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1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1)
1. 論怪病多屬痰
人身之病,匹百有四,載之《素問》,《靈樞》者已詳八九,外不過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淫,內不過喜怒憂思驚恐悲七情之傷,變見於臟腑經絡皮毛之間而為病,安有所謂怪也?即有云怪病者,如人廟登家,飛屍鬼擊客忤,亦由人之本氣不足,邪乘虛襲,見為譫妄邪祟,若有神靈所憑,故《靈樞》有青黃赤白黑屍鬼之症,何一非五臟素虛而為之形也?庸工不曉病機,一遇不識二症,輒云怪病多屬痰,況痰非人身之所素有,及津液既病而成痰,則亦隨所在經絡而見症,豈可藉此一語,藉以為口實耶!
白話文:
人體可能遇到的疾病,總共有上百種,這些在《素問》和《靈樞》兩書中已經詳細記載了八九成。身體外部的病痛,大抵不脫離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這六種氣候過度影響;而內部的問題,則通常是喜、怒、憂、思、驚、恐、悲這七種情緒過度波動所致。這些疾病都表現在我們的臟腑、經絡、皮膚和毛髮間,哪來什麼所謂的「怪病」呢?
即使有人說存在「怪病」,比如說被鬼魂附身、鬼打牆等現象,其實也是因為人體本身的氣力不足,導致邪氣趁虛而入,才會出現胡言亂語、精神錯亂的怪異現象,彷彿有神靈附身。所以《靈樞》中記載有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五種屍鬼病症,但哪一種不是因為五臟原本就虛弱,才會顯現出這些徵狀呢?
一般的醫生若不懂得判斷病因,遇到無法辨識的病症,就會輕率地說是「怪病」多半與「痰」有關。然而,痰並非人體天生就有的東西,而是人體津液生病後轉化而成的。痰會根據它所在的經絡不同,產生不同的症狀,怎麼能僅憑一句「怪病多屬痰」就草率地下結論呢!
2. 兒科盜汗自汗
汗者,心之液,而血之異名,古云小兒盜汗不須治者,以其神氣未全,血脈流溢,易於滲泄,言其未甚者耳。若汗久不己,則氣血虧損,何以為長養之用耶!蓋陽主氣,氣為衛,陰主血,血為榮,人之一身,負陰抱陽,平則寧,偏則病,故陰虛,陽必走而發熱,汗出如水,熱而湧,陽虛陰必乘,故發厥汗出,如水冷而流,其自汗者,謂不因發散,不因勞動,或昏或睡,自然而出,宜速為治,久則亡陽,亡陽則氣怯氣怯則脈虛,脈虛則神散,神散則不能主持,而為驚為搐。
然又不可強止,止則閉遏陽氣,而作熱煩燥矣,盜汗者,睡熟則出,醒則復收,意同盜賊之義也。有因血氣未固,膚腠未密,過加溫暖,熏蒸生熱,熱搏於心也,為邪勝,而律液不能內藏者,有傷冷傷熱冷熱交爭,陰陽不順,津液泄越者,有心虛驚恐,神氣不能收攝精華者,有餐冷物過度,致傷脾土,土虛不能制其水液者,大法養心育脾,滋陰降火為要。
蓋本元充實者,睡則神氣斂納於內,本元不足者,睡則神氣浮越於外,汗亦因之流溢,醒則惕然氣聚,汗亦因之收藏,總由陰不平,陽不秘耳。有頭汗者,是邪傳諸陽,津液上奏也,手足汗者,胃主四肢,陽明濕熱也。更有脾虛自汗,亦多出額上,汗黏人手,尤宜速救胃氣,否則亦令陽亡。
又有因汗後病後,重亡津液,陽氣偏盛,水不用火,是以臟腑積熱,熏灼肌體,消燥骨髓,變成骨蒸日晚發熱,肌削頰赤,肌干黃瘦,夜有盜汗,五心煩熱,四肢倦困,飲食減少,成為疳勞者,然人賴衛氣固其表,所以肌肉溫,皮膚充腠理肥,若衛氣一虛則肌肉不溫,皮膚不充,腠理不肥,津液無拘,為之妄泄,氣不衛則六脈不充血不榮,則神不備,治之者,若不調補氣血,而用閉遏強止之方,則里病未除,更增留熱肌表之患矣。然有汗之而無汗者,是津液內竭,或寒中榮深,而腠里閉也。
汗之而大汗不止者,因元陽本虛,受邪亦輕,治者誤汗之過也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兒科中盜汗和自汗的問題。汗,是心臟的分泌物,也是血液的一種形式。古人說小孩的盜汗不必特別治療,是因為他們的神氣尚未完全成熟,血液容易過剩,導致容易出汗,這是在描述較輕微的情況。但如果長時間大量出汗,就會造成氣血損耗,這樣還如何促進孩子的成長呢?
陽氣主宰著氣,保護我們免受外界侵害;陰氣主宰著血,滋養我們的身體。人體就是陰陽相輔相成,平衡則健康,失衡則生病。陰氣不足,陽氣就會過剩,導致發熱和大量出汗;陽氣不足,陰氣就會佔據上風,引起寒冷和出汗。自汗指的是在非運動、非勞累、清醒或睡眠時,身體自然地出汗,這種情況需要及早治療,不然會導致陽氣流失,氣力衰弱,脈搏虛弱,精神散漫,無法控制身體,出現驚嚇或抽搐。
然而,也不能強行阻止出汗,這樣會抑制陽氣,引發熱感和煩躁。盜汗是指在睡覺時纔出現,醒來就停止,就像盜賊一樣。有的是因為血液和氣息未穩定,皮膚毛孔未緊密,穿得過多,導致身體過熱,熱氣衝擊心臟。有的是因為受寒或受熱,冷熱交錯,陰陽失調,津液無法控制。有的是因為心臟虛弱,驚嚇恐懼,精神無法集中。有的是因為過度食用冰冷食物,傷害脾胃,脾胃虛弱無法控制水分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滋養心臟,培養脾臟,滋陰降火。
對於那些本質強壯的孩子,睡覺時精神能夠內收,而對於那些本質虛弱的孩子,睡覺時精神卻飄散在外,導致大量出汗。醒來時,精神集中,汗也就停了。總的來說,這是因為陰陽失衡,陽氣無法保守住陰氣。有的是頭部出汗,這表示邪氣影響到頭部,津液向上移動。有的是手腳出汗,這表示胃部掌控四肢,可能是因為胃部濕熱。脾虛也會導致額頭出汗,汗液黏稠,需要迅速補充胃氣,否則也會導致陽氣流失。
此外,有些孩子在疾病或出汗後,大量津液流失,陽氣過剩,水份無法被利用,導致臟腑熱氣積聚,燒烤身體,消耗骨髓,形成骨蒸,晚上發熱,肌肉削瘦,臉頰泛紅,肌膚乾燥黃瘦,夜晚盜汗,五心煩熱,四肢疲倦,食慾減退,形成疳勞。人體依靠衛氣保護表面,讓肌肉溫暖,皮膚飽滿,腠理豐厚。如果衛氣虛弱,肌肉就不會溫暖,皮膚不會飽滿,腠理不會豐厚,津液就會隨意流失。如果氣不能保護,六脈就不會充盈,血液就不會滋養,精神就不會充足。治療這種情況,如果不調整補充氣血,而是使用封閉和強制阻止的方法,那麼內部疾病未解決,反而會增加肌膚的熱量和痛苦。
有些孩子出汗後,卻不出汗,這可能是因為津液已經耗盡,或者寒冷深入身體,導致腠理關閉。有些孩子出汗後,卻大量出汗不停,這可能是因為元陽本來就虛弱,受到的邪氣也輕微,治療者錯誤地使用了出汗的方法。
3. 團參湯
治小兒虛汗、盜汗。然心血液盛,亦發為汗,故宜收斂心氣。
人參,當歸(炒,各二錢),共銼散,用雄豬心一個,切三片,每服二錢,猜心一片,井水同煎,食遠服。一方加黃耆,二錢蜜炙。
白話文:
【團參湯】
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兒童因體虛而出汗,或是夜間盜汗的情況。然而,如果心血過盛也會導致出汗,所以這帖藥方旨在收斂心氣。
所需藥材為人參和炒過的當歸各六公克,一起研磨成粉末。然後取一個雄豬心,切成三片,每次服用時取藥粉六公克,搭配豬心一片,用井水一同煎煮,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。另外一種配方會再加入蜜炙黃耆六公克。
4. 牡蠣散
治小兒自汗。
牡蠣(煅),黃耆(蜜炙),生地黃,入浮麥、麻黃根同煎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藥材包含:煅燒過的牡蠣,蜂蜜炒過的黃耆,生地黃,再加上浮麥和麻黃根一起煎煮。此藥需在飯前服用。
5. 止汗散
人參,白朮,茯苓,黃耆(蜜炙),當歸,甘草(炙,各一錢),用生薑一片,入麥麩同煎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【止汗散】
內容: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黃耆(需用蜜炒過)、當歸、甘草(需炒過)各一錢,再加入一片生薑,與麥麩一同煎煮。應在飯前服用。
6. 撲汗方
牡蠣,麻黃根(各一兩),赤石脂,糯米粉,煅龍骨各五錢),為輕細末,綿包藥,撲於身上。
白話文:
【撲汗方現代翻譯】
所需材料爲:牡蠣、麻黃根各約37.5克,赤石脂和糯米粉、煅龍骨各約18.75克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細膩粉末,用棉布包裹藥粉後,撲在身體上使用。
以上即爲古代中醫撲汗方的現代翻譯內容。
7. 方脈自汗盜汗合參
自汗屬氣虛,陽虛血虛濕痰,宜人參黃耆,少佐桂枝,陽虛製附子亦可少用,火氣上蒸胃中之濕,亦能作汗,涼膈散主之。自汗盜汗,並忌生薑,以其開腠理也。盜汗屬血虛陰虛,小兒不須治,當歸大黃湯甚效,但藥性寒而人虛者,兼用黃耆、甘草補氣之味,麻黃根治盜汗甚捷,蓋其性能行周身之表,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。盜汗發熱,因陰虛者四物加黃柏,兼氣虛加參耆白朮。
盜汗者表裡汗出,非任自汗而自出也,多因心虛所致,宜斂心氣益腎水,使陰陽調和,水之升降,其汗自止。《經》曰: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,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。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;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;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;驚惶恐懼,汗出於肝;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然肥人多自汗,以其多氣虛也。
瘦人多盜汗,以其多陰虛有火也。但臟腑盡有津液,一經勞倦所傷,皆足以致汗出,然血之與汗,異名同類,故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。
五臟六腑表裡之陽,皆心主之,以行其變化,隨時升降,所在之處而生津;亦隨其火擾,所在之處泄而為汗,是汗盡由心出也。醒而出汗曰自汗,屬陽虛。睡而出汗曰盜汗,屬陰虛。汗者心之陽,寢者腎之陰,一則陽虛不能固表,一則陰虛不能閉臟也。有胃腑旁達於外為手足汗者,有胃熱熏蒸頭顱自汗而屬實者,故外感初症多自汗。
海藏曰:與寒脈散三黃丸,三日病已,蓋腎主五液,化為五濕,腎水上行,乘心之虛,心火上炎而入肺,欺其不勝皮毛以是而開,為汗出也。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,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,則腎水退舍而還本臟,玄府固閉而汗自己矣。此可以證初起實熱為汗之一見,然非概可以有餘之法治不足也。
《經》曰:心之液為汗。東垣曰:坤土主濕,在人為脾胃,夫人之汗,猶天地之陰氣,為霧為雨也。《內經》獨主於心,東垣又指脾胃而言,蓋心屬火主熱,脾胃為土主濕,濕熱相搏,為汗明矣。如天氣下降,地濕上升,乃成霖雨。又如甑中燒酒,非湯火熏淘,則不能成涓滴也。
然人身清陽之氣上行達表,實腠理而固皮毛,謂之衛氣,衛氣象天,天包地外,一氣統攝,猶衛氣包護一身。《經》云,陽密乃固,陽密者即腠理密也。此氣主於肺,而本於胃,故胃充則衛實。自汗、盜汗之症,為病雖一,其源不同。自汗者乃陽虛氣虛有濕,蓋陽氣虛則不能衛護肌表,故醒時津律然而汗出。
盜汗者,乃陰虛血虛有火也,陰血虛,則不能榮養於中,故睡里湊湊然而汗出也,腎多主之,以其閉藏之令失守也。然自汗陽虛,古今之定論,但真陰衰弱,亦令自汗,蓋陰虛則火動乘於陰位,陰精被火煎熬而出,猶干竹而以火燃之,亦有油也,不可概用參朮黃耆與桂枝斂之,但補其陰,則火自潛伏而汗自止矣。當兼以脈候辨之。
方書多言血與汗異名而同類,丹溪因之,遂有在內為血,在外為汗之論,似乎血即是汗,汗即是血矣。奚知血與汗之由來,有不可以同類並言者,《經》云:心主血,血生於心;又云:腎主五液,人心為汗;又云:汗者,心之液,此言汗為心之液,而非曰心之血。血生於心,統於脾,藏於肝,其源則自水穀之精氣,受於中焦,變化取汁,和調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,以奉生身者也。
若夫汗則為人身之津液,因腠理疏豁,皮毛不能外護,暑濕熱之邪干之,則津液而為汗,是汗乃身之陽氣所化,故《經》曰:陽加於陰謂之汗,此可以氣言,而不可以血類也。且夏天毫竅不密,湯水入胃,汗即流溢,津液外耗,小便短少,冬天腠里閉密,汗不外溢,小便頻多,此更可見汗屬津液,而非可血類也更明矣。況人之一身有涕、淚、涎睡、便溺,皆屬一水之化,而發於九竅之中。
故鼻之所出曰涕,目之所出曰淚、口之所出曰唾、曰涎,二陰之所出曰便溺,而皮膚之所泄則曰汗,汗若可以血類之,則涕淚涎唾便溺,亦可以血言之矣。但心為君主,汗為心液,汗多之害,與亡血之害不甚遠耳,非若便溺之無大關害也。
夫自汗屬陽虛有濕,盜汗屬陰虛有火,古哲之定論,然《經》曰:陽者衛外而為固也,但火與元氣勢不兩立,故火盛則陽衰,陽衰則衛虛,其所虛之衛行陰,當瞑目之時,正氣無力,以固其表,故腠理開,津液泄而為汗,迨寤則目張,其行陰之氣復還於表而汗止矣。謂之盜汗,《經》名寢汗也。
自汗盜汗,雖分陰虛陽虛,然悉屬於衛,且衛氣者,實由穀氣之所由化,肺臟之所分布,即天真之陽,必得是而後充大,無是則衰微,變症百出,豈止汗乎。
汗由血化,血自氣生,在內為血,在外為汗,然汗者心之液也,而腎又主五液,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。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,則外傷而自汗,不分寤寐,不因勞動,而自能出也,腎陰衰,不能內營而退藏,則內傷而盜汗,睡則汗出,醒則倏收。《經》曰:津脫者,腠里開,汗大泄也。
然二者之汗,各有冷熱之分,因寒氣乘陽氣而發者,所出之汗必冷,因熱氣乘陰虛而發者,所出之汗必熱,雖然,亦有熱火過極,亢則害承乃制,反兼勝已之化,而為冷者有之,此又不可不察也。
較而論之,則自汗為甚,蓋盜汗真元猶未盡虛,自汗則真元耗散,腠里皆開,肺失統氣之權,不能固表,故毫竅疏豁,任其潰泄,勢必陽亡陰竭而後己,故自汗陽虛,治當補氣,以衛外,盜汗陰虛,治當滋陰以榮內,一以溫熱補益,一以清涼滋補,總不外收斂固密為主。至若肺虛未固其皮毛,脾虛者收其中氣,心虛者益其血脈,肝虛者禁其疏泄,腎虛者。
助其封藏,更當觀五臟,宜溫宜補,或潤或燥,不得膠乎一定也。
仲景曰:汗多則亡陽,陽去則陰勝也,重虛其表,陽虛極矣。甚為寒中,有服止汗固表藥不應,愈斂愈出,止當理心血,蓋汗乃心之液,心無所養,不能攝血,故溢而為汗也,宜大補黃耆湯,加酸棗仁也。有微熱者加石斛。凡治自汗,既用人參、黃耆,當必少佐桂枝、防風,以助其達表之力。
陽虛甚者,更必少加附子,以翼參耆之助。內傷虛損,總用補中益氣湯,少加麻黃根製附子為佐助,但升柴須少用,而必蜜炙以抑其升發暴悍之性,又欲其引參耆至表,復不可缺。食滯中宮,熱氣聚胃而上炎,則頭汗出,然在病後產後,悉屬陽虛,誤治必死。當心汗出,名心汗,乃思慮傷脾,以生脈散或補心丹治之。
至陰之處,或兩腿挾中,行走勞動,汗出腥穢,此下焦濕熱不行也,以滲濕熱為主。遇飲食湯飯,鼻上多汗,此肺虛乘熱也,宜益肺涼血。兩脅之下動輒有汗,此肝虛乘熱也,宜補肝養血。飲食汗出如洗,日久心虛液耗,令人消渴偏風,宜及早治之。脾經濕熱,淫於四肢,使手足心常有汗,宜抑陽流濕。
平人半身出汗,夏月半身有汗,此皆氣血不足所致,夭之兆也。凡衄血吐血,頭額汗多,而身上無汗,為陽亡陰竭,及汗出不至足者死。汗出發潤,如油之黏,如珠之綴,及淋漓如雨,揩拭不逮者,即三陽絕汗也,不治。脈不為汗衰者,死。額汗如雨,喘促弄色,四肢厥冷,湯藥俱嘔者,死。
大如貫珠,轉出不流者,六陽氣絕也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