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(1)

1. 瘧疾大小總論合參

瘧者,《內經》謂痎瘧;《靈樞》名歲露。有寒瘧、溫瘧、癉瘧,種種不同。《經》曰:痎瘧皆生於風,不過言其一端耳。然風寒暑濕,邪自外來,飲食居處,邪由內作,始發也,毫毛伸欠,身體拘急,寒慄鼓頷,寒去未幾,內外皆熱,頭痛如破,渴欲飲冷,《經》所謂陰陽相移也。

有因夏傷於暑,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,舍於榮氣之中,因得秋氣,汗出遇風,暑熱既伏於榮,風寒又居於衛,遂閉其汗,而不得出。然榮專在內,無自而發,衛行於外,二邪隨之以出入焉。衛氣晝行於陽,邪氣得而外出,此瘧之所以發也。夜行於陰,邪氣得而內入,此瘧之所以蓄也。

白話文:

瘧疾,古代醫書《內經》稱之為痎瘧,《靈樞》則稱之為歲露。瘧疾分為寒瘧、溫瘧、癉瘧等,症狀各不相同。《經》書說:痎瘧皆起於風,但這只是一個方面。實際上,風寒暑濕等外邪入侵,或飲食居處失調導致內邪滋生,都會引發瘧疾。初期症狀包括毛髮豎立、打呵欠、身體僵硬、寒顫、下顎發緊,寒氣消退不久,便感到內外皆熱,頭痛欲裂,口渴想喝冷飲,這就是所謂的陰陽失衡。

有些人因夏季暑熱傷身,熱氣積聚於皮膚內,藏於榮氣之中,等到秋季,出汗遇風,暑熱伏於榮氣,風寒又侵襲衛氣,導致汗液被阻,無法排出。榮氣居於內,無法自行發散,而衛氣則運行於外,這兩種邪氣便隨著衛氣出入。衛氣白天運行於陽,邪氣便隨之外出,這就是瘧疾發作的原因。到了夜晚,衛氣運行於陰,邪氣便隨之進入,這就是瘧疾潛伏的原因。

凡陰陽不可相離,惟有病者,陽氣上行,陰氣下行,行極則返,則陰陽遇而相爭,故《經》曰:陰陽上下交爭此也。瘧之始發,陽並於陰,陰實則三陽虛,陽虛則外寒,陰實則內寒,故寒慄鼓頷,中外皆寒,陽火不能溫骨寒而痛,由是陰氣逆極,同並於陽,是以外之陽氣實,而內之陰氣虛,陽盛則外熱,陰虛則內熱,中外皆熱,故發喘而渴,急欲飲冷,冰水不能寒。

然有間日而發者,邪氣內搏於五臟,橫連募原,與衛氣其道遠,其行遲,衛氣每日獨發於外,陰邪附著於內,獨發者其行速,內著者其發難,是以間日一發耳。自始作之後,日晏一日,而至後日早一日者,邪初客於風府,自項脊循膂下行,日下一節,風府者,在於項上,項骨有三椎,下至尾骶骨,共計二十四節,凡衛一日一夜,行五十度已畢,次日則復出於足太陽經之睛明穴,上至於頂,轉行後項,大會於風府,瘧之始發也。邪在風府,衛至風府,邪隨衛出而病作,其後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陰陽氣息互相依存,不可分離。當人體生病時,陽氣上升,陰氣下降,運行到極點就會反轉,陰陽氣息相遇而互相爭奪,所以《經書》說:「陰陽上下交爭」。瘧疾一開始發作時,陽氣與陰氣交匯,陰氣實則三陽虛弱,陽氣虛則外感寒邪,陰氣實則內感寒邪,所以病人會出現寒慄、打寒顫、全身發冷的症狀,陽氣不足以溫暖骨骼,所以會感到骨頭疼痛。由於陰氣逆行到極點,與陽氣交匯在一起,所以身體表面陽氣充足,而內部陰氣虛弱,陽氣旺盛則外熱,陰氣虛弱則內熱,導致全身發熱,病人會喘不過氣,感到口渴,想要喝冷飲,即使冰水也無法解渴。

至於間日瘧,是因為邪氣在體內五臟之間相互搏鬥,橫向連接募原穴,與衛氣的運行路線相距較遠,行進速度較慢,衛氣每天只在體表運行一次,而邪氣則附著在體內,獨發者運行速度快,內著者發作較慢,所以才會間日發作。從開始發作後,發作時間會逐漸延後一天,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發作,是因為邪氣最初停留在風府穴,從項部脊柱向下循行,每天下降一個節段,風府穴位於項部,項骨有三節,向下延伸到尾骶骨,共有二十四節,衛氣每天晚上運行五十個節度後,第二天就會從足太陽經的睛明穴出發,向上行至頭頂,再轉行到後項,匯集在風府穴,這就是瘧疾發作的起始點。邪氣在風府穴,衛氣到達風府穴,邪氣隨著衛氣外出而發病,這就是瘧疾發作的原因。

邪自風府日下一節,與風府相遠,不得與衛氣同作,衛氣行至邪舍,邪始得隨衛氣而發焉。是以日晏一日也。至二十五日,邪已下至尾骶骨而行畢,則入脊內,注於伏膂之脈,從腎上貫肝膈,上行缺盆之中,其氣日高,能隨衛氣而出,故較之於前而日早耳。有間數日而發,或渴或不渴者,是邪氣深客於內,不得隨衛氣以出,故至間數日而發耳。

其有渴或不渴者,陰並於陽,則陽勝而熱甚故渴,陽並於陰,則陰勝而熱不甚,故不渴也。有每日依期而至,忽乃錯亂無定,或早或晏者,是正氣稍復,邪無容地,而瘧將好也。然《經》曰: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;又曰:此應四時者也。冬日為瘧者,冬氣嚴冽,陽氣伏藏,不與寒爭,故寒必不甚。

白話文:

瘧疾的病邪從風府穴往下蔓延,隨著時間推移,病邪會逐漸離開風府穴,無法與衛氣一同運作。當衛氣運行到病邪所在位置時,病邪便開始隨著衛氣發作,所以發病時間會一天比一天晚。到了二十五天左右,病邪會到達尾骶骨,然後進入脊柱內,流入伏膂之脈,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,再向上行至缺盆,病邪的氣勢越來越高,能夠隨著衛氣外出,因此發病時間會比以前更早。如果病邪深入內部,無法隨著衛氣排出,就會在幾天后發作,有的人會感到口渴,有的人則不會口渴。

口渴或不渴是因為陰陽失調,陽氣過盛而導致熱症,因此口渴;陰氣過盛而導致熱症不嚴重,所以不渴。如果發病時間每天都按時,突然變得不規律,有時早有時晚,說明正氣逐漸恢復,病邪無處容身,瘧疾將要痊癒。但是《經》書上說:夏天受暑邪侵襲,秋天就會得瘧疾;又說:這與四季變化有關。冬天得瘧疾的人,由於冬天寒冷,陽氣潛藏,不會與寒邪爭鬥,所以寒邪不會太重。

秋時病瘧者,清氣已涼,陽氣下降,熱藏肌膚,熱極則寒,故其寒也,必甚。春日病瘧者,春氣溫和,陽氣外泄,腠里開發、故必惡風。夏日病瘧者,暑熱熏蒸,律液外泄,故必多汗。

有先寒後熱者,因先傷於寒,後傷於風,寒氣屬陰,風氣屬陽,先感陰氣而後感陽,故先寒後熱,以寒為病機,故《經》名寒瘧,先熱後寒者,因先傷於風,後感於寒,先感陽而後感陰,故先熱後寒,以風為病機,故名溫瘧。但熱而不寒者,是陽氣盛而獨發,故但熱不寒也。

此表裡俱熱,令人消爍肌肉,故《經》謂闡瘧。痰瘧者,因乘涼飲冷,飢飽失時,當風臥濕,脾胃不和,化而為痰,存積中脘,遇感乃發,故又名濕瘧。牝瘧者,寒多熱微,或竟寒不熱,瘴瘧者,乍寒乍熱乍有乍無,疫瘧者,一歲之間,長幼均似,鬼瘧者,夢寐不詳,多生恐怖,本因脾虛感襲,實非鬼疫致邪,然世以符咒壓之而愈者,蓋瘧因脾虛,而脾主信,符咒之佩身,則心有所恃,脾有所信,中氣一壯,外邪自解。

白話文:

秋季患瘧疾的人,天氣轉涼,陽氣下降,熱氣積聚在皮膚內,熱到極點就會轉為寒,因此他們的寒氣會特別重。春季患瘧疾的人,天氣溫和,陽氣外泄,毛孔張開,所以容易受風寒。夏季患瘧疾的人,暑氣蒸騰,體液外泄,所以容易出汗。

有些患者先寒後熱,是因為先受了寒,後又受了風。寒氣屬陰,風氣屬陽,先接觸到陰氣,然後才接觸到陽氣,所以先寒後熱,以寒氣為發病的關鍵,因此《經》書上稱之為寒瘧。有些患者先熱後寒,是因為先受了風,後又感了寒。先接觸到陽氣,然後才接觸到陰氣,所以先熱後寒,以風氣為發病的關鍵,因此稱為溫瘧。只熱不寒的患者,是因為陽氣旺盛而獨自發病,所以才會只熱不寒。

這種情況屬於表裡俱熱,會導致人消瘦肌肉,因此《經》書上稱為闡瘧。痰瘧是由於貪涼飲冷,飲食不節,當風臥濕,脾胃失和,化生為痰,積聚在胃脘,遇到外感就會發病,所以又稱為濕瘧。牝瘧的症狀是寒多熱少,甚至只寒不熱。瘴瘧的症狀是忽冷忽熱,忽發忽止。疫瘧的症狀是全年都會發病,大小孩子都可能感染。鬼瘧的症狀是夢境不祥,常會感到恐懼,其實是由於脾虛感邪所致,並非真的鬼疫作祟。有些人用符咒壓制鬼瘧而痊癒,是因為瘧疾的根本原因是脾虛,而脾臟主管人的思維,佩帶符咒可以讓人安心,脾氣得以舒展,正氣壯盛,外邪自然就會消退。

勞瘧者,經年不瘥,前後復發,結成癥癖,一名瘧母,此因治之失宜,營衛虧損,邪伏肝經,脅下有塊,此症當以補虛為要,若徒以攻塊為事,多致不救。虛瘧者,正氣虛極,邪乘虛襲,必先參朮托住正氣,毋使下陷也。然經雖有五臟瘧,及膽胃膀胱瘧之分,總在半表半裡,屬少陽一經,而脾胃為之主,氣虛者多發於晝,血虛者多發於夜,氣血俱虛者,晝夜並作也。

治瘧大法,無汗者要有汗,散邪為主而帶補,有汗者要無汗,扶正為主而帶散,若過汗之,則大耗津液,變生別病,故必察其邪之淺深,證之陰陽,令其自陰而陽,自臟而腑,由晏而早,散而越之,邪去則安,更有老瘧並夜發者,是邪客陰分,當用血分藥內加升提,引出陽分,方與散截為宜,凡在陽分者易治,陰分者難療,有惡飲食干,必自飲食而得,可與消導為妙,若胃傷惡食,脈虛無力者,又以溫補為功,總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。

白話文:

長期患有瘧疾的人,經常反覆發作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癥塊,稱為瘧母。這是因為治療不當,導致氣血虧損,病邪停留在肝經,脅肋下出現腫塊。這種情況應該以補虛為主,如果只著重於消腫,往往會加重病情。氣虛的瘧疾,是因為正氣不足,邪氣乘虛而入,必須先用人參、黃芪等藥物扶正,避免正氣下陷。雖然瘧疾分為五臟瘧和膽胃膀胱瘧等,但大多屬於半表半裡,屬於少陽經,而脾胃是主導。氣虛的人多在白天發作,血虛的人多在晚上發作,氣血都虛的人,晝夜都會發作。

治療瘧疾的方法,無汗的要讓病人出汗,以散邪為主,同時兼顧補虛;有汗的要讓病人止汗,以扶正為主,同時兼顧散邪。如果出汗太多,就會損耗津液,導致其他疾病,所以必須觀察邪氣的深淺,以及病情的陰陽,讓病氣從陰轉陽,從臟腑轉到表,從晚上轉到早上,再散邪驅除。邪氣去除後,病人就會康復。還有一些老年瘧疾,常在晚上發作,說明邪氣停留在陰分,應該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,加上升提之品,引出陽分,配合散邪藥物治療。凡是停留在陽分者容易治療,停留在陰分者難以治療。有些患者厭惡飲食,一定是因為飲食導致的,可以服用消導藥物治療。如果胃部受損,食慾不振,脈象虛弱無力,則以溫補為宜。總之,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。

《經》曰:方其盛時必毀,因其衰也,事必大昌,蓋以邪氣正盛,治而瀉之,則必毀傷真氣,不若因邪氣已衰,而補其經氣,則邪氣自退,故必大昌,丹溪所言三日一發者,受病一年,二日一發者,受病半年,一日一發日者,受病一月,亦不過言受病之深淺耳,邪受淺者,病在三陽,邪隨衛氣出入,而一日一作,深者病在三陰,不能隨衛氣並出,或間日,或三四日而一作,作愈遲者,病愈深也。

得之於暑月者十有七八,蓋因時當中表氣虛,水穀停聚,為痰飲於胸脅矣,風暑入內,血液稽留於經絡矣,夏時毛竅疏通而不為病,秋氣收斂表邪,不能發越,故進退不已,往來寒熱,勢如凌瘧人之狀,所以名瘧,人之榮衛,晝行陽,脊與背也。夜行陰,胸與腹也。行至病所而不通,乃作寒戰,中外如冰,此寒氣發於內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文翻譯:

第一段

《經》上說:事物盛極必衰,當事物衰弱時,反而容易獲得成功。這是因為邪氣正盛時,治療要瀉其邪氣,就會損傷正氣,不如等邪氣衰弱時,再補益經氣,這樣邪氣自然消退,所以才能獲得成功。丹溪先生所說三日一發的,是受病一年;二日一發的,是受病半年;一日一發的,是受病一月,這不過是說明受病的深淺程度而已。邪氣淺者,病在三陽,邪氣隨著衛氣出入,所以一日一發;邪氣深者,病在三陰,不能隨著衛氣一起外出,所以可能間日發作,或者三四天才發作一次。發作時間越遲,說明病情越深。

第二段

在暑月得病的佔了十之七八,這是因為暑天當中表氣虛弱,水穀停留在體內,形成痰飲積聚在胸脅。風暑侵入內部,血液停滯在經絡。夏天毛孔開泄,所以不容易生病;秋天氣候收斂,表邪不能發散,所以病情進退不定,寒熱往來,就像凌瘧病人的樣子,因此稱為瘧疾。人體的榮衛之氣,白天走陽經,行於脊背;晚上走陰經,行於胸腹。當氣行至病處不能通暢時,就會發作寒戰,身體内外如同冰塊,這是寒氣從內部發出的。

寒已而內外皆熱,此邪火盛於外也。寒多熱少,宜豁痰開鬱發散,熱多寒少,宜清熱補虛,而兼發散,總以理脾保土為主,而青皮檳榔之類,不可久用也。發在夏至後,處暑前者此三陽受病,傷之淺者,近而暴也。

發在處暑後,冬至前者,此三陰受病,傷之重者,遠而深也。

自子至巳屬陽,自午至亥屬陰,衛虛則先寒,榮虛則先熱,然瘧本暑邪,法當解肌,且有無痰不成瘧,無食不成瘧之語,或當消導、然更莫不由於中氣不足而得,若元氣先虛之人,誤投破氣克伐之藥,則中氣虛而愈虛,不但邪不得解,勢反內陷,必便膿血,多成腹脹,馴至不救,往往而是。

白話文:

當人體內外皆熱時,說明寒氣已退,但外熱較盛。如果寒氣多、熱氣少,應以豁痰開鬱、發散的方式治療;若熱氣多、寒氣少,則應以清熱補虛,兼發散的方法治療。總之,調理脾胃,固護脾土是關鍵,但像青皮、檳榔之類的藥物,不可長期使用。

如果是在夏至後、處暑前發病,表示三陽經受病,病邪較淺,發病較快且劇烈。

如果是在處暑後、冬至前發病,表示三陰經受病,病邪較深,發病較慢且緩慢。

從子時到巳時屬於陽,從午時到亥時屬於陰。衛氣虛弱的人,容易先出現寒症;營氣虛弱的人,容易先出現熱症。瘧疾本是暑邪引起的,所以應該解肌治療,而且有「無痰不成瘧,無食不成瘧」的說法,可能需要消導。但更重要的是,瘧疾大多因中氣不足而起。如果元氣虛弱的人,錯誤地使用破氣傷氣的藥物,會導致中氣更加虛弱,不但邪氣無法消散,反而會向內侵入,容易出現膿血、腹脹等症狀,甚至危及生命,這種情況屢見不鮮。

世間似瘧非瘧者多,奈何一見寒熱往來,便以截瘧丹一截,不止則再截,止而復發復截,以致委頓,或因而致斃。《經》曰:陽虛則惡寒,陰虛則惡熱,陰氣上人於陽中則惡寒,陽氣下陷於陰中則惡熱,凡傷寒後,大病後,產後,癆瘵等症,俱有往來寒熱似瘧,甚或一日二三度發者,並作虛治,但有陽虛陰虛之別,陽虛者補陽,如理中湯、六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加薑桂,甚則加附子,諸方中必用升柴,以提出陰中之陽,水升火降而愈,醫書中有論及者矣。

白話文:

許多疾病看似瘧疾卻不是,但只要一出現寒熱交替,就立刻使用截瘧丹,如果沒效就再用,治好了又復發就再用,如此一來身體就會虛弱,甚至可能因此喪命。《經》上說:陽氣虛弱則怕冷,陰氣虛弱則怕熱,陰氣上升到陽氣中就會怕冷,陽氣下降到陰氣中就會怕熱。凡是傷寒之後、大病之後、產後、癆瘵等病症,都可能出現寒熱交替似瘧,甚至一天發作兩三次,應以虛證治療,區分陽虛或陰虛,陽虛者補陽,例如理中湯、六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加生薑桂,嚴重者可加附子,這些方劑中一定會用升麻柴胡,以將陰氣中的陽氣提出來,水升火降,就能痊癒,醫書中已有相關論述。

至於陰虛者,其寒熱亦與正瘧無異,而陰瘧中又在真陰真陽之分,人所不知,《經》曰:晝見夜伏,夜見晝止,按時而發,是無水也。晝見夜伏,夜見晝止,倏忽往來,時作時止,是無火也。無水者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,六味湯主之,無火者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,八味湯主之,世人患久瘧而不愈者,非瘧不可愈,乃治之不如法也。

風與暑,陽邪也。寒與水,陰邪也。然風為陽中之涼氣,暑為熱中之寒邪,合是四者而言,無非皆屬乎寒,故俗呼為脾寒病,謂寒邪客於肌肉之間,而脾應肉也。及瘧之將發,必先手足厥冷,以脾主四肢也。《經》言暑者,言時氣也。寒者言病氣也。雖邪氣自淺而深,郁寒成熱,然終不免寒為本,熱為標耳。

白話文:

至於陰虛的人,他們發生的寒熱和一般的瘧疾沒有區別,但陰瘧中又有真陰和真陽的區別,一般人並不了解。《經》上說:白天出現,晚上消失,晚上出現,白天停止,按時發作,這是沒有水的症狀。白天出現,晚上消失,晚上出現,白天停止,忽而出現,忽而停止,時而發作,時而停止,這是沒有火的症狀。沒有水的,就要滋補水的本源,用來鎮壓陽氣,[六味湯]可以治療。沒有火的,就要增強火的根本,用來消散陰邪,[八味湯]可以治療。世人患了久瘧不治癒的,不是瘧疾不可治癒,而是治療方法不當。

風和暑,都是陽邪。寒和水,都是陰邪。但是風是陽氣中的涼氣,暑是熱氣中的寒邪。綜合這四者來說,無非都是屬於寒邪,所以俗稱脾寒病,意思是寒邪停留在肌肉之間,而脾臟主管肌肉。瘧疾發作前,必定先出現手足厥冷,因為脾臟主管四肢。《經》上說「暑者」,指的是時氣。說「寒者」,指的是病氣。雖然邪氣從淺入深,鬱積的寒氣化為熱氣,但終究還是以寒為本,熱為標。

久而不解,縱實必虛,非大補真氣,大健脾胃,不得瘳也。瘧發必有寒有熱,蓋外邪伏於半表半里,正在少陽所主之界,出與陽爭,陰勝則寒,入與陰爭,陽勝則熱,即純熱無寒為癉瘧、溫瘧,純寒無熱為牝瘧,要皆自少陽而造其極偏,故補偏救弊,亦必還返少陽之界,使陰陽協和而後愈也。謂少陽而兼他經則有之,謂他經而不涉少陽則不成其為瘧矣。

少陽乃東方甲木之象,故其脈自首尾輕重,總不離乎弦也。瘧之不離少陽,猶咳之不離於肺也。然瘧有因水,有因血者,惟水飲所以作寒熱,惟瘀血所以憎寒熱,故用常山能遂水也。若是血症,宜加當歸、桃仁行血之品為佐,蓋瘧晝發屬氣,夜發屬血,《保命集》云,瘧夜發者,乃邪氣深遠,而入血分,為陰經有邪,宜加桃仁於桂麻湯中,發散血中之風寒。

白話文:

長期不癒的疾病,即使外表看似實證,其實也必定虛弱。如果不大量補充元氣,增強脾胃功能,就無法痊癒。瘧疾發作時一定有寒熱交替,這是因為外邪潛伏在半表半裡,正好位於少陽經所管轄的部位,與陽氣爭鬥,陰氣佔優就發冷,與陰氣爭鬥,陽氣佔優就發熱。純粹發熱不發冷的稱為癉瘧、溫瘧,純粹發冷不發熱的稱為牝瘧,這些都屬於少陽經失衡而導致的極端表現。所以治療瘧疾,必須回到少陽經的範圍,使陰陽協調才能痊癒。雖然少陽經會影響其他經脈,但其他經脈的病變若不牽涉少陽經,就不能稱為瘧疾。

少陽經代表東方木的特性,所以它的脈象從頭到尾輕重交替,整體上表現為弦脈。瘧疾離不開少陽經,就像咳嗽離不開肺經一樣。不過瘧疾有因水引起的,也有因血引起的。水飲會導致寒熱交替,瘀血則會讓人畏寒畏熱。所以可以用常山來利水。如果是血瘀引起的,則要加入當歸、桃仁等行血藥物輔助。因為瘧疾白天發作屬氣,晚上發作屬血,《保命集》中說,瘧疾晚上發作,是因為邪氣深入體內,進入血分,陰經有邪氣,應該在桂麻湯中加入桃仁,散發血中的風寒。

李士材曰,常山生用多用則吐,與甘草同用亦吐,若酒浸炒透,但用錢許,每見奇功,未見其或吐也。世人泥於老人久病忌服之說,使良藥見疑,沉疴難起,抑何愚耶?時珍曰:常山蜀漆,劫痰截瘧,須在發散表邪,及提出陽分之後,用之得宜,其效如神,然瘧藥每以黃昏煎好,露一宿,五更時溫服者,以瘧為暑邪,凡暑得露則散也。

《醫貫》云:有渴甚者,發時飲湯不絕,以六味丸一料,納肉桂一兩,水煎探冷,連進代茶,遂熟睡,渴止而熱愈。又有惡寒惡熱如瘧無異,面赤如脂,口渴不甚,吐痰如湧,身以上熱如烙,膝以下自覺冷,此真陽泛上,腎虛之極,急以附子八味地黃湯,大劑冷飲而熱退,繼以人參建中湯調理。截者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說,常山生用過量就會引起嘔吐,與甘草一起使用也會嘔吐。如果用酒浸泡炒透,每次只用少許,往往能看到奇效,從未見過它會引起嘔吐。世人拘泥於老人久病忌服常山的說法,讓這種良藥蒙受質疑,導致重病難以痊癒,真是愚蠢!李時珍說:常山,也叫蜀漆,可以化痰截瘧,但必須在散發表邪,並將陽氣引出體表之後,才能用它,用得恰當,效果神奇。不過瘧疾藥通常在黃昏時煎好,露一夜,五更時溫服,因為瘧疾是暑邪,凡是暑氣遇到露水就會散去。

《醫貫》記載:有患者口渴非常嚴重,發病時不停喝水,用六味丸一料,加入肉桂一兩,水煎後探測冷熱,連續服用當茶喝,結果患者熟睡,口渴止住,熱症也好了。還有一個患者,惡寒惡熱和瘧疾一樣,面部紅潤如脂,口渴不甚,痰涌而出,上半身熱得像被烙鐵烙過一樣,膝蓋以下卻感覺冷,這是真陽上泛,腎氣虛弱到了極點,要緊急用附子配八味地黃湯,大量服用冷飲,熱症就會退去,之後再用人參建中湯調理。

堵截也。兵精糧足,冠至方可堵截,壯盛之體,三四發後,瘧勢少減,可以截之,其虛弱之人,始終不能截也。誤截因致腹脹別病,不可不慎,即服藥亦有避忌,瘧將來,可服藥阻其來,將退,可服藥追其去,若瘧勢正盛,服藥與之混戰,徒自苦耳。至於多熱而久不解者,其人必本陰虛,法當益陰除熱,非生鱉甲、牛膝不能除也。

多寒而久不解者,其人必本陽虛,非參耆白朮,甚至桂附不能除也。凡久瘧不止,乃屬元氣虛寒,蓋氣虛則寒,血虛則熱,胃虛則惡寒,脾虛則發熱,陰火下流,則寒熱交作,或吐涎不食,泄瀉腹痛,手足厥冷,寒戰如慄,若投以清脾截瘧二飲,多致危殆,惟人參煨姜各一兩煎湯,於發前三時服,或發日五更連進一劑,無不愈者。無力服參者,氣虛,以白朮代之。

白話文:

瘧疾的治療需要謹慎,藥物需配合病情使用,不可隨意截斷。兵強馬壯,糧草充足才能堵截敵軍,同樣地,身體強壯的人,瘧疾發作幾次後,病情才會減弱,可以嘗試截斷。但身體虛弱的人,始終無法截斷瘧疾。錯誤截斷瘧疾可能導致腹脹和其他疾病,需格外小心。服藥也需注意避忌,瘧疾來襲時,可以服藥阻擋,瘧疾退去時,可以服藥追趕。但瘧疾正盛時,服藥無異於與疾病混戰,徒勞無功。

久熱不退,說明患者體內陰虛,需滋陰降熱,單靠鱉甲、牛膝無法消除。久寒不退,說明患者體內陽虛,需溫陽補氣,單靠人參、白朮、桂枝、附子也無法消除。久患瘧疾,多因元氣虛寒,氣虛則寒,血虛則熱,胃虛則惡寒,脾虛則發熱,陰火下行,導致寒熱交替,可能出現吐口水、不思飲食、腹瀉腹痛、手腳冰冷、寒戰等症狀。若服用清脾截瘧藥,可能危及生命。最佳治療方法是人參、煨姜各一兩煎湯,於發病前三小時服用,或在發病當天凌晨五點連續服用一劑,皆可痊癒。體虛無法服用人參者,可改用白朮代替。

血虛以當歸代之,或人參、常山各五錢同炒,去常山,以人參煎湯,未發前服亦效,故曰:脈實症實,攻邪以治標,脈虛症虛,補正以治本,瘧者風寒暑濕之邪,為外感三陽經病也。奈嚴氏有無痰不作瘧之論,夫痰本人身之津液,隨邪之所在,而成病之名,若指痰為瘧之本,反以瘧為痰之標,則瘧將已矣,痰匿何所?瘧將作也。

痰發何經?痰胡為而既己,其病胡為而復發其病,可見痰之因於瘧,非瘧之因於痰,更非因痰以致瘧也,明矣。獨不觀諸《經》曰:瘧者,陰陽更勝也。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;又曰:陽盛則熱,陽虛則寒,瘧者虐也。陰陽既失其調,復當瘧症凌虐,況更有脾胃虛極,木來侮土者,有久瘧傷陰,壯熱不已者,若因痰主見為治,投以燥裂克削吐痰截瘧之法,危亡立至矣。

白話文:

血虛可以用當歸代替,或者人參、常山各五錢一起炒,去掉常山,用人參湯煎,在發病前服用也有效果。所以說:脈象實證實,攻擊邪氣來治標;脈象虛證虛,補益正氣來治本。瘧疾是由風寒暑濕等邪氣引起的,屬於外感三陽經病。可是嚴氏說無痰不作瘧,其實痰是人體本身的津液,隨著邪氣所在,而成病的症狀名稱。如果說痰是瘧疾的根本,反過來把瘧疾當作痰的表象,那麼瘧疾已經痊癒了,痰藏在哪裡呢?瘧疾又要發作了。

痰從哪條經絡發作?痰為什麼會自行消失,而疾病又會復發?可見痰是因瘧疾而生,不是瘧疾因痰而生,更不是因為痰而導致瘧疾,這很明顯了。難道沒有讀過《經》書嗎?書中說:瘧疾是陰陽相互勝過。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;又說:陽盛則熱,陽虛則寒,瘧疾是虐待的意思。陰陽失調,又遭受瘧疾的虐待,何況還有脾胃虛弱極度,木氣來克制土氣的,以及久患瘧疾損傷陰氣,熱勢不退的,如果單純依賴痰的觀點治療,使用燥裂克削、吐痰截瘧的方法,就會危及生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