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9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9)
1. 便血(兒科)
兒生七日之內,有便血者,由母食酒面炙爆過多,在胎受之,女子則熱毒入心,小便尿血,男子則熱毒入肺,大便便血,治法不可過投涼藥,至於常人便血者,因臟氣衰弱,風邪乃入,是以或積冷蓄熱,或濕毒傳於腸胃,冷熱交攻,損傷血氣,滲入腸中而便血也。
亦有上焦心肺積熱,流注大腸而便血者,故宜分或冷或熱,或濕或風,或虛及新久之異以治之,不可純用寒涼,及單行單止,涼則令血凝泣,行則流走不已,止則無可歸經,即用涼藥,必用辛味為佐,久不愈者,當用溫劑,如黑姜歸芍參朮之類,使脾能統血,血有所歸也。多兼酸澀之藥者,是欲少斂之也;藥多用酒炒者,是欲升舉之也。
收斂止塞之後,仍必和氣血厚腸胃,使陰絡無復傷之患耳。
白話文:
嬰兒出生七天內便血,可能是母親懷孕期間食用過多酒、麵、炙烤的食物,導致胎兒受熱,女子則會因熱毒入心而小便帶血,男子則因熱毒入肺而大便帶血。治療時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。至於一般人便血,多半是因為臟氣虛弱,風邪侵入,導致體內積冷蓄熱,或濕毒傳入腸胃,冷熱交攻,損傷血氣,滲入腸道而便血。
還有些情況是上焦心肺積熱,熱氣流注到大腸而導致便血。因此治療要根據是寒是熱、是濕是風、是虛是實、是新病還是舊病來區別對待,不能一味使用寒涼藥物,也不能單純地止血或行血,寒涼會導致血液凝結,行血會導致血流不止,止血則會讓血液無處歸宿。即使使用涼藥,也要搭配辛味藥物輔助。久治不愈者,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,比如黑姜、歸脾、芍藥、參、朮等,讓脾臟能夠統攝血液,血液有所歸宿。藥物中多加酸澀的藥物,是为了稍微收敛止血;藥物多用酒炒,是为了使藥力升舉。
收斂止血之後,還要調理氣血、滋養腸胃,讓陰絡不再受損。
2. 槐花散
治腸胃有濕,脹滿下血。
蒼朮,厚朴,陳皮,當歸,枳殼(各一兩),槐花(二兩),甘草,烏梅(各五錢),每用五錢,水煎空心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腸胃濕氣重,腹脹滿、下血的症狀,可以用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當歸、枳殼各一兩,槐花二兩,甘草、烏梅各五錢,每次取五錢煎水,空腹服用。
3. 聚金丸
治腸胃積熱,或酒毒下血。
黃連(四兩,酒炒一兩,薑汁炒一兩,灰火煨一兩,生用一兩),黃芩,防風(各一兩),為末,煮麵糊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泔浸,枳殼水下。
白話文:
治療腸胃積熱,或者是因酒精中毒而導致的便血。
使用黃連(總量四兩,其中一兩用酒炒過,一兩用薑汁炒過,一兩用灰火煨過,剩餘一兩生用),黃芩,防風(黃芩和防風各用一兩)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然後用煮熟的麪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先用米湯浸泡,再用枳殼煎水送服。
4. 芍藥黃連湯
治大便後下血,腹中痛,謂之熱毒下血。
芍藥,黃連,當歸(各五錢),淡桂(五分),炙甘草(二錢),大黃,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如痛甚者,加木香、檳榔。
白話文:
大便後出血,肚子痛,這是熱毒導致的出血。
用芍藥、黃連、當歸各五錢,淡桂五分,炙甘草二錢,大黃一兩,水煎服。如果疼痛很厲害,可以加木香、檳榔。
5. 煎紅丸
治臟腑虛寒,下血不止,而色痿黃,日久贏瘦。蓋失血症乃火使之然。言虛則可,言寒則不可也。然久則火勢已衰,臟腑虛寒兼備矣。丹溪云,下血久不愈者,後用溫劑。
側柏葉(炒黃),鹿茸(火去毛,醋煮),附子(泡去皮、臍),川續斷(酒浸),阿膠(蛤粉炒),黃耆,當歸(去蘆,酒浸,各一兩),白礬(枯,五錢),為末,醋煮米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白話文:
治療臟腑虛寒、下血不止,血色萎黃,久而體瘦的病症。由於失血是火氣造成的,說虛則可以,說寒則不妥。但時間久了,火氣就會衰退,臟腑虛寒就兼而有之了。丹溪先生說,下血久治不愈者,後期要用溫性的藥物。
將側柏葉炒黃,鹿茸去毛後用醋煮,附子去掉皮和臍,川續斷用酒浸泡,阿膠用蛤粉炒,黃耆和當歸去蘆頭,並用酒浸泡,各取一兩,白礬研成粉末,加醋煮米糊製成丸藥,每丸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一方
治便血不論新久,神效。
用白礬細末,七八分,大人一錢五分,調入雞子內煎熟,切作細塊,空心白湯吞下。
白話文:
治療大便出血,不論新發或久病,效果非常顯著。
使用白礬細粉,約七八分,成人用量為一錢五分,拌入雞蛋中煎熟,切成小塊,空腹時用白開水吞服。
6. 方脈腸風臟毒合參
丹溪曰:腸風獨在胃與大腸出。兼風者宜蒼朮、秦艽、芍藥、香附之類。腸風者,邪氣外入,隨感隨見,所以色清,臟毒者蘊積毒久而始見,所以色濁。治腸風以散風行濕,治臟毒以清熱涼血,又要看其虛實新久,新者實者降之瀉之,虛者久者升之補之。
血之在身,有陰有陽,陽者順氣而行,循流脈中,調和五臟,灑陳六腑,謂之營血,陰者居於絡脈,專守臟腑,滋養神氣,濡潤筋骨,若感內外之邪,而受傷,則或循經之陽血,至其傷處,為邪氣所沮,漏泄經外,或居絡之陰血,因留著之邪,潰裂而出,則皆滲入腸胃而泄矣。世俗率以腸風名之,不知風乃六淫之一耳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腸風只會出現在胃和大腸。兼有風邪的,要用蒼朮、秦艽、芍藥、香附之類的藥物治療。腸風是外邪入侵,隨感隨見,所以顏色清亮;臟毒則是毒素長期積聚而出現,所以顏色混濁。治療腸風要散風行濕,治療臟毒要清熱涼血,還要根據患者虛實、病程新舊來調整治療方法,新病實證要瀉下,久病虛證要升補。
人體血液分陰陽兩種,陽血順氣而行,流經脈絡,調和五臟,滋養六腑,稱為營血;陰血則留於絡脈,專門滋養臟腑,滋養神氣,濡潤筋骨。如果受到內外邪氣的侵襲,血液就會受傷。陽血循經而行,到達受傷的地方,被邪氣阻礙,就會從經脈中漏出;陰血停留在絡脈中,因留著邪氣,就會潰裂流出,這兩種情況都會滲入腸胃而導致泄瀉。世俗習慣稱之為腸風,卻不知道風只是六淫之一而已。
若腸胃受火熱二淫,與寒燥濕怫鬱其氣,及飲食勞力,傷其陰絡之血者,亦可謂之腸風乎?《針經》曰:陽絡傷則血外溢而吐衄,陰絡傷則血內溢而便溺,是也。不可純用寒涼藥,必加辛散為佐,久之不愈,宜理胃氣,兼升舉藥,蓋精氣血氣皆生於穀氣,大便下血,多以胃藥收功,徒用苦寒而不理脾胃,是絕氣危生之下工也。
腸胃本無血,而有下血者,大腸之病也。大腸何以病下血,邪以感之也。蓋陰絡不傷,腸胃不虛,雖有外邪,亦不能患,惟醉飽房勞,坐臥風濕,恣啖生冷,以致濕熱陰絡受傷,外邪得以乘之。《經》云:陰絡傷,則血內溢而便血;又云,結陰者便血一升,再結二升,三結三升,此言陰氣內結,不得外行滲入腸間,乃寒濕生災,而陰邪之勝也。外邪者何?風寒暑濕熱是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腸胃受到熱邪侵犯,或者寒涼、燥濕等因素阻滯氣機,以及飲食勞累損傷陰血,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腸風。就像《針經》中所說,陽絡受損則血外溢而吐血、鼻出血,陰絡受損則血內溢而便血。治療腸風不能只用寒涼藥物,必須加入辛散藥物輔助,如果長期不愈,則應調理胃氣,並加入升舉藥物。因為精氣血氣都源於谷氣,大便下血多半可以用胃藥治療,如果只用苦寒藥物而不調理脾胃,就如同斷絕氣機、危及性命的下乘之法。
腸胃本身並無血液,而出現下血,是屬於大腸疾病。大腸為什麼會患下血症呢?這是因為外邪入侵所致。如果陰絡未受損,腸胃不虛弱,即使有外邪入侵,也不至於患病。只有在醉酒飽食、房事勞累、坐臥風濕、貪食生冷等情況下,導致濕熱入侵,損傷陰絡,外邪才能乘虛而入。經書中說:陰絡受損,則血內溢而便血;又說,結陰者便血一升,再結二升,三結三升,這說明陰氣內結,無法外行而滲入腸道,是由於寒濕導致,陰邪侵襲所致。外邪包括風寒暑濕熱等因素。
風喜傷肝,肝傷則不能藏血而下者,醉後飲冷,寒飲內傷,血為寒凝,滲入大腸而下者,內外傷濕,濕傷凝胃,隨氣下流而致者,膏粱人厚味酒色,藜藿人勞役過度,以致熱積下焦而致者,然濕毒下血者,腹中不痛,熱毒下血者,腹中多痛,更有內傷陽氣不足,下焦之陰,無元陽以維之,而下血者,書所謂病人面無色,脈浮弱,手按之絕者,下血是也。
有脾虛陽氣下陷,不能統血,以致血隨氣降而下者,蓋陰必從陽,血必從氣,脾為氣血生化之源,故必賴補中升陽,以胃藥收功,有以先便後血者為遠血,由足陽明隨經入胃,先血後便者為近血,由手陽明大腸隨經下滲,有以心肺為遠血而屬陽,肝腎為近血而屬陰,以論者名為腸風臟毒,實非外感之風,腫熱之毒之謂,蓋陽明之氣不能上越,下陷大腸,腸胃之脈隨氣虛陷,陷久則濕熱蘊毒,隨氣陷而先至,其腹不痛,血清而色鮮者名曰腸風、邪氣外人,隨感而見者也。謂之挾寒下血,後人因古方多用荊防升散,而窒之為風,實非風也。
白話文:
風容易傷害肝臟,肝臟受損就會無法藏血,導致出血。醉酒後喝冷飲,寒氣入侵身體,血液凝結,滲入大腸而導致出血。內外受濕氣侵襲,濕氣凝結在胃部,隨著氣往下流,也會導致出血。吃喝精緻食物,嗜酒色,或者勞役過度,都會導致熱氣積聚在下焦,而引發出血。濕毒導致出血,腹部不會疼痛;熱毒導致出血,腹部會疼痛。還有內傷導致陽氣不足,下焦陰氣缺乏陽氣維持,也會導致出血,這在書中描述為病人面色蒼白,脈搏浮弱,按壓手腕時脈象消失,這就是出血的表現。
脾虛導致陽氣下陷,無法統攝血液,導致血液隨著氣往下流而造成出血。因為陰氣必定要依附陽氣,血液必定要依附氣,脾臟是氣血生化的根本,所以必須依靠補中升陽的藥物,才能收效。先便後血稱為遠血,是由足陽明經脈循行入胃,先血後便稱為近血,是由手陽明大腸經脈循行往下滲透。以心肺為遠血,屬於陽;以肝腎為近血,屬於陰,這種說法稱為腸風臟毒,並非外感風邪,或腫熱毒氣。因為陽明經氣無法向上升越,向下陷落於大腸,腸胃經脈隨著氣虛陷,時間久了就會蘊積濕熱毒氣,隨著氣下陷而先到達,腹部不會疼痛,血液清亮,顏色鮮紅,稱為腸風。邪氣從外入侵,受到感染而出現的出血,稱為挾寒下血。後人因為古方多用荊防升散來治療,就把它歸類為風邪,其實並非風邪。
臟毒者腸風日久,氣血俱虛,下陷日甚,大腸濕熱蘊積,遂生窠穴,為積血之器,從便之前後而來,其腹痛則痛,血濁而色黯者名曰臟毒,內傷蘊積,久而始發者也。謂之挾熱下血,雖有毒名,實菲毒也。腸風者風邪淫乎腸胃也。臟毒者濕邪淫乎腸胃也。若血射如線者蟲痔也。
腸風臟毒之血,自腸臟而來,五痔之血,自肛門蝕孔處出也。
凡下血身涼血寒者生,身熱血溫者死。
一方
治積熱便血。
蒼朮,陳皮(各一兩五錢),黃連,黃柏,條芩(各七錢五分),連翹(五錢),為末,生芣膏六兩,合丸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白湯下。
白話文:
腸風日久,導致氣血虛弱,下陷加重,大腸積熱濕氣,形成空洞,成為積血的藏處,隨排便前後出現,腹痛伴隨血濁黯淡,稱為臟毒。臟毒是由於內傷積熱,久而久之才發作的。雖然稱為「臟毒」,其實並非真正的毒。腸風是因為風邪侵襲腸胃,而臟毒則是濕邪侵犯腸胃造成的。如果血像線一樣射出來,就是蟲痔。
腸風和臟毒的出血來自腸臟,而五痔的出血則來自肛門的蝕孔。
凡是下血時身體冰冷、血色發寒的,是生機尚存;而身體發熱、血色溫熱的,則是生命垂危。
治療積熱便血
蒼朮、陳皮(各一兩五錢)、黃連、黃柏、條芩(各七錢五分)、連翹(五錢),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芣膏六兩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五七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