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3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3)
1. 露姜飲
用生薑四兩,和皮搗汁一碗,夜露至曉,空心冷服。大治脾胃聚痰,發為寒熱。
一方
常山末二錢,酒浸炒透,即不發吐。烏梅肉四枚,研爛為丸,此截瘧必效之方。世俗畏常山發吐,不知其有神功,但炒透即不吐耳。又方,生鱉甲,不見湯煮者,醋炙黃,為末,烏梅肉為丸,每服三錢,必效。
白話文:
取生薑四兩,連皮搗爛,榨取汁液一碗,放在露水裡放置一夜到天明,空腹時冷飲。此方主治脾胃積聚痰濕,導致發熱發冷的症狀。
一方
常山末二錢,用酒浸泡後炒至透熟,這樣就不會引起嘔吐。烏梅肉四枚,研磨成粉末,做成丸藥服用,此方專治瘧疾,效果顯著。世俗都害怕常山會引起嘔吐,卻不知它有神奇功效,只要炒透就不會吐了。
另一個方子:生鱉甲,沒有經過水煮的,用醋烤至黃色,研磨成粉末,再以烏梅肉做成丸藥,每次服用三錢,效果必定顯著。
2. 祝由科方
見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。神治諸瘧疾。
咒曰:吾從東南來,路逢一池水,水裡一條龍,九頭十八尾,問伊食恁的,只吃瘧病鬼。
上面東念一遍,吹氣在果子上,念七遍,吹七遍,令病人於臨發日五更,雞犬不聞之時;面東立食之,於淨室中安頓,忌食生冷葷腥,此法十治九愈,無藥處可以救人,其果、桃、杏、棗、梨皆可,而大棗尤妙。
又法於五月五日午時,用桃仁一個,兩半劈開,半寫日字,半寫月字,萆麻子一粒,同搗。唸曰:道法不須多,南辰共北河,都來兩個字,降盡世間魔。唸完預將硃砂,雄黃等分細末為衣,臨時男左女右,手中握過惡時,永不再發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出自張子和的《儒門事親》,講述的是治療瘧疾的秘方。方法是先念咒語:我從東南來,路逢一池水,水裡一條龍,九頭十八尾,問伊食恁的,只吃瘧病鬼。念完後,將咒語吹到水果上,連續吹七遍。病人要在發病前五更,雞犬不聞之時,面向東方站立,吃下吹過咒語的水果。病人要住在乾淨的房間裡,忌食生冷葷腥。這個方法十分有效,十個病人中能治好九個,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可以救人。水果可以用桃、杏、棗、梨,其中大棗效果最好。
另一個方法是在五月五日午時,用桃仁一個,劈成兩半,一半寫日字,一半寫月字,再加一粒萆麻子,一起搗碎。念咒語:道法不須多,南辰共北河,都來兩個字,降盡世間魔。念完後,用硃砂和雄黃等量研磨成細粉,臨時用藥時,男性左手女性右手,握著藥粉,這樣可以徹底根除瘧疾,不再發作。
3. 積論大小合參
積聚大小一轍,但人大氣壯無積,人小氣弱積多,故積論偏重啞科。
夫不言痢瀉疳三者,而僅言積,治未病之源也。更不言六聚,而先言五積,從其難者而言之也。聚與積總因食物不化,陰血凝聚,源同而名異。《經》曰:積者五臟所生,聚者六腑所成。氣之所積名曰積,氣之所聚名曰聚。聚者,陽氣也,故陽浮而動其氣,運轉不定,遇滯即止,發無本根,痛無常處,氣旺漸消,不治自己。
積者,陰氣也,故陰沉而伏,蓄積一處而不行,發有常處,其痛不離其邪,陰屬裡,治之為難,積有常所,有形之血也。聚無定位,無形之氣也,積塊者,疾與食積,死血也,凡面黃浮腫,腹脹虛鳴,小便如油,毛髮焦黃,下痢赤白,目珠黃赤,遍體虛腫,當腹倍熱,遇食肚疼,昏困多睡者,皆是積候,宜急治之。
白話文:
積聚的大小雖然一樣,但體格強壯的人不容易積聚,體格虛弱的人容易積聚,所以積聚的論述偏重於治療啞症。
不說痢疾、瀉痢、疳積這三種病症,而只說積聚,這是治療未病的根本。也不說六種聚積,而先說五種積聚,是從最難治的病症開始講解。聚積和積聚都是因為食物消化不良,陰血凝結導致的,根源相同,名稱不同。《內經》說:積聚是五臟生成的,聚積是六腑形成的。氣積聚的地方叫做積聚,氣聚集的地方叫做聚積。聚積是陽氣,所以陽氣浮動,氣機不定,遇阻就停滯,發病沒有根源,疼痛沒有固定部位,氣旺盛時逐漸消退,不治療也能自愈。
積聚是陰氣,所以陰氣沉降而潛伏,積聚在某個地方而不流動,發病有固定部位,疼痛不會離開病邪所在的部位,陰氣屬於內部,治療起來很困難,積聚有固定部位,是有形的血。聚積沒有固定位置,是無形的氣。積塊是疾病和食積引起的,是死血。凡是面色發黃浮腫,腹脹虛鳴,小便像油一樣,毛髮焦黃,腹瀉排出赤白糞便,眼球黃赤,全身浮腫,腹部特別熱,吃東西肚子疼,昏昏沉沉,嗜睡的人,都是積聚的表現,應該及時治療。
若至面白喘急,或面黑眼直,乾嘔不食,瀉住又瀉,腹急如鼓,項軟口噤,手足俱細者,併為不治。然有五臟為積之名癥瘕痞癖,四症之別,食乳氣三積之分,虛實驚諸積之異,先舉五臟之積而詳之。肝之積名曰肥氣,在左脅下,形如覆杯,有頭有足,如龜鱉狀。心之積名曰伏梁,起於臍上,大如手臂,上至心下。
脾之積名曰痞氣,在於胃脘,覆大如盤。肺之積名曰息賁,在右脅下,覆如大杯。腎之積名曰奔豚,發於少腹,上至心下,如豚奔走之狀,或上或下,亦無定時,此五積之候也。癥者按之應手,亦如五積之不移。瘕者假物成形,如血鱉石瘕之類。痃者,皮厚也,在肌肉之間而可見者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面色蒼白、呼吸急促,或者臉色發黑、眼睛直視,出現乾嘔不食、腹瀉又便秘,肚子脹得像鼓一樣,脖子軟弱、嘴巴緊閉,手腳都細小,這些症狀加在一起,就屬於不治之症。
不過,還有五臟積聚的病症,分別叫做癥、瘕、痞、癖,這四種病症各有不同。根據飲食、乳汁和氣的積聚,可以分為三種積聚;根據虛實、驚恐等因素,可以分為不同的積聚。我們先來詳細講解五臟積聚的症狀。
肝臟積聚叫做肥氣,位於左側脅肋下,形狀像倒扣的杯子,有頭有尾,像龜鱉一樣。心臟積聚叫做伏梁,從肚臍上方開始,大小像手臂,一直延伸到心臟下方。
脾臟積聚叫做痞氣,位於胃脘部位,覆蓋的面積像一個大盤子。肺臟積聚叫做息賁,位於右側脅肋下,覆蓋的面積像一個大杯子。腎臟積聚叫做奔豚,發病於小腹,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,像小豬奔跑一樣,忽上忽下,沒有固定時間,這就是五種積聚的症狀。
癥是指按壓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觸感,而且位置固定,和五臟積聚一樣不會移動。瘕是指假借外物形成的腫塊,例如血塊、鱉甲、石塊等。痃是指皮膚增厚,在肌肉之間可以看見的腫塊。
癖者,僻也,內結於隱僻,外不可見也。乳積者吐瀉兼作,氣息酸臭,因乳哺失調所致也。食積者,腹堅熱渴,或瀉或嘔,腸鳴腹痛,因飲食過餐而得也。氣積者,腹痛啼叫,痢如蟹渤,因物觸忤兒,或食母氣乳而得也。虛積者,乳食不化,一身浮腫,虛中受積也。實積者,肚熱糞硬,身熱而渴,嗜食善飢,實熱蘊積也。
驚積者,因驚時與食,口穢而黃當腹疼痛是也。治之之法,寒者溫之,熱者清之,實者行之,虛者調之,驚者和之,治積惟有挨積、磨積、消積、化積,而無迅下之理。丹溪云:凡積不可用下藥,徒損真氣,病亦不去。況積之成也,正氣不足,而後邪氣踞之。加小人在朝,由君子之衰也。
白話文:
「癖」指的是偏執,也就是說病症隱藏在身體的隱秘處,從外表看不出來。乳積是因為乳汁餵養不當造成的,患者會出現吐瀉、呼吸有酸臭味等症狀。食積是飲食過量導致的,患者會有肚子硬、口渴、腹瀉或嘔吐、腸鳴腹痛等症狀。氣積是因為外物觸犯或吃了母親氣味濃重的乳汁造成的,患者會出現腹痛啼哭、腹瀉等症狀。虛積是乳食無法消化,導致全身浮腫,屬於虛弱體質積聚的病症。實積是腸胃積熱,患者會有肚子熱、排便困難、口渴、食慾旺盛等症狀。
驚積是在驚嚇的時候吃東西造成的,患者會有口臭、發黃、腹痛等症狀。治療積症的方法,寒症要用溫熱的方法治療,熱症要用清涼的方法治療,實症要用瀉下的方法治療,虛症要用調理的方法治療,驚症要用安撫的方法治療。治療積症只有挨積、磨積、消積、化積的方法,不能用峻下之法。丹溪先生說過,積症不能用瀉藥,只會損傷正氣,病症也不會消除。因為積症的形成是因為正氣不足,邪氣才能入侵。就好比奸臣當道是因為君主無能。
正氣與邪勢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,邪氣日昌,正氣日削,不攻去之危亡從及。然攻之太急,正氣轉傷,初中末之三法,不可不明也。初者,病邪初起,正氣尚強,邪氣尚淺,則任受攻。中者,受病漸久,邪氣較深,正氣較弱,任受且攻且補。末者,病魔經久,邪氣侵凌,正氣消殘,則任受補。
蓋積之為義,匪伊朝夕,所以去之亦當行漸,攻之愈亟,則傷正氣,正傷則不能運化,而邪愈固矣,更宜審明何經受病,受傷何物,從其因以治之。
昔張子和動輒言下,下之當也,仲景三承氣審之詳密,可下、不可下、急下,何積何藥,分毫不爽,寒積,巴豆感應丸,熱積,大黃承氣湯,血積,桃仁紅花,下水牽牛,甘遂,水中之血,虻蟲,水蛭,蟲積,檳榔、雷丸,今人畏而不敢下者,不明之罪,無忌而妄用者,殺人之罪,稍虛者,當扶助正氣,消息推蕩之,慎勿孟浪戕人天年。
白話文:
正氣與邪氣之爭與治療
正氣與邪氣不可共存,一方勝出,另一方必敗。若邪氣日漸壯大,正氣日漸衰弱,不及時驅除邪氣,便會危及生命。然而,若急於攻邪,反倒會傷及正氣。因此,初、中、末三種治療方法不可不辨。
**初者,**病邪初起,正氣尚強,邪氣尚淺,可任其受邪攻之。
**中者,**受病時間漸長,邪氣較深,正氣較弱,則應攻邪同時補正氣。
**末者,**病魔纏綿日久,邪氣侵蝕,正氣衰竭,則應以補正氣為主。
古人云:「積之為義,匪伊朝夕」,指的是積聚的病邪非一日之功,故而驅除病邪亦需循序漸進。若過於急於攻邪,就會傷及正氣,正氣受傷,便無法運化,邪氣反而會更加頑固。
治療時應仔細辨明病邪侵犯何經,受傷為何物,根據病因施治。
古醫家張子和主張「下之當也」,認為適當的瀉下藥物是必要的。張仲景的「三承氣湯」則更精細,根據病情的不同,分別制定可下、不可下、急下的方案,以及不同的積聚應用的藥物,無一不精準。
如寒積可用巴豆感應丸,熱積可用大黃承氣湯,血積可用桃仁紅花,下水可用牽牛甘遂,水中之血可用虻蟲水蛭,蟲積可用檳榔雷丸。
今人畏懼瀉下藥物,不敢使用,實乃不明之罪。相反,不加辨別,胡亂使用,則屬殺人之罪。對於體虛者,應當扶助正氣,循序漸進地推蕩病邪,切勿輕率地損害患者的生命。
五積當從郁論,《難經》所謂:因受勝已之邪,傳於已之所勝,適當旺時,拒而不受,因留為積,此皆抑鬱不伸而受其邪,故五積六聚,治同郁斷,伏梁者火之郁,肥氣者木之郁,痞氣者土之郁,息賁者金之郁,奔豚者水之郁,郁者氣不舒,而抑鬱成積,不獨聚可以氣言也。故治積之法,以理氣為先,則津液流行,積聚何由而成?然更不可不兼以補也。
蓋壯者氣行則已,怯者著而成病,故積之為積,本於氣並血弱之人,故曰:壯人無積,虛則有之。善治積者,不必問其何經何臟,必先調其中氣,使能飲食,氣血既旺,積滯自消,即壯實而宜消者,亦當以補氣補血之藥兼服。《經》曰: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。衰其半而已,故消積及半,純與甘溫調養,使脾土健運,則余積不攻自退,所謂養正則邪自除,猶滿朝皆君子,則一二小人,自無容身之地。若欲積盡而後止,胃氣之存也無幾矣。
白話文:
五種積聚病症都源於氣鬱,就像《難經》中所說,當身體受到外邪侵襲,而身體抵抗力不足時,邪氣就會侵入體內,並在身體旺盛的時刻被阻擋而停留下來,形成積聚。這些積聚都是因為氣鬱不通而導致的,所以五種積聚和六種聚症的治療方法都一樣,都要疏通氣鬱。伏梁(胸部脹滿)是火鬱,肥氣(肥胖)是木鬱,痞氣(腹脹)是土鬱,息賁(呼吸困難)是金鬱,奔豚(心悸)是水鬱。氣鬱不通,就會導致氣血瘀滯,形成積聚。
治療積聚的方法,首先要理氣,讓氣血流通,積聚自然就會消散。但是也不能忽略補益,因為身體虛弱才會容易形成積聚。
強壯的人氣血運行順暢,不會生病,而體弱的人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形成疾病。所以積聚的根本原因在於氣血虛弱,因此有句話說「壯人無積,虛則有之」。善於治療積聚的醫生,不需去探究是哪條經脈或哪個臟腑出了問題,而是先調和中氣,讓患者能夠正常飲食,氣血充盈後,積聚自然就會消散。即使是身體強壯、容易消化的患者,也應該服用補氣補血的藥物。古書中說:「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。衰其半而已。」意思是指,積聚很大的時候,不要急於完全消散,只要消散一半,就可以用甘溫的藥物調養脾胃,使脾土運化功能恢復正常,剩下的積聚就會自然消失。就像正氣充沛,邪氣就會自然消散一樣,一個國家都是君子,就不會容得下小人。如果一定要把積聚完全消除,反而會損傷胃氣,得不償失。
積聚痞塊之證,皆內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所致,若以五臟傳克成積,不亦求之太過乎,蓋氣血榮衛,一身上下周流,無時少息,一旦七情感動五志之火,火性炎上,有升無降,以致氣液水穀,不能順序,稽留而積也必矣。丹溪曰:氣不能成塊成聚,夫塊乃有形之物,乃痰與食積,死血而成。
凡在中為痰飲,在右為食積,在左為血塊,何以明之?夫左關肝膽之位,藏血液,右關脾胃之位,藏飲食、所以左邊有積,在左為血塊,右邊有積,則為食積,而其中間則為水穀出入之道路,五志之火,熏蒸水穀,而為痰飲,所以中間有積而為痰飲也。治法因所因,從其類以治之。
白話文:
人體內積聚痞塊,往往是因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所致。如果硬要說是由五臟相生相剋造成的,就過於牽強了。其實,氣血、營衛在全身不停地運行,一旦七情影響五志,導致心火上升,就會造成氣液、水穀無法順利運行,停滯積聚而形成痞塊。丹溪先生說,氣本身無法形成塊狀,塊狀物都是有形的,是由痰、食積或死血構成。
如果積塊位於身體中間,就是痰飲,位於右側就是食積,位於左側就是血塊。這是因為左邊是肝膽所在,藏血;右邊是脾胃所在,貯藏飲食。所以左側有積聚,就是血塊;右側有積聚,就是食積;而中間是水穀出入的通道,五志之火熏蒸水穀,就會形成痰飲,所以中間有積聚就是痰飲。治療方法要根據病因,針對不同種類的積塊進行治療。
大抵積之初,多屬寒,而積之久則為熱矣。宜知新久之異,以分辛溫、辛平、辛涼三者之宜。然人之積塊疝氣,心腹等痛,本多屬熱,而方中又多用桂附熱藥,卻又不發藥毒者,蓋因諸積諸痛,喜溫而惡寒,熱藥病與情相和,況積久成郁,而火邪深矣。若見寒愈逆,見熱愈喜,兩熱相從,息即所謂亢則害,承乃制從治法也。
世人見其投熱不為熱誤,遂以是症為屬沉寒痼冷,恣投熱劑,以致真氣破蝕,陰血乾枯,不可為矣。抑嘗論之,醫為病所困者,惟陰虛之難補,久積之難除,故玉山自倒,陰虛之謂也。養虎遺患,久積之謂也。人之罹此二者,須節欲以養性,內觀以養神,淡泊自如,從容自得,然後委之於醫,方能為爾保也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積聚初期多半是寒性,但積聚久了就會變成熱性。因此要了解積聚的新舊差異,並根據此分別使用辛溫、辛平、辛涼的藥物。然而,人體的積塊、疝氣、心腹等疼痛,本質上大多屬於熱性,而治療方劑中卻常使用桂枝、附子等熱性藥物,卻不會產生藥物毒性,這是因為各種積聚和疼痛都喜溫惡寒,熱性藥物與病症相合,況且積聚久了會形成鬱結,火邪深入。如果遇到寒性症狀反而加重,遇到熱性症狀反而改善,就是所謂「亢則害,承乃制從治法」的道理。
有些人看到病人服用熱性藥物卻沒有出現熱症,就誤以為此症屬於沉寒痼冷,於是肆意使用熱性藥物,結果導致真氣受損,陰血枯竭,不可取。我常說,醫生遇到最難應付的病症,就是陰虛難補和久積難除,就像「玉山自倒」形容的是陰虛,「養虎遺患」形容的是久積。人若罹患這兩種病症,就必須節欲養性,內觀養神,保持淡泊從容的心態,然後才交給醫生治療,才能真正保住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