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楚瞻

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3)

1. 盜汗良方

麻黃根,牡蠣(煅為粉),各二兩,黃耆(蜜炙),人參各二兩、煅龍骨(打碎),地骨皮各四兩,大棗七個,水六鍾,煎二鍾半,分六服,一日飲盡。

白話文:

將麻黃根、牡蠣(煅成粉末),各取二兩,黃耆(蜜炙)、人參各取二兩,煅好的龍骨(打碎)、地骨皮各取四兩,大棗七個。用六鍾水煎煮,煎至二鍾半,分六次服用,一天內喝完。

2. 獨勝散

或治盜汗。用五偌子末,加枯礬津調,填滿臍中,以絹縛定最效。

白話文:

可以用來治療盜汗。使用五味子磨成的粉,加上枯礬調和,填在肚臍裡,然後用布綁緊,效果最好。

3. 消渴大小總論合參

三消病者,消渴消中消腎是也。上消主肺,中消主胃,下消主腎,故曰消渴,燥干也。燥金又受熱化而燥澀也。鬱而成燥者,由風能除濕,熱能耗液也。消中者,胃中蓄熱,善食而瘦,燥熱鬱甚、消渴多飲,小便多出,此因狂陽心火,燥其三焦,而水液不能宣行,周身不得潤澤,故瘦悴黃黑,雖消渴多飲,而水液不能浸潤於腸胃之外,惟下注而為小便多出,俗未明此,妄為下焦虛冷,誤人多矣。

消腎者,燥熱消渴,瘦弱面黑,小便濁淋,有脂液如膏者是也,此三者之論,與大人所犯俱同,至於小兒,則更有大渴、熱渴、疳渴三症,大渴者起於吐瀉之後,蓋脾胃一傷,津液虛耗,則生邪熱,愈致精華內涸,唇乾舌燥而大渴也。熱渴者,起於血氣盛實,此是臟腑之燥熱也。

白話文:

三消病是指消渴、消中、消腎。上消主要影響肺,中消主要影響胃,下消主要影響腎,所以稱為消渴,因為它會導致身體乾燥。金屬屬性燥,如果遇到熱就會變得更乾燥。情緒鬱結也會導致燥熱,因為風可以去除濕氣,熱會消耗體液。

消中是指胃中積熱,雖然食慾良好,卻容易消瘦。燥熱鬱結嚴重,就會出現消渴症,表現為多喝水、小便量多,這是因為心火旺盛,燥熱侵犯三焦,導致水液不能正常運作,全身得不到滋潤,所以人會變得消瘦、面色發黃發黑。雖然消渴症患者喝很多水,但水液無法滋潤腸胃以外的地方,只會從下焦排出,形成小便量多。民間對此不了解,誤認為是下焦虛冷,導致很多人因此誤診。

消腎是指燥熱導致的消渴症,患者消瘦、面色發黑,小便混濁,且有油脂狀液體。三消病的病理與成人相似,但小兒則有另外三種渴症:大渴、熱渴、疳渴。大渴通常發生在吐瀉之後,因為脾胃受損,導致津液虛耗,產生邪熱,進一步導致精華內涸,出現口唇乾燥、舌頭乾燥、口渴症狀。熱渴則是由於血氣盛實引起的,這是臟腑燥熱。

又有因胃觸暑毒,因熱臟燥,津液不生,唇裂口乾,而為熱渴者,疳渴者,好餐肥膩,恣食甘酸,骨蒸盜汗,黃瘦腹脹,口臭唇乾而成疳渴,飲水最多,小便無度,然病久則發癰疽,或變腫病,蓋消渴日久,小便無度,則精氣不能外輸,而津液愈竭,津液竭則經絡澀,經絡澀,則榮衛不行,血氣凝滯,故成疳也。

兼脾土虛,則腎水盛,腎水盛則反來剋土,土虛不能滲濕而生熱,濕熱相搏,不能傳化,故發於皮膚,遍身水腫脹滿也又曰:渴而飲不止,小便澀者,則成癖,治之之法,或補脾以生津,是補肺之母,滋腎以壯水,是顧肺之子,治燥金之至理也。若至目胞黑腫,皮下浮青,氣促如鋸,喉出煙焰,目白黃沉,唇腫白爛,肚腹膨脹而喘急,身腫滿而浮紫黑斑者,併為凶候也。凡渴家不可發汗,雖有外邪,當從輕治,以津液之源竭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些病人是因為胃部接觸到暑熱的毒氣,導致體內燥熱,津液無法生成,嘴唇干裂口乾,出現熱渴症狀。也有些病人因為貪食肥膩、過量食用甜酸食物,導致骨頭發熱盜汗、身體消瘦腹脹、口臭唇乾,形成疳渴。這種病人常常喝很多水,小便也很多,但如果病程拖延,可能會引發癰疽或腫病。這是因為消渴症持續時間長,小便過多,導致精氣無法輸送到體外,津液更加匱乏。津液不足就會導致經絡阻塞,經絡阻塞則氣血無法正常運作,血氣淤積,最終形成疳疾。

此外,如果脾土虛弱,則腎水旺盛。腎水旺盛反過來會剋制脾土,脾土虛弱就無法滲透濕氣而產生燥熱,濕熱互相交結,無法正常運化,就會表現在皮膚上,導致全身水腫脹滿。還有一種情況是病人感到口渴卻喝不完水,小便也排泄不暢,就會變成癖病。治療這種病症的方法,可以補益脾臟以生津,因為脾臟是肺臟的根本,滋養腎臟以壯水,因為腎臟是肺臟的輔助,這是治療燥金的至理方法。如果病情發展到眼瞼發黑腫脹、皮下泛青、呼吸急促如同鋸木、喉嚨冒煙、眼白發黃沉陷、嘴唇腫脹糜爛、肚子脹滿呼吸急促、全身水腫伴有浮起的紫色黑斑,就屬於凶兆。所有口渴的病人,都不可發汗。即使有外邪入侵,也要輕輕治療,因為津液的來源已經枯竭了。

渴而多飲為上消,肺熱也。多食善飢為中消,胃熱也。渴而小便數,膏濁不禁為下消,腎熱也。皆火盛而水衰也。經曰: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。又曰:二陽結,謂之消,(二陽者,陽明也)。手陽明大腸主津,病消則目黃口乾,是津不足也。足陽明胃主血,熱則消穀善飢,是血中伏火,血不足也。

未傳能食者,必發腦疽癰瘡,不能食者,必傳中滿鼓脹,皆不治之症也。

凡血症皆不飲水,惟氣症則飲水,氣分渴者喜飲冷水,宜寒涼滲劑,以清其熱,血分渴者,喜飲熱水,宜甘溫酸劑,以滋其陰,上輕中重下危,如上中平,則不傳下矣。故腎消者,乃上消之傳變,肺胃之熱入腎,消爍腎脂,飲一溲二,溲如膏油,令腎枯燥,蓋肺主氣,肺無病則氣能管束津液精微,使之上潮咽噎,榮養筋骨血脈,其餘者為溲,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,而精微亦隨溲下如膏油也。

白話文:

口渴且喝很多水稱為上消,是肺熱引起的。經常吃東西卻很快又感到飢餓稱為中消,是胃熱引起的。口渴且小便頻繁,且小便像膏油一樣濃稠,無法控制稱為下消,是腎熱引起的。這三種都是火氣旺盛、體液不足的表現。經書中說:「心臟的熱氣傳到肺,就會導致膈消。」還說:「二陽結聚,就叫做消(二陽指的是陽明經)。手陽明大腸負責控制津液,患消渴症就會眼黃口乾,這是津液不足造成的。足陽明胃負責血液,熱氣就會導致吃得多卻容易感到飢餓,這是血液中潛藏著火氣,血液不足造成的。」

還沒傳到頭部的人,如果能吃飯,就會發展成腦疽癰瘡,如果不能吃飯,就會發展成腹脹鼓脹,都是無法治療的病症。

所有血症的患者都不應該喝水,只有氣症的患者才應該喝水。氣分口渴的人喜歡喝冷水,應該使用寒涼滲透的藥物,來清熱。血分口渴的人喜歡喝熱水,應該使用甘溫酸性的藥物,來滋陰。上半身輕,中半身重,下半身危險,如果上半身和中半身正常,就不會傳到下半身。所以腎消是上消的傳變,肺胃的熱氣入侵腎臟,消耗腎臟的脂肪,喝水一斤就排尿兩斤,小便像膏油一樣,導致腎臟乾燥,這是因為肺主氣,肺沒有病,氣就能夠控制津液和精微物質,使它們上行到咽喉,滋養筋骨血脈,剩餘的則排成小便,肺病就會導致津液沒有氣來約束,精微物質也隨著小便像膏油一樣流出。

河間分論渴為上焦,豈中下二消,無渴可言耶!,但明下消小便濁而有脂液,治宜養陰,以分其清濁耳,腎消小便甜者為重,水生於甘,而死於咸,小便本咸而反甘,是生氣泄,脾氣下陷入腎中,為土剋水也。

上消者,舌上赤裂,大渴引飲,《逆調論》云: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者是也。以白虎湯加人參治之,中消者,善食而瘦,自汗,大便硬,小便數。叔和云:口乾饒飲水,多食亦飢,虛癉成消中者是也,以調胃承氣湯治之。下消者,煩燥引飲,耳輪焦乾,小便如膏,叔和云:焦煩水易虧,此腎消也,六味丸治之。

白話文:

渴症屬於上焦,難道中焦、下焦不消渴就不算渴嗎?當然不是。但要注意,下焦消渴的小便濁且帶脂液,應以滋陰的方式調理,讓清濁分開。腎消渴的小便帶甜味則更嚴重,因為水生於甘,而死於鹹,小便原本應該鹹,卻反倒變甜,說明生氣外泄,脾氣下陷進入腎中,是土剋水造成的。

上焦消渴,舌頭會發紅裂開,非常口渴,一直想喝水。《逆調論》中提到,這是心火移到肺部,傳導到膈肌造成的。治療可以用白虎湯加入人參。中焦消渴,會食慾很好卻很瘦,容易自汗,大便乾硬,小便次數多。叔和說,這種情況是口乾舌燥,喝很多水,吃很多東西也餓,虛弱消瘦造成的。治療可以用調胃承氣湯。下焦消渴,會感到煩躁不安,一直想喝水,耳輪乾燥,小便像膏狀。叔和說,這是腎氣虛弱,容易損耗水分造成的。治療可以用六味丸。

古人治三消之法如此,然人之水火得其平,氣血得其養,何消之有?其間攝養失宜,水火偏勝,津液枯槁,以致龍雷之火上炎,熬煎既久,腸胃脂消,五臟乾燥,令人四肢瘦削精神倦怠,故治消之法,無分上下中,先治腎為急,惟六味八味,及加減八昧丸,隨症而服,降其心火,滋其腎水,則渴自止,否則燔灼臟腑,四臟皆消,心火自焚而死矣。白虎、承氣,皆非所治也。

婁全善云:肺病本於腎虛,腎虛則心寡於畏,妄行凌肺故肺病消,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,用八味丸補腎救肺,後人因名腎消也。故渴者津液枯涸,乾燥所使也。乾燥者,真陰虧極,虛熱所致也,是以渴症下消者,名曰強中,腎水虧,心火亢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治療三消的方法是這樣的,但如果人體的水火平衡,氣血充足,哪裡會有消渴呢?問題出在日常飲食調養失當,水火失衡,津液枯竭,導致心火上炎,久而久之,腸胃脂肪消耗,五臟乾燥,讓人四肢消瘦,精神疲憊。所以治療消渴,不分輕重緩急,都要以滋補腎臟為先,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,或加減八味丸,根據症狀服用,降心火,滋腎水,這樣口渴自然會停止,否則心火灼燒五臟,四臟皆消,心火自焚而死。白虎湯、承氣湯,都不是治療消渴的藥方。

婁全善說:肺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腎虛,腎虛則心火亢盛,妄行凌犯肺部,所以出現肺消。張仲景治療口渴卻小便反多的症狀,用八味丸補腎救肺,後人因此稱之為腎消。所以口渴是因為津液枯竭,乾燥所致。乾燥是因為真陰虧損,虛熱所致。因此,口渴症伴隨下消,稱為強中,也就是腎水虧損,心火亢盛。

《經》曰: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謂之食㑊。東垣曰:善食而瘦者,胃中火伏則能食,脾虛則肌肉削矣。

《總錄》謂:不能食而渴者,未傳中滿,能食而渴者,必發腦疽背癰,蓋不能食者,脾之病,脾主澆灌四旁,與胃行其津液者也。脾胃既虛,則不能敷布其津液,故渴,其間縱有能食者,亦是胃虛引谷自救,若概用寒涼瀉火之藥,如白虎承氣之類,則內熱未除,中寒復生,能不未傳鼓脹耶?惟七味白朮散,人參生脈散之類,恣意多飲,復以八味地黃丸,滋其化源,才是治法,及能食而渴發疽者,乃肥貴人膏粱之疾也。數食甘美而肥多,故其上氣轉溢而為消渴,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,其氣剽悍,能助燥熱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說:「大腸把熱氣傳到胃裡,人就會吃得多卻瘦,叫做食積。」東垣醫生說:「吃得多卻瘦的人,是因為胃裡有火氣,所以能吃,脾虛了,肌肉就會消瘦。」

《總錄》記載:「吃不下東西卻口渴,是脾胃失調,還沒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;吃得下東西卻口渴,就一定會長腦疽和背癰。因為吃不下東西是脾臟的毛病,脾臟負責輸運津液到全身,和胃一起運作消化食物。脾胃虛弱,就無法把津液輸送到全身,所以就會口渴。即使有些人能吃,也是因為胃虛了,想盡辦法讓食物幫助自己。如果一味用寒涼瀉火的藥,比如白虎承氣湯之類,內熱沒有除掉,反而會導致脾胃寒涼,這樣不就容易造成鼓脹嗎?只有用七味白朮散、人參生脈散之類的藥,多喝湯藥,再用八味地黃丸滋補脾腎,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至於吃得下東西卻口渴,而且長了疽的人,那是富貴人家吃得太好,飲食過於肥膩引起的。經常吃香甜肥膩的食物,就會導致上氣轉溢而變成消渴症。這種情況不能服用膏粱芳草石藥,因為這些藥性猛烈,會助長燥熱。」

《經》曰:治之以蘭,消陳積也,亦不用寒涼,其發癰疽者,何也?《經》曰:膏粱之變,饒生大療,此之謂也。其腎消而亦有腦疽背癰者,蓋腎主骨,腦者髓之海,背者太陽經寒水所過之地。水涸海竭,陰火上炎,安得不發而為癰疽也。其瘡甚而不潰,或赤水者是,甚則或黑或紫,火極似水之象,乃腎水己竭不治。

苦峻補其陰,能食便調神安,無別惡症,或可救也。

消渴本乎熱也,而熱有內外虛實之分,若傳經之熱,液耗而渴,氣分受病,當與寒涼淡滲之劑,速清其熱,熱去而陰生矣,若胃虛亡液,陰虛而渴者,血受病也,當與甘溫酸辛之劑,滋益其陰,陰生而燥除矣。

白話文:

經典中記載,用蘭草治療,可以消除陳舊積聚的病邪,且不用寒涼之物,但為何會導致癰疽呢?經典中說,因為過食肥甘之物,造成體內積熱,容易產生癰疽,這就是原因。

至於腎氣虛弱,也可能出現腦疽、背癰,這是因為腎主骨,腦為髓海,而背部是太陽經寒水流經的地方。水份不足,海枯竭,陰火上炎,自然容易引發癰疽。

如果瘡瘍嚴重,久久不潰,或流出赤水,嚴重時甚至會變成黑色或紫色,這都是火盛似水之象,表示腎水已經耗竭,無法治療。

此時應該服用苦寒之藥,補充其陰氣,能夠幫助排便,調理精神,如果沒有其他惡症,也許可以救治。

消渴病是由於體內熱邪所致,而熱邪又有內外虛實之分。如果熱邪傳經,導致體液耗竭而口渴,氣分受病,就應該使用寒涼淡滲的藥物,快速清熱,熱邪退去,陰氣就得以滋生。如果胃氣虛弱,津液耗損,陰虛口渴,血分受病,就應該使用甘溫酸辛的藥物,滋養陰氣,陰氣滋生,燥熱就會消除。

或曰:人有服地黃湯,而渴仍不止者何也?曰,此方土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。蓋心肺位近,宜制小其服,腎肝位遠,宜制大其服,加高位中消,可以前丸緩而治之,若下消已極,大渴大燥,須加減八味丸料一斤,內肉桂一兩,水煎六七碗,恣意冰冷飲之,熟睡而渴病如失矣。處方之制,存乎人之通變耳。

或問曰:下消無水,用六味地黃丸,可以滋少陰之腎水矣,又加附子肉桂者何?蓋因命門火衰,不能蒸腐水穀,水穀之氣,不能熏蒸,上潤乎肺,如釜底無薪鍋蓋乾燥,故渴,肺亦無所稟受,不能四布水精,並行五經而為津液矣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服用地黃湯,為何口渴仍然止不住呢?

答曰:這是因為固執成規,不願變通。心肺位置靠近,用藥劑量宜少,腎肝位置較遠,用藥劑量宜多。對於上消,可以用小劑量藥物緩慢治療,若下消已極,出現極度口渴和乾燥,則需要使用加減八味丸一斤,加入肉桂一兩,水煎六七碗,任其冷卻飲用,睡熟之後口渴病症就會消失。處方用藥,關鍵在於人能靈活變通。

又問:下消無水,用六味地黃丸可以滋養少陰腎水,為何又要加附子肉桂呢?

答曰:因為命門火衰,無法蒸化水穀,水穀之氣無法上升潤澤肺臟,就像釜底沒有柴火,鍋蓋乾燥一樣,所以口渴,肺臟也無法吸取水氣,滋潤五臟六腑,形成津液。

其所飲之水,未經火化,直入膀胱,正謂飲一升,溺一升,飲一斗,溺一斗,試嘗其味,甘而不鹼可知矣,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熱,壯其少火,灶底加薪,枯籠蒸溽,槁禾得雨,生意維新,惟明者知之。昔漢武帝病渴,張仲景為處此方,治下消之症,飲水一斗,小便亦一斗,用此以折其水,使不順趨,夫腎水下趨則消,腎水不上騰則渴,舍此安能治哉?至聖玄秘,誠良方也。

瘡疽痊後,乃將痊,口渴甚者,舌黃堅硬者,及未患先渴,或心煩燥渴,小便頻數,或白濁陰痿,飲食少思,肌膚瘦消,及腿腫腳瘦,口齒生瘡,服之無不效也,成無已曰:桂猶圭也,引導陽氣,若執以使。

白話文:

喝下的水如果沒有經過火氣的調理,直接進入膀胱,就會出現喝一升尿一升,喝一斗尿一斗的情況。嚐嚐水的味道,甘甜而不帶鹼味,就可知道原因。因此要使用附子、肉桂的辛熱之性,增強體內的陽火,就像在灶底加柴火,讓枯萎的籠子重新蒸發濕氣,乾枯的禾苗得到雨露,重新煥發生機一樣,只有明智的人才能明白。過去漢武帝患病口渴,張仲景就用這個方子治療他的消渴症,喝下一斗水,也排出下一斗尿,用這個方法來控制水的流動,讓它不至於順流而下。腎臟的水往下流就會消渴,腎臟的水不能上行就會口渴,除了這個方法,怎麼可能治好呢?這真是至聖至玄的秘方。

瘡疽痊癒後,還需繼續調理,口渴嚴重,舌頭發黃且硬,或還沒生病就口渴,或心煩燥渴,小便頻數,或白濁陰痿,食慾不振,身體消瘦,腿腫腳瘦,口齒生瘡,服用此方都能有效治療。成無已說:桂樹就像圭玉一樣,可以引導陽氣,就像拿着圭玉去指示一樣。

上消者謂心移熱於肺,中消者謂內虛胃熱,皆認火熱為害,故或以白虎或以承氣,卒致不救。總之,是下焦命門火不歸源,遊於肺則為上消,遊於胃即為中消,以八味腎氣丸引火歸源。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濟,氣上熏蒸,肺受濕氣而渴疾愈矣。有一等渴欲引飲,但飲水不過一二口即厭。

少頃復渴,飲亦不過如此,但不若胃渴蓄飲水無厭也,此是中氣虛寒,寒水泛上,逼其浮游之火於咽喉口舌之間,故上焦一段,欲得水救,若到中焦,以水見水,正其所惡也,治法如面紅煩燥者,理中湯送八味丸。又有一等渴欲飲水,但飲下少頃即吐出,吐出少頃復求飲,藥食毫不能下,此是陰盛格陽,腎經傷寒之證,仲景以白通湯加人尿膽汁,熱藥冷探之法,一服即愈,女人多有此症。

白話文:

上消是因為心火移熱到肺,中消則是內虛胃熱,兩者都認為火熱有害,所以有人用白虎湯或承氣湯,結果導致無救。總而言之,下焦命門火沒有回到本源,跑到肺就成了上消,跑到胃就成了中消,要用八味腎氣丸引火歸源。讓火在釜底,水火既濟,氣向上熏蒸,肺受到濕氣,渴疾就會痊癒。有些人渴得想喝水,但只喝一兩口就膩了,過一會兒又渴了,喝的量也是這樣,不像胃渴會一直喝水,這說明中氣虛寒,寒水泛上,逼迫浮游之火到咽喉口舌之間,所以上焦想喝水,但到中焦卻看到水就反感。治療方法就像面紅煩躁的人一樣,用理中湯送八味丸。還有些人渴得想喝水,但喝下去過一會兒就吐出來,吐出來又想喝,藥食都吃不下,這是陰盛格陽,腎經傷寒的表現,仲景用白通湯加上人尿膽汁,熱藥冷探的方法,一服就治好了,女人多有這種病症。

東垣又曰:手陽明大腸,手太陰小腸,皆屬足陽明胃,大腸主津小腸主液,大腸小腸受胃之陽氣,乃能行津液於上焦,溉灌皮毛,充實腠理,若飲食不節,胃氣不充,大腸小腸,無所稟氣,故津液涸竭焉。

夫君相二火得其平,則烹煉飲食,糟粕去焉,不得其平,則燔炙臟腑,津液耗焉。蓋心火甚於上。為隔膜之消,甚於中,為腸胃之消,甚於下,為膏液之消,甚於外。為肌肉之消,上甚不已,則消及於肺,中甚不已,則消及於脾,下甚不已,則消及於腎,外甚不已,則甚及於筋骨,四臟皆消盡,則心自焚而死矣。故治消渴不減滋味,不戒嗜欲,不節喜怒,則病難己。

白話文:

東垣又說:手陽明大腸、手太陰小腸,都屬於足陽明胃,大腸主司津液,小腸主司水液。大腸和小腸依靠胃的陽氣,才能將津液輸送到上焦,滋潤皮毛,充實腠理。如果飲食不節制,胃氣不足,大腸和小腸就沒有陽氣供應,導致津液枯竭。

夫妻相火如果平衡,就能烹調飲食,將食物中的糟粕去除,若失衡,就會灼傷臟腑,消耗津液。因為心火過盛,從上往下逐漸侵蝕,先傷及隔膜,進而損傷腸胃,最後耗損膏液,再傷及肌肉。如果心火過盛繼續蔓延,就會向上侵蝕肺,向下侵蝕脾和腎,向外則傷及筋骨。四臟都被耗盡,最後心臟就會自行焚燒而死。因此治療消渴症,不能減食減味,不能戒除嗜好,不能放縱喜怒,否則疾病難以痊癒。

丹溪曰。消渴宜飲繅絲湯。能引清氣上朝於口。蓋蠶與馬同屬午也。心也。作繭退藏之義。能抑心火而止渴也。渴家誤作火治。涼藥亂投。夭人生命,必多服生脈散為佳。

《經》既云: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何仲景復用腎氣丸以治飲一斗溲一斗之證?蓋病尚淺,猶或可治,若瘦而過於飲,亦無及矣,方內須以五味易桂附,從四時及脈理增減可也。此症多因酒色過度,施泄過多,以致水火不交,腎水下泄,故不宜用涼心冷劑也,久而小便不臭,反作甜氣,則生氣泄矣,有浮脂溺面,此精不禁,真元竭矣,不治。

五臟六腑四肢,皆稟氣於脾胃,行其津液,以濡潤養之,夫消渴之病,本濕寒之陰氣極衰,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,治當補腎水陰氣之虛,而瀉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身中精液之衰,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和而不澀,則病自己。況消渴者,因飲食服餌之失宜,腸胃乾涸,而氣不宣平,或精神過違其度而耗亂之,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,虛陽剽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認為,消渴症宜飲繅絲湯,因為它能引清氣上達口腔。蠶與馬同屬午,午屬心,蠶吐絲作繭退藏,具有抑制心火止渴的效果。消渴患者常誤以為是火症,亂用涼藥,導致夭折,因此多服用生脈散較好。

《經》上說:「飲一溲二,死不治」,為何仲景又用腎氣丸治療飲一斗溲一斗的病症?這是因為病症尚淺,尚可治療。若已瘦弱且飲水過多,就無救了。藥方中桂枝和附子應以五味藥替換,並根據四時及脈象增減藥量。此症多因酒色過度、房事過多,導致水火不交,腎水下泄,因此不宜用涼心冷劑。若病程久了,小便不臭反而有甜味,表示生氣已泄,若還有浮脂溺面,則精氣已不能控制,真元耗竭,就無法治療了。

五臟六腑、四肢皆依靠脾胃之氣來滋養,維持津液運行。消渴症的病根在於濕寒陰氣極度衰弱,燥熱陽氣過盛,因此治療應補腎水陰氣之虛,瀉心火陽熱之實,消除腸胃燥熱,補充精液,使津液暢通,氣血調和,才能自愈。此外,消渴症也可能因飲食失調、腸胃乾燥、精神過度耗損、大病後陰氣損傷、血液衰弱、虛陽亢盛等原因引起。

若飲水多而小便,名曰消渴;若飲食多而不甚渴,小便數而消瘦者,名曰消中:若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,名曰腎消。一皆燥熱太甚,三焦腸胃之腠里,指鬱結滯緻密,縱復多飲於中,終不能浸潤於外,榮養百骸,故渴不止,小便多出或溲數也。

時珍曰:舌下有四竅,兩竅通心氣,兩竅過腎液,心氣流於舌下為神水,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,道家謂之金漿玉醴,溢為醴泉,聚為華池,散為津液,降為甘露,所以灌溉臟腑,潤澤肢體,是以修養家咽津納氣,謂之清水灌靈根,人能終日不唾。則精氣常留,顏色不槁。若久唾則損精氣成肺病,皮膚枯涸,故曰遠唾不如近唾,近唾不如不唾。

白話文:

古人將喝水多卻頻尿稱為消渴,吃得多卻不怎麼渴、尿頻且消瘦則稱消中,若口渴難耐不斷喝水、腿瘦且尿液帶脂液則稱腎消。這三種病症都是由於體內燥熱過盛,導致三焦、腸胃的腠理鬱結阻塞,即使喝再多水也無法滋潤體表、濡養全身,因此口渴不止、頻尿或尿量多。

李時珍指出,舌下有四個小孔,其中兩個連通心氣,另外兩個通往腎液。心氣流經舌下形成神水,腎液流入舌下則成靈液,道家稱之為金漿玉醴,溢出成醴泉,聚成華池,散布成津液,下降成甘露,用來滋養臟腑、潤澤肢體。因此,修養之人會咽下唾液、吸納氣息,稱為清水灌靈根,能做到終日不吐口水。這樣精氣常駐體內,面色紅潤有光澤。若長期吐口水,就會損耗精氣,導致肺病、皮膚乾燥。因此古人說,遠處吐口水不如近處吐口水,近處吐口水不如不吐口水。

人若有病,則心腎不交,腎水不上,故津液干而真氣耗矣。《難經》曰:腎主五液,入肝為淚,入肺為涕,入脾為涎,入心為汗,自入為唾也。

消渴養肺降火生血為主。三消皆禁用半夏。消渴若泄瀉者,用白朮、白芍藥之類。內傷病後燥渴不解者,此餘熱在肺經也,用參芩甘草少許,生薑汁調冷服。天花粉,消渴屬熱者之神藥也。小兒唇紅如丹,即發渴候,紅甚焦黑則危。

《夷堅志》消渴殺蟲方,治消渴有蟲耗其精液而成者,用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,切焙入麝香少許,煎,空心服,雖困頓不妨,取下蟲三四條,類蛔而色紅,其渴乃止,蓋飲醇食炙,積成胃熱,濕熱生蟲,理固有之。

白話文:

人體生病時,心腎之間的聯繫就會失調,腎臟中的水液無法向上輸送,導致體液乾燥,精氣消耗殆盡。古籍《難經》記載,腎臟主宰五種液體,進入肝臟形成眼淚,進入肺臟形成鼻涕,進入脾臟形成唾液,進入心臟形成汗液,自身則形成口水。

治療消渴病的原則是以滋陰潤肺,清熱生血為主。三消病症都禁忌使用半夏。消渴伴隨腹瀉的患者,可以用白朮、白芍等藥物治療。內傷病後引起的口渴難解,屬於肺經餘熱,可用人參、黃芩、甘草少許,用生薑汁調和冷服。天花粉是治療消渴屬熱症的特效藥。小兒嘴唇紅如丹砂,就是發渴的徵兆,紅的厲害且焦黑就十分危險。

《夷堅志》中記載的消渴殺蟲方,適用於因蟲耗精液導致的消渴病,使用苦楝根的新白皮一握,切碎焙乾加入少量麝香,煎服,空腹服用,即使身體虛弱也不妨礙,服用後可以排出三四條像蛔蟲一樣的紅色蟲子,口渴症狀就會消失。這是因為食用醇酒炙烤的食物,積聚在胃部的熱氣,濕熱會滋生蟲子,這個道理是合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