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7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7)
1. 兒科痢疾
痢者,古名滯下,經謂腸癖。潔古云:壯盛人無積,虛人則有之,可見積由虛召,皆因脾胃既虛,飲食不節,七情不適,腸胃怫鬱,氣血有傷,釀成膿血而為滯下也。然卒成有五,積漸有七,有因飲食冷熱不調,脾胃驟傷者,有因受暑而發者,有因風寒相感而發者,有因吐瀉失調而成者,有因誤食毒物冷物,與驚恐相乘而得者,此為乍乘五症也。
其七症者何?有因食積日久而成者,有因氣虛夾寒而成者,有因脾氣久傷不能統血而下血者,有因濕熱傷脾而成者,有因陽氣下陷,積乘脾敗而成者,有因膏粱爆炙,太過燥熱蘊積者,有因疫氣時行,穢毒相感者。凡傷氣則白,傷血則赤,氣血俱傷,赤白乃出,黃是食傷,綠是傷濕,然總因濕熱,猶膿出癰腫,雖有赤白之分,實無寒熱之別,其理其治,與婦人之赤白帶同也。
白話文:
痢疾的病因與分類
痢疾,古稱滯下,經書中又稱腸癖。潔古先生說:體壯之人不會有積聚,虛弱之人則容易產生積聚,可見積聚是由虛弱引起。皆因脾胃虛弱,飲食不節,情緒不暢,腸胃鬱結,氣血受損,導致膿血形成,而產生滯下。
痢疾的成因可以分為兩種:
突發性五症:
- 飲食冷熱不調,脾胃受損。
- 暑熱侵襲而發病。
- 風寒入侵而發病。
- 嘔吐腹瀉失調導致。
- 誤食毒物或冰冷食物,加上驚恐情緒而發病。
積聚性七症:
- 食積日久而成。
- 氣虛夾寒而生。
- 脾氣受損,無法統血,導致血痢。
- 濕熱傷脾而成。
- 陽氣下陷,積聚脾臟而敗壞。
- 過食肥甘厚味,燥熱積聚。
- 疫氣流行,穢毒侵襲。
一般來說,傷氣則大便偏白,傷血則大便偏紅,氣血皆傷則大便赤白相間。黃色大便多是食傷,綠色大便多是濕傷,但總歸是濕熱所致,就像膿液從瘡瘍中流出一樣,雖然有赤白之分,實則無寒熱之別。其原理和治療方法與婦女的赤白帶病相似。
以痢之數而總計有八,曰冷曰熱,曰疳曰驚,曰冷熱不調,曰休息,曰瀼痢,曰蟲毒,其冷痢色白,熱痢色赤,疳痢黃白下無時度,驚痢青色,冷熱不調之痢,赤白之色相兼,休息痢糞黑而如魚腸,愈而復作,瀼痢肚大停積而又下,飲食不為肌膚,氣臭而大便閉澀,蟲毒痢則下紫黑,其治之法,必審挾寒挾熱,或虛或實,熱者即可用實治,寒者便當同虛論也。至如痢久發熱者陰虛也。
孔甚痛者熱流於下也。禁口痢者,胃口熱甚,或疫氣穢毒,傳入臟腑,毒氣上衝也。故宜黃連、石蓮肉、忍冬花之類,以通心解毒主之。如後重而由肺氣鬱於大腸者,以苦梗開之,實熱者下之,氣虛者提之,血虛者調之,然治痢雖雲和血則便膿自愈,行氣則後重自除,此可加治於衰老弱幼元氣之虛者。若夫壯實精盛,而當初起之時,必須下之,即《經》所謂迎而奪之也。
白話文:
痢疾的種類總共有八種,分別是:冷痢、熱痢、疳痢、驚痢、冷熱不調痢、休息痢、瀼痢、蟲毒痢。冷痢的糞便顏色為白色,熱痢的糞便顏色為紅色,疳痢的糞便顏色為黃白色,並且沒有固定的時間,驚痢的糞便顏色為青色,冷熱不調痢的糞便顏色則兼具赤白色,休息痢的糞便顏色為黑色,形狀像魚腸,治癒後又會復發,瀼痢則肚子脹大,積食又拉肚子,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化成氣血,並且伴隨臭味和便秘,蟲毒痢的糞便顏色則為紫黑色。
治療痢疾的方法,必須要先判斷是寒症還是熱症,以及是虛症還是實症。熱症可以用實治的方法,寒症則應該用虛論的方法。如果痢疾久治不愈,還發燒的,就是陰虛。如果疼痛得很厲害,就是熱氣流到下焦。如果吃東西就拉肚子,就是胃熱過盛,或是因為瘟疫穢毒侵入臟腑,毒氣上衝。因此應該使用黃連、石蓮肉、忍冬花等藥物來通心解毒。如果痢疾伴隨肛門墜脹,是由於肺氣鬱結在大腸造成的,就用苦梗來治療。如果是實熱,就應該瀉下,如果是氣虛,就應該補氣,如果是血虛,就應該補血。雖然治療痢疾時,說是要和血就能讓膿自愈,行氣就能讓肛門墜脹消失,但這些方法更適合用於年老體弱、元氣虛弱的人。如果是身體強壯、精氣充足的人,在痢疾剛發作時,就應該要瀉下,這也就是《經書》中所說的「迎而奪之」。
一至五日己後,則脾胃漸虛,又當似消導升散行氣和血矣,病久挾虛,又當以滋補氣血,收澀滑脫矣。故後重則宜下,腸痛則宜和,身重則除溫,脈弦則去風,膿血稠枯,以重劑竭之,身冷自汗,以毒藥溫之,風邪內縮宜汗之,鶩溏為利當溫之,在外者發之,在裡者下之,在上而未成積者湧之,在下而已成痢者竭之,表熱者內疏之,小便澀者分利之,盛者和之,去者送之,至者止之,治痢之格言也。然脾胃為水穀之海,無物不受,常兼四臟,故五臟熱毒而五液俱下,為五色痢者。
實者通利為先,虛者調血理氣,至有毒氣侵胃,是以飲食不餐,肛門寬大,深黑可畏。肚腹疼痛,裡急後重,頻滴鮮血者,名曰刮腸。日夜頻並,飯食直過者,名曰滑腸。與前禁口五色併為惡候。《脈經》曰,腸癖便血,身熱則死,寒則生,腸癖下白沫,脈沉則生,浮則死。
白話文:
從第一天到第五天之後,脾胃就會漸漸虛弱,這時候就要像消導、升散一樣,行氣活血。如果病久體虛,又要用滋補氣血,收斂止瀉的藥物。所以,大便下墜就要瀉下,腸子疼痛就要調和,身體沉重就要溫補,脈象弦緊就要祛風,膿血粘稠乾燥,就要用重劑來攻邪,身體寒冷自汗,就要用毒藥來溫暖,風邪內縮就要發汗,大便稀溏就要溫補,病邪在外就要發散,病邪在裡就要瀉下,病邪在上還沒積聚的就要用涌吐法,病邪在下已經形成痢疾的就要用攻下法,表證發熱的要內疏之,小便澀滯的要分利之,邪氣盛的要調和之,邪氣去的要送之,邪氣到的要止之。這就是治療痢疾的格言。
然而脾胃是水穀之海,無所不納,常與其他四臟相連,所以五臟熱毒,五液都會下泄,形成五色痢疾。
實證就要通利為先,虛證就要調血理氣,甚至還有毒氣侵襲胃部,導致飲食不進,肛門寬大,顏色深黑,十分可怕。肚子疼痛,裡急後重,頻頻滴出鮮血的,叫做刮腸。日夜不停,飯食直接排出的,叫做滑腸。這兩種情況和之前的禁口五色痢疾,都是惡劣的徵兆。《脈經》說,腸癖便血,發熱就會死亡,發冷就會生存。腸癖下白沫,脈象沉伏就會生存,脈象浮動就會死亡。
《脈經》又曰:腸癖下膿血,脈沉小,流連者生,數疾且大有熱者死。及手足厥冷無脈,灸之不溫,脈去不還;及微喘者,唇如硃紅者,下如魚腦者,下如塵腐色者,下純血者,下如屋漏水者,下如竹筒注者,不食痢多,手足冷者;久痢身熱汗出者,腸疼渴喘,體腫如吹者,秋深久痢,嘔逆昏沉,煩躁形脫者,久瀉變痢,而為脾傳腎者;及下痢黑色,腹脹喘粗,唇枯目陷,瞳神散大;及生雲翳赤脈者,頭溫足冷,口臭生痰,貪酒痢多,肚皮陷落,面色青黑,瀉如癰膿,或如臭雞子氣,其腎黑縮,唇青焦赤,汗出如雨,目閉不開,長氣鴉聲,面如緋紙,胸陷口開,手足甲黑,口吐白蟲或白沫青血,項軟魚口,肚如雷鳴,瀉下黑血而腥臭者;及久痢舌黑者,五臟傷也。久痢舌黃者脾氣敗也。
並皆不治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中又說:腸癖(腸道疾病)導致下痢膿血,脈象沉細且流連不息者,可望痊癒;脈搏急促且伴有高熱者,則凶多吉少。
此外,手足冰冷無脈,灸之不溫,脈象消失不再回升;以及呼吸微喘、唇色如硃砂、大便如魚腦、大便如塵土腐敗、大便純為血色、大便如屋漏滴水、大便如竹筒注水、腹瀉頻繁不食、手足冰冷;久痢伴有身體發熱、汗出不止、腹痛口渴喘不過氣、身體腫脹如充氣一般;秋季久痢伴有嘔吐、頭昏腦脹、煩躁不安、形體消瘦;久瀉轉為痢疾,脾氣虛弱傳至腎臟;以及大便呈黑色、腹脹喘息粗重、嘴唇乾燥、眼窩凹陷、瞳孔散大;生有雲翳、眼白布滿血絲、頭部溫熱而足部冰冷、口臭生痰、嗜酒腹瀉頻繁、腹部凹陷、面色青黑、大便如膿瘡分泌物、或如臭雞蛋氣味、腎臟黑縮、嘴唇青紫焦乾、汗出如雨、眼睛閉合睜不開、呼吸長而像烏鴉叫聲、面色如緋紙、胸部凹陷嘴巴張開、手腳指甲發黑、口中吐出白色蟲子或白色泡沫、青色血液、脖子柔軟嘴巴像魚嘴、肚子如雷鳴、瀉下黑色腥臭血液;以及久痢舌頭發黑者,五臟皆受損傷;久痢舌頭發黃者,脾氣衰敗。
2. 方脈痢疾合參
夫痢生於積滯,然積物欲下,而氣滯不能與之下,日夜百度,下迫窘痛,治先通利之,即《內經》通因通用之法,故仲景謂可下者,悉以承氣湯下之,大黃之寒,其性善走,佐以厚朴之溫,善行滯氣,緩以甘草之甘,飲以湯液,盪滌湯胃滋潤輕快,積行即止,禁用砒丹巴碉等藥,恐其暴悍毒烈,有傷腸胃清純之氣。
然前人專主寒治之說,以痢無於秋,是暑月鬱熱所致,其理甚著,其議論亦和平,但不詳所以致鬱熱者,多因暑熱酷烈,過飲冰水過食生冷,熱為寒鬱,久而為沉寒積冷者亦有之,不可泥定是熱,當辨症切脈,大凡下熱痢用大黃,下寒痢用巴豆,有是病而服是藥,詳按古人之成法,不容毫髮差謬,然王海藏又云:暑月血痢,不用黃連,陰在內,也此亦一端之見,凡腹痛後重,小便短少,口渴喜冷飲,大腸口燥結,是為挾熱下痢,理當香連、大黃、芩、芍、枳殼、檳榔,清利盪滌之劑,趁其初起,人強積重而行之,若腹痛口不渴,喜熱飲,小便清長,身不熱,腹喜熱手熨者,是為挾寒下痢,須理中薑桂溫之。
白話文:
痢疾的發生源於積食,但積食欲下,卻因氣滯無法順利排出,日夜反覆,下迫引起腹痛,治療首先要通利,這就如同《內經》中「通因通用」的原則,所以仲景說可下者,皆可用承氣湯來瀉下。大黃性寒,善於走下,佐以厚朴溫性,善於行滯氣,再用甘草緩和,以湯劑服用,盪滌腸胃,滋潤清利,積食消解即可止痢。禁用砒霜、丹砂、巴豆等藥物,以免其毒性猛烈,損傷腸胃的清氣。
然而,前人多以寒治之說,認為痢疾無於秋,乃暑月鬱熱所致,這番道理確實顯著,論述也平和,但卻未細究導致鬱熱的原因。暑熱酷烈,過飲冰水或過食生冷,熱氣被寒氣阻礙,久而久之形成沉寒積冷,也是常見情況,不能一概而論是熱。應當辨證切脈,凡下熱痢用大黃,下寒痢用巴豆。有此病症,服用此藥,需詳按古人之成法,不容絲毫差錯。但王海藏也說:暑月血痢,不用黃連,因為陰在內,這也是一種見解。凡腹痛後重,小便短少,口渴喜冷飲,大腸口燥結,是為挾熱下痢,理當用香連、大黃、芩、芍、枳殼、檳榔等清利盪滌之劑,趁其初起,體力尚可,積食尚未嚴重時,就能有效治療。若腹痛口不渴,喜熱飲,小便清長,身體不熱,腹部喜熱敷者,是為挾寒下痢,需用理中、薑桂等溫熱藥物來治療。
至於初起受病,原系熱痢,遷延日久,各症不減,或反加重,理當別治,竟作虛看,須用補中益氣,一升一補,倍加參耆溫補,如小腹重墜,切痛奔豚,此兼屬少陰症,急加吳茱萸、肉桂、破故紙、肉果,甚則加附子,如有純血者,加(炒)黑乾薑,虛回而利自止,若必待血清利止,而後補,補亦晚矣。
夏秋泄瀉瘧痢,同乎一源,多由暑濕傷脾所致,飲食才傷,便作泄瀉,為輕,停滯既久,變成瘧痢,為重,而瘧與痢又有分別,飲食為痰,充乎胸膈,則為瘧。飲食為積,膠乎腸胃,則為痢。古云:無痰不成瘧,無積不成痢,故當初起人強積盛之時,輕則三稜、蓬朮、檳榔、枳殼、枳實、青陳木香之類,重則酒製大黃利之,不可姑息,猶養虎遺患也。況有積者病當之無損於人也。
白話文:
如果一開始得的是熱痢,拖了很久症狀沒有減輕,甚至加重,就應該要換個方法治療,不能只當成虛症看待。應該要補中益氣,既要滋補也要升補,要多加人參、黃芪溫補。如果小腹沉重下墜,劇烈疼痛,像是肚子裡有東西在跑,這是兼有少陰症的表現,就要趕緊加入吳茱萸、肉桂、破故紙、肉果,情況嚴重就加附子。如果有純血的情況,就加炒黑乾薑。虛寒的症狀消失,腹瀉也會自然停止。如果一定要等到血清澈腹瀉停止才補,補就太晚了。
夏天和秋天容易出現腹瀉和瘧疾,它們都源自於暑濕傷脾,飲食不當就會引起腹瀉,這是比較輕的;如果長時間停滯在體內就會變成瘧疾,這是比較重的。瘧疾和痢疾又各有區別,飲食變成痰,停留在胸膈之間,就會變成瘧疾;飲食變成積食,粘在腸胃裡,就會變成痢疾。古人說:「無痰不成瘧,無積不成痢」,所以剛開始人體強壯、積食嚴重的時候,輕微的就用三棱、蓬朮、檳榔、枳殼、枳實、青陳木香之類的藥物,嚴重就用酒製大黃瀉出來,不能姑息,就像養虎為患一樣。更何況有積食的疾病,不治療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。
若因循日久,元氣已虛,積氣獨盛,攻補莫施便成壞症,況諸痢疾,雖屬裡症,然多染時行,故七日前甚者,積多人壯,雖密不死善於調理,七日後其症當漸愈,若初起不甚,人多忽略,七日之後積氣逗留,人衰胃弱,痢勢大作,每多難治,不可不知,但世間似痢非痢者多。
東垣云:飲食有傷,起居不時,損其胃氣,則上升清華之氣反從下降,是為饗泄,久則太陰傳少陰,而為腸澼,裡急後重,膿血相錯,數至圊而不能即便者,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,使升降之道行,其痢不治而自愈,又有一等陰虛似痢者,即五泄中大瘕泄是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長期拖延病情,元氣已經虛弱,積聚的病氣卻很旺盛,即使想用補藥治療也無濟於事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而且,痢疾雖然屬於內在疾病,但大多會受到流行病的影響。所以,如果七天內病情嚴重,患者體質強健,即使不治療也能自行痊癒,只要好好調理即可。但如果七天後病情才逐漸減輕,或者初期病情不嚴重而被忽略,七天後積聚的病氣會停留在體內,導致患者體虛胃弱,痢疾加重,就容易難以治療,不可不注意。不過,實際上許多看似痢疾的疾病其實並非真正的痢疾。
東垣醫生說:飲食不節,生活作息不規律,都會損傷胃氣,導致原本應該上升的清氣下降,這就是瀉痢。時間久了,太陰之氣就會傳到少陰之氣,導致腸道積水,出現裡急後重、膿血交雜、頻頻上廁所卻排不出東西的情況。針對這種情況,主要使用補中益氣湯,讓升降之氣恢復正常,痢疾自然就會痊癒。此外,還有一種看似痢疾其實是陰虛造成的,屬於五泄中的大瘕泄。
《經》曰: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必莖中痛,其症紅白相雜,裡急後重,悉似痢疾,必小便短澀而痛,或不通而痛,或欲小便而大便先脫,或欲大便而小便自遺,兩便牽引而痛,此腎虛之危證,急以八味地黃丸加補骨脂、肉豆蔻、阿膠、兼理中湯,加升麻桂附相繼間服,庶可挽回,世以痢藥致斃者,不可枚舉。
有一等噤口痢者,湯藥入口隨出,在下纏住急迫,多因熱毒熾盛,逆沖胃口。胃氣伏而不宣,急用黃連,以吳茱萸炒過,揀去茱萸,人參等分,入糯米一撮濃煎加薑汁,細細呷之,但得二三匙嚥下,便不復吐矣。如吐再服,有一等寒氣逆上者,用溫補之藥調之,其病易治。
白話文:
經典記載:如果出現裡急後重,多次想上廁所卻無法排便,而且一定伴隨着肛門疼痛,症狀呈現紅白相間,裡急後重,跟痢疾很相似,還會有小便短澀疼痛,或是不通且疼痛,或者想小便卻先拉肚子,或者想拉肚子卻不由自主地漏尿,兩種排泄都牽扯着疼痛,這是腎虛的危症,需要緊急用八味地黃丸加上補骨脂、肉豆蔻、阿膠,以及理中湯,再添加升麻、桂枝、附子,分次服用,希望能挽回生命。世俗中因服用治療痢疾的藥物而致死的人數不勝枚舉。
有一種閉口痢疾,喝下去的湯藥馬上就吐出來,下腹部卻緊縮着感到急迫,這大多是熱毒過於旺盛,逆流沖擊胃口造成的。胃氣被壓制無法宣洩,要趕緊使用黃連,用吳茱萸炒過,把茱萸挑出來,加入等量的人參,再放入一小撮糯米,濃煎後加入薑汁,慢慢地喝下去,只要喝下兩三匙就能不再吐了。如果吐了就再服用,還有一種是寒氣逆流上來的,可以用溫補的藥物調理,這種病就容易治癒。
有一等五色痢者,五臟蘊熱,熏腐臟腑,五液俱下,故其色皆見於外,極危症也。須用金銀花、(酒炒)黃連、歸芍、木香、乳香之類,清熱解毒,和血主之。
有一等休息痢者,經年屢月愈而復發,此係寒積在大腸底,諸藥所不到,獨巴豆一味研炒蠟丸,空腹服之,再不復發,此亦通因通用之法也。
後重有二,邪氣墜下者圊後少減,未幾復甚,及裡急不得便者,皆實也,火也。虛努不收者,圊後不減,以得解愈虛故也。及裡急頻見汙衣者,皆虛也,寒也。此可以辨虛實,然腎司閉藏,肝主疏泄,二經氣虛,則各失其職,肝虛不能疏泄而後重,腎虛不能閉藏而禁固,治宜溫補肝腎,更須早晚食前服之,蓋暖藥雖平旦服之,至夜藥力已盡,無以敵一夜之陰寒,故獨早服,亦無效也。
白話文:
有些痢疾患者,五臟積熱,熱氣燻腐內臟,導致五種體液都從腸道排出,所以大便顏色各異,這是非常危急的狀況。需要用金銀花、黃連、歸芍、木香、乳香等藥材,來清熱解毒,和血止瀉。
還有一些痢疾患者,反覆發作多年,這是因為腸道底部積寒,一般的藥物都無法到達。可以用巴豆研成蠟丸,空腹服用,就能根治,這也是一種通用的治療方法。
痢疾後遺症中,如果排便後症狀稍減,但很快又加重,或是有裡急後重、排便困難,都是實熱症狀。如果排便後症狀不減,反而越來越虛弱,是因為虛寒導致。另外,如果頻頻腹瀉,弄髒衣物,也是虛寒的表現。通過這些症狀,就能辨別虛實。腎臟主宰閉藏,肝臟主宰疏泄,如果這兩臟氣虛,就會失去各自的功能。肝虛不能疏泄,就會導致後重;腎虛不能閉藏,就會導致禁固不住。因此,治療應該溫補肝腎,並且要早晚飯前服用,因為溫性藥物即使早上服用,到晚上藥力就會消失,無法抵抗一整夜的陰寒。所以只在早上服用,也是無效的。
張嘗治痢症,密甚無度,裡急後重,口渴惡食,少腹倍痛,痢色或紅或白,甚至血水,小便不利,其脈寸強尺弱者,俱用六味加五味子肉桂,早晚各服而愈。
有瘧後痢,有痢後瘧者,夫既為瘧後,發泄已盡,必無暑熱之毒,復為痢疾,此是元氣下陷,脾氣不能升舉,似痢非痢也。既為痢後,下多亡血,氣隨痢散,陰陽兩虛,陽虛則惡寒,陰虛則惡熱,故寒熱交戰,似瘧非瘧也,俱作虛論,用補中益氣,加溫補自愈。
痢因於濕,濕生於土,故或寒或熱,皆能膿血,蓋五行之理,熱因火化,寒因水化,憔濕土寄於四季,從乎火則陽土有餘,而濕熱為病,從乎水則陰土不足,而寒濕生災,可見濕為內主,而寒熱為之外因,白者寒滯腸胃之氣道,赤者熱傷腸胃之血絡,白者為輕,氣滯於脂膏,而未傷其血絡也。赤者為重,熱傷血絡,而深入於陰分也。
白話文:
張醫生曾經治療痢疾,病情十分嚴重,腹痛不止,而且腹痛完後仍然有便意,口渴不想吃東西,小腹劇烈疼痛,痢疾的顏色有時紅有時白,甚至帶血水,小便也不順暢,脈象是寸脈有力尺脈無力的人,都用六味地黃丸加上五味子、肉桂,早晚各服用一次,都能治癒。
有些人是瘧疾之後才患上痢疾,有些人是痢疾之後才患上瘧疾。對於瘧疾後患痢疾的人來說,瘧疾發作時已經將體內的邪氣都排泄掉了,所以不會再有暑熱的毒素。而後又患上痢疾,這是因為元氣下降,脾氣無法上升,表現得像痢疾,但又不是真正的痢疾。對於痢疾後患瘧疾的人來說,痢疾發作時流失了大量的血液,氣隨痢疾散失,導致陰陽兩虛,陽虛則畏寒,陰虛則畏熱,所以出現寒熱交戰的現象,表現得像瘧疾,但又不是真正的瘧疾。這兩種情況都是虛證,需要用補中益氣的藥物,再加上溫補的藥物,就能自愈。
痢疾是由於濕氣引起的,濕氣產生於土,所以痢疾不管是寒證還是熱證,都可能出現膿血。這是因為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,熱是由於火所化,寒是由於水所化,濕氣依附在土氣,隨著四季的變化,如果依附於火氣,則陽土過盛,導致濕熱成病;如果依附於水氣,則陰土不足,導致寒濕成災。由此可見,濕氣是內在的主要因素,而寒熱是外在的原因。痢疾的顏色,白色是寒氣阻滯腸胃的氣道,紅色是熱氣傷了腸胃的血脈。白色屬於輕證,是氣滯於脂膏,尚未傷及血脈。紅色屬於重證,是熱氣傷了血脈,深入陰分。
濕熱雖分氣血之傷,積滯實由飲食之化,生冷炙爆,醞釀日久,濕從冷生,熱從暑襲,冷熱鬱遏,濕熱成焉。夏月濕熱太甚,客氣盛而主氣弱,滲入大腸,脂膜腐爛,痢疾之由,始於此矣。紅者,濕熱中之熱化也。白者,濕熱中之冷化也。治痢大法,始當推蕩,久當溫補而尤宜以顧胃氣為主,蓋百病以胃氣為本,而於痢為尤要,故能食者輕,不能食者重,絕不食者死,是痢之賴於胃氣者,如此其重矣。
而尤莫要於補腎陰,蓋痢屬脾腎二經,夫腎為胃關,開竅於二陰,未有久痢而陰不亡者,未有陰亡而腎不虛者,故欲治痢而不治腎陰者,非其治也。徒知見在者,有形之疾病,不知可慮者,無形之元氣,蓋有形之疾病無期,而無形之元氣易竭也。元氣既虛,不補何復?補元氣者,治痢之本也。
白話文:
濕熱與痢疾的成因與治療
濕熱雖然分為氣血受傷與飲食積滯兩種,但最終都是由飲食不節所導致。生冷、炙爆的食物長期積累,濕氣由寒涼而生,熱氣由暑熱而來,冷熱交雜,阻塞氣機,便會形成濕熱。
夏季濕熱過重,外邪入侵,而人體抵抗力下降,濕熱就會滲入大腸,使腸道內的脂肪膜腐爛,最終導致痢疾。痢疾的顏色不同,也反映了濕熱的狀態:紅色代表熱盛,白色代表寒涼。
治療痢疾,初期需要積極推蕩濕熱,久病則需溫補,尤其要注重保護胃氣。因為百病皆由胃氣所生,對於痢疾來說更是如此。能夠進食的人病情較輕,無法進食的人病情較重,完全不能進食則會死亡。由此可見,痢疾的痊癒與否,全賴於胃氣的強弱。
然而,更重要的是補腎陰。痢疾屬於脾腎二經的病症,腎臟是胃氣的關口,並與陰部相連。長期罹患痢疾,必然會損傷腎陰,而腎陰虧虛則會導致腎氣虛弱。因此,想要治療痢疾卻不注重補腎陰,就如同治標不治本,效果有限。
人們往往只注意看得見的疾病,卻忽略了看不見的元氣。有形的疾病尚可醫治,但無形的元氣一旦耗竭,則難以挽回。元氣虛弱,不予補養,何談康復?補元氣是治療痢疾的根本。
然元氣在脾腎之中,故痢之為證,多本脾腎,脾司倉稟,土為萬物之母,腎主蟄藏,水為萬物之元,二臟皆根本之地也。補中氣以扶脾胃,助命門以復真陰,則元氣旺而健運,得陰陽和而閉藏固,何有腸胃拂鬱而為患哉?
一孕婦瘧痢齊發,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,甚又加腹痛,飲食少進,養葵視之曰:虛寒也。以補中益氣加薑桂一服,痢止大半,再一服而反瘧病大作,主人驚恐。趙氏曰:此吉兆也。
曏者瘧之止,乃陰盛之極,陽不敢與之爭,全服補陽之劑,陽氣有權,敢與陰戰,再能助陽之力,陰自退聽,方中加附子五分,,瘧痢齊愈,大服補劑,越三月產一子,產後甚健,故應犯而犯,似乎無犯。
白話文:
人體的元氣存在於脾臟和腎臟,所以痢疾的病症,大多源於脾臟和腎臟功能失調。脾臟主管營養的吸收和運化,就像大地的母親一樣孕育萬物;腎臟主管精氣的儲藏,就像水的源頭一樣滋養萬物,這兩個臟器都是人體的根本。補益中氣可以扶持脾胃,助益命門可以恢復真陰,這樣元氣就會旺盛,運作正常,陰陽調和,閉藏固守,自然就不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。
一位孕婦同時患有瘧疾和痢疾,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,瘧疾痊癒,痢疾也好了,但又出現腹痛,飲食減少。醫生養葵診斷為虛寒,開了補中益氣加薑桂的藥方,服用一次痢疾減輕一半,再服用一次卻又出現瘧疾發作,主人很害怕。趙醫生說這是好兆頭。
之前瘧疾的停止,是因為陰氣盛極,陽氣不敢與之抗衡,完全服用補陽藥物,陽氣有了力量,敢於與陰氣抗爭,再加強助陽力量,陰氣就會退卻。藥方中加入附子,瘧疾和痢疾都痊癒了。產婦在服用了大量的補益藥物後,三個月後生下一個孩子,產後身體也很健康。所以看似違反常規的治療方法,實際上並沒有違背醫理。
《經》曰:下痢皆屬於濕;又曰:下痢稠黏,皆屬於火,下痢膿血,滯下皆熱證實證也。然痢起於夏秋,濕蒸鬱熱,本乎天也。因熱求涼,過食生冷,由於人也。氣壯而傷於天者,鬱熱居多,氣弱而傷於人者,陰寒為甚,濕土寄旺四時,或從於火,則陽土有餘,而濕熱為病《經》所謂敦阜是也。或從於水,則陰土不足,而寒濕為病,《經》所謂卑監是也。
言熱者遺寒,言寒者廢熱,豈非立言之過乎,至以赤為熱,白為寒,亦非確淪,果則赤白相兼者,豈寒熱同病乎,必以見證與色脈辨之,而後寒熱不淆也。須知寒者必虛,熱者必實,更以虛實細詳之,而寒熱愈明耳,脹滿惡食,急痛懼按者實也。煩渴引飲,喜冷畏熱者熱也。
白話文:
《經》書上說:腹瀉都屬於濕氣過盛;又說:腹瀉的便液稠黏,都屬於火氣旺盛,腹瀉帶有膿血,排泄不暢,都是熱症確診的表現。然而,痢疾常發生在夏季和秋季,濕氣蒸騰,暑熱鬱積,這是天時造成的。由於人們貪涼,過食生冷,所以也加重了病情。體質強壯而受到天時影響的人,多半是暑熱鬱積,而體質虛弱而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的人,多半是陰寒過盛。濕氣屬於土,旺盛於四季,有時依附於火,就會導致陽土過盛,濕熱成病,這就像《經》書上所說的「敦阜」;有時依附於水,就會導致陰土不足,寒濕成病,這就像《經》書上所說的「卑監」。
有些人說,談到熱就說到寒,談到寒就說到熱,這不是立論上的錯誤嗎?甚至說紅色就是熱,白色就是寒,這也不準確。如果紅色和白色兼具,那是否就代表寒熱同病呢?一定要觀察臨床表現,並結合面色、脈象來辨別,才能真正區分寒熱。必須知道,寒症必然虛弱,熱症必然實證,還要仔細分析虛實情況,才能更清楚地判斷寒熱。腹脹滿、厭食、劇烈疼痛、按壓時感到疼痛,這是實證。口渴引飲、喜冷畏熱,這是熱證。
脈強而實者實也。脈數而滑者熱也。外此則屬虛寒矣。然相似之際,尤當審察,如以口渴為實熱似矣。不知凡系瀉痢,必少津液,液亡於下,則津涸於上,安得不渴?更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也。以腹痛為實熱似矣。不知痢出於臟,腸胃必傷,膿血剝膚,安得不痛?更當以痛之緩急,按之可否,腹之脹與不脹,脈之有力無力,分虛實也。以小便之黃赤短少為實熱似矣。
不知水從痢去,溲必不長,液以陰耗,溺因色變,安得不小便赤少?更當以色之澤與不澤,液之涸與不涸,分虛實也。以裡急後重為實熱似矣。不知氣陷則傳運不健,陰亡則腸潤乃黏,安得不裡急後重?更當以病之新久,質之厚薄,脈之強弱,分虛實也。細辨候之虛實,更察脈之盛衰,則病無遁情矣。
白話文:
脈搏有力而堅硬的,屬於實證。脈搏快速而滑潤的,屬於熱證。除此之外,就屬於虛寒了。然而,有些症狀看似相同,卻需仔細觀察,例如口渴看似實熱證,但凡是腹瀉或痢疾,必定會損失津液,津液流失在下,就會導致上焦乾燥,當然會口渴。應該根據病人喜熱或喜冷來分辨虛實。腹痛看似實熱證,但痢疾源於內臟,腸胃必定受損,膿血傷及肌膚,當然會疼痛。應該根據疼痛的緩急程度、按壓是否可緩解、腹部是否脹滿、脈搏是否有力等來分辨虛實。小便黃赤短少看似實熱證,但水液隨著痢疾排出,小便自然減少,陰液消耗,小便顏色也會改變,當然會小便赤少。應該根據小便的顏色是否潤澤、液體是否乾燥來分辨虛實。裡急後重看似實熱證,但氣虛則運化功能減弱,陰液不足則腸道潤滑物質減少,當然會出現裡急後重。應該根據病情的新舊、病情的輕重、脈搏的強弱來分辨虛實。仔細辨別虛實,並觀察脈象的盛衰,就能洞悉病情。
世之病痢者,十有九虛,醫之治痢者,百天一補,氣本下陷,而再行其氣,後重不亦甚乎,中本虛衰,而復攻其積,元氣不愈竭乎,濕熱傷血者自宜調血,若過行推蕩,陰血不轉傷乎,津亡作渴者自宜養陰,若但與滲利,津液不轉耗乎。世有庸工,專守痛無補法,且曰不宜補早,不知因虛而痛者,愈攻則愈虛愈痛,每見有形之疾病未除,而無形之元氣先脫,悔之晚矣。
故脈來微弱者可補,形色虛薄者可補,疾後而痢者可補,因攻而劇者可補,尤有至要者,則在脾腎兩臟,如先痢而後瀉者,為腎傳脾,微邪易治,先瀉而後痢者,為脾傳腎,賊邪難醫是知在脾者病淺,在腎者痛深,夫腎主禁固,腎為胃關,未有久痢脾虛而腎陰不損,腎陽不亡者,四君歸脾,十全補中皆補脾虛,未嘗不善,若病在火衰,土位無母,設非桂附大補命門,以復腎中之陽,以救脾家之母,則飲食何由而進?門戶何由而固?真元何由而復耶?如畏熱不前,僅以參木補土,多致不起,大可傷也。舊積者濕熱食痰也。
白話文:
世俗患痢疾的人,十之八九都是虛弱所致。有些醫生治痢疾,總是百日不補,忽略了人體氣虛下陷的根本,一味地驅散病氣,只會加重病情。又有人認為患者體虛,就應該攻其積聚,卻不知這樣做會耗竭元氣。濕熱傷血者固然需要調血,但若過度推蕩,會傷及陰血;津液耗損而口渴,應當滋養陰液,但若一味利水滲濕,只會加重津液的損耗。世上有不少庸醫,只懂得治標,不懂得補虛,還說補虛太早不好,卻不知道虛弱才是疾病的根本,過度攻伐只会使虚弱加重,导致疼痛加剧。往往看到的是疾病的表象,却忽略了无形的元气流失,等到后悔莫及就太迟了。
因此,脉象微弱者可以补虚,形色虚弱者可以补虚,病后患痢者可以补虚,因攻伐而病情加重者可以补虚。其中尤为重要的,是补益脾肾两脏。如果先患痢疾后腹泻,是肾虚传脾,病邪较易治疗;如果先腹泻后患痢疾,则是脾虚传肾,病邪难治。可见脾虚病轻,肾虚病重。肾主固摄,肾为胃关,长期患痢疾导致脾虚,肾阴必然损伤,肾阳必然衰败。四君子汤、归脾汤、十全大补汤都补益脾虚,疗效都很不错。但如果病在火衰,土位无母,若不以桂枝、附子大补命门,恢复肾中阳气,救治脾土之母,那么饮食如何进补?门户如何固守?真元如何恢复?如果畏热不敢用桂枝附子,只用人参、黄芪补脾土,多半无效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旧积者,乃是湿热痰饮积聚而成。
法當下之,新積者下後又生者也。或調或補;不可輕攻,若因虛而痢者,雖舊積亦不可下,但用異功散虛回而痢自止。丹溪有先用參朮調補胃氣,而後下者亦妙法也。虛者宜之,及至穢積既盡,糟粕未實,便當以白芍、白朮、茯苓固腸丸之類,調理脾胃,則新積不生,然痢必須即飲食,一切油膩肉面痛絕之,服藥乃驗,若宿垢未淨,又增新者,腸胃何由而清?漸漸壅塞,脾病未愈,胃病又增,真至噁心不食,或禁口矣。
白話文:
痢疾的病因,有可能是舊積未盡,又生新的。治療時,要根據情況,或調或補,不可輕易攻下。如果因虛而導致痢疾,即使是舊積,也不可下瀉,應該用異功散,補虛回氣,痢疾自然會停止。丹溪先生主張先用人參、白朮調補胃氣,然後再下瀉,也是妙法。虛者宜用此法。當穢積已盡,糟粕未實時,就應該用白芍、白朮、茯苓固腸丸之類藥物,調理脾胃,這樣就能防止新積生成。然而,痢疾患者必須注意飲食,所有油膩、肉面等食物都要戒絕,這樣服藥才能有效。如果宿垢未淨,又增加新積,腸胃如何才能清淨?久而久之就會壅塞,脾病未愈,胃病又增,最終會導致噁心不食,甚至禁口。
初起腸中有積,後重腹痛,又噁心,胸膈作脹,乃新飲食未曾化熟也。不可遽用涼藥及下,涼則愈結,下則傷胃,須先消導之,俟下膈不噁心不脹憊,方可攻下,如噁心甚者,先以淡鹽湯探吐,如初熱有里者宜下,惡寒者忌下。瀉與痢不分兩證,混言濕熱而利小便非也。
蓋淡滲之劑,功能利水濁流得快,則瀉自止,若痢疾乃垢穢之物,同於濕熱,腸胃怫鬱而成,出於大腸傳送之道,了不幹於胃氣,故不宜過用滲利之藥,以使重竭其陽,而涸其津液,是病降之,而藥又降之也。但諸症小便清長,其病漸退之兆,況於痢疾乎。李時珍曰:血痢已通,而痛不止者,乃陰虧氣鬱,藥中加川芎,氣行血調,其病立止,或言下痢為寒者非也。寒則不能消穀,何由反化為膿也。
白話文:
一開始肚子裡有積食,後來感到腹痛、噁心,胸悶氣脹,這是新吃下的食物還沒消化導致的。不能馬上用涼藥或瀉藥,涼則更結實,瀉則傷胃,應該先消導食物,待胸膈不悶、不噁心、不脹、不疲憊時,才能攻下積食。如果噁心嚴重,先用淡鹽湯催吐。如果一開始發熱,但腹部冷,則適合用瀉藥,反之,若畏寒就不宜用瀉藥。瀉和痢疾是兩種不同的病症,不能混為一談,也不要單純地說濕熱而只用利小便的藥物。
因為淡滲藥物的作用是利水,水濁流動快,瀉就會自然停止。而痢疾是垢穢之物,與濕熱相似,因腸胃鬱結而引起,從大腸傳送出來,與胃氣無關,所以不宜過度使用滲利藥物,以免傷陽耗津,本來病症就往下走,藥物也往下走,這樣就加重病情了。但如果小便清長,說明病情正在好轉,痢疾也是如此。李時珍說:血痢已經通了,但疼痛不止,是因為陰虛氣鬱,藥物中加入川芎,氣血流通,病痛就會立刻停止。有人說下痢是因為寒,這是錯的。因為寒則不能消化食物,怎麼會變成膿呢?
下痢赤白,或言寒熱相兼者,尤非也。寒熱異氣,豈能並行於腸胃而為痢乎?本一於濕熱,但有傷氣傷血之輕重耳。大腸氣虛下陷而後重者,宜四君子加升柴,亦有無氣大虧,腸中無氣,而不能推送者,只須參耆苓朮,大補中氣,若大腸血虛後重者,四物湯加參朮。丹溪曰:裡急者腹中不寬快也。
亦有虛坐而大便不行者,皆為血虛,蓋腸中無津不能潤運,雖當補血,亦必兼以補氣,若單于補血,徒傷脾胃,蓋氣有生血之功也。陰虛有火,又加暑熱交攻,不宜便補,更不宜燥,惟微寒清平之劑調之,如再不愈,方以清潤之劑補之。復有毒痢一證,或痧毒內陷,下膿血各藥不效者,當於和血行氣藥中,加以解毒,如忍冬花,炙乳香、香連之類。
白話文:
腹瀉,糞便顏色或赤或白,或說是寒熱交雜,這都是錯誤的。寒熱是兩種不同的氣,怎麼可能同時存在於腸胃中而導致腹瀉呢?根本原因只有一個,那就是濕熱,只是傷氣傷血的程度不同而已。
大腸氣虛下陷而導致腹瀉後,大便仍然沉重的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升柴;如果氣虛非常嚴重,腸中沒有氣,無法推動糞便的,就用參、耆、苓、朮來大補中氣;如果大腸血虛導致腹瀉後,大便仍然沉重的,就用四物湯加參、朮。丹溪先生說:裡急是指腹部不舒暢。
也有一些人,坐著不動就無法排便,這都是因為血虛,腸中沒有津液,無法潤滑運轉糞便。雖然應該補血,但也要同時補氣。如果只補血,會傷害脾胃,因為氣有生血的功能。陰虛火旺,又遇上暑熱交攻,不宜急於補,更不宜用燥熱的藥物,應該用微寒清平的藥物來調理。如果仍然不好,才能用清潤的藥物來補。還有一種毒痢,可能是痧毒內陷,排泄膿血,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,就應該在和血行氣的藥物中,加入解毒的藥物,例如忍冬花、炙乳香、香連等等。
產後痢疾,積滯雖多,腹痛雖極,不可用大黃等藥行之,致傷胃氣,遂不可救,但用人參、白芍、當歸、紅曲、醋(炒)升麻、益母草煨木香、留白、廣皮、炙甘草足矣。如血虛可加(炒)阿膠二錢。
凡胎前滯下,宜用黃芩、黃連、白芍、炙甘草、橘紅、紅曲、枳殼、蓮肉,略用升麻,未滿七月,勿用滑石。夫冬月傷寒,己稱病熱,至夏秋暑熱三氣交蒸,互結之熱,十倍於冬月矣。外感三氣之熱,而成下痢,必從外而出之,是故下痢有用辛涼以解表,次用苦寒以清裡,一二劑愈矣。
白話文:
產後痢疾與其他痢疾的治療
產後痢疾
產後出現痢疾,即使積滯很多,腹痛非常嚴重,也不可以用大黃等藥物來通便,否則會損傷胃氣,最終無法挽救。只需要用人參、白芍、當歸、紅曲、醋炒升麻、益母草煨木香、留白、廣皮、炙甘草即可。如果患者血虛,可以加炒阿膠兩錢。
胎前滯下
孕期出現腹瀉,應該用黃芩、黃連、白芍、炙甘草、橘紅、紅曲、枳殼、蓮肉,稍微用一點升麻。孕期未滿七個月,不要用滑石。
其他痢疾
冬天受寒,原本是寒症,到了夏天和秋天,暑熱交蒸,體內積累的熱氣比冬天多十倍。如果因外感暑熱而導致痢疾,就必須從體表散熱,所以治療痢疾應該先用辛涼解表,再用苦寒清裡,通常一兩劑就能痊癒。
失於表者,外邪但從里出,不死不已,故雖百日之遠,仍用逆流挽丹之法,引其邪而出之於外,則死證可活,危證可安,金匱以下,痢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,夫久痢之脈,深入陰分,沉澀微弱矣。忽然而轉弦脈,渾是少陽生髮之氣,非逆挽之法乎。脈細皮寒,氣少泄利,前後飲食不入,是謂五虛死,惟用參附,十可救一。
痢後腳漸細而軟弱,名為痢風,不治而成鶴膝風,治宜溫補肝脾腎,不可仍用燥脾之藥也。
痢後痛風,遍身疼甚,系腸胃濕熱,惡血未淨,復還經絡,所以留滯隧道作痛也。宜四物湯,加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陳皮之類,亦有氣血虛而疼痛者,不可不審。
白話文:
若病症停留在表面,外邪只會從內部往外散發,不除邪氣便無法痊癒,因此即使病程已久,也應使用逆流引導的方法將邪氣引導出來,如此重症可得救,危症可安穩。金匱要略中提到,痢疾患者脈象反轉、發熱且出汗者,通常可以自行痊癒。這是因為長期痢疾的脈象,深入陰分,沉澀微弱,突然轉為弦脈,說明少陽生髮之氣已起,這是逆流引導的表現。若脈象細弱、皮膚冰冷、氣虛泄瀉、飲食不進,稱為五虛死,只有使用人參和附子,才能救活十分之一。
痢疾之後,腳漸漸細瘦無力,叫做痢風,如果不治療就會演變成鶴膝風,治療應以溫補肝脾腎為主,不可再用燥脾的藥物。
痢疾之後,關節疼痛,全身疼痛劇烈,是因為腸胃濕熱,瘀血未淨,又回到經絡,導致阻塞經脈而疼痛。可以用四物湯,加上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陳皮等藥物治療。但也可能因為氣血虛弱而疼痛,不可不細心辨證。
白痢自大腸,赤痢自小腸,此丹溪以赤白分氣血言也。大腸為傳道之官,痢屬傷腸胃之血絡。動臟腑之脂膏,故赤白俱併入大腸而下,若小腸則為出溺之所,未見小腸為下痢之腑也。謂心主血,心與小腸表裡,故赤痢本小腸之所化則可,若謂從小腸而來,未之有也。
凡治滯下,與大腸滑泄自利不同,滑泄有可澀之道,故古人間有用粟殼訶子以正其滑。若滯下本屬濕熱澀滯,法宜疏利,最忌兜澀,大腸為肺之腑,大腸既有濕熱留滯。則肺家亦必有鬱滯不清,言人用藥,每利肺氣,知其性喜通利,清臟以及腑也。倘誤用兜澀,則濕熱無所宣泄,肺氣不得下行,非惟痢疾增劇濕熱熏蒸,上及於肺,則脹滿氣逆,不眠惡食諸證見矣。
白話文:
白痢源於大腸,赤痢則來自小腸,這是丹溪先生以赤白兩色來區分氣血的說法。大腸負責傳輸食物,痢疾屬於損傷腸胃血脈的疾病,會動搖臟腑的脂肪,因此無論赤痢白痢都會流入大腸排出。小腸則是排泄尿液的地方,並非痢疾發生的部位。雖然心臟主宰血液,與小腸是表裡關係,因此赤痢可以說是從小腸轉化而來,但說赤痢直接來自小腸,這是不可能的。
治療痢疾停滯,與大腸滑泄自行排泄不同。滑泄可以用收斂的方法治療,古人常用粟殼和訶子來矯正滑泄。但停滯性痢疾屬於濕熱澀滯,應該採用疏利的方法治療,最忌諱收斂。大腸是肺的腑,如果大腸有濕熱停滯,肺部也必定有鬱滯不清。因此治療時,常會使用利肺的藥物,因為肺的特性喜通利,可以清臟腑。如果誤用收斂藥物,濕熱無處宣泄,肺氣無法下降,不僅痢疾加重,濕熱蒸熏上達肺部,還會出現脹滿、氣逆、失眠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喻嘉言治痢,直腸無度,大用四君子湯調赤石脂禹餘糧末,頻頻與服,而腹反大痛不可忍,此正所謂通則不痛,痛則將有不通之意矣。仍服之果愈,後用四君子倍茯苓全安。
下利身熱脈弱者自愈,汗出者亦自愈,脈虛水沉澀者順,實大浮者死,手足溫者生,厥者死,利屋漏魚腦純血者死。
白話文:
嘉言医治痢疾,认为直肠失常,便大量使用四君子汤搭配赤石脂和禹余粮末,频繁服用,结果反而腹痛难忍,这正是“通则不痛,痛则将有不通”的意思。继续服用后,病情果然痊愈,后来便改用四君子汤加倍茯苓,彻底痊愈。
痢疾患者,如果身体发热脉搏微弱,则能自行痊愈;出汗的也能自行痊愈;脉搏虚弱、水沉涩的,病情会顺利转好;脉搏强劲浮大的,则会死亡;手脚温暖的会存活,厥逆的会死亡;大便像屋漏水、鱼脑、纯血一样的,也会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