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5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5)
1. 治血塊丸
丹溪曰:瓦壠子能消血塊。
海粉(醋煮),三稜,莪朮(酷煮),紅花,五靈脂,香附(各等分),石鹼(減半),共末為丸,白朮湯吞下三十丸,脅間生毒如鱉形,以鮮蝦羹食之,即不痛者,乃真鱉瘕,白馬尿治之最妙。喜飲油者,乃誤吞發入胃,血裹化為蟲,雄黃五錢,水調服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瓦壟子可以消散血塊。
海粉(用醋煮)、三稜、莪朮(用醋煮)、紅花、五靈脂、香附(各取等量)、石鹼(減半)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製成丸藥。用白朮湯送服三十丸。如果患者肋骨之間長了毒瘤,形狀像鱉(一種龜類),可以用鮮蝦羹來食用,如果疼痛就消失了,那就是真正的鱉瘕,用白馬尿治療效果最佳。如果患者喜歡喝油,可能是誤食了頭髮,頭髮進入胃中,與血液混合後化成了蟲,可以用雄黃五錢,用水調服。
2. 肥兒丸
小兒脾疳痞積,黃瘦肚大,口臭餐泥,消蟲進食。
胡黃連,神麯(炒),麥櫱(炒,各五錢),檳榔(去臍,一個),肉豆蔻(麵裹,煨去油),木香(一錢),使君子(去殼,各二錢五分),為末,蒸餅丸,黍米大,米飲服。
白話文:
小孩脾胃虛弱,導致疳積,面色發黃、身體消瘦、肚子卻很大,嘴巴有臭味、吃東西就吐,還有蟲積的症狀。用黃連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、檳榔(去臍)、肉豆蔻(麵裹煨去油)、木香、使君子(去殼),各取適當份量,磨成粉末,用蒸餅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子,用米湯服用。
3. 三聖膏
石灰十兩,篩過極細,炒紅,用好醋熬成膏,入大黃末一兩,官桂末五錢,攪勻,瓦器封貯,紙攤烘暖,貼患處。
酒積,輕者,葛根、神麯、黃連、白豆蔻;甚者,用甘遂、牽牛。
氣積,輕者,木香、枳殼、厚朴、橘紅;甚者,枳實、牽牛。
白話文:
取十兩石灰,過篩成極細粉末,炒至紅色,用好醋熬成膏狀,加入一兩大黃末、五錢官桂末,充分攪拌,密封於瓦器中,用紙包裹烘暖,貼敷患處。酒積輕者,用葛根、神麯、黃連、白豆蔻;嚴重者,用甘遂、牽牛。氣積輕者,用木香、枳殼、厚朴、橘紅;嚴重者,用枳實、牽牛。
血積,輕者,乾漆、桃仁、牡丹、歸尾、赤芍藥、紅花;甚者,大黃、虻蟲、水蛭、穿山甲、花蕊石。
痰積,輕者,半夏、栝蔞;甚者,滾痰丸;老痰,海石、瓦楞子;痰在皮裡膜外,白芥子。
白話文:
血積輕微時,可用乾漆、桃仁、牡丹、歸尾、赤芍和紅花治療;嚴重時,則需用大黃、虻蟲、水蛭、穿山甲、花蕊石。
痰積輕微時,可用半夏和栝蔞;嚴重時,則需用滾痰丸;若是長期積痰,可用海石和瓦楞子;如果痰在皮膚和黏膜之間,則可用白芥子。
水積,輕者,五苓散;甚者,商陸、甘遂、芫花。
茶積,輕者,薑黃、芝麻;甚者,茱萸、椒姜。
癖積,輕者,三稜、蓬朮;甚者,巴霜、大黃。
谷積,輕者,麥芽、穀芽、神麯、砂仁;甚者,雞內金。
肉積,輕者,山楂、阿魏;甚者,滷砂、硝石。
白話文:
水積輕微時,可用五苓散;嚴重時,則需用商陸、甘遂、芫花。茶積輕微時,可用薑黃、芝麻;嚴重時,則需用茱萸、椒姜。癖積輕微時,可用三稜、蓬朮;嚴重時,則需用巴霜、大黃。谷積輕微時,可用麥芽、穀芽、神麯、砂仁;嚴重時,則需用雞內金。肉積輕微時,可用山楂、阿魏;嚴重時,則需用滷砂、硝石。
蛋積,白豆寇、橘紅、豆鼓、薑汁。
果積,丁香、肉桂、麝香。
面積,蘿蔔子、姜酒煎。
魚鱉積,紫蘇、橘皮、木香、薑汁、白馬尿專治鱉瘕。
狗肉積,杏仁、山楂。
蟲積,雄黃、錫灰、檳榔、雷丸、蕪荑、榧子、使君子、川楝子。
瘧積,鱉甲、草果。
白話文:
蛋積用白豆蔻、橘紅、豆鼓、薑汁;果積用丁香、肉桂、麝香;麵積用蘿蔔子、薑酒煎;魚鱉積用紫蘇、橘皮、木香、薑汁,白馬尿專治鱉瘕;狗肉積用杏仁、山楂;蟲積用雄黃、錫灰、檳榔、雷丸、蕪荑、榧子、使君子、川楝子;瘧積用鱉甲、草果。
4. 蟲痛大小總論合參
造化化生之理,莫不假於濕熱,即本朽生蟲,腐草為螢,難成形於草木而寄生,實由濕熱氣交而化育,人腹之蟲也。亦由肥甘不節,生冷過餐,久郁成熱,濕熱釀蒸,為蟲為積,猶未發而為害也。久則臟腑虛弱,或胃冷胃熱,或再食甘肥,乃即動焉。動則往來上下,攻刺心腹,叫號啼哭,仰身揮手,心神悶亂,吐涎吐沫,或吐清水,乍瘥乍甚,腹上青筋,噁心似癇,但目不斜,手不搐搦,面無正色,或青或黑者是也。又蛔痛者,亦因食物太早,吃物太粗而成也。
動則攻心刺腹,乍作乍止,忽往忽來,愛甜怕食,口吐清水,高聲啼叫,唇口紫黑。凡諸腹痛,脈必沉弱而弦,若反大者,必是蛔也。且諸蟲皆生於肝,故蟲痛者,肝脈倍大,甚有諸蛔團聚,痛極而厥,多似慢驚,惟唇口獨紫為異,治法實而甚者取之,虛而輕者安之,不受藥者用川椒以伏之,有用肉汁調藥餌,其蟲頭向上,以藥除之也。若貫傷心者不治。
白話文:
宇宙萬物的生成,都離不開濕熱的作用。就像朽木生蟲、腐草生螢,這些生命雖然無法像植物一樣直接從土壤中吸取養分,卻也是靠著濕熱的交合而孕育出來。人腹中的寄生蟲也是如此,因為飲食不節,吃太多肥甘厚味、生冷食物,久而久之鬱積成熱,濕熱交蒸,就容易滋生蟲積。起初這些蟲積還沒有發作,不會造成明顯的傷害,但時間久了,臟腑虛弱,或者胃寒胃熱,再吃一些肥甘厚味的食物,就會刺激蟲積發作。
發作時,蟲積會在腹中上下亂竄,攻擊心臟和腹部,讓人痛苦難耐,喊叫哭泣,翻滾肢體,心神恍惚,流口水,甚至嘔吐清水,病情時好時壞。肚子上會出現青筋,噁心想吐,感覺像癲癇發作,但眼睛不會斜視,手腳不會抽搐,臉色也不正常,可能是青色或黑色。
另外,蛔蟲痛也是因為吃飯太早,食物太粗造成的。發作時,蟲子會攻擊心臟和腹部,忽發忽止,忽左忽右,病人喜歡吃甜食卻害怕吃飯,會吐清水,大聲喊叫,嘴唇和嘴巴呈紫黑色。所有腹部疼痛的病症,脈象都會沉弱而弦,如果脈象反而強大,就一定是蛔蟲作祟。
所有寄生蟲都源於肝臟,所以蟲痛的病人,肝脈都會特別強大。嚴重的時候,蛔蟲會團聚在一起,痛到昏厥,症狀很像慢性的驚癇,只是嘴唇和嘴巴呈紫黑色,與驚癇有所不同。治療方法是,病情嚴重就趕快驅蟲,病情輕微就先安撫蟲積,如果蟲積不願意服藥,可以用川椒把它驅趕到腸道深處,也可以用肉汁調製藥餌,引誘蟲子把頭部伸出來,然後用藥物把它除掉。如果蟲子穿透心臟,就無藥可救了。
丹溪曰:蟲本濕熱所生,臟腑虛則侵蝕。《千金方》云:勞則生熱,熱則生蟲。心蟲曰蛔,脾蟲曰寸白,腎蟲如刀截絲縷,肝蟲如爛杏,肺蟲如蠶,皆能殺人,惟肺蟲為急,居肺葉內,蝕人肺系,故成瘵疾,咯血聲嘶,藥所不到,治之為難。蟲䘌之生,由飲食不節,傷飢過飽,喜啖腥膾,多食生冷,酷嗜曲糵愛食肥甘,臟腑虛弱,濕熱內淫,則生蟲積也。凡服取蟲藥,必在上半月為妙,蓋上半月蟲頭向上,下半月蟲頭向下也。
三蟲者謂長蟲、赤蟲、蟯蟲也。蟲名共有九種,而蟯蟲尤多,病人寸白蟲,從食牛肉飲白酒所成,相連一尺,則殺人,服藥下之,盡出乃佳。又有伏蟲、肉蟲、肺蟲、胃蟲、弱蟲、蛔蟲,然蟯蟲惟小兒多患之,大人亦有,令人口吐清沫,心痛煩躁,乍作乍止,其餘各種,總下利於人,胃中若有者,宜化蟲丸速除之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蟲子本是由濕熱引起的,內臟虛弱就會被蟲子侵蝕。《千金方》說:勞累就會產生熱,熱就會生蟲。心裡的蟲叫做蛔蟲,脾裡的蟲叫做寸白蟲,腎裡的蟲像刀切的絲線,肝裡的蟲像爛杏,肺裡的蟲像蠶,這些蟲都會致人死亡,其中肺蟲最危險,它住在肺葉裡,侵蝕肺部,導致瘵疾,還會咳血、聲音嘶啞,藥物也難以到達,治療起來非常困難。蟲子的產生,是由於飲食不節,饑飽失度,喜歡吃生冷腥葷,經常吃生冷食物,過度嗜好酒糟和肥膩的食物,導致臟腑虛弱,濕熱內侵,就會產生蟲積。服用驅蟲藥,最好在上半個月,因為上半個月蟲頭朝上,下半個月蟲頭朝下。
三蟲是指長蟲、赤蟲、蟯蟲。蟲子的種類共有九種,其中蟯蟲最多。病人如果患有寸白蟲,是由於吃牛肉喝白酒造成的,蟲子連在一起能有一尺長,就會致命,服用藥物把它們全部驅除才好。還有伏蟲、肉蟲、肺蟲、胃蟲、弱蟲、蛔蟲,但蟯蟲主要發生在小孩身上,成人也會患上,會導致口吐白沫、心痛煩躁,時發時止,其餘各種蟲子,都會導致腹瀉,如果胃裡有蟲,應該服用化蟲丸盡快去除。
凡腹內熱,腸胃虛,蟲行求食,上唇有瘡曰惑,蟲食其臟,下唇有瘡,曰狐,蟲食其肛,得此疾者,十無一生也。凡腹中痛,其脈當沉弦,若反洪大,必有蛔蟲,蓋熱則生蟲,故脈洪大,大凡偏嗜一物,中必有蟲,即以所好之物,加入下蟲殺蟲之藥於中,無不應手取效。若中氣虛而蟲不安者,但調補脾胃自安,諸蟲逢椒則伏,遇苦則安,見酸則靜也。
應聲蟲者,古有患此,每語則有聲相應,偶讀《本草》至藍,遂默然,乃取藍搗汁飲之,少頃吐一肉塊,長二寸余,人形悉具,其聲遂已,又一人讀至雷丸不應,服雷丸亦愈。
白話文:
肚子裡有熱氣,腸胃虛弱,蟲子在裡面找東西吃,上嘴唇長瘡叫做惑,蟲子吃內臟,下嘴唇長瘡叫做狐,蟲子吃肛門,得了這種病的人十個裡面就活不了一个。肚子痛,脉象应该是沉而弦,如果反而是洪大,就一定有蛔虫,因为热气会生虫,所以脉象洪大。一般偏爱吃某一种东西的人,肚子里面一定有虫,就用他们喜欢吃的东西,加入驱虫药一起吃,效果很好。如果脾胃虛弱,虫子不安分,只要调理脾胃就能好,虫子遇到辣椒就躲,遇到苦味就安稳,遇到酸味就平静。
古代有患应声虫的人,说话的时候都会有声音回应,一次读《本草》读到蓝字,就默不作声,于是取蓝草捣汁喝下,过了一会儿吐出一块肉,长两寸多,人形俱全,声音就消失了。还有一个人读到雷丸,没有反应,吃了雷丸也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