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6)

1. 許學士珍珠母丸

治肝虛內受風邪,臥則魂散而不收,狀若驚悸。

珍珠母(另研末,三錢),當歸,熟地(各一兩五錢),人參,茯神,酸棗仁,柏子仁,犀角(各一兩),沉香,龍齒(各五錢),為末,棗丸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四五十丸,金銀薄荷湯下,日午及夜服。

一方多虎睛一對,麝香一錢。

古有一患神氣不寧,每臥則魂飛揚,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,驚悸多魘通夕無寐,醫皆以為心病而治之不效。一曰此以脈言之,乃肝經受邪非心病也,肝氣因虛邪氣襲之,肝藏魂者也,遊魂為變,平人肝不受邢,臥則魂歸於肝,神靜而得寐,今肝有邪魂不得歸,是以臥則魂飛揚,若離體也,肝主怒,故小怒則劇,處此二方服一月而病悉除。

此方用珍珠母為君,龍齒佐之,珍珠母入肝經為第一,龍齒與肝同類也,龍齒、虎睛今人例以為鎮心藥,殊不知龍齒安魂,虎睛定魄,各言其類也。蓋東方蒼龍木也,屬肝而藏魂,西方白虎金也,屬肺而藏魄,龍能變化,故魂遊而不定,虎能專靜,故魄止而有守,凡治魄不寧者,宜以虎睛治魂飛揚者,宜以龍齒,萬物有成,理而不失在夫人達之而已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肝臟虛弱內受風邪的處方】

這個處方主要治療因肝臟虛弱,內部受到風邪影響,導致睡覺時會出現彷彿靈魂散開無法收回的情況,這表現出像驚恐不安的症狀。

使用珍珠母(需另外研磨成粉末,用量為三錢)、當歸、熟地(各一兩五錢)、人參、茯神、酸棗仁、柏子仁、犀角(各一兩)、沉香、龍齒(各五錢)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後,加入棗泥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,並以硃砂做為外層,每次服用四五十顆,用含有金銀花和薄荷的湯水送服,最佳服用時間為中午及夜晚。

另一個處方會額外加入一對虎睛和一錢麝香。

古代曾有一名患者,精神無法安定,每當躺下時便感覺靈魂飛揚,身體躺在牀上但神魂卻好像離開了身體,因此產生驚恐和惡夢,整晚無法入睡。醫生們都認為這是心臟疾病,然而治療效果不佳。直到有一天,醫生透過脈象判斷,發現這是肝臟受到邪氣侵擾,而非心臟問題。肝臟虛弱使得邪氣有機可乘,肝臟是藏魂的器官,當遊魂發生異常,健康的人肝臟不會受到傷害,躺下休息時靈魂應該回到肝臟,神志平靜就能進入睡眠。但現在肝臟有邪氣,靈魂無法歸位,因此躺下時靈魂會飛揚,彷彿離開身體一般。肝臟主掌怒氣,所以稍有怒氣症狀就會加劇。使用上述兩個處方,持續服用一個月後,病徵便全部消除。

這個處方以珍珠母為主藥,龍齒為輔助,珍珠母對於肝臟的療效首屈一指,龍齒和肝臟屬於同一類型。現在人們通常認為龍齒和虎睛是用來安撫心臟的藥材,但實際上龍齒能夠安撫靈魂,虎睛則能穩定魄力,這正是根據它們各自所屬的類型。東方的青龍屬木,和肝臟相關且藏魂;西方的白虎屬金,和肺部相關且藏魄。龍能隨意變換形態,所以魂魄飄忽不定;虎能專注靜止,所以魄力堅定。因此,如果魄力不穩,應該使用虎睛;若是魂魄飄忽,應使用龍齒。萬物生成自有其道理,只要理解這些原則,就能妥善運用。

2. 生棗湯

治膽實多睡,熱也。酸棗仁生為末,茶薑汁調服。

白話文:

[生棗湯]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因膽經實熱導致的嗜睡症狀。具體做法是將生的酸棗仁磨成粉末,然後用茶和薑汁調和後服用。

3. 熟棗湯

治膽虛不眠,寒也。酸棗仁炒為末,竹葉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【熟棗湯】用來治療因膽氣虛弱導致的失眠,這是因為體內有寒氣。做法是將酸棗仁炒過後磨成粉,再用竹葉煮的湯來調和服用。

4. 遠志湯

治心虛煩熱,夜臥不寧,及病後虛煩。

遠志(去心),黃耆,當歸,麥冬,石斛,酸棗仁(炒,各一錢二分),人參,茯神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)水煎。煩甚者,加竹葉、知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心神虛弱導致的煩躁發熱,夜晚睡覺不安穩,以及疾病康復後仍有的虛弱煩躁。
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:去掉心的遠志、黃耆、當歸、麥冬、石斛、炒過的酸棗仁各約12克;人參和茯神各約7克;甘草約5克。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如果煩躁的情況非常嚴重,可以再加入竹葉和知母。

5. 歸脾湯

治思慮傷脾,不能攝血,健忘怔忡,驚悸不寐,心脾作痛,嗜臥少食,大便不調,身痛盜汗,月經不調。

人參,白朮(土炒),茯苓,龍眼肉(去核),酸棗仁(炒,各二錢),遠志去骨,歸身(各一錢),木香(生用),甘草(炙,各五分),黃耆(炙,一錢五分),姜水煎服。

心藏神而生血,脾藏意而統血,思慮太過則兩臟受傷,而血不歸經,心血不足則健忘、怔忡,驚悸不寐,脾血不足則嗜隊少食,體倦肢痛,不能統血遂致妄行,甚則氣鬱而心脾作痛,在女人則帶下而月經不調,茲取參、苓、耆、朮、炙草,甘溫可以補脾,龍眼、棗仁、歸身、遠志,濡潤可以養心,佐以木香者,蓋思慮所傷三焦氣阻,藉其宣暢調氣舒脾,則氣和而血和,且平肝可以實脾,而血之散於外者,悉歸中州而聽太陰所攝矣,故命之曰歸脾湯。

白話文:

這份古文描述的是「歸脾湯」的功效與組成,用於治療因過度思考導致脾臟受損,無法正常控制血液,進而產生記憶力減退、心悸、失眠、心脾疼痛、嗜睡、食慾不佳、排便不順、全身疼痛、盜汗、以及月經紊亂等症狀。

藥方成分包括:人參、白朮(土炒)、茯苓、龍眼肉(去核)、炒過的酸棗仁、去掉骨的遠志、當歸身、生用的木香、炙過的甘草、以及炙過的黃耆。這些藥材需用薑水煮煎後服用。

在人體中,心臟負責藏神及製造血,脾臟則負責藏意念並控制血液。如果思考過度,會使心脾兩臟受到傷害,導致血液運行失常。心血不足時,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、心悸、驚恐、失眠等症狀;脾血不足時,則會使人感到疲倦、食慾不佳、身體疲憊、肢體疼痛,無法正常控制血液,進而導致血液亂行。嚴重時,氣鬱會導致心脾疼痛。在女性身上,則可能出現白帶異常、月經不調等情況。

歸脾湯中的參、苓、耆、朮、炙草等藥材,具有甘溫的性質,可以補充脾臟。而龍眼、棗仁、當歸身、遠志等藥材,則具有滋潤效果,能滋養心臟。木香則是為了調節因過度思考導致的三焦氣阻,幫助宣暢調氣,舒緩脾臟,讓氣血和諧。此外,平肝也有助於強化脾臟,使原本散失在外的血液,回歸中焦,由脾臟來控制。因此,此湯被命名為「歸脾湯」。

6. 孔子大聖枕中湯

常服令人聰明。

龜甲,龍骨,遠志,菖蒲(等分),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龜者,介蟲之長陰物之至靈者也。龍者鱗蟲之長陽物之至靈者也,借二物之陰陽,以補吾身之陰陽,假二物之靈氣,以助吾心之靈氣也。又人之精與志皆藏於腎,腎精不足則志氣衰,不能上通於心,遠志苦泄熱而辛散郁,能通腎氣上達於心,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,能開心孔而利九竅,去濕除痰,龜能補腎,龍能鎮肝,使痰火散而心肝寧,則聰明開而記憶強矣。

白話文:

【孔子大聖枕中湯】

經常服用這帖藥方,能讓人變得更加聰明。

藥方成分包含:龜甲、龍骨、遠志、菖蒲,這四種藥材份量相同,研磨成粉末後,用酒吞服一立方寸的藥粉,每日服用三次。

龜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,被視為陰性物質中極為靈敏的生物。而龍在神話中是統治水和天的生物,被視為陽性物質中極為靈敏的生物。透過這兩種物質的陰陽屬性,來補充我們身體的陰陽平衡,利用它們的靈性,來提升我們心智的靈活性。此外,人的精神和意志力都儲存在腎臟,當腎臟的精氣不足時,意志力就會衰退,無法與心靈相通。遠志具有苦味,可以清熱解毒,其辛味能散鬱,能幫助腎氣上達心臟。菖蒲的辛味能調節肝臟,其香氣能舒緩脾臟,能開通心靈的孔道,疏通九竅,去除濕氣和痰液。龜甲能補充腎臟,龍骨能平定肝臟,讓痰火消散,心肝平靜,那麼智慧會開啓,記憶力也會增強。

7. 狀元丸

教子第一方。

菖蒲(去毛),遠志(甘草水煮去心,各一兩),白茯神,巴戟天(水煮去心,各五錢),人參,地骨皮(各三錢),為末,用白茯苓二兩,糯米二兩,共為粉,用石菖蒲三錢,煎濃湯去渣,打糊為丸,每食後午時臨睡,各服三五十丸。

白話文:

這份處方被稱為狀元丸,被視為教育孩子成長的首選配方。

所需藥材如下:菖蒲(需去除絨毛)、遠志(需先以甘草水煮過並去掉心部),以及白茯神、巴戟天(同樣需水煮去心)各需五錢;人參和地骨皮則各需三錢。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
另外,取白茯苓二兩和糯米二兩,一同研磨成粉。然後,使用三錢的石菖蒲來熬製濃厚的湯汁,濾掉殘渣後,利用其作為粘合劑,混合所有粉末揉成丸狀。

服用方式:在餐後或午睡之前,每次可服用三至五十粒,具體數量依個人狀況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