側都互相臨近並運動,各自運行一周天,相遇後又會互相結合。

應地者靜,天地之體,動靜雖殊,而起用之變化,在地則五行麗地,而載生成之形,類運於內,在天則七曜緯虛而列,應天之精,氣運於外,其形類與精氣之相隨運動,猶根本之與枝葉,同乎一氣而不殊,故但仰觀七曜之象,周旋雖遠,可知其動也。)天地之氣,何以候之?天地之氣,勝復之作,不行形於診也。

《脈法》曰:天地之變,無以脈診。此之謂也。(言天地平氣及勝復,皆以形證觀察,不以診知也。)間氣何如?(惟間氣偏治一位,固可隨其所在,期與尺寸左右也。)隨氣所在,期與左右。(與左右尺寸四部分位承之,以知應與不應,過與不及也。)從其氣則和,違其氣則病,(謂當沉不沉,當浮不浮,當澀不澀,當鉤不鉤,當弦不弦,當大不大之類也。)不當其位者病,(見於他位也。

白話文:

應地者靜,天地運作的本質,雖然動靜不同,但起用變化卻是相通的。在地,五行運行,孕育萬物的形體,如同內在的運作;在天,七曜運行於虛空,應天之精,氣運於外,形體與精氣相隨運動,如同根與枝葉,同屬一氣,並無差異。因此,只要仰觀七曜的運行,即使距離遙遠,也能得知其動態。

天地之氣,如何觀察呢?天地之氣,勝復運作,並不在脈象上顯現。

《脈法》中說:「天地變化,無法用脈象診斷。」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
意思是說,天地平氣和勝復,都只能用外在的徵象觀察,無法用脈象診斷。

那麼,間氣如何呢?只有間氣需要專門治療,可以根據其所在的位置,配合寸、尺、左右等部位。

根據氣所在的位置,配合左右部位,就能了解是否應合,是否過度或不足。

順應氣機,則身體健康,違背氣機,則會生病。

例如,應該沉而不沉,應該浮而不浮,應該澀而不澀,應該鉤而不鉤,應該弦而不弦,應該大而不大等等。

不應在該位置的氣,就會導致生病。

例如,氣應該在某個部位,卻出現在其他部位。

)迭移其位者病,(謂左見右脈,右見左脈。)失守其位者危,(已見於他鄉,本宮見賊殺之氣,故病危。)尺寸反者死。(子午卯酉四歲有之。反,謂歲當陰在寸而脈反見於尺;歲當陽在尺而脈反見於寸,尺寸俱乃謂反也。若尺獨然,或寸獨然,是不應氣,非反也。)陰陽交者死。

(寅、申、己、亥、醜、未、辰、戌八年有之,交,謂歲當陰,在右脈反見左;歲當陽,在左脈反見右。左右交見,是謂交。若左獨然,或右獨然,是不應氣,非交也。)先立其年,以知其氣,左右應見,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。(此言天地之氣,可隨其所在期之於尺寸左右也。

白話文:

脈象如果位置錯亂,就生病了,比如左邊脈象卻出現在右邊,右邊脈象卻出現在左邊。脈象如果離開原本的位置,就危險了,比如原本應該在某個部位的脈象,卻出現在了別的地方,而且還帶有敵人氣息,因此病人就很危險。脈象如果寸口與尺脈的位置顛倒,就會死亡。例如,某一年應該陰氣在寸口,結果脈象卻出現在尺脈,或者某一年應該陽氣在尺脈,結果脈象卻出現在寸口,這兩種情況都叫做脈象顛倒。如果只有尺脈或寸脈出現異常,就不是脈象顛倒。陰陽脈象交叉也會導致死亡。例如,某一年應該陰氣在右邊脈象,結果卻出現在左邊脈象,或者某一年應該陽氣在左邊脈象,結果卻出現在右邊脈象,左右脈象互相交叉,就叫做陰陽交叉。如果只有左邊或右邊脈象出現異常,就不是陰陽交叉。要先知道當年的氣候,根據脈象在左右位置的變化,才能判斷疾病的凶吉。

蓋五運以甲乙土運為尊,六氣以少陰君火為尊,故甲乙土運為南政,乃南面而行令,其餘四令為北政,以臣事之,則面北而受令者也。又以少陰為君主,反脈司天在泉,而尺寸不應者,皆以少陰而論之,其脈主於沉也。是以期之之法,陽之所在。其脈應不沉,陰之所在,其脈不應,北政之歲,人氣面北而寸北尺南,地左間之氣在右寸,右間之氣在左寸,天左間之氣在左尺,右間之氣在右尺。所以少陰在泉,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,而兩寸之脈俱不應。

厥陰在泉,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,而少陰在左,其右寸之脈不應太陰。太陰在泉,則左間少陽右間少陰,而少陰在右,其左右之脈不應。故曰北政之歲,三陰在下則寸不應者此也。少陰司天,則左間太陰,右間厥陰,而兩尺之脈俱不應。厥陰司天,則左間少陰,右間太陽,而少陰在左,則左尺之脈不應。

白話文:

五運中以甲乙土運為最高,六氣中以少陰君火為最高,因此甲乙土運為南政,統領一切,其他四運則為北政,臣服於南政。同樣地,少陰為君主,反脈司天在泉,寸尺脈不應者,都以少陰為準,其脈象以沉為主要特徵。因此,推算病情的方法,陽氣所在,其脈應沉,陰氣所在,其脈不應。北政之年,人體氣機面北,寸脈偏北,尺脈偏南,左側間氣在右寸,右側間氣在左寸,左側天間氣在左尺,右側天間氣在右尺。所以,少陰在泉,則左側間為太陰,右側間為厥陰,兩寸脈都不應。

厥陰在泉,則左側間為少陰,右側間為太陽,少陰在左,則右寸脈不應太陰。太陰在泉,則左側間為少陽,右側間為少陰,少陰在右,則左右寸脈都不應。因此說,北政之年,三陰在下,寸脈不應,就是這個道理。少陰司天,則左側間為太陰,右側間為厥陰,兩尺脈都不應。厥陰司天,則左側間為少陰,右側間為太陽,少陰在左,則左尺脈不應。

太陰司天,則左間少陽,右間少陰,而少陰在右,其右尺之脈不應,故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上,則尺不應者此也。南政之歲,人氣而南而寸南尺北,天左間之氣在右寸,右間之氣在左寸、地左間之氣在左尺。右間之氣在右尺,所以少陰司天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,而兩寸之脈俱不應。

厥陰司天,則左間少陰右間太陽,而少陰在左,其右寸之脈不應。太陰司天,則左間少陽,右間少陰,而少陰在右,其左寸之脈不應。故曰南政之歲三陰在天,則寸不應者此也。少陰在泉,則左間太陰,右間厥陰,而兩尺之脈俱不應。厥陰在泉,則左間少陰,右間太陽,而少陰在左,其左尺之脈不應。

白話文:

當太陰主宰天時時,左邊是少陽,右邊是少陰,而少陰位於右側,因此右尺脈不應。所以說北政之歲三陰在上,尺脈不應就是這個道理。南政之歲,人氣向南,寸脈在南,尺脈在北,天左間之氣在右寸,右間之氣在左寸,地左間之氣在左尺,右間之氣在右尺。因此少陰主宰天時時,左邊是太陰,右邊是厥陰,兩寸脈都不應。

當厥陰主宰天時時,左邊是少陰,右邊是太陽,而少陰位於左側,因此右寸脈不應。當太陰主宰天時時,左邊是少陽,右邊是少陰,而少陰位於右側,因此左寸脈不應。所以說南政之歲三陰在天,寸脈不應就是這個道理。當少陰在泉時,左邊是太陰,右邊是厥陰,兩尺脈都不應。當厥陰在泉時,左邊是少陰,右邊是太陽,而少陰位於左側,因此左尺脈不應。

太陰在泉、則左間少陽,右間少陰,而少陰在右,其右尺之脈不應也。故曰南政之歲,三陰在泉,則尺不應者此也。從其氣則和者,陰陽各當尺寸本位也。違其氣則病者,即所謂陰陽或不當其位,或迭移其位,或失守其位,或尺寸反,或陰陽交也。南北二政,內行運法,甲乙為南政,餘四運為北政。

南政同天在泉,皆行土運,其餘北政,皆以在泉行運,如此政巳亥,厥陰司天則行在泉少陽火運。又如寅卯,少陽司天則行,在泉厥陰木運,余仿此。惟有北政辰戌年,太陽司天當行,在泉太陰土運,緣北政以臣,不敢行君之令,故行金運,是土之子,以足木火金水四運焉。)

白話文:

太陰星位於泉位,則左邊的少陽經和右邊的少陰經就會出現異常,而少陰經位於右側,其右尺脈就會失去應答。因此,在南政之年,三陰星位於泉位,就會出現尺脈不應的現象。遵循氣的運行规律,阴阳相和,各自处于尺寸本位。违背气运规律就会生病,也就是阴阳失衡,或不在其位,或位置互相转换,或失去固有位置,或尺寸反向,或阴阳交错。南北二政是指內行運法,甲乙为南政,其余四运为北政。

南政与天星在泉位相同,都走土运。其余北政,都以在泉位运行,比如巳亥年,厥阴司天則行在泉位少陽火運。又比如寅卯年,少陽司天則行,在泉位厥阴木運,其他年份以此类推。只有北政辰戌年,太陽司天当行,在泉位太陰土運,因为北政是臣,不敢行君之令,所以走金运,也就是土之子,以足木火金水四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