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馮氏錦囊秘錄》~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2)
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(12)
1. 玉屏風散
治自汗不止,氣衰表弱,易感風。
黃耆(炙),白朮(炒,各二兩),防風(一兩。)
黃耆補氣專固肌表,故以為君;白朮益脾,脾主肌肉,故以為臣;防風去風,為風藥卒徒而黃耆畏之,故以為使。以其益衛固表,故曰玉屏風。黃耆得防風而功益大,取其相畏而相使也。卒中偏枯之症,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,故黃耆為必用之君藥,防風為必用之臣藥,黃耆助真氣者也。
防風載黃耆助真氣以周於身者也,且有治風之功焉,許胤宗治王太后中風口噤,煎二藥熏之而愈,況服之乎?
白話文:
針對容易出汗、體虛、容易受風寒影響的症狀,可以用黃芪、白朮、防風這三味藥來治療。黃芪補氣固表,是主要的藥物;白朮益脾健脾,脾臟主肌肉,輔助黃芪;防風去風,是幫助黃芪發揮功效的藥物。這三味藥一起用,可以增強抵抗力,固護肌表,因此稱為玉屏風。黃芪搭配防風,效果更佳,因為兩者互相制約,相輔相成。中風偏癱的病症,往往是因為真氣不足引起的,因此黃芪是必須使用的主藥,防風是必須使用的輔藥,黃芪補真氣,防風助真氣周流全身,同時還有治療風寒的作用。許胤宗曾經用黃芪和防風熏治王太后中風口噤,效果顯著,服用效果更佳。
2. 調中益氣湯
治勞傷元氣,肢體倦怠,脾肺虛弱,自汗盜汗,內熱作渴等症。
黃耆(一錢),人參,甘草(炙),當歸,白朮(各五分),白芍藥,柴胡,升麻(各三分),陳皮(二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,水煎溫服。
此方即補中益氣加白芍、五味而已。補中益氣,純用甘溫,但行春升之令,此加酸斂兼持秋肅之權,氣虛多散,汗而不收,如夏氣之蒸溽也。金商一奏而炎歊如失矣。蓋有升有降,能發能收,則天地交通菀藁生遂,此東垣先生別行一路,以廣補中之妙者乎!
白話文:
這方藥用於治療因勞傷導致元氣虛弱、四肢乏力、脾肺虛損、自汗盜汗、內熱口渴等症狀。藥方包括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當歸、白朮、白芍、柴胡、升麻、陳皮、五味子等藥材,以水煎服。這方藥是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,加入白芍和五味子,不僅補益中氣,還兼具收斂固澀的作用,能有效地改善氣虛多汗、內熱口渴等症狀。
3. 大補黃耆湯
治自汗虛弱。
黃耆(蜜炙),防風,川芎,山茱萸,當歸,白朮(炒),肉桂,甘草(炙),五味子,人參(各一兩),白茯苓(一兩五錢),熟苄(二兩),肉蓯蓉(一兩),每服五錢,棗水煎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自汗虛弱
黃耆(蜜炙)、防風、川芎、山茱萸、當歸、白朮(炒)、肉桂、甘草(炙)、五味子、人參(各一兩),白茯苓(一兩五錢),熟地黃(二兩),肉蓯蓉(一兩)。
每次服用五錢,用紅棗水煎煮至溫熱後服用。
4. 耆附湯
治氣虛陽弱,虛汗不止,肢體倦怠。
黃耆(蜜炙),附子(泡去皮、臍),等分,每服四錢,水煎臨臥服。
白話文:
治療氣虛和陽氣不足,虛汗淋漓,四肢感到疲倦無力。
黃耆(蜜製過的),附子(泡過後去掉皮和中心部分),兩者等量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煮,在睡覺前服用。
5. 參附湯
人參(三錢),製附子(一錢)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人參三錢,製附子一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6. 黃耆建中湯
治氣血虛而自汗。
黃耆,肉桂(各一錢五分),白芍藥(三錢),甘草(一錢),煨姜(五片),棗二枚,水煎一鍾,入稠餳一大匙,再煎一沸服。
白話文:
用黃耆、肉桂各一錢五分、白芍三錢、甘草一錢、煨姜五片、棗二枚,加水煎成一碗藥汁,再放入一大匙稠米粥,繼續煮沸後服用,可以治療氣血虛弱導致的自汗症狀。
7. 當歸六黃湯
治盜汗發熱,火實陰虛之聖藥。
黃耆,當歸,生地黃,熟地,黃芩,黃連,黃柏,水煎服。
盜汗者,乘人之睡而出,有如盜也。陰虛而睡,則衛外之陽乘虛陷入陰中,表液失其固衛,故濈濈然汗出。寤則陽氣用事,衛氣復出於表,汗即止矣。當歸地黃滋陰之藥也,芩連、黃柏降火之藥也,盜汗之餘,腠理不固,故以黃耆補表,但既曰陰虛,則元氣有降而無升?肅殺之氣方深而復用肅殺之劑,毋乃犯虛虛之戒乎?惟火高氣強者,不得已而暫用之,不然寒涼損胃,禍更深耳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治療盜汗發熱、火盛陰虛的良藥,藥方包括黃耆、當歸、生地黃、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,用水煎服。盜汗是指人在睡夢中出汗,就像被小偷偷走了一樣。陰虛的人睡覺時,體表的陽氣會趁虛而入陰中,導致體液無法固守,所以就會大量出汗。醒來後,陽氣主事,衛氣又回到體表,汗就止住了。當歸地黃滋補陰氣,黃芩、黃連、黃柏降火,盜汗後毛孔不密,所以用黃耆補益體表。但由於是陰虛,元氣應該要向上升而不是向下降,再用寒涼的藥物降火,是否違反了虛不受寒的原則呢?只有火氣很旺盛的人,才不得已暫時使用這些寒涼的藥物,否則會傷及脾胃,後患無窮。
(張)見陰虛不足,蒸蒸內熱,津液妄泄為汗者,此方用之。
熟地(七八錢),丹皮(一錢五分),山茱(二錢),茯苓(一錢五分),山藥(二錢四分),澤瀉(鹽水炒,一錢),麥冬(二錢),五味子(八分),地骨皮(一錢),生白芍(一錢二分),加燈心蓮子水煎,食前溫服。虛極者,沖參湯服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出現陰虛不足,身體燥熱,汗液異常流失的症狀,可以用這個方子。配方包括熟地、丹皮、山茱萸、茯苓、山藥、澤瀉(用鹽水炒)、麥冬、五味子、地骨皮、生白芍,再加上燈心蓮子水煎,飯前溫熱服用。如果虛弱到極點,就用參湯送服。
(張)見陽虛不能斂汗者,此方主之。
人參(二三錢),炙黃耆(一錢),炒黃白朮(三四錢),五味子(八分),水煎食前服。虛極者加熟附子八分,炙甘草六分。
(張)見心氣不足,脾氣亦虛,津液妄泄為汗者,以歸脾湯去木香加五味主之。以上三法,皆求本之治,不止汗而汗自止,所謂不治之治也。
丹溪用二桑葉,焙乾,為末,空心米飲調服,是止盜汗。
白話文:
如果遇到陽氣不足導致出汗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這個方子。方子包含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五味子,水煎後飯前服用。如果虛弱極了,可以加熟附子、甘草。
如果心氣不足、脾氣虛弱,導致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現出汗,可以用歸脾湯去掉木香,再加五味子來治療。以上三種方法都是治本之法,不是直接止汗,而是讓身體恢復正常,從而達到止汗的效果,這就是所謂的“不治之治”。
丹溪先生用桑葉焙乾研末,空腹用米湯調服,可以止盜汗。
團參湯
方見前。
一方
治當心汗出,用人參當歸各二兩,獖豬心一個,帶血剖開,人參歸縫好,煮熟去藥食之。
白話文:
治療心部出汗,使用人參和當歸各六十克,取一個豬心,保持其帶有血液,將其剖開後,把人參和當歸塞入並縫合好,煮熟後去掉藥材,食用豬心。